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策劃書>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

學問君 人氣:6.6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說到主題班會,大家應該都參加過吧?主題班會會前需要充分的準備,儘可能發揮每個人的專長、愛好和創造性。你知道如何準備一個主題班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勵志主題班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1

一、班會目的

1、學習古人、名人、身邊的人刻苦勤學的精神。

2、正確對待學習,增強認真學習的意識,能以他人爲榜樣刻苦學習。

3、反省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今後努力方向。

二、活動過程

(一)匯入

老師: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相信愛迪生的這一句名言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勤奮是成功的基礎,只有打好基礎纔有望達到成功的彼岸。而現在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同學把自己的時間用於打遊戲,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精力,他們這樣生活能讓他們到達成功的彼岸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再想想那些成功人士,他們有哪個成功的人不是靠勤奮才擁有今天的成就的呢?今天就讓我們更深入地瞭解"勤奮"一詞的真正含義。那麼咱們今天的有關《勤奮學習勵志成材》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講故事,學榜樣

1、說出你自己的勤學警句與格言

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2、講講你瞭解的勤學事例

懸樑刺股,鑿壁偷光;身邊的人勤學的示例,再想想自己現在的學習。

3、這些成功人士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大家來說說。

4、師小結:蘇秦以錐刺骨,孫敬以繩懸樑,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讀書,他們都是刻苦勤學的典範,正如古人所說:不經一番寒窗苦,怎得梅花撲鼻香。但勤學並不等於挑燈夜讀,不等於廢寢忘食。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該怎樣做呢?

三、談感受,勤反思

1、聽聽班裏勤奮同學的心聲

2、自由發言,說說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該如何做到勤學?

3、反思自己平時的表現,自己做的怎麼樣,以後應該怎樣做?學生自由交流。

四、師寄語學生

好的成績來自科學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隻追求表面的一種成就,勤學就是讓我們能掌握好學習方式的最好途徑,三分天才七分學,所以,現在我們的目標就是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時代和關心我們的人的期望。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2

一、活動內容:

調整心態,爲自己的喝彩

二、活動目的:

愛國愛校愛集體,並不是一句空話,而首先,學生應該自愛。珍惜初三的時光,好好學習,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也是愛國愛校愛集體的一種具體表現。

初三的學習激烈緊張,學生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初三的生活,才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此次活動,就是希望鼓勵學生髮奮圖強迎接初三,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適應初三緊張忙碌的學習,渡過人生第一個艱難時刻。

透過這次主題班會,希望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鼓勵學生以良好的面貌迎接這三年奮戰的收穫,擺脫自卑、膽怯,懶散,浪費時間等不良心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做一個積極向上,心理健康的中學生。

三、過程與方法:

在大家自由發言闡述心裏話的氣氛下開始今天的知識教育。培養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課前準備:

1、確立主題,根據該班的實際情況,確立要準備的方向和主題思想。

2、集自己崇拜的名人名言,名人事例,目的是想讓學生用名人的事例來激勵鼓舞自己。

3、收集學生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良心態情況,進行分析,並找出端正的方法。

五、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

同學們,在國慶放假前,我們初三1班參加了學校的拔河比賽,並且取得了好成績。不知大家又沒注意到,從開始你們贏得第一場,到最後獲得了第二名,我都一直在大家身邊做啦啦隊,發現我們初三1班的班集體主義特別強,拔河的選手們都很團結,齊心協力奪取勝利。在這樣的認識下,我今天來組織這次班會課,我感到非常開心。希望大家能夠放開拘束和陌生,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主題班會課。好,那我今天送給大家一個禮物,就是我們當時勝利的過程。

播放上週末進行的拔河比賽圖片和視頻,背景音樂爲《我的未來不是夢》。

(二)、開啟心窗,說說心裏話。

同學們,看完我們放假前班集體的精彩一幕,大家有什麼感想麼?我們經過一番努力,無論是上場的選手還是下面默默支援吶喊着的啦啦隊,當然也包括我們的楊老師,當時很投入激動地爲我們班加油,我們最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是不是覺得有努力後的勝利感。

那學習上呢?同學們來南國中學學習知識,追求夢想已經是第三年。初三了,大家現在面臨的是中考。你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是一個艱難的時刻。現在開學都已經一個月了,我們同學感受到初三的學習與初一初二明顯不同。,我也覺得你們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吧。我們來交流一下吧。

你們覺得初三上來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生活上,學習上,人際關係上,老師的言語上,家人的目光上,大家暢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同學交流一下心裏話)

