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動態>

四川省將試點新型學徒制

學問君 人氣:2.44W

培養目標以中、進階技術工人爲主,培養期限爲1-2年

四川省將試點新型學徒制

學徒累計學分達到規定要求的,可獲得技工院校畢業證書

學徒在學習培訓期間有基本工資,承擔帶徒任務的企業導師將享受津貼

雙師制、帶薪學習、彈性學分……具有國際範的“師傅帶徒弟”培訓模式來了!8月14日,記者從四川省人社廳獲悉,根據人社部、財政部安排,四川省作爲全國12個試點省份之一,將選擇5家大中型企業開展新型學徒試點,以此探索在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雙師制”與國際接軌

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培養目標內容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決定在全國12個省(區、市)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每個省(區、市)選擇3-5家大中型企業作爲試點單位,每家企業選拔100人左右參加學徒制培訓。根據部署,四川省將在全省範圍內選擇5家企業作爲試點單位,入選試點企業還需經過嚴格的專家評審,目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新型學徒制培養對象,是與企業簽訂了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企業技能崗位新招用人員和新轉崗人員,具體培養對象由企業根據崗位需求自主確定。具體培養任務由企業和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企業培訓中心等教育培訓機構分別承擔。在企業培養主要是透過企業導師帶徒方式,在培訓機構培養主要是採取工學一體化教學方式,透過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脫產或半脫產培訓等模式共同培養新型學徒。

試點中,將建立企校雙師聯合培養制度。即由企業選拔優秀高技能人才擔任學徒的企業導師,指導學徒進行崗位技能操作訓練,幫助學徒逐步掌握並不斷提升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使之能夠達到職業技能標準和崗位要求,具備從事相應技能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培訓機構則爲學徒指派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指導教師,負責承擔學徒的學校教學任務。

省人社廳相關人士介紹,企業新型學徒制與傳統的“師帶徒”模式不同,傳統“師帶徒”對師傅傳授的技能水平沒有考覈,體現的更多是工匠技術的傳承,其傳授的技能技術,不一定是市場急需的。而新型學徒制強調的“新型”,則是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爲主要內容,由企業確定學徒對象、學徒崗位,再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培養目標、培訓內容、考覈辦法,最後與培訓機構和勞動者簽訂合同,圍繞崗位需求開展培訓,這與目前德國等歐洲工業發達國家實施的學徒制比較相似。

培養期限1至2年

採取彈性學制實行學分制管理

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目標以中、進階技術工人爲主,培養期限爲1-2年,培養內容主要包括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安全生產規範、職業素養等。學徒培訓期滿,經鑑定考覈合格,可按規定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

學徒在學習培訓期間,由企業根據學徒實際工作貢獻,支付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學徒基本工資。企業按照合作協議約定,向培訓機構支付學徒培訓費用。承擔帶徒任務的企業導師享受導師帶徒津貼,津貼標準由企業確定。

爲保證學徒在企業工作的同時,能夠到培訓機構參加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四川省將完善相關政策,由技工院校結合企業生產管理和學徒工作生活實際情況,採取彈性學制,實行學分制管理。同時鼓勵和支援學徒利用業餘時間分階段完成學業。學徒累計學分達到規定要求的,可獲得技工院校畢業證書。

四川省還將完善企業新型學徒補貼政策,由人社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對開展學徒制培訓的企業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目前國家給予每人每年的補貼標準原則上控制在4000-6000元的合理區間,四川省將在國家規定的區間內執行,具體標準正在制定過程中。

省人社廳相關人士表示,技能人才是技術人員隊伍中的骨幹,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目前四川省有技能人才690萬,但進階技能人才不足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