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成語寓言故事彙編15篇

學問君 人氣:8.71K

成語寓言故事1

【 鄭人買履】

成語寓言故事彙編15篇

從前,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上買雙鞋穿。他先把自己腳的長短量了一下,做了一個尺子。可是臨走時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賣鞋的地方。正要買鞋,卻發現尺子忘在家裏了,就對賣鞋的人說:"我把鞋的尺碼忘在家裏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來再買。"說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裏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張張地跑到集市。這時,天色已晚,集市已經散了。他白白地跑了兩趟,卻沒有買到鞋子。

別人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爲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這個買鞋的鄭國人卻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腳。"

寓意:不顧客觀實際而墨守成規的人,常常會做出荒唐可笑的事來。

【買櫝還珠】

傳說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珍珠,爲了吸引顧客,他做一個很漂亮的用名貴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還鑲嵌着寶石和翡翠,看起來十分華貴。一個鄭國的買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價買下,開啟匣子取出珍珠還給楚國商人。

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爲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

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裏。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對牛彈琴】

古代音樂家公明儀每次彈琴時,他的琴聲引來很多鳥兒與蝴蝶。當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對水牛彈奏幾曲,結果水牛無動於衷地走開,公明儀大嘆:“對牛彈琴,一竅不通。”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南轅北轍】

戰國時期,魏安王決定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大臣們都反對他,季樑給他講一個故事:太行山的一個人駕車準備到楚國去,但他卻堅持往北走,這樣越走越遠。爭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贏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轅北轍一樣。魏安王決定不打仗了。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東施效顰】

說春秋時候,越國有個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麗、漂亮,一舉一動也很動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時總是用手按住胸口,緊皺眉頭。因爲人們喜歡她,所以她這副病態,在人們眼裏也嫵媚可愛,楚楚動人。

西施的鄰村有個醜姑娘叫東施,總是想方設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見西施手捂胸口,緊皺眉頭,顯得異常美麗。她想難怪人們說她漂亮,原來是做出這種樣子。如果我也做這個姿勢,肯定就變漂亮了。於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態。結果人們見了原來就醜的她,現在變成這種瘋瘋癲癲的樣子,象見了鬼一樣,趕緊把門關上。

【癡人說夢】

從前一個外國和尚到一座中國廟裏燒香,廟裏的小和尚問他何姓及來自何國,外國和尚不懂他的話,跟着說何姓何國人。小和尚向住持報告外面來了何國一個姓何的和尚。衆和尚紛紛出來看熱鬧,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原指對癡人說夢話而癡人信以爲真。比喻憑藉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

【一言九鼎 】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着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爲古代國家的寶器.)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患得患失】

春秋時期,孔子經常與學生討論爲人的問題,他說:可鄙的庸俗低級的傢伙不能與之同事,當他沒得到權勢或好處時,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設法得到。而當他得到時,卻又怕丟失掉。像這樣的人都是利慾薰心,處處爲個人打算,什麼壞事都能幹得出來。

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拔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裏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裏,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裏卻很高興。回到家裏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裏去看,發現田裏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

成語寓言故事2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爲是家裏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

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着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成語“邯鄲學步”就是從這個故事概括出來的。它往往用來諷刺那種在學習上只知生硬地摹仿,而不是去借鑑創新,結果非但學不到人家的長處,反而把自己的長處也丟掉了的人。

【漢字】邯鄲學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基本釋義】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貶義詞

【出處】《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近義詞】西顰東效、壽陵失步、東施效顰、邯鄲匍匐、衣冠優孟、壽陵匍匐

反義詞】擇善而長、獨闢蹊徑、標新立異

成語寓言故事3

【畫蛇添足】

昭陽爲楚伐魏,覆軍殺將而得八城,移兵而攻齊。

陳軫爲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賀戰勝,起而問:“楚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爲上柱國,爵爲上執珪。”陳軫曰:“異貴於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陳軫曰:“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臣竊爲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巵酒。

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爲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畫蛇,曰:‘吾能爲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巵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遂飲其酒。爲蛇足者,終亡其酒。

