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推薦】成語故事作文集合五篇

學問君 人氣:1.7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成語故事作文集合五篇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很久很久以前,在邊塞的一個小村莊裏,住着一戶人家。他們有一匹良種馬。這是一匹公馬,並且馬的性格溫和,從來都不和其他的馬打鬧。有那麼一天,正當人們在田間耕作的時候,只聽見山坡的另一邊傳來一聲馬的嘶鳴,聽起來是一匹母馬的叫聲。於是,正在田間耕作的這匹公馬,掙脫了鎖鏈,向着母馬嘶鳴的方向奔去,一會兒就消失了蹤影。剛剛反應過來的人們,試圖朝着馬跑的方向去追尋,但是無奈,兩匹馬都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事情很快在村子裏面傳開了,大家都對丟失了馬的這家人很是同情,更覺得他們好可憐,沒有了耕地幹農活的幫手。唯獨只有一個住在村子邊上的瞎眼老婆婆,並不認爲這是一件壞事。村裏的人,都議論紛紛,大家對瞎眼老婆婆的說法很不以爲然。

出人意料的'是,三個月後的一天,這匹跑了的公馬,帶着一匹外國母馬回來了,這匹母馬已經懷孕了。這戶人家欣喜萬分,村裏的其他人也替他們感到高興。唯獨那位瞎眼老婆婆,並不高興,還說這可能是件壞事。不過,村裏有一些人開始相信老婆婆的話了。

一年之後,母馬到了要生產的日子了,大家都很期待。不料,可能因爲小馬的身軀太大了,母馬艱難的生下了小馬後,因失血過多而死。公馬非常悲傷,大病了一場。病好之後,身體大不如從前,幹活也沒力氣。並且,因爲母馬是因爲生產小馬而死,公馬非常痛恨小馬,經常折磨小馬,不讓小馬吃飽。不出幾個月,公馬也鬱郁而死。大家都很悲傷,紛紛去安慰這戶人家。唯獨瞎眼老婆婆並沒有難過,還說,這未必是件壞事。

這戶人家失去兩匹馬後,對僅存的小馬愛護備至,小馬在主人的悉心照料下,長得非常健康。漸漸的,大家發現,原來不起眼的小馬長成了一匹非常稀有的汗血寶馬。恰逢此時,周天子正御駕親征,在邊塞攻打胡人。途徑這個村子的時候,發現了這匹寶馬。立刻花萬金買下了這匹汗血寶馬。這匹汗血寶馬在戰場上屢立戰功。這戶人家不僅得到了花不完的金銀財寶。還被封官加爵,代代富貴。

事後,大家都很好奇,瞎眼老婆婆是怎麼料事如神的。瞎眼老婆婆慢悠悠地說了一句話:“福之爲禍,禍之爲福。化不可足,深不可測也。”

是啊,好事與壞事之間,又何嘗是不能轉換的呢?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浪子回頭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財主年過半百,才喜得貴子,取名爲天寶,天寶長大後遊手好閒,揮金如土,老財主怕兒子這樣下去保不住家業,便請了個先生教他明白事理,輕易不讓他出門,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寶漸漸地變得知書識禮了。不久,天寶的父母不幸雙雙下世,天寶的學業從此中斷。

等天寶的先生一走,天寶小時候認識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門來。天寶故態萌發,整日花天酒地,不到兩年,萬貫家財花了個精光,最後落得靠乞討爲生。直到這時,天寶才後悔自己過去的生活,決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書回來,因地凍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進,一跤跌倒後,再也沒有力氣爬起來,不一會兒,就凍僵在路旁。

這時,王員外正好路過,見天寶拿着一本書,凍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憐愛之心,便命家人救醒天寶。天寶被救醒後,王員外問清了他的家世,對他很同情,便把他留在身邊,打算讓天寶做女兒臘梅的先生,對此天寶求之不得,趕緊拜謝了王員外救命之恩,從此,天寶就留在王員外家勤勤懇懇地教臘梅讀書識字。

臘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溫柔賢淑。天寶剛開始只管都書,時間一長,不禁犯了老毛病,對臘梅想入非非,動手動腳。臘梅氣得找父親哭訴一番,王員外聽後不動聲色。他怕這件事傳到外面,對女兒的名聲有影響,便寫了一封信,把天寶叫來,對他說:"天寶,我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幫忙。"天寶說:"員外對我恩重如山,無論什麼事,我決不推辭!"王員外說:"我有一個表兄,住在蘇州一孔橋邊,煩你到蘇州把這封信送給他。你這就起程吧!"說完,又給天寶二十兩銀子作爲盤纏,天寶雖然不想離開臘梅,但也無可奈何,只好怏怏地上路。

誰知到蘇州,到處都是孔橋,天寶長了半個多月,也沒找到王員外表兄的住處,眼看着盤纏快花完了,他開啟信一瞧,不禁羞慚尤分,只見信上寫着四句話:"當年路旁一凍丐,今日竟敢戲臘梅;一孔橋邊無表兄,花盡銀錢不用回!"