好,剛纔一些學生講述了他們的親身體會,相信這也是代表了許多學生的心聲。聽了大家的講述我也理解,求學路上的苦與酸。但是,有些同學會天天都擔憂着,想啊想,難道這樣子就可以擺脫或解決問題麼?這只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會影響我們初三學習。那我歸納一下,我們學生當中存在的有:

1.壓力或焦慮心理。

學校課業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

例:有一位女生,升入初中後由於老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競爭對手也發生了變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適應,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從入學時的全年級前幾名跌落至初中的221名。她痛苦地說:“15年來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能,每當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難過,不知如何做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悶、煩惱、憂愁、氣憤充滿頭腦,看見書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還有一位男生,自己平常學習不錯,偶而還可以給他人以指導,但一接近考試就緊張,總怕自己考不好,拼命準備、夜不能眠。而考試前又會感到頭痛、甚至還會發燒,最後不是被迫中斷考試,就是堅持下來成績也不好。循環往復,到了一聽考試就緊張就恐懼的地步。

2.厭學心理。

這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不好的同學不願學習,就連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有這種傾向。

例:有位成績好的同學談到:每當看到聽到別人考試作弊時,自己心理就不平衡。當自己成績不理想時又會埋怨老師不公平,覺得認真學習真沒意思,不想再學了,還有位學生告訴我們,學生中有種說法“有出息的靠關係,沒出息的靠分數。”學習好的同學在學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績平平人緣好的同學卻常常受到青睞,在推舉各種代表時常會當選,所以就覺得學習沒勁,不想努力去讀書了。還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厭學的狀況,如因反應較慢常被人譏笑而不願上課的;因記憶,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績難以提高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的等等。有的甚至發展到恨書、恨老師、曠課逃學的程度。有位同學就曾在日記中寫到:“晚上10點多了,望着桌上擺滿了的教科書、英語詞典、作業簿。我真想把它們一下子燒成飛灰。”表現了強烈的焦躁、憤懣、無奈。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3、人際衝突心理。

包括與老師、家長、同學的衝突,生活在一起不和諧、不協調的人際關係中(不健康人際關係。)

主要表現:

(1)曲解老師、心理不平衡

(2)不主動理解人,卻渴望理解萬歲

(3)不能悅納父母,家庭關係緊張

(4)花季雨季中的情仇意恨

也許有同學心理會想,心裏怎麼想,心態怎麼樣,對於學習都沒有大影響,關鍵要看的是你的行動,努力了,心態好壞不影響結果。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爲什麼拔河的時候,我們需要拉拉隊,我們需要加油,如果周圍是噓聲一片,那你拔河還會有勁頭十足麼?

(三)講故事,明道理

我先給大家講述一個故事,看看這個故事,告訴你一個什麼道理?(幻3)

1.推銷員的故事,在推銷員中,廣泛流傳着一個這樣的故事: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由於炎熱的非洲人向來都是打赤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起來:“這些人都打赤腳,怎麼會要我的鞋呢。”於是放棄努力,失敗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皮鞋穿,這皮鞋市場大得很呢。”於是想方設法,引導洲人購買皮鞋,最後發大財而回。這就是一念之差導致的天壤之別。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面對打赤腳的非洲人,由於一念之差,一個人灰心失望,不戰而敗;而另一個人滿懷信心,大獲全勝。

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就是他的心態,如果一個人的心態是積極的,樂觀的面對人生,樂觀的接受挑戰和應付困難,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這也正是說明,良好的心態,不單單對我們現在面臨的中考有一定的作用,它還會影響你面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你以後事業的成功,你理想的實現。

(四)、自我調節

那心態重要,它影響我們每天的情緒,心情,它又會影響我們的行動,我們成功與否,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調整好心態呢?

我們的心態我們主宰。做自己心靈的控告者,莫讓消極的心態佔領心靈的高地。我們是初三的學生,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適應。環境無法改變,學會自我調節。我們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心境。大家說一下,你這些不良的思想,用哪些辦法解決?

有沒有哪個學生願意自告奮勇來講講當你心情不愉悅,壓力過大的時候,你是採用什麼方法自我調節的?