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爲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爲蛇足也。”昭陽以爲然,解軍而去。

成語寓言故事4

戰國時期,魏國一農民鋤草時發現一塊玉石,拿回家請鄰居鑑定。鄰居知道是寶石就騙他不是吉祥之物,讓他放回原處,自己則偷偷拿回家裏,擔心獲禍或獲罪,就進獻給魏王。經鑑定爲無價之寶,魏王一高興就賞他很多金銀珠寶。

無價之寶:無法估價的寶物。指極珍貴的東西。

成語寓言故事5

墨守成規

戰國時期,有一回,楚國要攻打宋國,魯班爲楚國特地設計製造了一種雲梯,準備攻城之用。那時墨子正在齊國,得到這個消息,急忙趕到楚國去勸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郢都立刻找到魯班一同去見楚王。墨子竭力說服楚王和魯班別攻宋國。楚王終於同意了,但是他們都捨不得放棄新造起來的攻城器械,想在實戰中試試它的威力。

墨子說:“那好,咱們就當場試試吧。”說着,解下衣帶,圍作城牆,用木片作爲武器,讓魯班同他分別代表攻守兩方進行表演。魯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擋住了。魯班攻城的器械已經使盡,而墨子守城計策還綽綽有餘。

魯班不肯認輸,說道:“我有辦法對付你,但是我不說。”墨子說:“我知道你要怎樣對付我,但是我也不說。”楚王聽不懂,問是什麼意思。墨子說:“公輸子是想殺害我。他以爲殺了我,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他哪裏知道我的門徒約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裏等着你們去進攻。”楚王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好吧,我們取消攻打宋國的計劃。”這時墨子才帶着勝利的微笑,告別楚王而去。

多多益善

劉邦稱帝后,韓信被劉邦封爲楚王,不久,劉邦接到密告,說韓信接納了項羽的舊部鍾離昧,準備謀反。於是,他採用謀士陳平的計策,假稱自己準備巡遊雲夢澤,要諸侯前往陳地相會。韓信知道後,殺了鍾離昧來到陳地見劉邦,劉邦便下令將韓信逮捕。押回洛陽。回到洛陽後,劉邦知道韓信並沒謀反的事,又想起他過去的戰功,便把他貶爲淮陰侯。韓信心中十分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劉邦知道韓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韓信召進宮中閒談,要他評論一下朝中各個將領的才能,韓信一一說了。當然,那些人都不在韓信的眼中。劉邦聽了,便笑着問他:“依你看來,像我能帶多少人馬?”“陛下能帶十萬。”韓信回答。劉邦又問:“那你呢?”“對我來說,當然越多越好!”劉邦笑着說:“你帶兵多多益善,怎麼會被我逮住呢?”韓信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忙掩飾說:“陛下雖然帶兵不多,但有駕馭將領的能力啊!”劉邦見韓信降爲淮陰侯後仍這麼狂妄,心中很不高興。

後來,劉邦再次出征,劉邦的妻子呂氏終於設計殺害了韓信。

乘興而來

王徽之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三兒子,生性高傲,不願受人約束,行爲豪放不拘。雖說在朝做官,卻常常到處閒逛,不處理官衙內的日常事務。

後來,他乾脆辭去官職,隱居在山陰(今紹興),天天遊山玩水,飲酒吟詩,倒也落得個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接連下了幾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現了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處盛開着晶瑩耀眼的花朵,潔白可愛。王徽之推開窗戶,見到四周白雪皚皚,真是美極了,頓時興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來酒菜,獨自一人坐在庭院裏慢斟細酌起來。他喝喝酒,觀觀景,吟吟詩,高興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覺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聲,那就更動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個會彈琴作畫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馬上去見他呢?”

於是,王徽之馬上叫僕人備船揮槳,連夜前往。也不考慮自己在山陰而戴逵在剡溪,兩地有相當的距離。

月光照瀉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兒輕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銀裝。王徽之觀賞着如此秀麗的夜色,如同進入了仙境一般。“快!快!把船兒再撐得快點!”

