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民間常見成語故事範本

學問君 人氣:2.91W

成語故事的學習在生活中非常有用。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民間常見成語故事範本

民間常見成語故事一

【成語】: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拼音】: zhǐxǔ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xǔbǎi xìng diǎn

【解釋】: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爲,老百姓卻連正當活動也要受到限制。

【成語故事】:

北宋時,有個州的太守名田登,爲人專制蠻橫,因爲他名登,所以不許州內的百姓在談話時說到任何一個與登字同音的字。於是,只要是與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來代替。誰要是觸犯了他這個忌諱,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長官的罪名,重則判刑,輕則挨板子。不少吏卒因爲說到與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即將到來。依照以往的慣例,州城裏都要放三天焰火,點三天花燈表示慶祝。州府衙門要提前貼出告示,讓老百姓到時候前來觀燈。可是這次,卻讓出告示的官員感到左有爲難。怎麼寫呢?用上燈字,要觸犯太守;不用燈字,意思又表達不明白。想了好久,寫告示的小官員只能把燈字改成火字。這樣,告示上就寫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告示貼出後,老百姓看了都驚吵喧鬧起來。尤其是一些外地來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還真的以爲官府要在城裏放三天火呢!大家紛紛收拾行李,爭着離開這是非之地。當地的老百姓,平時對於田登的專制蠻橫無理已經是非常不滿,這次看了官府貼出的這張告示,更是氣憤萬分,忿忿他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什麼世道!

民間常見成語故事二

【成語】: 只重衣衫不重人

【拼音】: 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

【解釋】: 指人勢力,看人只重衣着。

【成語故事】:

清幹嘉年間洛陽孟習歐,字廬陵,工詩善書畫,不修邊幅,被當時的人稱爲洛陽才子。

有一天,他因事至一裁縫處,裁縫正忙於操作,又見他衣着平常,故對他很冷淡。孟習歐見裁縫忙,就說過一會兒再來。有人告訴裁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習歐啊!裁縫聽了又驚又悔。過了一會兒,孟習歐來了,裁縫一反前態,敬禮有加,並說:聞先生善詩,敢請吾業賜大作。

孟習歐略略沉思,說:裁縫離不開針,就以針爲題吧:一條鋼針明粼粼,拿在手中抖精神。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裳不認人。

民間常見成語故事三

【成語】: 知難而退

【拼音】: zhī nán ér tuì

【解釋】: 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後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後退。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是兩個比較大的國家,它們爲了爭奪霸權,相互之間不斷進行戰爭。鄭國是個比較弱小的諸侯國,在晉、楚爭霸的過程中,它有時依附晉國,有時又不得不依附楚國。公元前597年,鄭國投靠了晉國。不久,楚王領兵攻打鄭國,將鄭國都城圍困了17天,鄭國招架不住,和楚國講和,降服了楚國。晉國聽說楚國進攻鄭國,於是派荀林父、士會、那克、先琅、趙朔、蔡書等人領兵前往救援。晉國大軍到達黃河邊時,聽說楚國已經與鄭國講和,訂立了盟約。晉軍內部產生了分歧,以中軍副帥先彀爲首的一批人想要繼續前進,與楚軍大戰一場;以中軍主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