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留守兒童心理性格成因與環境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2.44W

近年來,由於農村勞動力大量過剩,大批青壯年外出經商打工,留下老少守護家園,於是衍生出了一個全社會都在普遍關注的新詞"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管理存留了一個空檔。由於時間、距離和經濟等因素的困擾,一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家長,對自己孩子在學校、在社會的表現無法做到"常回家看看",更沒有時間關心自己孩子心理上的一些微妙的變化。但正是這些變化,如果不及時疏導,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一生。

留守兒童心理性格成因與環境調查報告

"留守兒童",一個曾經在很多人心裏應該充滿孤獨、敏感的詞語,在這次社會實踐的真正接觸中,才越來越覺得他們只是我們所有孩子中的一個比較特殊部分。或許他們比同齡人少了爸爸媽媽日夜的陪伴,也許他們在遇到挫折時無法撲進父母的懷裏撒嬌,但他們並不比我們缺少關心和愛,同樣,他們的心中也一樣充滿着對社會的感恩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但畢竟他們還是小孩子,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和思想都還不太成熟,在他們心智發育的重要階段,父母不在身邊,極有可能會導致他們的思想偏激或者對社會漠視。甚至有個別小孩子,由於長期與外界缺少交流,本能的會產生一些對陌生人的牴觸情緒。再者,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們的心理年齡遠比爸爸媽媽在身邊的同齡小孩要大的多,他們顯得更成熟,更懂事,但其實也更脆弱。

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毫無根據。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時期的早期就能形成,從六七歲孩子身上可以預測出他成年後的一些行爲。研究報告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和人的性格科學》季刊發表。當年被認爲適應性強的孩子,成年後多表現出樂觀開朗,善於動腦,講話流利;適應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後態度消極,缺少主見,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當年被認爲易衝動的孩子,成年後傾向於大聲說話,興趣廣泛,健談;不易衝動的孩子,成年後多表現得膽小害羞,與人保持一定距離,缺乏安全感。由此可見,童年時一個人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一個人的性格,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也可以說,童年的質量影響孩子日後的成就。

社會環境在性格形成和發展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而家庭,正是社會環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家庭是社會的精神媒介,透過使自己適應家庭,兒童獲得了後來在社會生活中使他適應其所必須履行的職責的性格。家庭被稱爲"製造人類性格的工廠"。社會和時代的要求,都透過家庭在兒童心靈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爲,從出生到五、六歲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絕大多數兒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愛撫下長大。從教育順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後纔是學校教育。而親子關係是兒童最早建立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兒童身心發展,而且也影響到兒童以後形成的各層次的人際交往關係。母親的存在,家庭生活方式是無法估量的重要。缺乏母愛的兒童會形成不合羣、孤僻、任性和情緒反應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徵。父親對兒童在性別角色發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父親爲男孩提供模仿同化的榜樣,爲女孩提供與異性成人交往的機會。幼年沒有與父親接觸過的兒童,在性別的社會化方面,往往是不完全的。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是影響兒童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而作爲留守兒童,他們的父親或母親或父母在他們性格成型的重要過程,由於種種原因無法承擔起這個重要的責任。他們往往在單親的撫養或爺爺奶奶的照顧下長大,於是會比同齡人缺少與父母的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這些小孩子以後的性格的發展方向。

此次調查,我們主要針對南通如皋留守兒童的心理、生理、學習、生活等方面做一個全方位的調查工作。我們將問卷分爲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兩部分,將重點問題相互比較,透過與留守兒童及其家長和老師的交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中總結出共性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造成了留守兒童目前的性格特徵。

一、缺乏交流,孤獨感情緒普遍存在

調查中我們發現,超過一半的小孩子跟監護人偶爾有心理情況的交流,有近10%的學生甚至沒有心理交流,只有近20%的孩子經常交流,然而,此類現象在非留守兒童羣體中卻並不明顯。沒有性別、年齡、年級的差異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跟監護人之間的距離,很容易使小孩子產生孤獨感。孤獨感是留守兒童情緒特點中比較普遍的一種情緒,是主要發生在家裏的情感體驗。