王徽之催促着僕人,恨不能早點見到戴逵,共賞美景。

船兒整整行駛了一夜,拂曉時,終於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卻突然要僕人撐船回去。僕人莫名其妙,詫異地問他爲什麼不上岸去見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說:“我本來是一時興起纔來的。如今興致沒有了,當然應該回去,何必一定要見着戴逵呢?”

成語寓言故事6

害羣之馬

【成語】:

害羣之馬

【拼音】:

hài qún zhī mǎ

【解釋】:

危害馬羣的劣馬。比喻危害社會或集體的人。

成語故事】:

傳說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一位叫大隗的神。他遇到一個牧馬兒童,就問:你知道具茨山往哪走嗎?牧童答到:

知道。黃帝感到這小孩不簡單,就問他如何治理天下。牧童答到:治理天下跟牧馬一樣,只要去其害馬者(除掉害羣之馬)就行了。黃帝一聽,趕忙叩頭致謝,稱牧童爲天師。

指鹿爲馬

指鹿爲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爲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

指鹿爲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爲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藉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

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

指鹿爲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爲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

他因爲害怕羣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

有一天上朝時,他牽着一隻梅花鹿對二世說:“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

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隻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

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麼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羣臣百官來評判。

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

這時趙高盯着羣臣,指着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麼?”

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塗了,明明是鹿,怎麼大家都說是馬呢?

他以爲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塗,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佔整個朝廷,最後終於導致秦朝滅亡。

成語寓言故事7

宋國有個農夫種着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裏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着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準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裏,也不幹活,只守着那棵大樹,等着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着兔子來撞。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裏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成語寓言故事8

羽毛未豐

羽毛未豐,指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戰國時期,蘇秦到秦國去,想勸說秦國征伐六國,稱霸天下。可是,秦惠王對他的意見不感興趣,說道:“現在的秦國,就好比一隻羽毛還未長全的小鳥,如果硬要展翅高飛,必定會遇到災禍。先生從很遠的地方來到我國,對我進行開導,我表示感謝。可是,關於爭霸稱帝的事,還是以後再說吧。”

蘇秦不願意就此離去,於是給惠王上了十多次奏章,說明爭霸的重要性。可是,秦惠王對他的意見越來越反感。這時,蘇秦的資財也耗費光了,只得垂頭喪氣地回家去了。

成語寓言故事9

刻舟求劍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仍不見寶劍的影子.其實他又怎麼找得到寶劍呢?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成語寓言故事10

