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實用的社會調查報告模板集錦十篇

學問君 人氣:2.26W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社會調查報告模板集錦十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在本學期暑假中,我們進行了一次以北京市衛生和環境狀況爲主題的社會實踐。透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走訪了相關的單位和部門,蒐集到了我們自己認爲較爲真實的資料。這不僅僅對於社會實踐活動有一定的幫助,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也是收益非淺。這次活動之中,雖然我們竭盡全力的蒐集我們所能找的的資料,但是對於這次的活動也僅僅是讓我們基本滿意。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小組成員是由我和留宇慧同學組成,當然人員是很有限的,也就對我們的社會實踐調查有一定的限制,我們所調查的一些資料基本上僅限於我們的居住地,延慶縣和海淀區和豐臺區,自然就缺乏了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我們的數據和資料是親力親爲的相信可以彌補這些缺陷的。 本次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內容主要有三項內容:

一 北京市衛生建設調查

二 公民綜合衛生素質調查

三 北京市防疫工作

在這三大項的調查工作中,我們竭盡全力,遇到了不少的困難,當然也就克服了不少的困難,讓我們收益非淺。

一 在北京市衛生建設調查中,爲了瞭解北京市近五年來的衛生髮展狀況,我和劉宇慧同學相繼走訪了北京市延慶縣石合營社區居委會,和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盧溝橋街道辦事處,及一些餐廳,如新城服務樓。天外天烤鴨店等一些相關的單位和社區。透過這些單位和社區的走訪,我們已經調查了居民健康教育狀況,城區除四害,及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狀況,餐飲業的衛生狀況。 在這一項調查工作中還是比較順利的,基本上我和劉宇慧同學都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大多說情況都能順利的瞭解我們所需要的情況,我想也是因爲我們選擇的單位大多數均爲我們所熟悉的吧。 在《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實施具體實施情況的調查中,我走訪了海淀區衛生局瞭解情況,但在調查初步就被相關人員以這一情況歸環衛局管的理由拒絕了我的調查,因爲只有一份介紹信,當我再去環衛局時又被以證件不符合標準的理由沒能進行調查,而且態度很不好,讓我十分反感。我只得回到所在地區的居委會蒐集了這方面的一些資料彙總了一份調查報告。除此之外,這一項工作的調查都是我們這幾年的所見所聞所感,如此而已。

二 公民綜合衛生素質調查中,主要是以問卷調查方式,向城市居民發放《綜合衛生素質調查表》,發放調查表對象主要是以我們熟悉的地區爲主,比如說我的調查表主要發放在所居住的青塔小區及附近的研究所單位裏的人員所填寫的,而劉宇慧同學的調查表主要是以她高中的同學及父母的單位的人爲主,這樣做的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所發放的調查表都可以收來,但是這樣做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人員集中,不能有很好的代表性,因此我和劉宇慧同學也在不熟悉的人羣中間發放調查表,以求我們的數據更準確,更具有代表性。但是所能收回來的調查表是有限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並不願意配合我們的工作。這就進一步增加了我所調查的難度,但是我們還是竭盡全力的收回了我們所能收回的調查表,因爲我們希望我們可以更好的完成這一項工作。

三 在北京市防疫工作的調查中,主要包括非典時期城市防疫工作,及其他疾病的防疫工作。 在非點時期城市防疫工作的調查中,我們走訪了相關的社區,瞭解了社區居委會在非點時期的爲防疫工作所做的努力,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社區防疫工作人員是相當辛苦的,他們所做的工作爲抗擊非點勝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正是因爲有了這麼多的社區工作人員,才減少了非點在社區的傳播。另外我們還走訪了總參第六十一研究所,瞭解基層單位在抗擊非點所起的重要作用,關於學校我們調查的是北京市育英中學,我們看到了老師不僅僅是傳道,受業,解惑,他們在抗擊非點的過程中,盡力保護學生不受非點病毒的侵襲所做的努力是讓人感動的。 我想這次實踐調查活動中最爲困難的可能就是海淀區防疫站和海淀區環保局的走訪了,因爲這一環節我們碰了不少的釘子,對於我的走訪他們表示了不十分的歡迎,於是加大了我們工作的難度,雖然是這樣的情況,但是我們仍然盡力搜尋所需要的資料,真是十分的不易。 我想這就是我們在這次實踐過程中的經歷,雖然很是普通,尋常和一般,但是我們卻是在認真的去做,竭盡全力的去調查去走訪,也許結果會不那麼讓我們自己滿意,但是我們相信這一調查的經歷卻讓我們難忘,讓我們收益非淺。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衆化”轉變的步伐,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如今現在的崗位越來越多,但是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的大學生少之又少,那麼新時代的大學生如何在畢業時候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每個大學生都要做充足的準備,透過本次實踐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以及大學生爲就業所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和就業工作指導,尋求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途徑。引言:

如今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迴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着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後的就業觀之間的衝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峯期,爲了更好的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爲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爲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問題分析:

(1)就業市場供需失衡

大學生的就業源於市場的需求。一方面,畢業生人數每年呈上升趨勢,給勞動力市場的消化造成難度。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勞動力需求不足與新增勞動力需求萎縮;再者,企業用於培養與培訓的費用大幅減少,企業在招聘時首先考慮專業對口、綜合職業能力強的畢業生。

