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導遊詞>

長沙嶽麓書院導遊詞(3篇)

學問君 人氣:6.92K

作爲一名專門爲遊客提供幫助的導遊,常常需要準備導遊詞,一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沙嶽麓書院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長沙嶽麓書院導遊詞(3篇)

長沙嶽麓書院導遊詞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加遊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爲大家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將盡力使大家透過的講解,對嶽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瞭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嶽麓書院位於嶽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嶽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嶽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嶽麓書院舉行1010週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嶽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曆史的發展,沉積在嶽麓書院各種建築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嶽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嶽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所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築都位於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佈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佈局按順序遊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沿着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於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採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裏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嶽衡山,因爲衡山的72峯,回雁爲首,嶽麓爲尾,"麓"爲尾的意思,即南嶽的`最未一峯。

嶽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嶽麓山也因爲有了嶽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爲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於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嶽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嶽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爲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爲嶽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於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嶽麓書院作爲教學作用的地方。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餘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築爲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後遺存下來的。

下面我們將參觀嶽麓書院建築三大功能的最後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築,它們位於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築羣,它是嶽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爲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於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透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啓發後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聖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於嶽麓書院教育有着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聖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爲壯觀。

嶽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遊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嶽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長沙嶽麓書院導遊詞2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風景優美的嶽麓山參觀舉世聞名的嶽麓書院。今天,由我"客串"書院導遊,引領大家踏上這一非凡的文化書香之旅!

我們眼前的這塊"風水寶地"便是古城長沙學術氣息最濃郁的地方——嶽麓書院。它是一座寧靜優雅的庭院,有着千年波斕壯闊的歷史,它的背後所蘊含的是一種大氣、睿智,是一代又一代學子千年傳承相繼的文化夢想。庭前廊下、翹壁飛檐,那夢,是從唐代就一直延續下來的。怎麼樣,大家閉上眼,盡情地感受一下這裏清冷的風的味道,是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吧——那是有着千年不變濃濃的書香氣息呢!

嶽麓書院是一片古樸典雅的明清風格古建築羣,它坐落在風景名勝嶽麓山清風峽口,靜靜地屹立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下。它的每一進院落、每一方石碑、每一片磚瓦、每一扇雕窗,都暗藏着雋永的文化品味,是享譽中外的"千年學府"。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源地。現在,就讓我們循着古聖先賢們的足跡走進書院這亙古不變的文化氛圍中去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嶽麓書院的平面圖:在佈局上採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於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在書院的園林中,無論是小橋流水、假山迴廊,都與講堂構成了一副渾然天成的畫面。儒道互補,莊重典雅,這正是嶽麓書院傳承千載的精神佳境。

經過懸掛"千年學府"匾的頭門就是赫曦臺,內壁兩側牆上各有一個金色大字——"福"與"壽"如龍騰虎躍,遙相呼應。

沿着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書院的大門。正上方懸掛宋真宗"嶽麓書院"御匾,"惟楚有材於斯爲盛"這一千古名聯很霸氣地掛在大門上,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爲天下最輝煌的英材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大門兩旁安放的一對漢白玉抱鼓石雙面浮雕,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現在,請大家移步,擺放着兩把紅木雕花座椅的地方便是"講堂"了。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於書院的中心位置。講堂正中設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爲古代老師授課的地方,上面擺兩把紅木雕花座椅,是爲了紀念張栻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於壇上而設,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講臺之後有木質屏風,上面嵌刻山長張栻撰寫的《嶽麓書院記》,該文內容實爲古代嶽麓書院培養人才的指導思想。

講堂兩璧嵌"忠、孝、廉、節"四字石刻,據傳系朱熹手書。這四字實際上正是嶽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整、齊、嚴、肅",與"忠、孝、廉、傑"碑相映襯,書院靈魂的脈絡始終清晰明瞭。

嶽麓書院不僅有讀書講學之所,還有一處三層建築,那便是"御書樓"。御書樓"藏"在講堂屏壁之後,現藏書已達6萬多冊,現在是湖南大學的古籍圖書館。

嶽麓書院的樓閣磚瓦閃耀着千年凝聚的智慧,帶給我們的遠不止視覺與心靈上的震撼,這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傳奇更會影響指引我們的一生!

欣賞完這幾進深深的庭院,今天我們的遊覽也接近尾聲。感謝同學們的配合,期待下一次的交流!謝謝!

長沙嶽麓書院導遊詞3

大家好!歡迎來到古城長沙的嶽麓書院參觀遊覽。

嶽麓書院坐落在風景勝地嶽麓山清風峽口,在嶽麓書院的前門上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洵的字鐫刻而成的。爲什麼說岳麓書院是“千年學府”呢?因爲嶽麓書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7年了,它歷經千載,辦學不已,所以有“千年學府”的美稱。嶽麓書院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民的人才,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源地。它在歷史上幾度輝煌,受到皇室重視,成爲中國古代一所頗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從前門走進來,可以看到赫曦臺,這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嶽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後來張拭就在這裏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大家來看一看這臺中屏風上繪着的嶽麓書院平面圖。嶽麓書院佔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排列着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在中軸線的西邊建築有供讀書之用的教書齋和供休息賞玩的園林碑廊;在中軸線的東面建有供學子食宿的半學齋和奉祀古聖先賢的文廟祠堂。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在公元976年疏遠初創之時即有“講堂五間”,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後來因爲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石刻,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後遺留下來的建築。

請大家擡頭看看這快“學達性天”匾,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這裏說的性是指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爲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這塊匾是康熙皇帝對嶽麓書院理學教育的表彰。那麼有朋友會提出一個問題了,“理學是什麼呢?”對了,這位朋友說對了,理學是儒家學說發展演變到宋朝時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二程兄弟爲了把理學發揚光大,在洛陽社壇講學,一時門庭若市。當時有個南方學者叫楊時專程前往求學,時值隆冬,大雪分飛,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就恭敬地站在房檐下,直到老師醒了,他才執經問教,而屋外雪地裏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程頤目送並且非常高興地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應謙虛謹慎,勤奮好學,而且是理學南傳的一個標誌。從那時起,理學透過楊時傳到江南,並發展爲“湖湘學”等多種學派。所以後來乾隆皇帝御賜“道南正脈”匾懸掛於此,用來表達嶽麓書院是理學的正宗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