馬前卒 露馬腳 馬後炮 下馬威

風馬牛 的盧馬 白馬素車 敝車羸馬

弊車駑馬 素絲良馬 繫馬埋輪 衣馬輕肥

倚馬千言 走馬到任 開足馬力 裘馬聲色

犬馬之戀 人語馬嘶 戎馬倥? 秋高馬肥

下馬作威 風馬雲車 襟裾馬牛 厲兵粟馬

班馬文章 風馬不接 馬毛?磔 拿下馬來

駑馬戀棧 犬馬戀主 犬馬之誠 犬馬之疾

犬馬之決 犬馬之年 天粟馬角 鐵馬金戈

銅圍鐵馬 文君司馬 舞刀躍馬 五花殺馬

躍馬彎弓 策馬飛輿 車怠馬煩 車馬輻輳

車馬駢闐 車馬填門 窗間過馬 單槍獨馬

權移馬鹿 雀馬魚龍 人喊馬嘶 人荒馬亂

戎馬倉皇 戎馬?? 戎馬生郊 戎馬生涯

軟裘快馬 塞翁得馬 塞翁之馬 散馬休牛

殺馬毀車 善馬熟人 神龍馬壯 食馬留肝

失馬塞翁 識塗老馬 識途老馬 束兵秣馬

束馬縣車 駟馬不追 司馬稱好 駟馬高蓋

駟馬高門 駟馬莫追 駟馬軒車 駟馬仰秣

烏頭馬角 烏焉成馬 洗兵牧馬 下馬馮婦

瞎馬臨池 鮮車健馬 鮮衣良馬 鮮衣怒馬

效犬馬力 休牛歸馬 休牛散馬 朽索馭馬

選兵秣馬 懸兵束馬 懸車束馬 燕昭好馬

以渴服馬 以鹿爲馬 一馬一鞍 以毛相馬

飲馬長江 飲馬投錢 躍馬揚鞭 招軍買馬

枕戈汗馬 止戈散馬 竹馬之交 兵慌馬亂

不識馬肝 車塵馬足 車馳馬驟 車煩馬斃

車填馬隘 車轍馬跡 車塵馬跡 持戈試馬

馳馬試劍 吹牛拍馬 大馬金刀 代馬望北

丹書白馬 得馬折足 得馬生災 得馬失馬

東風馬耳 鬥雞走馬 二童一馬 放馬華陽

飛鷹走馬 風車雨馬 風車雲馬 風吹馬耳

膏車秣馬 高頭大馬 狗馬聲色 谷馬礪兵

光車駿馬 汗馬之功 汗馬之勞 橫刀躍馬

橫戈盤馬 橫槍躍馬 呼牛作馬 毀車殺馬

諱樹數馬 金馬玉堂 裾馬襟牛 尻輿神馬

歷兵秣馬 勵兵秣馬 歷兵粟馬 礪戈秣馬

立馬萬言 臨崖勒馬 龍神馬壯 驢脣馬觜

驢年馬月 馬?牛溲 馬塵不及 馬遲枚疾

馬齒徒長 馬到功成 馬耳春風 馬翻人仰

馬腹逃鞭 馬革盛屍 枚速馬工 馬毛蝟磔

馬牛其風 馬去馬歸 馬入華山 馬如流水

馬如游魚 馬首欲東 馬水車龍 馬咽車闐

馬中關五 馬壯人強 馬足車塵 馬足龍沙

買馬招兵 買馬招軍 泥車瓦馬 牛高馬大

牛馬襟裾 牛溲馬渤 牛童馬走 駑馬十舍

拍馬溜鬚 跑馬觀花 匹馬單? 匹馬一麾

騎馬尋馬 千兵萬馬 敲牛宰馬 青衫司馬

青絲白馬 裘馬輕狂 裘馬清狂 野馬無繮

信馬由繮 一馬當先 懸崖勒馬 意馬心猿

一馬平川 倚馬七紙 倚馬可待 陣馬風檣

玉堂金馬 仗馬寒蟬 招兵買馬 指鹿爲馬

獐麇馬鹿 竹馬之友 走馬看花 走馬上任

走馬章臺 走馬觀花 走馬赴任 蛛絲馬跡

指鹿作馬 犬馬之力 青梅竹馬 馬放南山

萬馬齊喑 童牛角馬 天馬行空 土牛木馬

萬馬奔騰 烏白馬角 問羊知馬 問牛知馬

心猿意馬 五馬分屍 鮮車怒馬 香車寶馬

下馬看花 牛溲馬勃 匹馬隻輪 駑馬鉛刀

匹馬當先 鞍馬勞神 盲人瞎馬 秣馬厲兵

騎馬找馬 馬革裹屍 馬鹿異形 馬齒徒增

駑馬十駕 驢前馬後 束馬懸車 三馬同槽

士飽馬騰 聲色犬馬 脫繮之馬 駟馬高車

駟馬難追 素車白馬 四馬攢蹄 司馬青衫

盤馬彎弓 匹馬單槍 牛頭馬面 乞兒馬醫

人仰馬翻 千軍萬馬 犬馬之勞 牆頭馬上

塞翁失馬 人困馬乏 戎馬倥傯 人歡馬叫

犬馬之報 求馬唐肆 輕裘肥馬 犬馬之養

人強馬壯 裘馬輕肥 聲色狗馬 率馬以驥

馬瘦毛長 鞍馬勞倦 短衣匹馬 放牛歸馬

非驢非馬 肥馬輕裘 馬到成功 快馬加鞭

老馬戀棧 馬牛襟裾 六馬仰秣 馬空冀北

厲兵秣馬 馬角烏白 風檣陣馬 高車駟馬

弓調馬服 歸馬放牛 橫戈躍馬 呼牛呼馬

寒蟬仗馬 裹屍馬革 害羣之馬 汗馬功勞

見鞍思馬 僅容旋馬 金戈鐵馬 叩馬而諫

馬不停蹄 馬仰人翻 溜鬚拍馬 馬工枚速

龍馬精神 馬耳東風 馬首是瞻 老馬識途

避世金馬 代馬依風 放馬後炮 猴年馬月

服牛乘馬 鳩車竹馬 尻輪神馬 練兵秣馬

驢脣馬嘴 馬勃牛溲 馬不解鞍 馬跡蛛絲

馬角烏頭 馬龍車水 馬鹿易形 馬馬虎虎

馬面牛頭 馬前潑水 馬如游龍 馬上房子

馬上功成 馬上看花 馬上牆頭 馬捉老鼠

鞍馬勞頓 鞍馬勞困 鞍馬之勞 鞍前馬後

寶馬香車 北叟失馬 弊車羸馬 兵荒馬亂

兵強馬壯 伯樂相馬 不食馬肝 車殆馬煩

車馬盈門 車水馬龍 車在馬前 打馬虎眼

單槍匹馬 東風吹馬耳 駑馬戀棧豆 求馬於唐肆

司馬昭之心 東風射馬耳 騎曹不記馬 馬上得天下

盲人騎瞎馬 求馬於唐市 射人先射馬 司馬牛之嘆

一馬不跨兩鞍 驢頭不對馬嘴 牛頭不對馬面 風牛馬不相及