那老師歸納一下自我調節的方法就有以下幾種:

1.堅定理想,用名人名言,名人事例鼓勵自己

20xx年第9期卷首語(霍金的故事)

在一次學術報告會結束之際,面對這位已在輪椅上生活了xx餘年的科學巨匠,一位年輕的女記者問道:“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霍金微笑,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敲擊鍵盤,一段文字出現在屏幕上: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霍金對生活,對生命都心存感激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持有消極心態的人常常抱怨:父母抱怨孩子們不聽話,孩子們抱怨父母不理解他們,他們對生活總是抱怨而不是一種感激。

拿破崙·希爾認爲,如果你常流淚,你就看不見星光,對人生、對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東西,我們要心存感激,則人生就會顯得美好許多。

2.自我調整,寫心理日記宣泄。

3.自我積極的暗示。

每個人都會有失意的時候。贈大家一對聯。

對聯:不思x,常想一二。(橫批:如意)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常x。倘若心爲物役,患得患失,就只會被悲觀、絕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註定是如負重登山、舉步維艱了。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慶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終以那份豁達與堅韌去化解並超越苦難。

4.找老師說心理話,或找知心朋友說心事

5.聽音樂

6.運動如足球、籃球、瑜伽等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爲自己的理想抱負喝彩,加油,那還要指望更多的別人麼?如果,我們連自己的學業在最後的衝刺階段都想放棄或不珍惜,那還能談得上什麼愛國愛校愛集體麼?

(五)、贈言。將心比心。

最後,老師又幾段心理話跟大家分享,

中考是見證你三年努力成果的機會,不要把它看成可怕的門檻,你都努力這麼多,應該讓中考來證明你的價值,實現你的理想。珍惜這種機遇,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

爲自己喝彩,爲自己加油,你要相信你自己是能行的。初三了,學習不是靠興趣的,而是靠我們的理智。自己要求自己學好每一門。

我們老師曾經說過一句對我很受用的話,他說他目前沒有遇到過幾個成績好的學生本身就是天才,而往往那些成績好的,最關鍵的是他們會想,早想。也就是比一般人更早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比一般人早行動,多努力。我希望大家都成爲會想,早想的人,趁現在離中考還有200多天,加把勁衝刺,實現自己的理想。

(六)、結語:

讓讀書成爲習慣,讓自信相伴每天;讓付出見證成長,讓勞動收穫喜悅;讓我們常想一二,讓你爲自己喝彩。

讓我們自己爲自己喝彩!

讓我們大聲對自己說:

“我是最棒的!”

(七)合唱:《隱形的翅膀》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3

一、教學目標

如今,人們常常會在熱門圖書排行榜上看到勵志類書籍的影子。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正越來越頻繁地採用勵志的方式爲荒蕪的精神家園尋找寄託。而勵志教育,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針對如何做好大學生勵志教育,提出以下方法:要在教學體系中融入勵志教育,建立勵志教育體系並與心理教育相結合。

二、關鍵詞:勵志教育、學生、重要性、開展

當今中國,創業的話題以成爲人們熱烈討論的問題。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活動影響着無數的中國的年輕人,《對話》欄目使我們有機會接觸許許多多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的思想,這些思想就像早上溫暖的陽光,照亮着我們的心靈。李開復,俞洪敏,馬雲等成功人士都成爲很多大學生心中的偶像。他們的演講影響和激勵着無數年輕人。每到暑假,以勵志爲主題的夏令營又成爲夏令營中的主流。

片段一:

“我要用勤奮摧毀懶惰的習性、我要用信心驅趕懷疑、我要用真誠埋葬虛僞、我要加倍努力。我的潛力無窮,只要稍加開發,就能超越以往的任何成就。我生來應爲高山,而非草芥。我放眼未來,勇往直前……”像這樣以勵志爲主題的題材還有很多。很多教育培訓機構和旅行社都推出了勵志夏令營,把孩子送到那裏,成爲很多父母的選擇。

三、勵志教育的重點

勵志的“勵”是指激勵、鼓勵、勉勵、磨練、振奮之意;“志”是指有志氣、志向、意志,有追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及做成某事的氣概,表達要做什麼樣的人、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勵志”意爲振作精神,奮發志氣,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去實現遠大的目標。現代社會教育,都十分注重勵志教育。“勵志教育”,是指運用心理學、成功學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論,透過系統的、科學的教育,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成就動機,培養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能力,較爲系統全面地培養成功品質,激發學生的潛能的教育。在通俗意義上講就是指勉勵學生樹立志向,並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志向的教育。當前,很多大學生都存在一種心理困擾,一方面對自己生存的環境壓力感覺比較大,對未來前途憂心忡忡、茫然無助,心理壓力過大;但另一方面又缺乏明確志向,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渾渾噩噩,感到空虛、寂寞、茫然、鬱悶、無聊與無奈,學習上倦怠並充滿消極不滿情緒,學生的心理問題、德性問題、品行問題越來越突出,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社會生存能力越來越令人擔憂,歸根結底都是缺乏勵志目標。因此,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點。透過勵志教育,能激發學生的成功需要,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從而培養起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爲素質。

