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大學生創業的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學問君 人氣:7.56K

(一)家庭經濟能力

大學生創業的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我們要做好創業指導工作,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瞭解情況後才能進行指導,大學生創業的基本條件。這是創業本身的要求,那種“不能就業就創業”的想法是錯誤的,它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創業可能比就業更難,要求更高。有的高校不去了解這些基本情況,只知道把學生拼命地往校門外推——只要能給我個反饋,給我個就業登記,這個學生就算就業了。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創業只能是曇花一現。創業成功的例子不多,我們對學生的引導也很缺乏。學生創業精神的激發需要有個很好的環境和很好的例子給他激勵,如果隨便推出去就是對學生的不負責,對後面的創業教育也是不利的。首先了解學生的經濟能力是創業指導的前提。

如果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沒找到工作又要他去創業,這是不太可能的。其機會成本比別人高出一大截,若一旦失敗,則直接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問題。如果要創業的學生必須有這種承受的心理,對於家庭經濟相對困難的同學來說,更要考慮這個現實。對於家庭經濟環境比較好的學生來說,不需要其養家餬口,有個緩衝的時期,有個自我尋找出路的時間,鼓勵其創業是可行的。所以在就業指導必須瞭解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

在這過程中,還得做學生父母的`思想工作。學生創業需要家庭的支援,也是社會觀念的轉變,應達到共同的認識。

(二)心理素質

創業過程中,成功的案例有,失敗的案例更多。創業對創業者心理素質要求比較高,這就需要我們爲他們做心理輔導,需要跟他們的院系、輔導員加強溝通,儘量瞭解他們在平時工作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以透過對新生的心理輔助、畢業生的職業心理輔助做測評的手段來考察他們的心理素質。。

(三)管理能力

建立創業團隊,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只有技術能力而無管理能力的,不應鼓勵他創業,而是鼓勵他跟別人合作,就業參考《大學生創業的基本條件》。

有個大學生創業的案例:他有技術能力,有專項發明,但是在工作中過分自信,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讓所有的新聞媒體看到了自己公司技術的失敗,一年後,他的公司就以失敗告終。透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光有技術能力而不具備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創業是不會成功的。

(四)溝通能力

找不到工作的,大部分是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而性格外向、與人溝通較好的學生,則容易易找到工作。因此從大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要給他們灌輸這個理念,讓他們有心理準備,讓有創業精神的學生各自完善自己,多與人溝通;提早讓學生知道,很多問題不是改不了,而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如果到畢業時再來克服就已經來不及了。就業指導是全程的工作,應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如果說管理能力是團隊搭配,那溝通能力則是個人方面。

(五)執着精神與創新意識

創業的企業指的是有創新的企業。如果從長久來看,必須有創新理念,包括組織模式的創新、經營模式的創新、技術模式的創新、管理方式的創新、發展模式的創新等等,不僅僅是一個構件;還必須讓學生知道有財務、融資的資訊,收購,兼併的方式,讓他了解創新是包括制度層面和製作層面兩個方面的。引導經歷挫折的心理素質和執着精神時需用一些成功的例子激勵學生。在一個人的成功過程中,智力因素很重要,但非智力因素更重要。

(六)知識結構

對創業者的要求中,知識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創業的手續、產品的專利、財務知識、管理知識、法律知識等,學生對於各種知識都要掌握,儘量成爲多元化、複合型的人才。有的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連如何籤協議、如何籤合同都不清楚,有些同學寫的商業計劃書儘管想法有些創新,但目的不明確,特別是文字表達能力非常欠缺。

在上述的幾個條件中,心理素質是最重要的,是最需要我們工作的方面,是工作的重點。創業成功者的經驗能借鑑,但不能夠複製,也不能模仿。有很多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但在大學生創業開始前,這是可遇不可求的目標。因爲創業具有巨大的風險,首先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學生往往看到成功的例子,沒有從失敗的例子中吸取經驗。社會是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大學生可以在困難的時候先就業,有了一定的經驗後再創業因此,不要以別人的成功來設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