牛頭不對馬嘴 死馬當活馬醫 烏頭白馬生角 驢脣不對馬嘴

風馬牛不相及 鞭長不及馬腹 烏頭白,馬生角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

一、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就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於是找到了路。

二、狼與馬

狼路過一處田地,看到地裏有許多大麥。雖然黃澄澄的招人喜愛,但狼不吃大麥,只好走開了。剛走不遠,就遇見一匹馬,他把馬領到田裏,告訴馬這些大麥他自己捨不得吃,特意給馬留着,因爲喜歡聽馬吃草時牙齒髮出的美妙聲音。馬回答說:“喂,朋友,你若能以大麥爲食料,你就未必喜歡聽我吃草的聲音,而不顧你的肚子了。”

三、小馬過河

馬棚裏住着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着。小馬爲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可是離家很遠了。小馬向四周望望,看見一頭老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嗒嗒嗒”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趟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你會淹死的!”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裏淹死的!”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纔好。他嘆了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媽媽問他:“怎麼回來啦?”小馬難爲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小馬說:“是呀!牛伯伯也這麼說。

可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夥伴呢!”媽媽說:“那麼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小馬跑到河邊,剛剛擡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來:“怎麼?你不要命啦!?”小馬說:“讓我試試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對岸。

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四、馬狗和兔子

一個小山村裏住着老大爺和老大娘一家,他們養了很多牲畜和家禽。辛勤的馬每天跟着大爺下地幹活;忠實的狗給大娘作伴、看家;大爺每天從地裏帶回很多鮮嫩的青草給兔子吃。

一天,一向任勞任怨的馬翹起尾巴輕蔑的對狗和兔子說:“你們從來不幫主人幹活,每天就知道在家裏吃閒飯,白養你們了,哼……”

狗也不示弱伸直了喉嚨對着馬大聲嚷道:“我咋沒用了?我每天給大娘作伴、看家,你沒看見嗎?”然後又轉身衝着兔子嘟囔:“兔子纔沒用呢,就知道吃”。

兔子聽了他們的嘲諷,停下來想了很久,什麼都沒說,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草來。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了,病得很厲害,爲了給大娘補充營養,大爺殺了兩隻大兔子燉了給大娘吃。沒幾天大娘就痊癒了。

從此以後,馬和狗再也不說兔子沒用了。

成語寓言故事11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讚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讚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迴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成語寓言故事12

