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武漢展開

學問君 人氣:7.37K

推動“四新”經濟發展,民間投資領域不斷拓寬,武漢正在成爲各類新興產業和資本投資落地的重要選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武漢展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武漢展開

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武漢展開1

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覆》,決定在10個省市和5個國家級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武漢成爲中部唯一的試點城市。

全面深化改革,武漢作爲中央明確定位的“超大城市”,目前正在推進實施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任務。昨日,記者瞭解到,這些國家級改革試點呈現數量多、含金量高、覆蓋面廣、更加註重基層探索等特點,推進成效較爲顯著。

據統計,這些國家級改革試點任務大多數是近年來密集獲批的。僅2015年1月以來,我市就獲批國家級改革試點23項。同時,我市承擔的這些改革試點逐漸從涉及具體工作層面的專項型改革試點向承擔國家戰略的綜合型改革試點轉變。

去年8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武漢同京津冀、上海等地區一起被中央列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去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知識產權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部門聯合下發《武漢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創新專項方案》,武漢城市圈成爲國內首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覆》,決定在10個省市和5個國家級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武漢成爲中部唯一的試點城市。

今年8月下旬,以武漢片區爲主體的湖北自貿區正式獲批,將推動武漢在全球範圍內聚集生產要素,參與經濟全球分工與競爭,建立融入全球投資、貿易、創新的新格局,實現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

從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分佈領域看,經濟發展領域14項、社會民生領域13項、城市建設領域8項、生態文明領域4項、行政司法領域1項;涉及全市9個區(功能區),其中,東湖高新區2項、武漢開發區1項,黃陂區2項、蔡甸區3項、江夏區4項、礄口區3項、武昌區2項、江漢區1項、新洲區1項。

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中,有19項的試點主體爲區級及以下單位,約佔總數的一半。其中,區一級的18項,街(鄉鎮)一級的1項。市改革辦負責人說,改革試點不斷向基層延伸,體現出中央在對改革試點進行頂層設計時,更加註重基層探索和精準施策。

市改革辦負責人介紹,全市各級各部門將改革試點作爲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其中,我市將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今年7月13日印發的國務院批准的《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細化爲137項創新改革試驗任務,目前已有九成任務啓動。在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方面,我市探索實施的“投貸聯動”模式成爲重大突破。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徵學認爲,中央將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國家級改革試點任務賦予武漢,進一步彰顯了武漢作爲超大城市的重要地位,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更加明晰,這些改革試點探索的做法和經驗將對國家戰略實施產生重要影響和作用。

同時,這些改革試點疊加給武漢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可透過改革加快實現發展動能轉換。武漢與上海、重慶並肩成爲長江經濟帶上的三座核心城市,將分別引領長江中游、下游、上游城市羣參與全球競爭,體現出一個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擔當。

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武漢展開2

武漢黨代會報告提出建設“三化大武漢”,排在第一位的是現代化大武漢——國家中心城市框架體系基本形成;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在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崛起中的核心帶動作用更加凸顯,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明顯上升。

作爲我國中部和長江中游地區唯一人口超千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元的.城市,武漢得到國家級規劃的力挺。國家發改委2016年12月26日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其中明確提出支援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同時積極推進湖北(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出, 以長江黃金水道爲依託,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鎮爲節點,構建沿江綠色發展軸。

在戰略層面,武漢的“中心”“核心帶動”地位已然確立。在戰術層面,相關規劃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2016年7月,國務院已批覆同意武漢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同年12月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爲重點,發展知識密集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打造10個左右具有全球影響力、引領我國策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標誌性產業集聚區。集聚未來騰飛力量,武漢當仁不讓。

國際化建設:多角度定製目標

“三化大武漢”的第二項是建設國際化大武漢——國際通達能力大幅提升,成爲聯貫長江經濟帶、聯接“一帶一路”、聯通世界的重要樞紐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獨特魅力充分展現。

最新數據顯示,武漢已開通至德國、法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捷克及中亞五國等12條線路,在全國40個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中位居第一。