(2)大學生存在觀念誤區且缺少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還存在就業後穩定性差、離職率高的問題。只選擇在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工作,不願意去偏遠地區工作,雖然他們對社會生活顯示出較強的熱情與好奇,但缺少理性思考與合理規劃,表現在工資的高低、待遇的好壞成爲擇業的首要準則。而對職業規劃,更多的人忽視其在就業過程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多數學生都沒有詳細、科學的規劃。因此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將直接影響大學生未來的前程,避免大學畢業生在盲目求職過程中造成人力資源不必要的浪費。(3)實踐能力弱

很多學校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他們的實際動手與操作能力,有知識儲備而不會靈活運用已成爲大學生的普遍現象。雖然有些學校開辦社會實踐課,試圖讓學生所學到的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相合,但是安排的時間太少,實踐效果並沒有達到,導致了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只能紙上談兵。

(4)對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瞭解,存在資訊不對稱

調查顯示,70.63%的學生對20xx年的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瞭解,資訊不對稱嚴重影響畢業生的擇業與就業。他們只顧埋頭苦讀、熱衷考證或忙於各類社團活動,卻忽略瞭解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的重要性,而在實際就業供需矛盾面前手無策,另外用人單位招聘資訊的發佈缺乏時效性。

關於高校問題: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爲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爲導向,緊密聯繫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專業設定、課程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定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裏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關於大學生自身的應對與改變:

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樹立科學就業觀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爲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爲機遇,視困難爲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覈的程序,制定考覈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覈後,擇優錄用。總本次調查僅侷限於徐州地區的高校,時間倉促,收集的數據雖不能全部體現中國當今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但是這些數據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中探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言:總之,就業難既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多種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部門就必須加大對就業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企業要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做到不輕易裁員,在招聘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經驗,給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一個機會;學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工作。除此之外,就業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大學生自己,這也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所在。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一、課題提出:

21世紀是一個社會高度關注環境問題的世紀。當前,我國已經走出低收入國家行列,正在向小康邁進,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時期。一方面,經濟體制轉型提供了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不協調,又使得各種矛盾不斷暴露。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提高公衆環保意識,促進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當環境問題像一個重磅,壓在人類與自然的天平之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似乎成了一個美麗的夢。不得不說,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已日益嚴峻了,環境污染、溫室效應﹑能源緊缺…地球已爲人類拉響了警鐘!環境保護已成爲了每一個地球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如今,新聞媒體對環境保護的問題也日益重視,這也逐漸成爲了我們生活中的熱門話題,可光是喊着:“節約,綠色”的口號是沒有用的,因爲環保是一個需要付諸於行動的問題,改善人與自然的處境,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從我們實踐觀察的情況來看,需要人們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實培養公民的環保意識。環境保護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事業,政府、企業、媒介、公民缺一不可。而

今,全社會的整體環保意識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舊處於較低水平。

近代屢屢發生的公害事件終於使人們承認了這一事實,並發現化學品造成的環境污染最爲嚴重.治理已發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計還在防患於未然,要使人們在建設的同時考慮到環境的影響,樹立“環境意識”.可見,在公民介紹有關環境化學與防止環境污染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們針對合肥各個高校生活垃圾等垃圾處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二、調查內容:

1.瞭解合肥高校環境質量,垃圾筒及清潔工人的狀況;

2.根據存在的問題,列表調查(附後)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1.敲醒環境意識正處於“朦朧”狀態的師生,從而提高他們的警覺性:

2.讓師生了解有關單位的工作情況,從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時也讓單位人員掌握師生的看法意見,進一步改進工作制度、措施;對提高合肥各個高校環境質量和師生素質有一定的幫助。

四、研究過程:

(一)調查步驟:

1.觀察學院周邊環境並取景拍照

2.設計問卷,發放填寫

3.訪問環保局職能部門

4.分析並總結調查結果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對象:

1.調查方法:設計問卷

具體方法:在我們學院採用現場答題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調查對象當面填寫並收回。

2.調查對象

我們調查的對象爲我們學院的部分學生,另外還有老師、職工等。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我們的調查內容主要有師生對周圍環境的滿意程度,對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對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建議等等。

本次我們調查的師生、職工爲32人,從被調查者的態度來看大部分師生還是對環保問題感興趣的,而且在調查過程中也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填寫了問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對環保問題抱着無所謂的態度,對當前的環境狀況視若無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有49%的人對亂扔垃圾的行爲感到氣憤,而且69.6%人對自己亂扔垃圾感到慚愧,如此看來,環境問題已經日益喚起了廣大師生的重視。

現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爲重要的污染源。爲什麼白色污染如此嚴重呢?從調查結果中不難得出答案。問卷上有這麼一道問題:你上街買東西是否會帶上籃子?有86.8%的人回答沒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佔很大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污染。

對於生活污染的處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會將垃圾丟於垃圾箱,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然而在令一個問題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師生反映在周圍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數目。據我們組成員的走訪調查,確實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們覺得環保部門應該多深入瞭解師生的生活,對師生提出的好建議要採納並付諸行動。

清潔工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很多人對清潔工都抱感謝的態度,但也有大約半數的人對政府的環保工作不太滿意,認爲太過於形式化。