困獸猶鬥 開天闢地 口若懸河 空中樓閣

刻舟求劍 膾炙人口 狼狽不堪 力不從心

兩敗俱傷 樂不思蜀 老當益壯 勞而無功

論功行賞 老馬識途 老牛舐犢 老嫗能解

老生常談 樑上君子 藍田生玉 濫竽充數

狼子野心 芒刺在背 買櫝還珠 馬革裹屍

門可羅雀 名落孫山 孟母三遷 馬首是瞻

毛遂自薦 門庭若市 木人石心 牛鼎烹雞

怒髮衝冠 鳥盡弓藏 南柯一夢 弄巧成拙

窮兵黷武 天真料漫 千變萬化 同仇敵愾

曲高和寡 曲盡其妙 千金市骨 千鈞一髮

千里鵝毛 黔驢技窮 千慮一得 巧取豪奪

七擒七縱 杞人憂天 曲突徙薪 千萬買鄰

犬牙交錯 千人所指 千載難逢 氣壯山河

人傑地靈 日暮途窮 入木三分 人琴俱亡

人棄我取 忍辱負重 任人爲賢 人人自危

如釋重負 入吾彀中 人心如面 如魚得水

人言可畏 孺子可教 手不釋卷 士別三日

死不旋踵 師出無名 三寸之舌 水滴石穿

死而不朽 傷風敗俗 三顧茅廬 雙管齊下

死灰復燃 十行俱下 尸居餘氣 如火如荼

司空見慣 水落石出 三令五申 四面楚歌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殺身成仁 水深火熱

三生有幸 尸位素餐 塞翁失馬 天經地義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隨月讀書 守株待兔

三折其肱 土崩瓦解 同甘共苦 同工異曲

天下無雙 天涯海角 天衣無縫 一夔已足

窮兵黷武 莊周夢蝶 曾參殺人 以強凌弱

完壁歸趙 韋編三絕 無出其右 爲虎作倀

刎頸之交 無可奈何 望梅止渴 五日京兆

危如累卵 萬死不辭 亡羊補牢 未雨綢繆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亡羊補牢 買櫝還珠

守株待兔 開卷有益 博而不精 百發百中

必恭必敬 百感交集 兵貴神速 杯弓蛇影

不寒而慄 不合時宜 不自量力 不拘一格

不可多得 不堪回首 不可救藥 別開生面

不倫不類 伯樂相馬 班門弄斧 冰山難靠

白面書生 八面威風 不名一錢 拔苗助長

不屈不撓 不求甚解 髀肉復生 病入膏肓

背水一戰 半途而廢 不貪爲寶 白頭如新

抱薪救火 標新立異 不學無術 不遠千里

別有天地 不遺餘力 百折不撓 百丈竿頭

不自量力 不知所云 賓至如歸 拔幟易幟

殘杯冷炙 寸草春暉 草船借箭 乘風破浪

才高八斗 城狐社鼠 滄海桑田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程門立雪 長驅直入 車水馬龍

