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倡議書>

世界環境日的倡議書(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1.06W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倡議書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倡議書是爲倡議、發起某項活動而寫的號召性的公開提議性的專用書信。那要怎麼寫好倡議書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世界環境日的倡議書(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世界環境日的倡議書(通用5篇)

世界環境日的倡議書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今年6月5日,是我國新《環保法》實施後的xx個“世界環境日”。該主題旨在增強全民環境意識、節約意識、生態意識,選擇低碳、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爲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和羣衆基礎。

爲此,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如下倡議:

一、文明行爲,從我做起。改變不利於環境保護的生活習慣,不在教學區亂貼廣告、不在教室內塗鴉、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亂倒廢棄物。

二、節能減排,節約用電。教室內人較少時請在保證照明的前提下少開燈,下課後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同學請隨手關燈和電扇。

三、支援環保產業。優先消費環保概念的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製品。

四、樹立環保責任意識。把保護環境當作自己分內應當的事情,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五、珍愛糧食,拒絕浪費。以節約糧食爲榮,倡導“光盤”行動,宣揚節約風尚。

六、注意垃圾分類。廢舊電池要放在指定的處理地方。

七、積極向朋友、同事和周圍的人廣泛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形成全民參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良好社會風尚。

老師們、同學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每年的6月5日設定爲世界環境日,旨在提高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提高環境保護的行動能力。行勝於言,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點滴做起,呵護校園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爲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議人:

日期:

世界環境日的倡議書2

廣大市民朋友:

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剛剛過去的一年,關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批示達800多件,涉及環境保護督察、查處嚴重破壞生態事件、農村環境保護、地下水污染防治、環境社會風險防範、核與輻射安全等衆多領域和方面,進一步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位,強調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指明瞭今後一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重大任務,體現了以人民爲中心、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殷切希望,提升和深化了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和認識,凸顯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堅定不移、一以貫之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共同家園,生態環境是人類發展的基礎。隨着全球經濟現代化程度的加深和工業文明的不斷推進,環境問題日漸突出,各種能耗和污染排放日益危及到地球生態平衡和人類生存的根基。愛護環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參與,藍天碧水綠地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倡導綠色生活,構築低碳未來”是改善生活環境、造福子孫後代的一項長久而艱鉅的任務。相信越來越多的個人生活方式的綠色轉變,必將推動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提升。在第xx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我們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

一是積極響應號召,爭做生態文明的宣傳員。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自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參加環境公益活動,樹立和宣傳綠色環保理念,把科學的生態文化傳播出去,把豐富的生態文明知識普及開來,進一步推動形成“我爲建設綠色家園盡責,我以奉獻生態文明爲榮”的良好風尚,努力形成全民參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良好風尚。二是積極主動參與,爭做綠色家園的踐行者。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大力倡導低碳生活、綠色消費,減少廢氣排放,用自己的點滴努力去盡一份呵護綠色家園的責任。三是堅持從我做起,爭當生態文明建設的推動者。讓我們時刻牢記環境保護這個基本國策,努力學法、守法,自覺保護環境,敢於同破壞環境的人和事作鬥爭,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

市民朋友們,環境保護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藍天綠水不會自動到來,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決心、信心和耐心,一起行動。你的選擇,將決定我們家園的顏色,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建設生態環保、美麗幸福的綠色家園。

倡議人:

日期:

世界環境日的倡議書3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20xx年6月5日是第xx個世界環境日。中國將“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確立爲今年環境日的主題,旨在推動社會各界和公衆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爲此,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環保倡議,共同奏響新時代綠色低碳環保校園進行曲,共建文明、和諧、美麗的xx校園。倡議行動如下:

一、參與校園環保事。積極參與學校環境保護活動,做xx的主人,隨手去除校園小廣告,共同維護校園環境。

二、飲食均衡又簡樸。飲食均衡適量,不鋪張浪費,不暴飲暴食,減少食用過度包裝的飲料與零食。

三、節約用水和用電。節約用水用電,並養成隨手關燈和關水龍頭的好習慣。

四、做個綠色消費者。力行綠色消費,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

五、公共運輸省又好。使用大衆運輸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出行。

六、寧靜校園共遵守。保持校園的寧靜,減少在校園舉辦喧鬧的活動,不在教學樓、辦公樓和寢室附近跳廣場舞。

七、善待身邊動植物。拒食、拒買、拒養野生動植物及產製品,不提倡在校園養任何寵物,愛護花草樹木。

八、綠色休閒益身心。倡導綠色休閒生活,做到勞逸結合,提倡走進自然散步鍛鍊,同時注意保護自然環境。

最後,我們真誠呼籲全體xx師生能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共同做美麗中國、美麗xx的積極行動者!

倡議人:

日期:

世界環境日的倡議書4

廣大市民朋友們:

20xx年6月5日是第xx個“世界環境日”。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爲“踐行綠色生活”。該主題旨在向全社會傳播“生活方式綠色化”的理念,增強全民環境意識、節約意識、生態意識,選擇低碳、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爲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和羣衆基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近年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廣大市民的熱心參與下,我們大力實施“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以保護環境促進科學發展,以升級環境提高城市競爭力,以優化環境打造和諧秀美的生態宜居城市,城市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市民生態文明意識明顯增強,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爲我市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文明型社會,贏得新一輪城市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市環保工作仍然面臨着許多困難和挑戰:污染減排壓力有增無減,經濟發展方式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之間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對此,我們必須站在對歷史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在發展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同時,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真正把環境保護作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努力解決環保方面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的質量和水平。

加強環境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切實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任務落到實處;要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大氣、水、土壤和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推動吉安環境質量再上新臺階。希望各類企業自覺提高環境守法意識,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大力推進清潔生產,爭做實踐節能減排、倡導生態文明的行動者。

希望新聞媒體積極宣傳環境保護知識、綠色環境意識、生態文明理念,用先進的環境理念教育市民、用科學的環保行爲引導市民。希望每一位吉安市民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踐行《“同呼吸共奮鬥”公民行爲準則》,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珍惜資源,推進低碳減排,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熱土,爲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貢獻力量。

市民朋友們,建設水清、河暢、天藍、氣淨、路通、景美的美麗吉安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踐行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全面加強我市的環境保護工作。

倡議人:

日期:

世界環境日的倡議書5

廣大市民朋友們: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是中華民族持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是我們共同的期盼。環境連着你我他,保護環境靠大家,建設美麗中國、美麗xx需要每個人共同參與,讓我們攜起手來,爲建設美麗xx貢獻力量。在六五世界環境日之際,我們特發出以下倡議:

一、我們要做綠色生活方式的踐行者。從自己做起,從衣、食、住、行細微之處做起,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少用塑料袋、少用化肥農藥、少用洗滌劑、少用一次性餐具,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二、企業要做綠色發展的推動者。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切實履行污染防治的主體責任,積極投入,提高污染防治水平,消減污染物總量,確保穩定達標排放,主動公開環境資訊,自覺接受公衆監督,積極參與環保公益行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三、社會組織要做綠色發展理念的倡導者。發揮在提升公衆環保意識、促進公衆參與環保、監督企業環境行爲等方面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傳播綠色理念、環保科學知識,人人都做綠色使者,人人加入環境治理的綠色行動。

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美麗xx,我們都是行動者!讓xx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人民更幸福!

倡議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