問卷的最後一道民意題“您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今後的環保工作有何意見和建議。”很多人都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力度,將口號落到實處!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20xx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社會實踐。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着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裏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爲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裏的領導介紹,村裏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種植業,其中200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0000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村裏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裏投入生產,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並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學已有着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境並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爲大學生成爲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小學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着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迴盪着。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牀頭貼着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於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後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裏的驕傲考出去成爲大學生以後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裏留下的是什麼?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並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於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後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說:村子裏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說,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關鍵在於和韓國合作的200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裏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裏出勞力,出土地,收穫後,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裏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裏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爲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裏有這麼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爲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裏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裏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20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爲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後,我們支援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爲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

社會調查報告 篇5

張家口是北京最重要的生態屏障,而當前張家口地區生態環境正遭受着嚴重的破壞,作爲當地環境建設的主體,張家口市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和認識層次將會對今後京西環境治理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實踐隊製作了有針對性的諮詢問卷,在5天的行程中,我們的隊員分別對該地區市區和鄉村的居民進行了相關諮詢。在對所獲資料進行整理後,我們發現當地居民對當前環境治理已比較關注,同時對當地政府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滿,認爲政府應該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對環境治理的投入,並組織更多的活動讓羣衆加入到環境治理的隊伍中來。但是,不同階層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層次存在較明顯的差異。

基於對張家口地區環境情況的瞭解,在此次實踐過程中對張家口城鄉居民進行了環境方面的諮詢,諮詢內容分主觀和客觀兩大部分,主觀題包括再對所獲得的資訊進行整理,並對其中一些觀點比較鮮明或爭議較大的問題作能力範圍內的分析。

壩上地區海拔比北京高一千三百米以上,由於人們濫砍濫伐,長期過度開墾和放牧,目前該地區沙漠化土地已近一千三百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近七成,成爲居高臨下威脅北京的沙源地。壩下地區的典型代表則是黃羊灘地區,黃羊灘位於張家口市宣化縣東南部洋河南岸,總面積爲14.6 萬畝,主要由流動、半流動和固定沙丘組成。當西北風較大的時,黃羊灘的風沙就被吹到北京,形成風沙漫天的沙塵暴,嚴重影響了北京地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

張家口地區除沙漠化外的主要環境問題是部分地區空氣污染嚴重、水資源污染和極其短缺。

儘管在此次考察過程中所經之地的空氣狀況並沒有出現較嚴重的污染,而且給人的感覺是空氣還挺新鮮,但在洋河、桑乾河中上游地區由於工業密佈,的確存在較嚴重的污染。參考七月《張家口市大氣污染狀況週報》可知整個張家口地區大氣污染指數爲175、首要污染物TSP、空氣質量級別爲 Ⅲ 級,和北京地區的污染程度相差無幾。

今年入春以來,張家口地區的降雨量不到 25 毫米,與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30%。長期乾旱,造成土地龜裂,一方面浮土增多,沙化加劇;另一方面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使得農民的生活壓力日益加大。

此次諮詢的豐富性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在張家口市區我們對不同年齡、工作、階層的人作了諮詢,如學生、個體戶、營業員、政府人員、企業職工、下崗職工、退休者等。在鄉下不僅拜訪了鄉領導,還和青邊口村的村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透過諮詢使我們對先前瞭解到的資訊有了對比的認識,同時還了解到一些我們未曾想到的問題。現對所獲得的資訊進行整理,並對其中一些觀點比較鮮明或爭議較大的問題作能力範圍內的分析。

一、關於張家口生態環境對北京的影響:

被諮詢者都明白張家口的地理位置對北京的影響,大部分人認爲沙漠化和水資源污染是對北京地區的主要影響方面。同時由於職業環境的影響,一名學校的後勤人員就對水資源污染感受不深;一名收入千元以上的企業職員認爲由於化工廠、礦區和金礦過多使得水資源污染比較嚴重。

二、對當前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其治理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造成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爲破壞,筆者所諮詢的前兩名羣衆驚人地一致認爲“人爲破壞達到70%”。在回答“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時,大家都能夠理智地看到不同因素之間的有機聯繫,認爲只要得到了政府的重視,資金問題就不難解決,之後也就不難引起當地羣衆的重視,再加上技術上的支援,就可以在環境治理中獲得比較好的效果。

儘管大家都認可當地羣衆是維護治理成果的重要力量,但在談到“保護環境的主要力量”時,大多數人還是認爲政府應該處於主導地位。對此,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位50歲左右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大爺的說法:保護環境主要還得靠政府,而環保組織可能更適合進行宣傳。由於當地失業率較高,達到了60~70%,以致於當地羣衆對自己的生存問題更爲關心,如何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似乎比搞好環境治理更有吸引力,也就意味着志願者的隊伍會受些冷遇。再者企業單位存在更多的下崗問題,而事業單位則相對穩定些,所以,在不同單位工作的居民,有不同的想法。他還說:“像我現在還有時間在這和你聊,如果你上大街去找另外的人,他們可能就沒這工夫來理你。”

