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彙總10篇

學問君 人氣:3.0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彙總10篇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見賢思齊”這個成語出自一個故事。故事主人公南先生是一位堅守自己原則和本分的人,他是爲了堅持“君子”本分而拒絕吃娃娃魚的。成爲一個堅守原則的人,這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爲只有遵守自己本分,纔不會有貪圖錢財的想法,纔不會因釀成大錯而走進監獄,誤了終生。從古至今,有多少位榜樣爲我們示範去怎樣做一位真正遵守原則的人。祁黃羊,曾是中軍尉的他,爲了國家的未來,竟舉薦自己的殺父仇人懈狐接替自己,處處爲國着想。他,也是一名“君子”。如果說能夠堅持原則就能被大家稱作“君子”的話 ,那現實生活中的“君子”還可真不少呢。

保安,一個平常不過去又很少引人注目的職業,但是他們不管颳風下雨,一直都堅守在崗位上,密切關注任何一個人的安危。雖然你可能會說:這是他們的職業,很正常。但你換一個方式想想,堅守崗位是保安叔叔的本分,如果他不想堅守本分,幹什麼要在炎炎夏日裏辛苦的工作呢?所以,保安叔叔是一名“君子”。

醫生,一個在人們眼中神聖不可侵犯的職業,她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是處變不驚的戰士!他們總是不求回報地救治着危重病人,甚至和死神擦肩而過。日日夜夜的付出,都是爲了患者的生命與健康,他們,也是稱職的“君子”。從古至今,“君子”有很多很多呢,小到站崗的保安叔叔,大到晉國的中軍尉,都是見賢思齊的“好君子”!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傳說中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很貪玩,有一天,他看到有一位老奶奶在小溪邊磨一根鐵棒,就問老奶奶爲什麼?

老奶奶告訴他要把鐵棒磨成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做事都要認真,堅持到底,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從前,宋國有個老頭兒,很喜歡猴子,他家裏養了一大羣。時間長了,他能瞭解猴子的脾氣秉性,猴子也能聽懂他說的話。老頭兒愈發喜歡了,寧願減少全家的口糧,也要讓猴子吃飽。

由於猴子的食量太大,老頭兒家裏的存糧一天比一天少了。他想限定一下猴子吃食的數量。就向猴子宣佈:“從今天早飯起,你們吃的橡實要定量,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怎麼樣,夠了吧?”猴子聽了一個個都呲牙咧嘴,亂蹦亂跳,顯出很不滿意的神色。老頭兒見猴子嫌少,就重新宣佈:“既然你們嫌少,那就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樣總夠了吧?”猴子聽說早上從三個變爲四個,都以爲是增加了橡實的數量,一個個搖頭擺尾,伏在地上,咧着大嘴直樂。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名叫《中華成語故事》,看完後我受益良多,有幾處甚至教會了我人生的道理。這本書可謂是我在寒假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讓我領悟到了許多哲理,更讓我明白爲人處事的方法。

《愚公移山》這個成語描述的是:從前有一個老人叫愚公,他們家門前有兩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於是愚公就叫上全家人移山。他們的精神感動了神,神派人把山移平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持之以恆就可以成功!像我們的沙漠綠化工程,工人們在一步步向成功邁進。如今的大沙漠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綠化帶在向外擴散,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我們很快也把沙漠變成綠洲。爲人類造福,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沙塵暴風沙肆意給人們帶來不便,惡劣的環境就像文中的“大山”那樣,綠化工人就像“愚公”和他的家人一樣,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大沙漠很快也能被移平。