乘興而來 沉魚落雁 乘人之危 車載斗量

大筆如椽 打草驚蛇 雕蟲小技 大材小用

多多益善 大腹便便 大公無私 當局者迷

大逆不道 大器晚成 當務之急 開誠佈公

不得要領 拋磚引玉 爾虞我詐 罰不當罪

奮不顧身 分崩離析 風吹草動 分道揚鑣

發奸擿伏 返老還童 發蒙振落 風聲鶴唳

覆水難收 赴湯蹈火 分庭抗禮 防微杜漸

負隅頑抗 負重致遠 管鮑之交 各得其所

感恩圖報 過河拆橋 刮目相看 瓜田李下

高枕無憂 各自爲政 華而不實 好好先生

狐假虎威 汗流浹背 後來居上 合浦珠還

後起之秀 後生可畏 火樹銀花 堅壁清野

間不容髮 井底之蛙 雞口牛後 江郎才盡

見獵心喜 雞鳴狗盜 九牛一毛 膠漆相投

舉一反三 開誠佈公 空洞無物 沆瀣—氣

克己奉公 開卷有益 侃侃而談 口蜜腹劍

開門揖盜 空前絕後 克勤克儉 曠日持久

妄自尊大 下筆成章 下車泣罪 先發制人

興高采烈 心曠神怡 朽木不雕 休慼相關

先聲奪人 小時了了 小心翼翼 一敗塗地

飲醇自醉 一代楷模 一髮千鈞 約法三章

以古非今 葉公好龍 以管窺天 言過其實

一國三公 以規爲滇 愚公移山 一鼓作氣

一揮而就 與虎謀皮 異軍突起 有腳陽春

以卵擊石 以鄰爲壑 夜郎自大 一毛不拔

一鳴驚人 一木難支 以貌取人 羽毛未豐

有名無實 一諾千金 一暴十寒 一竅不通

一錢不值 予取予求 一丘之貉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絲不拘 一身是膽 以身試法

一事無成 一網打盡 義無反顧 一誤再誤

月下老人 憂心如焚 一衣帶水

一意孤行 一葉障目 有志竟成 一字千金

有恃無恐 飲鴆止渴 自慚形穢 專橫跋扈

成語寓言故事13

一馬當先的成語故事講的是三國時,黃忠的軍隊來到定軍下,黃忠找法正商量攻打定軍山的作戰方案。法正指着定軍山西面的一座高山說:“這座山比定軍山高,如果攻佔它,居高臨下,定軍 山上的情況就看得一清二楚,拿下定軍山易如反掌。”黃忠擡頭觀察了一蕃,當天半夜就發動了進攻,佔領了山頭。法正說:“老將軍,請您帶領軍隊在半山腰,我 在山頂監視。夏侯淵的軍隊來攻打,我就舉旗幟爲信號。舉白旗,老將軍就緊守不出擊;舉紅旗,就立即衝下山狠狠的打。這樣,一定能取得勝利。”黃忠完全贊成。

夏侯淵得知對面的高山失守後極爲僨怒,下決心把它奪回來。張頜勸他說這是法正的計謀,應該堅守,決不可出去。但是,夏侯淵聽不進去。他親自帶領一支軍隊下 山,圍住那座高山,大聲叫罵,向黃忠挑戰。法正在山頂上舉起白旗,黃忠看見,守在山腰不下來。

到了下午,法正發現魏軍已經疲勞,乘他們沒有防備,連忙揮舞 紅旗。黃忠看到信號後,發起進攻。隨着一片喊殺聲,黃忠已飛衝到夏侯淵面前,夏侯淵被連頭帶肩砍作兩段。

黃忠斬了夏侯淵,奪下了頂軍山,爲奪取整個漢中掃除了障礙。

一馬當先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yī mǎ dāng xiān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解釋】原指作戰時策馬衝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羣衆前面,積極帶頭。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帶頭

【近義詞】遙遙領先、爭先恐後、身先士卒、匹馬當先

【反義詞】知難而退、後來居上、後起之秀、慢條斯理

一馬當先點評

一馬當先的成語故事講的是永遠走在任何事情的最前沿,是個榜樣的象徵。我們常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所以呀,成功的人從來走的不是捷徑,而是幾乎別人不願意走的艱險的路。小朋友們,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成語寓言故事14

傳說五臺山上有一種鳥叫寒號蟲。每當夏天來臨,它的羽毛就變得絢麗斑斕,這時它就展開翅膀,自嗚得意叫道:我真美麗,我真美麗!秋天,其它鳥都忙着做窩避寒時,寒號蟲仍滿不在乎地跳着唱着。到深冬季節,它的羽毛脫落了,美麗的外表頓時消失,晚上只好縮在石縫裏,渾身哆嗦。但當早上太陽出來,它又會自我安慰說: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得過且過形容過一天算一天地混日子,也常常形容工作馬馬虎虎,敷衍了事。

成語寓言故事15

不宜歌唱

蚯蚓:“閣下早上好!”

公雞:“不好。肚子正餓呢!”

蚯蚓:“飽吹餓唱。閣下正好可以引吭高歌呀!”

公雞:“是啊,我唱完歌了,你成土行孫跑了。我這頓早餐找誰要去?”

蚯蚓:“閣下真的要吃我嗎?”

公雞:“也只有如此了。經驗告訴我,在追求的目標到手之前是不能唱歌的!對不住了,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