關於“對自己生活影響最大的環境問題”的諮詢,那位大爺介紹說,風沙的影響使得空氣質量大大下降,全市範圍內數壩上地區的風沙最嚴重,而市區裏數春、秋季最嚴重。一位74年入黨在地質部門工作的老黨員則首先表達了對當地政府對街道及城市建設不重視的不滿,街道上隨處可見坑坑窪窪,生活垃圾也是隨處可見,大家似乎根本不重視城市的形象。他深有感觸地說:“正如好的教師能教出好的學生來,好的領導班子也就能搞出好的規劃建設,那也就能推動一個城市的發展。”在交談的過程中,他始終強調政府的重視與否問題,他說這始終是最重要的,同時還需要成套的管理方法。另外他還談到了公衆的環境意識,他認爲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位藥店的工作人員提到了一點有些出乎筆者意料的建議,她認爲過多地飼養狗等寵物也會成爲生活垃圾的一個來源。

談到怎樣爲改善環境狀況而出力,一位出租車司機表達了大多數市民的想法:願意參加植樹造林活動;認爲應該從保護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做起(筆者注:其實如果大部分人能做到這一點也就夠了,我們從中還能體會到承包到人的意味);節約用水;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木筷;愛護綠色生命;積極做環保志願者……

談到對改善環境狀況有什麼好的建議時,一位政府幹部比較好地整理了其他人的說法:政府一定要加大投入,透過適當的宣傳來加強羣衆保護、綠化和美化環境的意識,同時一定不能忘記對下一代的教育;加強政府的領導和管理職能,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羣衆保護環境的積極性;多植樹造林,增加綠化面積,並且不能忽視河水治理。同時法制不是太強有力,應該對一些小的破壞活動(亂折樹枝、砸垃圾桶等)也要有所限制。在治理過程中要避免一陣風似的形式主義;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做到齊抓共管。

當筆者問到參加過什麼環境保護活動時,被諮詢者最爲尷尬。一位下崗的大叔說:“以前有過,現在由於很少有這樣的活動,所以很少參加,在下崗以前每年都要參加單位的植樹活動。”而對於有一定年紀的市民和上述的差不多,而四十左右的出租司機或者是學生則由於年齡原因而沒有參加過。透過對老黨員的諮詢,我們可以瞭解到黨支部的工作做的還是不夠,沒有對黨員進行一些必要的環保方面的教育。

對於“造成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綜合大家的觀點,整理如下:

一是人爲的因素。

1、歷史上,張家口是軍事重地,兵家必爭之地,它所受的生態破壞遠遠多於建設,形象地說“張家口生態先天不足”。

2、壩上地區由於人們濫砍濫伐,長期過度開墾和放牧,目前該地區沙漠化土地已近一千三百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近七成,成爲居高臨下威脅北京的沙源地。

3、政府的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造林管理不善,只造林而不護林致使種下的樹的存活率嚴重下降,讓人對植樹造林的實效產生懷疑。

4、工業發展迅速,但很多工廠的許多標準都未達標,亂排污現象嚴重。

5、人口增長太快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6、生活垃圾多,沒有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

7、最終一個限制原因便是全民環保意識稍低,認識層次不夠。

二是自然的原因,由於天氣變暖和近年降雨嚴重缺乏而出現乾旱,影響林、草等人工植被的成活,從而阻礙了生態環境的改善進程。

三、關於植樹造林的諮詢:

儘管對植樹重要性的調查似乎有些過時,但結果還是有一點新氣息。被諮詢者除列舉了調節空氣防沙減風速外,還有人提到了綠樹能給人一個好心情,這似乎能看出人們已經有了一種更深層次的享受。同時儘管大家都願意參加植樹,但當提到“爲植樹捐款的意願”時,一部分人選擇了“不願意”,原因基本是“經濟上承受不起”。我們不得不承認,張家口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低,不少人還奮鬥在溫飽線上,這就要求政府主導的環保活動不能脫離市民的經濟承受力,宜多組織植樹、環保宣傳類活動(出工出力型),少要求捐款、攤派使用高成本環保產品等加重人民負擔的活動(出錢型)。

而對於農村居民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水資源的嚴重緊缺和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張家口地區已經連續乾旱三年,這給當地的工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而對於很大程度上都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儘管旱水窖能較好地解決水資源的問題,但其畢竟還只是處在試點階段,當然我們還是要有耐心去等待旱水窖的推廣使用,畢竟這的確是一個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措施。透過同鄉領導的交談可知,今後政府方面將重點解決水資源緊缺的問題,讓老百姓安心的投入到環境治理中來。一位老鄉告訴我說:“李榮的確很讓我們佩服,他能夠在非常困難的時候仍然堅持植樹造林,可也不是說我們就無心啊!只要政府僱我,讓我來護理一片林子再給些苗木,我肯定非常願意來參加這樣的活動。”

四、共同關注退耕還林:

正是由於張家口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筆者在諮詢過程中重點詢問了大家對退耕還林還草的看法。還是那位老黨員給了我們滿意的答案:他說:“壩上的環境比較惡劣,壩上四縣的沙塵暴可謂來勢兇猛,所以退耕還林還草是比較合理的,它對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有很大的作用,同時極大的減少了風沙發生機率,對北京地區也非常有利,但因爲氣候乾旱和人爲的因素效果只能是一般。”