雖然我們常說"享受孤獨",但假若一個人徹底陷入孤獨,那麼他幾乎一定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可以說,孤獨是孤獨者的堡壘。就是說,過於孤獨的人,孤獨是他們的一種需要,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要麼,他們很容易在關係中受傷。要麼,他們沒有學會用好的途徑去建立關係,於是很容易在關係中傷害別人。通常,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孤獨者因爲沒學會如何建立一個好的關係,容易傷害別人,於是也很容易被人疏遠,而被疏遠則是對他的傷害……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鏈條。最終,他們乾脆沉溺於孤獨中,那樣纔可以不受傷。然而,孤獨的另一面是對關係的渴望。一個人越孤獨,對關係實際上就越渴望。

作爲留守兒童,他們過早的離開了父母的保護。對於一個童年中孩子來說,父母就是自己在社會中接觸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行爲同樣影響着兒童性格的形成。而留守兒童的父母卻因爲外出務工,使孩子的家庭教育留存了一個空擋,由於缺少與父母的交流,孩子缺少對外界事物的直接認識,於是開始對陌生事物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甚至是自卑。於是孤獨感便成爲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情緒。

而學生在學校與同學老師的交流很頻繁,不會產生太多的孤獨,這就提醒我們交流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緩解內心壓抑的手段。這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級體系共同來幫助這羣特殊羣體走出陰影,在學校,老師要對這些孩子一視同仁,不同程度給予不同關心,學校可以開展心理諮詢室、創建與家長溝通聯繫的平臺,及時發現並解決孩子的問題;而父母,則永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孩子的成長尤爲關鍵,經常打電話回家,跟他們聊聊學習、生活情況,認真傾聽孩子講述自己的經歷,給他們更多的鼓勵而非批評

二、精神空缺,物質補救

在調查中我們驚訝的發現,79個學生中有3個學生每個月零花錢在100元以上,大約10%的學生花費在80到100元之間,約11%的學生花費在50到80元之間,更多的學生每個月零花錢低於50元。當然這種物質填補,也只是發生在少數學生中。他們處於兩個極端,一個是精神極度匱乏,另一個是物質異常充足。這主要產生於兩方面的原因,一、父母由於長期不在小孩子身邊,對小孩子感到非常地愧疚,於是,他們就開始從物質上來減輕自己的愧疚感,如給孩子買很多的衣服、食物,給他們很多的零花錢,這稱爲補償式的愛。二、在有充足經濟來源並且沒有太多約束力的前提下,留守兒童用物質來掩蓋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獲得較多的自信心。這種補償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兒童正確的價值取向,如不能正確處理金錢關係,很難理解父母賺錢的來之不易等。有專家稱,這種現象的產生一定程度上歸結於社會過度強調"留守兒童"這個概念,並且將其負面性進行誇張式的宣揚,從而導致父母對其子女異常愧疚。而孩子也似乎從中發現自己的"與衆不同",用這種花錢的方式發泄自己內心的不平。

這告誡我們,作爲社會積極的一方,在幫助留守兒童解除一些心理生理問題的同時,也要把握這種宣揚的力度,過猶不及之道,適用於每個環節,包括關注留守兒童這樣積極的事件。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提醒各位家長,物質不過是身外物,要了解孩子真正想要什麼,渴望什麼,這絕不僅僅是每月高額的零花錢可以替代的,而回歸根本,防止孩子出現這種狀況的方法還是父母多關心,多瞭解。

總而言之,孩子們的性格形成和箭頭教育及成長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不管事留守還是非留守,他們的是我們的未來。孩子始終是需要父母在身邊,不管他們表現的多懂事,多成熟,學校和社會的關心始終代替不了父母的愛。每個孩子都想在自己遇到挫折時可以有一個肩膀來依靠,在受到委屈時可以有人把自己擁在懷中讓自己放肆地大哭。很多父母外出打工都是爲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但物質生活的改變對孩子們而言,遠不及和父母一起生活。孩子正在需要的是父母在身邊給自己的真切的關懷,而不是用每週一個例行公事一樣的電話來維繫這份親情。相信在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