書中不但教我持之以恆,還教會了我“鐵杵也能磨成針”的耐性。《鐵杵成針》這個成語說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小時候很調皮,直到一天,李白看見路邊有一位老奶奶,她要把一根鐵杵磨成繡花針,後來李白受到啓發,刻苦努力,最後成了大詩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會獲得成功。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玩拼圖,,媽媽給我買了一張一千拼的奧特曼拼圖,我一點兒也不會拼,弄得心煩氣燥失去耐心索性一扔,把它扔在一邊再也不管了。自從我看了這個成語,感受良多想起那張我半途而廢的拼圖,心想我應該把它拼好。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最後我把它拼成一張奧特曼的全家福。過年了,親戚朋友們見了,第一句話就是:“喲,磊磊挺厲害的嘛,這麼亂的.拼圖都能拼出來,挺有耐性的嘛!”其實我心裏知道這都是《中華成語故事》的功勞。

這本書裏還有許多哲理,我只能說到這了,如果你想看也去圖書館找找這本書吧。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上個星期五下午,我們304班舉行了講成語故事比賽,班上共有20位同學參賽。爲體現公平,賀老師特地請來了方何文浩、沈博、李博、陳奕萌的媽媽來當評委。

首先,小主持人章文昊走上講臺,給我們介紹了比賽目的和評分細則。當章文昊說:“有請一號選手吳卓凡上臺,二號選手阮銘軒準備。”同學們就依次上臺將自己精心準備好的故事講了出來。有的講得很流利,還加了自編的動作;有的講得結結巴巴,緊張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了。

終於到我了,我緊張地走上講臺,敬了個隊禮,大聲說道:“敬愛的老師、家長們,親愛的同學們,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磨杵成針》。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講的時候,由於緊張,我停頓了幾次。講完了,我又敬了個隊禮,長吁一口氣,輕鬆地走下臺,坐到座位上,等主持人報我的成績。當聽到自己只得了8.925分時,我心裏很失望……

經過兩節課的激烈比賽和那些媽媽評委們的公正評分,比賽結果很快出來了。賀老師即時公佈了獲獎的等次。當我聽到張婷婷二等獎時,心裏特別開心,覺得這幾天的努力沒有白費。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我學過《三字經》、《論語》,最近,我喜歡上了一套新的國學經典——《成語故事》,這是一套有聲電子書,是爸爸前段時間從網上下載來的,它可以手動翻頁,也可以自動翻頁;還可以自己讀看,也可以聽。它裏面收錄了200條成語典故。

爸爸下載後,當天晚上便放在我枕邊讓我聽。聽着這些成語典故,我慢慢地就睡着了。

從那以後,我喜歡上了這套《成語故事》,不僅每天晚上睡覺時聽兩到三個成語典故,而且吃飯時邊吃飯邊聽,有時休息時也聽或看,這些成語典故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對它們越來越感興趣。

我在聽讀看成語故事時,爸爸不時地教我靈活運用。有一次,我聽到“外強中乾”這個成語時,爸爸笑着說:“李佳樑外強中乾,看上去很健康,但老是生病,說明你身體抵抗力差。”我不甘示弱,反擊爸爸,說:“你真是東施效顰,沒有音樂感還大聲地學別人唱歌,製造噪音。”說完,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透過聽讀看《成語故事》,我增加了許多新的成語,也知道了許多成語的來歷,甚至成語的變化。雖然我還沒有看完這套書,但是爸爸已和我一起制訂了一個學習計劃,每兩天熟記一個成語典故,我要堅持做下去,絕不半途而廢。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宋國有個農夫,是個急性子,他種了一大塊地,經常去田裏幹活,巴望着禾苗長得快一些,他一天又一天的去田邊看,覺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高,心裏非常焦急。

他在家裏走來走去,想:怎樣才能讓禾苗在最短時間長高呢?絞盡腦汁想遍了所有的辦法都覺得不好。一天,他靈機一動,想出來了一個好主意,就興沖沖的跑到田裏,把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他看到拔過的禾苗都張高一截,越拔越高興,儘管累得滿頭大汗,也不肯休息一下,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幹得他筋疲力盡總算幹完了,才樂呵呵的回到家裏。

回到家裏,他興致勃勃地對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不過力氣沒有白費,咱們家的禾苗棵棵都長高了一大截,我們家一定能早點收穫糧食。”

他的兒子很納悶,心裏想:老爺子究竟有什麼高招啊?可以讓禾苗很快長高,明天我一定要去田裏看個究竟。第二天,兒子來到田裏一看,原來綠油油的禾苗現在都無精打采的枯萎了。看到這個情景,兒子急忙跑回家裏告訴他爸爸說:“爸爸,你怎麼搞的呢?咱家田裏的禾苗都枯死了!”農夫聽了不相信,說:“你不要瞎說,我昨天明明看見都長了一大截。”兒子說:“你現在快去田裏看看吧!”