河北省今年決定在京津以北實施退耕還林還草計劃,張家口壩上地區將在現有二百五十六萬畝有林地、五百九十八萬畝草場的基礎上,退耕還林一百萬畝,退耕還草二百萬畝,宜林地造林一百萬畝,使森林覆蓋率由目前的百分之十二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二,以重現大草原風光。開展退耕還林工作涉及多方面的重大利益,需要中央、地方和有關部門予以具體的政策保障。如,大面積生態林業工程的實施和長期管護間存在矛盾如何解決。大面積生態林業工程建成後,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誰負責長期管護,經費從哪裏來,都要認真研究。另外,退耕還林後,羣衆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間有矛盾怎麼解決。退耕還林後,凡是以生態效益爲主造林的農戶,或者雖然營造了經濟林,但由於自然條件的原因,近期得不到直接的經濟效益,糧補也已到期,農戶生活問題怎麼解決,這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經濟林總面積那麼大,產品成倍增加,如何佔領市場以及品種問題、質量問題、深加工問題等,都應有個超前意識,認真加以研究解決。

另外透過這次調查可以發現有些方面有進一步討論的餘地:1.儘管總的適地適樹和適地適草要堅持,但考慮到當地農民的效益問題,可能適當的遵從農民的意願,由農民自己選擇種樹還是種草,也許更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種草可以發展畜牧業,種果樹如杏扁能夠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2.部門利益的衝突,正確處理好林業和農業部門的關係對開展整個退耕還林還草有很大好處。3.所給的補助夠嗎?從我們的諮詢中可以知道每畝所給的200斤糧、50元錢和20元零花錢還不是很讓當地老百姓滿意,有關部門有責任有義務思考當前的補助措施是否需要改善。

五、我們的建議:

首先應該提出的便是政府部門應該反思爲什麼當地羣衆基本一致地認爲政府是環境保護的主要力量,需要在以後的治理過程中加大投入和重視程度。這起初的確讓筆者和同伴非常吃驚,因爲在行動前我還特意關照過同伴,我心目中該題的最理想答案是當地羣衆。而事實似乎給自己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課,光有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實際情況往往要複雜的多。對於政府也許加大宣傳的確很有必要,最起碼應該讓老百姓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了什麼,有什麼困難,需要老百姓怎樣來支援政府的工作。

另外一個困擾自己的問題便是爲什麼諮詢過程中大多數人都說現在相應的綠化植樹或環境保護方面的活動政府組織的太少了,而同時就算有人想爲環境保護間接出力如捐錢等也不知該把錢往何處寄,這也許是政府需要反思的另一個問題。政府爲什麼不成立相應的基金來接納熱心環保事業的當地羣衆以及企事業單位對環境治理的資金支援?同時政府應該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來領導羣衆搞好環境治理工作。按照“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復”的原則,多渠道籌集環保資金。諮詢過程中筆者和同伴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呼聲,面對此,政府是該有所行動了。

衆所周知,媒體已經在當今社會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但媒體對於公衆環境意識的引導就差強人意了。1997年,在全國76種非環境專業報中,環境報道的篇幅佔總版面的1.16%,但廣告版面在總版面中佔到26.02%。這組數據直觀地呈現出媒體對消費意識和環境意識引導功能的差異。由於脫離中國資源承受能力,人們過分追求奢侈、享受的生活方式,使中國出現嚴重的資源透支和驚人的浪費並存的現象,因此大力倡導可持續消費觀念對於媒體來說責無旁貸。同時媒體的環境報道多以正面報道爲主,爲政府的環保工作造輿論、造聲勢,卻對環境問題的監督和批評不足,使得公衆對環境變化趨勢的認識過於樂觀。如果媒體只做片面報道,對生態問題避而不談,就會導致公衆不瞭解生態環境問題的真實情況,對環境狀況的估計過於樂觀,而且會影響政府部門決策的客觀性。因此媒體的環境報道需要徹底擺脫"政府主導型"的模式,充分發揮新聞監督的職能。

對於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要以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爲重點,發展垃圾處理這一新型環保產業。建議大力扶植,合理規劃,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和法規;加強科研開發、社會監督和廣泛宣傳。同時加強廢品回收和醫療垃圾管理,特別是廢舊電池的回收。

對於大氣污染的治理,針對去年尾氣治理的"現行法規"在北京市引起的爭論,建議對現行尾氣治理方法的執行情況儘快組織複查,真正使政府指導下的環保工作變爲公衆行爲。

對於河湖水系的治理,根據北京水源嚴重匱乏,污水治理迫在眉睫的狀況,建議加緊對洋河、清水河、桑乾河等污染嚴重的河湖進行治理,加快對上游地區生態保護區的建設步伐,加大林木覆蓋面積。

對於市容環境的管理,雖然過去拆除了大量違章建築,市容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整治成果沒有得到很好的鞏固。市容破壞現象、違法建築、非法攤位不斷出現,建議完善城市環境監督執法體制,加強監督檢查,形成一套長期有效的管理維護機制。針對公共設施的管理和公廁的設定等羣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部分同學建議引入市場機制,吸引企業參與,加快城市管理社會化、企業化的進程。

社會調查報告 篇6

在寒假期間,管理系同學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並相應的作出了較爲細緻全面的調查報告。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刊載優秀調查報告。本期推出關於“大學生考研目的”的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考研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獲得高學位,便於就業(共6162人,佔總數的56.28%)和提高自身素質(共3360人,佔總數的30.69%);其他的學生表示考研是爲搞學術研究或因爲從重心理、順大流(分別佔總數的8.08%及2.23%)。

面對“考研熱”,學子們有以下感言:

