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豬八戒網投資人:30萬到300億隻用了18年

學問君 人氣:5.03K

這個低調卻滿腔抱負的商人,一次又一次地走到了聚光燈下。

豬八戒網投資人:30萬到300億隻用了18年

“到我40歲的時候,要賺到100億,然後放馬南山”,上世紀90年代,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在讀大學生熊新翔,給自己定下了這樣一個目標。

一窮二白、身無分文、家無顯赫,這樣的豪言在當時人看來,無異於癡人說夢。

如同電影橋段的戲劇轉折,就這樣一個看起來沒有邊際的夢,熊新翔不僅做到了,而且還超越了:企業資產規模從創立之初的30萬元,增長到現在市值超過300個億。

做夢的大有人在,做夢的大有人在,但是腳踏實地築夢併成功的,卻少之又少。但是腳踏實地築夢併成功的,卻少之又少。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經常把這句話放在嘴邊的熊新翔,究竟是怎麼樣,把自己的夢想落地的呢?

放下鐵飯碗闖入商海

“對不起,我打斷一下。”

…………

2015年12月28日,博恩集團董事長熊新翔的辦公室的門不時被敲響。

這天下午,作爲新一屆十大渝商之一,熊新翔正接受媒體專訪,不得不數次起身去處理公務。

不過,無論是冒冒失闖進來的員工,還是記者“刁難”的問題,都沒有打斷熊新翔臉上的笑意。

年輕時,初入商海,他只是懷揣夢想,想着奮力一搏。

近20年商海浮沉,他慢慢知道,商亦有道。

“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其實商道亦天道。”他的眼神愈發溫潤。

時光追溯到18年前,彼時的熊新翔卻面臨着穩定待遇與白手創業的現實抉擇。

“我要去創業。”熊新翔告訴妻子。這時,是他來到重慶的第三個年頭。

其時,熊新翔正在一家國有企業從事技術工作,待遇穩定。此前,他經歷了大學風雲人物學生會主席、抱着“鐵飯碗”的攀鋼員工和深圳某廠廠長助理三個階段的跨越。

這是一個喜歡折騰的人。“我就想做自己的事情”,回首曾經的青蔥,熊新翔情懷不改:“對我來說,29歲之前都是沉澱和磨練,而之後,就需要自己奮鬥事業了”。

這種奮鬥的念頭,在大學時代,就已發軔。

“大學時,我就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在四十歲的時候,掙下100億元。”熊新翔說,“然後,放馬南山”。

這個目標支撐着他每一次的前進和放棄看似穩而有前途的職業,即使百億目標在更多人看來是一個癡人說夢的笑話。

“每一段職業經歷,我都沒有看成是在打工,而是學習如何創業。”熊新翔說。

1997年,重慶直轄。同年,丁磊在廣州創立網易。

也是這一年,熊新翔毅然辭職,創辦了博恩科技有限公司,花了30萬。

說是公司,更像是一個攤位:在兩路口電子大廈租下一個攤位來賣電腦。“我們的銷售是最好的。”熊新翔說。

“我們要做一個重慶第一的IT公司。”在一片嘈雜和喧囂中,熊新翔對着顧客“販賣”夢想。

有人洗耳恭聽,有人不以爲意。

當時光的年輪轉到至2006年,熊新翔夢想的種子開始壯大:彼時。30萬元起家的博恩,資產已經達到2億元。

接連投資失敗陷入困惑

“100萬元?”2006年底,豬八戒網創始人朱明躍在熊新翔的辦公室裏,說出了自己希望得到的天使投資金額。

“我給你500萬元,控股權還是你的。”熊新翔說。

“那你要不要去我的辦公室考察下?”朱明躍興奮地問道。

“不需要,我認準的是你這個人。”熊新翔擺擺手:“如果500萬元不夠,我再給你追加500萬元,而且股份不變。”

朱明躍不由有些目瞪口呆,眼前這個初次見面的投資人怎麼比他還興奮。

比起和朱明躍投資的豪氣干雲,熊新翔的內心正經歷着焦灼與陣痛。

2005年前後,熊新翔用6000多萬元,投資了一個他認爲有100%勝算的項目——利用互聯網打電話。然而,最後由於市場接受度不高的原因,這個項目失敗了。

“當時我非常心痛,6000多萬元已經佔到了公司當時總資金的20%~30%。就這樣一眨眼化爲泡影,響都沒響一下。”

而在此後,接二連三的投資,都以失敗而告終。

對於一向自信的熊新翔而言,壓力不只在於資金的損失,更在於自己內心信念的動搖:此前的成功,究竟是僥倖,還是源於能力和實力?

