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經驗分享:我爲什麼不想再幹產品經理?

學問君 人氣:4.63K

引導語:不要擔心,在開始工作的頭三年,這樣的狀態是合理的——因爲這個時候,你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什麼。來看看經驗分享:我爲什麼不想再幹產品經理?

經驗分享:我爲什麼不想再幹產品經理?

當初,我就是這麼抱着那本《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產品聖(sang)經(bing),並被深深地震撼與誘惑。之後,一腳踩入產品坑,節操從此是路人,淚水奔流不復回。

 產品經理的“冰與火之歌”

衆所周知,產品經理近兩年來是個熱門崗位。

很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抱着改變世界的夢想,費盡心思的想進入這個職業領域。這些滿腦子情懷與創業激情的大學生,大多是從科技、互聯網媒體平臺上看了幾篇文章,瞬間就被這個“高大上”的職業吸引了:只要抱着一顆用戶需求至上的心,然後畫畫原型、寫寫文檔,好像就能夠影響、改善幾千萬中國人的生活了。多麼暴力而誘人的成就感!

還有一些非產品的互聯網從業者,眼見產品經理每天的工作就是畫畫原型、寫寫文檔、催催進度,好像就能夠完成任務,既不用風裏來雨裏去的跑業務,又不用比雞早比狗晚的碼代碼,簡直是安逸、輕鬆又高薪好嘛?!於是,他們也開始努力的培養用戶思維,找各種資料學習Axure和Xmind,只爲一朝轉型成功,生活安逸又幸福!

每一個想幹產品的預備汪,內心裏其實都懷着做出下一個微信的夢想。張教主,就是我們這個羣體的喬布斯,我們的集體精神偶像。

然而,截然相反的是,很多經驗相對豐富的產品經理,卻慢慢卻堅定地主動轉型:要麼向同行業的上游進發,轉型成爲供應方;要麼向同行業的下游邁進,轉型成爲渠道方;實在不行的話,還能就地進行職業技能型轉崗,成爲設計、研發或運營,然後繼續自己的互聯網從業之路。

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狀,讓身在其中的我們,簡直不知所措。到底該防暑還是禦寒,相信很多產品汪都跟我有着一樣的困惑。

產品經理的職責與現實

每每聽到想轉產品的朋友,對我莫名其妙的各種羨慕嫉妒恨,我都只能一笑置之。“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錢鍾書老先生誠不欺我!產品經理的苦逼,沒有親身經歷過,就永遠不會有這麼痛的領悟。

在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普遍承擔的,是“高效聚合資訊、輸出方案、連接部門”的職責:

高效聚合資訊:產品經理,需要收集來自用戶、領導、運營、市場、銷售、設計、研發等多個資訊源的資訊,然後進行清洗、篩選、整合,最終聚合成可讀性較強的資訊,用於反映現狀、輔助決策。

輸出方案:產品經理,需要對聚合資訊進行深入解讀,同時平衡各個部門的投入與產出,最終輸出最優的解決方案,用於解決現存問題、滿足短期或長期發展需要。

連接部門:產品經理同時與各個部門有交集,就像維恩圖的中間多次重疊部分。透過將方案落地、細化並拆分爲多個任務,輸出到各個部門,同時對各個部門的輸出進行跟進和重組,最終解決問題或滿足需求。

產品經理需要與所有的部門配合,才能完成任務。但他又不屬於任何部門。在大公司,至少有產品部門的存在,你至少有部門歸屬感;但在互聯網行業,創業公司遍地都是,如果你身在一個不足100人的創業公司,可能都沒有產品部門,那麼,你的職業定位就會非常尷尬。

需要你的時候,你得什麼都是;平常時候,你就什麼都不是。這是產品汪最真實的職業生存現狀。

沒有技術,你想要的需求實現不了;沒有設計,你做的功能醜的沒朋友;沒有銷售,你做的產品賣不出去;沒有運營,你做的東西帶不來用戶。

這就是產品的現實。冰冷而殘酷的現實。

技術、設計、銷售、運營,缺了誰,你都幹不好;但沒了你,他們都活得挺好。畢竟你靠的是軟實力,要做出好產品,腰桿才硬得起來。而好產品的衡量指標太多:UI漂亮、技術炫酷、銷售額高、用戶量大······你的`成功指標,被他們這羣人一個一個的捏在手裏。而技術、設計玩的是硬技能,銷售、運營玩的是人脈和渠道,都不受產品的最直接影響。

產品經理“自嗨”於職場與生活

聽完這個,你可能又對產品經理哀默大於心死了:媽蛋,辛辛苦苦地轉行產品,難道就是爲了被各個部門踩在腳底下的?!太他媽憋屈了!

但是,你知道嗎?產品經理歷練之路的收穫,是能夠讓你受用於整個職場生涯,甚至能夠反哺你的生活的。

首先,經歷過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職場生涯歷練,你的抗壓能力會得到質的提升。只要經歷過幾次項目並行迭代,並且成功扛了過去,你的抗壓能力,絕對已經遠超同齡朋友們許多了。在你退休之前,只要你還在工作,你要做的事,永遠比你能做的多。所以,出色的抗壓能力,絕對是能夠用到整個職業生涯的軟能力!