甲:考研人數的劇增,從現實來看“獲高學位,找好工作”所佔的因素我認爲多得多,熱門思想彙報但我不否認還有別的因素。

就我而言,我可以說從小到大還沒認真想過我究竟是爲何而讀的書,或確切的說我不能說清。從外表看來好象不外乎爲了今後的立足。可從自身感覺來說好象又不是,我隱約感覺到我是以提高自身素質爲前提的。因爲自小到大我的學習動力就來自那無形的感覺,我學的東西除了那學校要求的外,課外的學習都是自己所感興趣。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種理想,一種無形的理想。有些只是在這花花世界之中被現實壓力所困惑罷了。我真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學生都能跟着自己的感覺學習,學那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不再想今天這樣,爲了生存。

社會調查報告 篇7

電大學習已經結束,雖然我們都是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不能像全日制學生那樣全天候在校學習生活。但這種工作—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學習模式,使我收穫匪淺,受益終身。回顧三年的學習歷程,感受頗多。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

在這幾年的工作中,使我充分認識到之前在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及工作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能滿足今後的工作需要,急需補充相關的理論和專業技能知識。參加電大學習後,我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到透過這次電大的學習,能夠學到許多理論知識,將對本人知識更新及提高素質有許多幫助,並且能夠學到今後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不斷增強工作辦事能力,爲比較順利完成各項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爲了保證能夠安心學習,順利地完成各門課程,我就提前把要學習期間的事情安排好,確保能夠全身心的參加上課階段的學習。

二、認真學習,嚴守紀律

由於不同於全日制的授課方式,除了面授之外,可以說大部分時間要靠我們自學去完成。爲了提高自己,我特別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係,把學習當作完善自身的需求,把學習當成促進工作的動力。在工作之餘,我認真閱讀教學材料,仔細領會每門課程所講述的內容,做到課前預習瞭解,把不明白的內容帶到課堂,向教授請教,課後複習鞏固。電大老師是一些十分優秀的老師,他們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理論聯繫實際的經驗吸引着我,增加了我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對老師的輔導我總能傾心的聆聽,認真的圈劃重點,按類別認真做好筆記,既兼顧基礎知識,又突出重點內容,回家後捨得花時間,根據複習提綱認真地讀書,認真地背誦記憶,做到在理解基礎上背記,在背記基礎上理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合理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時間,勤學苦練,虛心向同學和老師請教。能夠嚴守學校的各項紀律和規章制度,做到尊敬老師和同學。經過三年的電大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年的電大學習生涯和實踐活動,是我不斷挑戰自我,充實自己的一段光輝歷程。

三、珍惜機會,受益匪淺

誠然,在校學習期間,有過成功的喜悅,也有留下探索的苦惱與挫折,在這裏,老師的博學,講課的場景,使我終身難忘。同學之間的真誠,那份純潔真摯彷彿讓我一下子回到從前的學生時代。經過三年的學習,使我在短時間內更新了理論知識,自身素質有了很大提高,掌握了多門理論基礎知識,學會了基本操作技能等等。

電大學習的三年時光結束了,回首往事,我覺得我所學的還很有限,我必須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人的一生就在於取長補短,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成長進步。才能不斷豐富知識,才能更好地工作,爲走完今後的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矗。

社會調查報告 篇8

這是我第一次經歷社會實踐。對於一個大學生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雖天氣嚴寒,寒風呼嘯,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想透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想透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現今社會,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裏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爲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來到了xxx,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爲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透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爲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組織後,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社會調查報告 篇9

工商管理0106班 13號阮雲勝

實習地點:1:台州開元大酒店(駐地實習)

2:浙江瑞鵬汽車電器有限公司(走訪實習)

實習目的:透過進廠實地實習,瞭解企業生產經營組織過程,企業的組織結構,加強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實習時間:20xx-6-20----20xx-8-20

1. 企業介紹

1. 浙江瑞鵬汽車電器有限公司

浙江瑞鵬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專業生產汽車雨刮器總成、暖風電機總成、鼓風電機總成、風扇電機總成、玻璃升降器總成、暖風水箱、喇叭等產品爲主的股份合作制企業。公司先後透過了iso9002、qs9000&vda6.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公司主要產品能滿足重型、輕型、微型卡車以及各類轎車的需求,不僅定點配套銷往一汽集團、重汽集團、天津一汽、一汽吉輕、陝西重汽、瀋陽金盃華晨、南京長安公司、一汽紅塔等20多家企業,同時,公司生產的直流電機、玻璃升降器電機、按摩器電機、日用電機、柴油輸油電機及電動門升降機等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並出口歐美、澳大利亞、東南亞、中東等20餘個國家,公司擁有進出口自主經營權。

回顧過去,創業維艱,展望未來,任重道遠。“爲各類汽車生產優良品質的配件,以真誠的服務贏得用戶的滿意”是瑞鵬的經營理念。瑞鵬人願與國內外朋友攜手並進,共創輝煌!