作爲一個新興的項目,豬八戒的橫空出世,讓一向敏銳的熊新翔躍躍欲試,這個潛力巨大的商業模式,讓他頗爲心動。

然而,面對這次投資,董事會的董事們選擇了反對:前幾次接連的失敗,讓他們變得更爲謹慎。

“你不能再賭氣了。”董事會成員們幾乎異口同聲反對熊新翔投資豬八戒的決定。

那一瞬間,熊新翔成了光桿司令。

自我突破

“難道剛開始創業,都只是運氣好,現在接連失敗,是運氣用光了麼?”熊新翔自問自,心情愈發低落。

“我真的是在賭氣麼?”鬱悶的熊新翔在回到家中後,把自己關在了書房。這一次,與此前被否決和投資失敗的“要面子”不同,這個男人恢復了理性和冷靜,第一次靜下心來去思考。

那一晚上,熊新翔幾乎沒怎麼睡覺。猶如一個佛家參禪者,他也在剖析自己的人生命題:“這次的項目,究竟是在給自己要面子,還是真正的有投資價值?自己的成功,究竟是老天給的運氣成分多,還是自己奮鬥得到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不斷地思考中,喜歡讀《道德經》的熊新翔忽然想起了這麼一句。

“當時的感覺真的是……豁然開朗”,熊新翔回憶起自己當時醒悟開來的時候,依舊顯得很興奮。

對,天地自有其道,不會對誰特別好,而對其他的人差。

“商道豈不也是天道,並不是因爲誰運氣好,就照顧誰,而是看是否把握到了規律。”熊新翔感覺到從來沒有的輕鬆。

在這種充斥着壓力、焦灼和沒有方向感的思考中,熊新翔感覺到自己頓悟了。在於自我的對話中,他找到了自己的“道”。而一旦開啟這個思路,他也收穫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此後,熊新翔開始認真對自己的創業歷程進行復盤。

第二天,熊新翔信心滿滿地向董事會提出投資豬八戒的理由。

而這個理由日後也演變成著名的“熊六刀”——

第一就是用戶價值:用戶羣精準、需求剛性。

第二是增長模式:成本低效率高。

第三是盈利模式:簡單可持續。

第四相對競爭:當前領域沒有巨頭。

第五市場規模:潛在市場規模足夠大或增長快。

第六創業:創始人具備CEO潛質、團隊優勢互補。

而豬八戒,就是“熊六刀”切下的第一塊“大蛋糕”。

憑着這股自信和判斷,真正放下“掙回面子”心理的熊新翔,挨個說服董事,豬八戒最後成功得到了博恩的融資。

2015年6月,豬八戒成功融資26億元。當時對豬八戒500萬元的投資,如今收穫了700多倍的回報。

“初創業,運氣好一點,可能會成功,但如果只依靠運氣,肯定走不遠。”熊新翔說。

虛實有度再出發

熊新翔是個愛思考也愛閱讀的`人。他的辦公室裏,從商務書籍到投資管理再到攝影技術再到諸子百家,不一而足。

互聯網打電話的失敗和投資豬八戒不僅讓他完成了頓悟,也讓他對自己的投資策略開始了通盤考慮:IT是個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輕資產行業,並且經不起經濟週期的衝擊,“有時候人不能勝天,只要一腳踩空,所有的努力就會白費。”

互聯網是虛的,做實業纔能有穩固的根基。爲了企業能夠穩定且均衡發展,熊新翔決定在只有“虛”的產業結構裏注入“實”力。2007年,熊新翔斥資1.6億元投入新疆凱恩斯礦業有限公司,開始在新疆“金三角”地區收購煤礦,“煤礦是稀缺資源,再‘實’不過了。”

“有了實業,即使互聯網業務受到衝擊,也有底氣走下去”,熊新翔說,這樣一實一虛,天平才能平衡。

而“虛實有度”,也成爲了熊新翔的投資哲學。“我心中隨時都有一座天平,左邊是虛的IT技術,右邊是實的新疆煤礦。在二元化戰略清晰以後,這座天平只要能夠保證相對平衡,公司就會持續穩健高效的發展。”

而在對外上,熊新翔強調以用戶爲導向,“把用戶的需求和價值搞清楚”。

不斷的實踐與思考,也讓他在新創公司和天使投資中,都越來越穩健和成熟。

2011年,當互聯網金融暫露頭角時,敏銳的熊新翔投資成立了重慶易極付科技有限公司。他說,“互聯網金融將是未來十年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做第三方支付,我們就佔領了制高點。”

目前,易極付每日的支付流水大約在50多億,交易流水超過70億。

2011年易極付拿到了互聯網支付牌照,爲西部、重慶第一。“我們可能是01家公司中的最後一個‘1’”,熊新翔說,但是他對自己也對員工不斷的說:要把“101”中的“1”去掉,做到前10,殺進前五,最後前三。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熊新翔的努力有了回報。

2015年12月3日,熊新翔創立的易極付科技有限公司,以遙遙領先的重慶第一和中國50強第三成績斬獲德勤雙高500強亞太區第六。

而熊新翔本人,也先後多次榮獲重慶年度經濟人物、重慶金融十大創新人物、2015年十大渝商等等榮譽。

這個低調卻滿腔抱負的商人,一次又一次地走到了聚光燈下。

但是對熊新翔來說,這一切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又一個新的開始。

“希望集團最後能達到上千億市值,我的投資和創業思路能讓更多人收益”,熊新翔笑着說,那時候,纔是他真正可以放馬南山的時候。

在他背後,一眼看不到頭的書籍,琳琅滿目。臘梅幽香,黃色的花蕊正對着牆上幾個飄逸有力的行書:“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