其次,你的情緒控制能力也會大大提高。要知道,你往往需要同時和多個部門配合,而這也加大了你跟其他部門產生爭執、摩擦的機率。當你逐漸養成並習慣於先解決問題而不是將個人情緒帶入工作,你就能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緒,真正成爲自己的主人。

然後,無論性格多麼沉默、內向的產品經理,在工作中都會或多或少的變得開朗、活潑起來,並且變得富有感染力。因爲在工作中你需要長期扮演乙方,所以就必不可少的需要笑臉面對其他人,並且靠你的感染力,推動別人樂於協助你,最終達成你的目標。

最後,當你成爲一個經驗豐富的資深產品汪時,你的資訊收集和聚合能力,絕對遠超同行業的非產品從業者,甚至完爆非互聯網行業的同齡人。你能夠透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收集到你需要的資訊,然後經過數據處理和聚合,最終得出最優的解決方案。這種能力,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最快速有效的辦法。

但是,產品狗同樣也是有職業病的。每每跟朋友談論某個話題,如果這個話題是產品狗感興趣的,產品狗就會不由自主的誇誇其談,然後從各種角度來進行分析,只恨自己給的資訊不夠多。

每每去超市購物、去醫院看病、去景點遊玩,總能將某個不爽歸結到抱怨“用戶體驗不好”,然後又非常開心地意淫出各種優化方案,自嗨的不亦樂乎,只恨自己不是這個地方的老闆!

怎麼樣?各位親愛的產品汪,有沒有覺得感同身受呢~~

產品經理的起、止選擇

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應該何時開始,又該何時結束?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應該何時開始,我可以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應該何時結束,抱歉我也沒有很明確的思路。但我能把我的一些思考點共享出來。期望同樣有困惑和想法的朋友,可以與我一同來思考思考。

曾有人問我:何時該去做產品經理?

我認爲,這個起始點是很明確的。應該是在你的技能知識面還不夠廣泛、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的時候。

因爲這個時候,你的技能知識面現狀,往往是什麼都會一點兒,但什麼都不夠精。不過不要擔心,在開始工作的頭三年,這樣的狀態是合理的——因爲這個時候,你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什麼。所以,選擇產品經理是一個絕對不會錯的選擇。因爲產品經理這個職業,要求有很廣泛的技能和知識面,以及出色的資訊獲取、整合能力,並且你會有更多的機會,與具備各種技能知識面的人進行溝通與協作。你大可以在乾產品的時候,去嘗試每一個你覺得自己能做的事,並且獲取相應的、足夠多的資訊,以輔助你進行最後的抉擇。

但是,在30歲以後,大多數職場人士,只要有上進心,都會或多或少地具備較廣泛的知識面。產品經理此時的知識面廣度,已經不足以形成顯著地長板優勢。

所以,在廣度達到一定範圍,你勢必要根據已有資訊,確定自己需要重點培養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在30歲以後的資源、知識技能的深度競爭中,獲取別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併爲自己爭取到高溢價。

那麼,何時該離開產品經理這個職業領域呢?

我的經歷是:從畢業開始,到從事產品經理兩年,你就已經能基本養成資訊獲取和整合的能力。這個時候,你或多或少也會產生關於“長板缺失”的擔憂。

兩年過後,如果你幸運的遇到一個領導,能夠幫你調整你的思維方式(結果導向+商業思維),那麼你仍然可以爲繼續幹產品經理,直到你的思維方式足夠適用於你的整個人生,直到你意識到渠道、資本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不幸的只能靠自己,那麼,請你認真的進行斟酌,然後做出你的選擇。

最近的一些經歷,讓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資本和渠道的重要性。同時讓我清醒的覺得:任何職場人士,都不可能靠某一個職業技能吃一輩子,尤其是在變化如此之快的今天。

有人又問:那照你這麼說,資本和渠道相關的工作,是不是纔是最好的選擇?

我想說,就我目前的知識面和資訊聚合能力來看,確實如此。但是對於大多數都是普通年輕奮鬥一族的我們,如何才能獲得資本和渠道?我還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那些80、70後,都是辛辛苦苦在大公司熬到三四十歲,才獲得了能爲自己服務的資本和渠道來源。

不過,前一陣子,一個在投行工作的朋友,倒是給了我很好的啓發:你需要的,其實不是資本,只是資本的使用權。而在離錢越近的地方,獲取資本使用權的可能性就越大。那麼,金融公司、投資公司,會不會是我們目前獲取資本的捷徑?

另外,渠道這一塊,我也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渠道的作用,無非就是把原本不能被特定的人羣感知到的東西,讓這些特定人羣感知到。那麼,在聚集的特定人羣數量越多的地方,成爲高價值渠道的可能性就越大。從這個角度看,各個垂直領域的自媒體,以及各類聚集了特定受衆的產品、小圈子,都是很好的渠道。所以,如果你在某方面有特長,那麼嘗試去吸引這方面的特定受衆,然後構建自己的渠道,會不會是最行之有效的獲取渠道的捷徑?

這些想法,我還都沒有驗證,所以無法給出準確的結論。但是我會找機會進行嘗試,也希望各位朋友們不要放棄嘗試的動力。畢竟,每一個悶騷的產品汪,內心裏都藏着一份對於改變世界、走上人巔的渴望!

 

TAGS:經驗 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