2.台州開元大酒店

二.簡要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珠海等經濟開發以及浙江等沿海省份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人均收入一直在全國遙遙領先的廣東省20xx,2003年兩年來連續被浙江省所趕超,浙江經濟發展爲國人所矚目,甚至有報道稱,漫步溫州市區街頭,每5分鐘你可以見到一部奔馳或寶馬透過,台州市位於浙江省沿海中部,北接寧波,紹興,西南連溫州,西鄰金華,麗水,東南瀕東海,交通便利發達,爲浙江省少數幾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台州開元酒店就座落在臺州經濟新開發區,這裏四周高樓,別墅林立,廠房星羅棋佈,道路四通八達.不管是從經濟上考慮,還是從地理位置上考察,在此建設經營大型星級酒店都不失爲良好的選擇,這裏的餐飲業較內地更爲發達,與內地城市相比,其客源不僅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旅遊觀光者,而且其本地的客人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這與其當地人民的生活收入水平是密切相關的,當地遍處甚至各家各戶都辦有加工廠,大到幾百人,小到三五人,即使是普通農民,也可以出售田地使用權於投資者而收入菲薄,像這樣的本地客戶幾乎都是常客,有的甚至攜帶全家長住酒店.這種優勢是內地城市的酒店無可比擬的.

三.實習體會

1.綠色酒店:

崇尚自然,保護環境,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隨着我國對環保工作的?厥櫻嘍街捶χ鵲募喲螅緇嶧肪騁饈兜奶岣擼褐誆斡牖繁9ぷ韉娜惹橐蒼嚼叢礁擼肪潮;ひ咽且悸躺押頭竦囊恢止適鄙瀉統繃鰲7溝暌底魑桓齪撓麼罅孔試吹男幸擔寫綽袒疃脣?綠色飯店"就成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創綠活動對飯店自身來說,在以成本控制爲核心的基礎上,能使管理水準有了一個新的提高,經營理念有了質的飛躍,同時提高酒店的公衆形象和知名度,標誌着飯店的檔次和品位。

雖然有部分飯店是以接待商務、會議等客人爲主,對旅遊業的依賴並不十分明顯,但總的來說,飯店業的發展是離不開旅遊業的發展的,而旅遊業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的保護,同時飯店業也爲旅遊業提供支撐。飯店對旅遊業的支撐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飯店爲旅遊業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滿足旅遊者住宿、餐飲等的基本需要;二是爲旅遊業的發展而維持和改進環境質量,滿足旅遊者觀賞、休閒、娛樂的需要。從目前的發展看,飯店業對旅遊業的支撐在第一個層面上表現得比較明顯,而在第二個層面的支撐上則不夠有力,有許多飯店不但沒有起支撐作用,反而由於建設和經營造成景區環境污染,使景區風景質量驟降。而環境的破壞,最終也是對破壞飯店業自身的破壞! 所以,我們呼喚保護環境,不僅是呼喚意識的覺醒,更是呼喚堅實的行動。

2.服務質量

對於酒店等服務行業來講,服務質量無疑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企業的生命線.高水平的服務質量不僅能夠爲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爲其再次光臨打下基礎.而且能夠使顧客倍感尊榮,爲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在開元我們看到,酒店領導十分重視服務質量的提高,即使對於我們短期實習生,也必須經過嚴格的禮儀培訓後才能上崗.對老員工進行跟蹤培訓和指導,不斷提高和改善他們的業務素質和水平.部門經理和主管經常對我們說:”你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了我們開元,你的形象就是我們開元的形象”.”客人永遠不會錯,錯的只會是我們.”.”只有真誠的服務,纔會換來客人的微笑.”

3.酒店文化

飯店裏無所不在的是服務文化、禮儀文化、地域文化、飲食文化、解困文化等等,在飯店裏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主人,所有的賓客來到飯店都會對飯店和飯店人產生或多或少的依賴,除了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接收文化或知識,他們還在遇到困難時向飯店人尋求幫助。因此,我們可以說,飯店是一個到處充斥着文化和知識的場所。於是,在這裏工作的人們必須更有知識、文化和涵養。賓客在品嚐一道菜式,而耳邊是服務員小姐用甜美的聲音介紹有關菜式的知識,包括起源、流傳、特色、新意等等,不僅更增添了品菜的樂趣,也讓客人接收到一些新的知識和資訊,讓他們從另一個層面上覺得不虛此行。

在飯店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是彬彬有禮的服務人員,規範的操作、職業的微笑、謙恭的神態,讓客人無時無刻不受着禮儀文化的薰陶。處於社會中的個人永遠都在受着周邊人的影響,所謂人以羣分,禮儀文化不僅使飯店人素質提高,也在有益地影響着客人,提升着整個社會的素質與涵養。新到一處,客人落腳飯店,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多瞭解當地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景觀特色。飯店人對此都應非常熟悉,飯店只是一個單體的建築,只有在地域的大背景下,他纔有了厚重的底蘊,有了文化的背景。對於外地客人而言,他們來到這裏或者爲了這個地方的景觀特色,或者爲了商務辦公,基本上不會衝着一個單獨的住宿環境而來。因此飯店需要有一種功能,能夠憑藉地主的身份爲客人提供儘可能多的方便。比如介紹當地的旅遊資源,比如在當地進行商務辦公的路徑指點。這樣,飯店才真正成爲地方與外界溝通的一扇窗。還有一種稱之爲“解困文化”,也就是幫助客人解決難題的知識提供能力,金鑰匙文化就是典型,滿意加驚喜,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4.網絡營銷

