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你的孩子會自卑嗎

學問君 人氣:3.28W

有自卑感的人容易輕視自己,認爲無法趕上別人。那麼在生活中,你的孩子會自卑嗎?

你的孩子會自卑嗎

什麼是自卑?自卑是指個體與別人比較時,由於低估自己而產生的一種不如別人的情感體驗。自卑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處理恰當,自卑可以成爲奮發向上的內在動力。然而,處理不當,過度的自卑容易形成自卑情結,影響性格的形成,從而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的孩子自卑嗎?自卑情結的形成多源於幼兒階段。研究表明,相比成人,兒童有較強的自卑感。你的孩子自卑嗎?以下自卑孩子的常見表現可作爲參考。

1、認知方面

(1)自我評價低,總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

自卑的孩子,喜歡使用內歸因的方式,自我評價低,總認爲別人不喜歡自己。

(2)過分在乎他人的評價

自卑的孩子,過分追求他人的評價。渴望得到表揚,甚至會用不誠實、不恰當的方式來獲得;而對批評過於敏感,難以接受,並耿耿於懷。

(3)注意力難以集中

自卑的孩子,常常會表現爲做事情的時候,注意力難以集中,或只能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

2、情緒方面

(1)情緒經常低落

自卑的孩子情緒經常容易低落,呈現鬱鬱寡歡的狀態,家長往往對此找不到原因。

(2)有嫉妒、憤怒、委屈,卻難以表達

自卑的孩子,情緒體驗較敏感。面對比較、忽略與批評時,常會有嫉妒、憤怒和委屈等情緒,但往往找不到恰當的方式進行表達,常常壓抑自己,自我攻擊。

3 行爲方面

(1)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欠缺

調查研究表明,8成以上自卑的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有所欠缺。他們或 表現爲口吃或表達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彙貧乏等等。

(2)過度怕生,不願意與同齡人交往

正常的孩子可能會有點怕生,但喜歡與同齡人交往。而自卑的孩子經常表現出過度地膽小,害羞,怕生,不願意與同齡人交往。

(3)懼怕失敗,迴避參與競爭

自卑的孩子缺乏信心,懼怕失敗,因此常常會迴避參與競爭,表現爲拒不參加,或臨陣逃脫。

孩子自卑形成的原因?

1、嬰兒早期日常家庭護理差

3歲以前家庭日常護理方式是影響孩子自卑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嬰兒期家庭日常護理好的家庭中, 自卑程度高的孩子只有 2.5% , 而在家庭日常護理差的家庭中, 自卑程度較高的孩子達到 24.6% 。

嬰兒早期家庭護理方式差的父母親在護理孩子時缺乏耐心, 對孩子發出的信號沒有反應, 或常常表示消極情緒。這促使孩子認爲是自己而不是自己的某個行爲不討人喜歡, 從而貶低自己, 同時在遭遇到其他挫折時也容易歸因爲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 從而形成自卑心理。

2、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自尊心經常受挫

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與孩子自尊心得不到滿足有關。自尊心是指個體對自己的一種態度。孩子2~3 歲時自尊心表現爲要求以自立性的形式積極進行各種活動; 4~6 歲孩子的自尊心是以自己爲中心; 6~12 歲時自尊心作爲肯定感情,明確地被意識到。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尊心經常遭受挫,例如:家長包辦一切、經常遭受破壞性批評、經常被比較和貶低等,則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如何避免孩子過度自卑?

1、注重3歲以前良好的日常家庭護理

3歲以前是孩子形成核心人格的.關鍵時期,良好的日常家庭護理可以避免孩子陷入過度自卑之中。

良好的日常家庭護理要求家長能夠:敏感地觀察和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總是以愛撫的、愉快的情緒跟孩子接觸;經常與孩子談話並有意地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例如,給嬰兒盥洗時耐心、親切, 以各種方式吸引嬰兒洗澡, 同時伴有商量的口吻;常常鼓勵和讚許孩子;經常提醒孩子大小便, 弄髒弄溼褲子時沒有責罵,;處理時親切耐心等。

2、根據孩子的心理髮展階段進行引導、教育

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貫穿一生,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徵及其發展任務。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的心理髮展八階段理論,0-1.5歲屬於嬰兒期,1.5-3歲屬於兒童期,3-6歲屬於學齡初期,6-12歲屬於學齡期,不同時期對應的心理特徵及其發展任務不同。

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如若能尊重孩子的心理髮展階段的規律,進行恰當的引導、教育,則可以引導孩子健康、自信地成長,從而避免過度自卑。

嬰兒期(0-1.5歲)的孩子,主要任務是面對信任感對懷疑感的衝突,發展起世界是可預期的、安全的觀點。因此,這一階段,家長或者嬰兒的照顧者應該積極、始終如一地滿足嬰兒的需求。

兒童期(1.5-3歲)的孩子,主要發展任務是面對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發展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爲的控制感。因此,這一階段,家長或教師應該多給兒童提供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包括吃飯、穿衣、大小便等。對兒童的嘗試行爲和成功的舉動多加表揚,在他們受到挫折和遇到困難時,不要羞辱他們。

學齡初期(3-6歲)的孩子,主要發展任務是面對主動感對內疚感的衝突,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行爲和周圍的情境,發展出目的感。因此,這一階段,教師或家長應該多給兒童提供機會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學齡期(6-12歲)的孩子,主要發展任務是面對勤奮感對自卑感的衝突,發展出面對不同任務時的勝任感,尤其是在學習上。因此,這一階段,家長或教師可以爲孩子設定不同的任務,當孩子完成任務時予以表揚或獎勵。鼓勵孩子將自己目前的成績水平與從前的水平相比,而不是與別人橫向比較。

3、培養孩子恰當的補償心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面對短處,出現一定的自卑心理屬於正常現象,而超越自卑本身才能使人進步。爲了避免孩子陷入過度的自卑,家長或教育工作者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恰當的補償心理。

發現並肯定孩子的優點及長處,由此培養孩子的自信。同時引導孩子合理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及短處,從而尋找合適的補償目標,讓自卑轉化爲前進的動力,進而克服自卑心理對自己的消極影響。

TAGS: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