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必備】成語故事作文合集7篇

學問君 人氣:1.07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成語故事作文合集7篇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坐井觀天

蛙坐井中,終日沉醉於頭頂上一方藍天的美景。於是“井底之蛙”便被人譏笑爲眼光狹小、見識淺薄者。但我想,坐井觀天未嘗不可,因爲它是跳出井外,觀賞浩瀚星河的基礎。

試想,蛙既然能靜心於井底觀天,天長日久,必定會對眼前那方藍天中星轉鬥移、日月變更熟諳無比。這無疑爲它將來面對廣闊無際的天空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相反的,若蛙毫無思想準備,一開始就置身於廣闊的天空之下,難免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釋讀】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滔滔不竭

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宰相叫張九齡,以善於言談而出名。他見唐玄宗疏於朝政,就多次進言勸諫。張九齡主張任人唯賢,廣攬人才,並設定了選拔人才的專門機構。每當他與賓客們談論起經書時,總是“滔滔不竭”,意思是他說話像滾滾流水連續不斷。後來由於得罪權貴李林甫,張九齡被罷免了宰相職務。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暴虎馮河

春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子路佩劍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爲徒,子路說自己用劍不用讀書,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子路於是拜孔子爲師,他問孔子統率三軍時願意與誰共事,孔子說不願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據《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顏淵說:“用我,我就去幹;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老師,您統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慎,善於謀劃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

暴虎:空手與老虎搏鬥;馮:同憑,馮河,過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類),赤腳蹚水。人們用“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從事。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釋讀】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餘音繞樑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後,聽衆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

可是旅店老闆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哭聲悲傷悽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於韓娥的歌聲,婉轉動聽,唱完以後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樑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人們聽說韓娥已經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爲大家繼續演唱了一次。聽衆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 《列子·湯問》在描寫這一情節時說“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從此,人們稱讚歌聲或音樂的美妙,餘音不絕,就常用“繞樑三日”來比喻。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釋讀】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如椽之筆

晉朝武帝時,有個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夢中遇到一個神人,給了他一支很大的筆,那支筆的筆桿就有屋椽那麼粗。醒後,很覺驚異。他對人說:“此當爲大手筆事!”(“大手筆”,即大作家。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從這件事看來,我一定要成爲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冊之類的檔案,全部由王珣負責起草,文采很好。後來讚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筆”、“大筆如椽”,或“如椽之筆”。

【出處】《晉書·王珣傳》,原文爲:“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珣所草。”

【釋讀】椽:椽子,放在檁上架着屋面和瓦片的木條。如椽的大筆,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用來稱頌別人的文章或寫作才能。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承包了一塊土地,他在那塊土地上撒了許多農作物的種子,他想着這些農作物成熟後,自己不僅可以吃剩下的',還可以拿去賣了,於是每天都勤勞的耕作。

果然,這個人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田地裏的苗開始長高了,他看到後便更加勤奮的勞動了,每天天還不亮就出門了,直到天完全黑了,也沒有回來,在妻子和兒子還以爲這個人出什麼事了呢?於是,這個農民的妻子和兒子邊滿大街的尋找這個人,沒想到他竟然在農田裏認認真真地勞動。

第二天早晨,這農民又和以前一樣出發勞動了,可是他在想到底有沒有讓農作物快速生長的方法呢?這不,他就想到了。

傍晚,這個農民回家時對他妻子和兒子說:“你們都聽好了,從此以後我種的菜不一會兒就可以成熟了。”

他的兒子還以爲他的爸爸又在說什麼瘋話了,急忙跑向田中,發現苗都被拔出了一大截,到明天就會全死光的。

這個農民聽了兒子的話後,從此老老實實的種菜,不再想任何鬼主意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咦,馮老師拿了一副撲克牌在手裏,讓我們猜撲克牌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有人猜變魔術,有人猜玩遊戲,還有人猜讀撲克……但都不對,那答案到底是什麼?

哈哈!讓我來揭曉答案吧!

馮老師先把撲克牌扔向幾個地方,讓大家去搶。撲克牌飄飄灑灑,落在了二組和一組之間的過道上,大家一擁而上。

我看見桌子旁邊有一張撲克牌,連忙撿來起來。我準備回座位了,發現在另一個地方還有一張,我閃電般地“飛”來過去,唉,沒搶到,真可惜。我只搶到了兩張,但有位女生居然搶到了八張,真是眼疾手快啊!相反,一張沒搶到的人也有。

然後,馮老師讓我們用搶到的撲克牌來組成成語。

我說的是“一心二用”,因爲我拿到的是一張“Q”,我同桌說的是“三心二意”,就是“3”和“2”。然後二組的同學說“兩面三刀”,也就是“2”和“3”。

過了一會兒,馮老師讓我們討論。我看到有個同學手裏有張“8”,靈機一動,想到“八方來財”、“八仙過海”。

激烈的討論感染了大家,同學們開動腦筋,“九牛二虎”、“七上八下”等帶數字的成語源源不斷地從同學們口裏涌出來,有點剎不住車的感覺。

隨後,馮老師讓各小組用成語編故事。同學們都絞盡腦汁地思考怎麼編故事,我在腦海裏搜尋:和“七”有關的成語有哪些呢?

時間到!我們小組先上去講故事:“不管做什麼都要一心一意,上課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二用,寫作文要力爭一鳴驚人,舉重要用九牛二虎之力,射箭要百發百中”

二組的同學不甘示弱,也用了很多成語,但他們的分沒我們高。真高興啊!

一堂課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我們都意猶未盡,戀戀不捨。

這堂課,讓我們在娛樂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讓我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馮老師的用心良苦。

TAGS: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