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電腦培訓>

社羣運營的經典案例

學問君 人氣:1.9W

品牌型社羣是產品型社羣的一種延伸。當產品型社羣發展到後期時,消費者羣體將對產品所歸屬的品牌產生信任和情感關係,熱衷於追逐品牌旗下產品,並對品牌文化產生很強的認同感,於是品牌型社羣開始形成。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社羣運營案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社羣運營的經典案例

1.知名品牌「韓都衣舍」,在公司內部成立了267個產品小組,每個小組有2-3人,包括買手和設計師。全部小組在每個季度可推出5000多款服裝,其中30%可定義爲成功的,那麼每月都有500款服裝引爆銷量。

公司只是對小組指定制度和目標,比如每個季度爆款的數量,達到目標可獲得獎勵,小組全員受益,如果達不到目標就會被解散重組。

如果從社羣運營的角度來看,韓都衣舍是一個產品,這267個產品小組,可看做是用戶社羣。產品成立並放權小組自我管理,指定獎懲,激發每個小組的積極性,提升戰鬥力,同時也節省了管理成本,事實證明效果很好。

2.著名財經作者吳曉波的公衆賬號有超過百萬的粉絲,他們最初只是以讀者身份存在的.。隨着數量的累計,讀者開始自發建立QQ羣,並組織線下活動,更立體的交流起來。

隨着活動的增多,地域和興趣的特性突顯出來,於是開始建立各城市的羣,以及像讀書、創業、理財這樣的興趣小組。

把吳曉波的公衆賬號作爲一個產品,公衆賬號的粉絲作爲用戶。這些用戶成立的各城市和興趣的小組,就是這個產品的社羣。

這些社羣都由用戶負責組織和管理,組成了「班委會」,由班長和班委組成。同時,這樣的組織可以有很多,增長空間非常大,所以可覆蓋的用戶量級也很大。

所以,吳曉波幾乎不用投入什麼,憑藉社羣運營這個模式,就可以籠絡這麼多用戶。

3.貓眼電影目前積累了大量的核心用戶,運營人員把用戶需求歸納爲觀影、影評、交流、追星、購買電影票,依據每一個用戶需求,都可以建立多個社羣,讓用戶自發管理。

這個模式在不增加運營人力成本的前提下,覆蓋激勵了大量用戶,最終將會對產品的活躍度有提升。

針對每個需求點,樹立兩個標杆社羣。前期需要運營來建立制度和用戶權益,並找到合適的社羣領袖,用資源支援、用經驗輔導他學會管理這個標杆社羣。

再透過站內資源幫助領袖招募,增加社羣的人數,推動社羣進入正常運轉狀態。然後就不斷的在站內站外推薦展現,鼓勵後來人跟上。

具體的,在觀影這個需求點,貓眼做了北上廣等地的地方分會,由官方授權掛名,給予物質支援,選取用戶任會長並全權由其管理。一旦規模化運轉起來,可以想象每週末全國各地都有一個貓眼的用戶組織,在影院做線下觀影活動。

同理,興趣、粉絲、影評方向也是一樣的,就不再列舉了。再同理,這樣的例子也可以用在豆瓣、知乎這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