看完信後,天寶科想投河自盡,但他轉念一想:王員外非但救了我的命,還保住了我的名聲,我爲什麼不能掙二十兩銀子,還給王員外,當面向他請罪呢?於是,天寶振作精神,白天幫人家幹活;晚上挑燈夜讀。三年下來,他不但積攢了二十兩銀子,而且變成了一個博學的才子,這時,恰恰開科招考,天寶進京應試,一舉中了舉人,於是,他星夜兼程,回去向王員外請罪。

到了王員外家,天寶"撲通"一聲跪倒,手捧一封信和二十兩銀子,對王員外說他有罪。王員外一見面前的舉人是天寶,趕緊接過書信和銀子,一看原來說是三年前他寫的那封。不過,在他那四句話後又添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還白銀;浪子回頭金不換,衣錦還鄉做賢人。"

王員外驚喜交加,連忙扶起天寶,對他問寒問暖,又親口把臘梅許給天寶。

從此,"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俗語便流傳開來。

【出處】《八十一夢·第32夢》:“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以前,我對成語是知之甚少,一度認爲成語是非常枯燥無味的東西,但是自從讀了《成語故事》後,我才感到自己對成語的瞭解太少了,原來成語是這麼的有趣,能帶給人很多很多的知識,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記得《成語故事》中的有一則《驕兵必敗》。

它寫的是:魏相是我國漢朝的一名有名的官員,他當過好多的官。據說,他很小的時侯就讀過《易經》,文章寫得好,也很有見解。公元前65年,匈奴人攻打漢朝,匈奴人打了敗仗,向北方逃去。當時漢朝的皇帝漢宣帝,準備追擊打垮匈奴。那時魏相正當丞相。

魏相對皇帝說:“我聽人家說兵分4種:義兵、應兵、貪兵、驕兵。還說義兵打仗會勝利,應兵一定能克服敵人的進攻,搶寶貝的貪兵不會打仗,驕兵必然會打敗仗。”皇帝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放棄了追擊的念頭。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句話總結出“驕兵必敗”這個成語。讀到這我才發現,魏相的學問真是太淵搏了。他用了寥寥數語就讓漢宣帝知道了驕兵必敗的道理。

但我自己何嘗不是跟漢宣帝一樣?只要做了什麼好事,比如說老師今天誇獎了我,我回家就馬上得意地告訴爸爸媽媽,但是爸爸媽媽聽了後往往只會說:“知道了!”現在想想,真是汗顏。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不可磨滅的一大部分,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人生哲理。大家都來讀《成語故事》吧!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我喜歡《成語故事》這本書。書裏有許多成語故事,許多的典故。每個故事都有想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都是幫助我們不要沉迷於什麼或者讓我們積極向上。

讓我來好好介紹其中的一個故事吧!

我最喜歡《成語故事》中的這一篇故事——濫竽充數。這個故事講了齊國國君齊宣王喜歡聽人吹一種叫做芋的樂器。齊宣王就叫很多人在大殿裏面吹芋,有一個人混了進去,在哪了假裝吹,每個月都跟別人一樣吃好穿好。後來,齊宣王死了,兒子齊湣王也愛聽別人吹芋。但是他不喜歡那麼多人一起吹,要一個一個的吹。這個人不會吹,於是就偷偷的溜走了。

我有一個同學叫餘尚哲,他就是這樣。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叫大家一起背誦課文,他不會背,就在那裏對嘴型。我們就得有些人不會背,在裏面混,於是我們要求老師單個抽查,老師也同意了。到了餘尚哲的時候。他背到:“What did Koko do……額,這個,我忘記了。”老師當場大發雷霆,讓他下課去辦公室。這種人就是濫竽充數。

我喜歡濫竽充數這個故事,因爲我不是這樣的人。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是說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語。有金石爲開、狼狽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將軍、軍師。我就講金石爲開這個故事。李廣有一次帶百十名騎兵碰到匈奴,李廣故意原地休息,讓匈奴以爲前面有埋伏,一直不敢攻擊。這裏可表現出他精神韜略,善於用兵,而且作戰英勇。

李廣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職務,晚上行走被巡邏的軍官抓住。李廣說自己過去是將軍。軍官不賬,諷刺說:“你就是現任將軍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別說什麼前任將軍。”李光就被關了一夜。等他復職了。就想方設法的把那個巡邏軍官殺了。這表明了李廣度量狹窄,就等於你是班裏的班長,你用班長的名義來害別人。 還有一次,李廣去打獵,跑了一整天都沒找到一個獵物,他突然看見了一隻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氣將弓拉得如同一輪滿月,一箭射向老虎。

他發現老虎沒有掙扎,走去一看,原來是石頭,穿碎了石頭。這表明做什麼要一絲不苟、全神貫注,考試就考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