互聯網給酒店營銷帶來了什麼?它是一個很好的資訊平臺。在資訊量豐富、實時溝通、市場呈加速度變化的資訊時代,酒店再也不能以昨天的方式來思考或解決今天的問題,不能以過去傳統的手法來操作今天的事業。互聯網加快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瞭解,資訊變得空前重要,誰先一步掌握資訊,誰就領先於市場。酒店透過互聯網宣傳企業形象,比以往的宣傳方式更快捷、更清晰、更全面、更互動,使無形服務有形化。酒店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酒店整體的設施設備、內部環境裝飾、各種特色服務等在互聯網上動態地表現出來。客人可以更快、更便捷地瞭解酒店,他們足不出戶便可以在自己的家裏或辦公室裏得到視覺上的形象化的享受,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酒店可以更細緻、更周到地在第一時間反饋客人所需要的資訊,雙方達成互動。但酒店在宣傳的同時,要做到“誠實”。酒店在網上的圖片、宣傳資料也要與客人在酒店親眼看到的一致,甚至超出他們的期望。酒店在互聯網上公佈的價格要與在其它各個途徑的報價保持一致,讓客人對酒店產生信任感。

它爲酒店增加了一種富有競爭力的營銷手段。酒店的網站,是酒店在互聯網上的一個視窗,類似於傳統名片的作用,但又是一個比傳統的雜誌、電視、報紙和其它廣告形式更有成本效益的廣告方式。酒店集團的網站,可以讓客人在網站上看到集團不同地區各個酒店的情況,瞭解 每個酒店的客房及價格資訊,進行網上預訂,爲集團提供的“一站式服務”而感到滿意,集團各酒店更是可以達到網上資源共享。互聯網營銷對單體酒店的幫助更大。在沒有互聯網之前,連鎖酒店有分佈在全球各地的銷售網絡,有其獨立的訂房系統,在客源上有一定範圍的壟斷優勢。此時,單體酒店缺乏競爭力,但有了互聯網,單體酒店可以透過跟各訂房網合作,同樣實現資源共享,利益共享。另外,單體酒店能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表現得更靈活,能根據市場的變化快速調整應對策略。相對連鎖酒店雖然有整體的營銷模式和策略,能形成轟動效應,但它不可能適合所有的市場,往往容易患“水土不服綜合症”。

共2頁,當前第1頁12

社會調查報告 篇10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更是體現了我們國人的素質,作爲一個學生,我們更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多一點去關心幫助那些弱勢羣體,就像敬老院的老人們。爲了他人服務,是十分有價值的體現。

一、走進敬老院

剛跨進敬老院,它給的感覺是平靜、安寧,在和煦的陽光下,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在陽光底下,安安靜靜的,他們沒有孩子臉上的天真,青年臉上的憧憬,中年臉上的忙碌,他們象在思索些什麼?或許是對一路走來,點點滴滴的回憶吧?偶爾頭頂上飛過一兩隻燕子,但他們也從不擡頭看,只是默默地低着頭,沉溺於自己幸福的回憶。院子裏沒有太多的綠化,只是一些古樹,如同這些老人們經歷了幾乎一個世紀歲月的洗禮,沉積了太多的歷史。

二、敬老院生活

敬老院的生活是自由卻井井有條的。他們每天7:30分吃早飯,雖然每天的早點只是稀飯、饅頭,但他們卻露出滿意的笑容。聽敬老院的阿姨說:“我們養了很多頭豬啊,一個星期就殺一頭的,老人們吃的很好。”雖然是幾句簡短樸實的話語,卻藏滿了濃濃的幸福與關愛。他們還會評選“文明老人”,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就象“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一樣的評比條件讓老人們生活更加規範,思想也更上進了。敬老院還有個寬敞的活動室,平時老人們在這裏看看電視,聊聊天,打打牌,他們其樂融融。

三、讓愛零距離接觸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看起來並不是很起眼的老人,當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正一個人孤單的低着頭坐在一個角落裏,我們走過去,給了一些水果,誰料,老人竟然簌簌的流淚了,那使被愛融化的眼淚嗎?一滴滴,落在了盛放水果的塑料袋上,毫無掩飾,那樣的真真切切。一直以來,我總以爲這些沒有接受多少教育的老人是膚淺的,沒有涵養的,不料,他們是那樣的出衆,一位叫董淑貞的老奶奶,平時省吃儉用,在臨死之前,把1000的積蓄毫不吝嗇的捐給了敬老院,她不求名利,但求此生無悔,終於在前幾天安心地到了另一個極樂世界,我想她一定是快樂的飛向天堂的。

四、採訪院長

院長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對我們說:“這裏的老人收入主要有三大塊,村裏、財政撥款,每個人每年500元,街道每人每年180元,民政局每人每年2400元。老人生病時敬老院會報銷醫藥費,國家提供老人的衣着等,共有8名工作人員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生活狀況較好。

五、離開敬老院

離開敬老院的時候,我們的十佳歌手給老人們演唱了歌曲,或許他們根本聽不懂這種新潮的流行歌曲,但他們卻像是自己的孫女在唱歌一樣,眼裏充滿了慈愛。我們的學生會主席在與一位年邁的老奶奶握手道別時,那種依依不捨並不亞於親人之間的分別。他們太需要關愛了,點點滴滴的,哪怕是一句問候一個眼神。

六、感悟與收穫

收穫最大的是與老人們的心。雖然他們面對坎坷的人生總是一笑而過,但從他們的言語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一路走來有着太多的悲歡離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們已經很累了,他們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關愛,是大家的愛。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一起用愛心去裝點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