農夫趕忙來到田裏,果然看見禾苗都橫七豎八的倒在地裏,他急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說:“怎麼會這樣呢?”目光裏一點表情也沒有,他兒子說:“你把禾苗的根從土壤裏拔起,這樣根就不能再吸收水分和營養,不枯死纔怪呢!”農夫快要哭了,他說:“禾苗都枯死了,收不下糧食,我們全家可吃什麼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讀了幾篇後,我深有感觸,裏面有些人令我覺得好笑,也有些人可以成爲我的榜樣,是我受益匪淺。我來給你們講幾個吧!

⒈杯弓蛇影。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一位名叫杜宣的主薄誤把映入杯中的弓當成了蛇,但那是縣令請他喝酒,他不敢不飲,只能硬着頭皮把酒喝了下去,最後產生了心病,總覺得肚子疼,什麼藥都沒用。這則故事比喻的是一個人因產生錯覺而疑神疑鬼,自己嚇自己。我覺得其實我們也是這樣,看完恐怖片,總感覺背後或身邊有什麼,心情也變得十分慌張,所以,不管遇上什麼事都要心平氣和的去面對,這樣纔不會被所謂的“鬼”嚇到

⒉拔苗助長

這則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宋國的農夫,他擔心自己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去看,幾天過去了,禾苗似乎一點都沒有長高,他心急如焚。一天,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便立刻衝進田裏,把禾苗一顆顆的拔高了許多,經過一天的時間,他終於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一大截。回到家,他氣喘吁吁地說:“今天累死我了,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他兒子聽後,急忙跑向田地,一看!果然,禾苗全都枯死了。這個故事給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好笑,農夫破壞了禾苗的生長規律,硬是把它們都拉高,結果卻聰明反被聰明誤,禾苗全枯死了,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定不能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如果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搞砸。

一片片沉甸甸的故事,充滿着一個文化人對祖國曆史所做的智者的反思,是那麼深沉…………

成語故事作文 篇9

弄巧成拙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託,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後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着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着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後,弟子們圍住畫,反覆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多麼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雲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譁衆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

有人問他:“你爲什麼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麼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衆弟子說:“沒發現少什麼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於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着色吧。”

童仁益說着,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豔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幹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說着,把畫撕個粉碎。

衆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爲蛇畫足。”

【釋讀】本想耍弄聰明,結果做了蠢事。

成語故事作文 篇10

有名無實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了我何故。”

故事一天,晉國的大夫叔向去拜訪老朋友韓宣子。韓宣子是當時晉國的六卿之一,職位很高。但他見了叔向,不住地唉聲嘆氣,說自己很窮。不料叔向聽他這樣說,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賀。韓宣子不解地問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沒有卿的實際,無法跟大夫們相比。我正爲此犯愁。你爲什麼要祝賀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爲你貧窮纔來道賀的呀!窮,不一定是壞事;你只要回憶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韓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這件事。最後他又說:“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樣貧困,就想到您已經有了他那樣的德行,所以才表示祝賀。不然,我只會擔心,哪會再向您表示祝賀呢?”韓宣子聽了叔向的話,頓時愁雲消散,向叔向行禮說:“多謝您對我的指教,要不我連自己將走向滅亡也不知道呢。”

【釋讀】表示空有虛名,而無實際內容。光有空名,實際上並不是那樣。

【出處】】《莊子·則陽》:“有名有實,是物之居;無名無實,在物之虛。”《國語·晉語八》:“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