中歐班列只是武漢區位交通稟賦的一個縮影。國家系列規劃希望在國際層面繼續強化武漢的優勢:《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等建設,積極培育高端航運服務業態,大力發展江海聯運服務;《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要求,依託武漢等國際航空港,打通“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城市空中通道,創新中歐班列集貨運營模式。

繼續深化對外開放是國際化的必由之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提出,進一步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提高製造業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水平;加快推動服務業領域開放,擴大中部地區服務業利用外資規模;推進農業深度開放,引導外商投資向農業綜合開發領域和社會化服務領域延伸;加快在中部地區複製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經驗,借鑑推廣在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成果;完善“一站式”大通關服務體系,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口岸的互聯互通。

此外,國家多部規劃還從不同角度爲武漢“定製”了努力目標。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在武漢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推動形成國際合作承載區。

《“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提出重點打造10條國家精品旅遊帶,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位列其中。武漢旅遊業如何鍛造“黃金節點”,值得思索。

《“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則明確支援武漢這樣的特大型城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打造世界級智慧城市羣。

生態化建設:提供諸多“綠色助推”

“三化大武漢”的第三項是建設生態化大武漢——使武漢成爲“美麗中國”典範城市、國際知名宜居城市,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城市和諧共生,讓綠色福利惠及子孫後代。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2015年多出一個半月,建成區綠化率近40%——“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綠色答卷已經讓武漢站上了較高的平臺。漫步東湖綠道、徜徉府河溼地之時,市民有理由相信,經過未來幾年的努力,這座城市的天會更藍,地會更綠,水會更清。事實上,國家系列規劃也爲武漢提供了諸多“綠色助推”。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提出,充分發揮武漢城市圈 “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平臺作用,積極探索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機制,塑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典範。同時,積極推進武漢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建設水清地綠天藍的綠色生態廊道;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爲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則要求,中部地區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爲基礎,有序承接產業轉移,推進漢江生態經濟帶等建設,研究建設一批流域沿岸及交通通道沿線的生態走廊,加強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同時,在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開展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技術應用試點示範,提出生態環境治理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

產業升級:重點領域多處對接

武漢黨代會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國家存儲器、航天產業、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及產業創新等基地,推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儘快成爲支柱產業;超前佈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3D打印、磁浮交通等未來產業;加快佈局“下一代汽車”、智能家居、大纖維、通用航空等新興產業。

在產業方面,國家系列規劃與武漢發展多處實現對接。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依託中西部地區產業基礎,大力推進武漢都市圈等重點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創造條件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

而在這部規劃的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中,第1(構建網絡強國基礎設施)、5(組織實施集成電路發展工程)、6(組織實施人工智能創新工程)、9(組織實施新一代民用飛機創新工程)、10(做大做強衛星及應用產業)、11(強化軌道交通裝備領先地位)、21(實現新能源汽車規模應用)等項,均與武漢未來將重點發展的產業一一對應。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則支援在長江沿線和京廣鐵路沿線地區率先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走廊,大力推進武漢城市圈等重點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其中包括以武漢等爲中心發展光電子產業、積極打造平板顯示產業鏈,支援武漢等建設存儲器產業基地,打造武漢等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支援武漢建設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重點建設武漢等新材料基地。

《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也提出,推進鄭州—武漢—長沙等流通產業集聚帶建設;依託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推進長江中游商業功能區發展,建設若干區域性商貿中心和物流中心。

改革創新:肩負重託時不我待

從國家市場採購貿易試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到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再到“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至少有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在武漢展開。

在對武漢寄予厚望、予以重託的同時,中央和相關部委也給武漢提出了很高要求。

根據行文體例,國家級“十三五”規劃大多會有一個章節談到“保障措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指出,中部地區各級地方政府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責任主體,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主動作爲、精心組織、真抓實幹、勤勉盡責,動員全社會團結奮鬥,保持和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良好態勢。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我市今年共確定了90項具體改革任務,涵蓋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建設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六大領域。

對全市上下而言,奮力拼搏、趕超發展已是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