四、如何開展勵志教育

(一)學會賞識,尋找閃光點

賞識教育主要是針對學習成績差或後進的學生,尤其是針對在應試教育制度下,被壓抑了學習積極性、創造性,處於極其自卑的學生。賞識教育是對應試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懲罰教育的挑戰,以賞識爲先導,激發被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潛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與自覺性,從而讓教育順理成章地自然發生,因此對教育者來說,要牢牢樹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觀念,善於發現受教育者的閃光點,使教育潛移默化地發揮其功效。

(二)建立勵志教育體系

1、讀書勵志體系。知識給人以力量,給人以智慧,給人以啓迪,給人以修養。大學生要有選擇地閱讀勵志佳作,如《論語》、《人的性格弱點》、《成功法則》、《大長今》、《狼圖騰》、《做最好的自己》、《一生中要懂得200個哲理》、《哈佛女生劉亦婷》、《人性的優點全集》等勵志書籍。

2、課堂勵志體系。課堂是勵志教育的主渠道,勵志教育的核心是積極導向,要引導學生每天說好的、聽好的、看好的、學好的,對任何事情都要從積極的方面去思考。其中,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尤爲重要,比如,每個人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怎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如何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規劃自己的人生;如何培養班級團隊精神;如何處理好學習與戀愛的問題;如何爲將來的擇業做好必要的準備等等。而這些東西,都是學生面對並最感興趣的實際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時穿插這些勵志教育內容,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同時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學會調節自己的感情、情緒、思想和行爲習慣,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專題講座、專題報告勵志體系。學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定期地有計劃地開展專題講座,邀請勵志教育專家或者對此有研究的教師定期爲學生做勵志教育講座。還可採取記誦校風、校訓,聆聽傑出青年事蹟報告,聆聽成功人士專題報告等形式激發大學生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潛質。

4、勵志教育環境體系。學校應當重視並營造富有激勵精神的校園文化環境來薰陶學生,讓學生經常得到鼓勵,處處受到激勵,保持強烈的成就動機和成功要求。學校可充分利用教室、寢室、食堂、圖書館、閱覽室、體育館等校園空間或者宣傳欄宣傳勵志格言,營造勵志氛圍,建設勵志校園文化。還可定期開展誦勵志詩歌、唱勵志歌曲、講勵志故事、看勵志電影系列活動,並充分利用校園網、宣傳欄等媒體宣傳勵志事蹟,宣揚勵志理念,樹立勵志典型,弘揚勵志文化。

(三)學會勵志,增強內動力

有了明確的志向,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勵。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給予學生最充分、最真誠的激勵。通常可採用愛心激勵、動機激勵和興趣激勵等方法。

1、愛心激勵。愛是人類社會最美好的感情,愛心是一切成功最大的動力,作爲教育者應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信任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都充滿愛心。

2、動機激勵。動機決定人的行爲,教育者應教育學生以學業進步、創業成才爲奮鬥目標,而不僅僅是以成績、證書爲學習目的,培養學生志存高遠,大膽追求,奮發向上,積極進取,對未來成功充滿信心的健康心態。

3、興趣激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生成長的直接內動力。學生對其感興趣的事物就會主動去學習和研究,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技能,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喚起學生的興趣並發展成熱愛。

(四)勵志教育要結合心理教育

勵志教育立足於學生潛能的發揮,立足於學生的終身成功和幸福,教育只有立足於學生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走到學生心中去。因此,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心理上的引導,促使學生養成以健康積極的心態認識和處理問題,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能夠自覺調控自己的情緒,學會解決心理衝突,應對心理挫折。

五、班主任結語

勵志教育是一項艱難的工作,絕非一日之功。勵志教育要不僅要立足於學生的心理,更需要學校的外部條件。所以,要多讓學生參與各種勵志實踐,特別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勵志,學生的自我激勵能力會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4

目標設計:【勵志】

(1)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胸懷夢想;

(2)幫助學生完善自我,克服困難,努力實現夢想;

過程設計:

一、匯入:

用堅強的無肢人約翰。維尼的視頻匯入主題之一—即使我們一無所有,我們仍然可以有夢想。

二、班會過程:

1、小主持人上臺開場白

2、詩歌《播種與夢想》——把握自我,認識夢想;

3、同學們暢談各自的夢想;

4、探討在追夢的路上正遭遇或將會遇到的困難及應對措施?

(比如: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等等)

5、名人堂啓示錄——俞敏洪一分鐘勵志演講;

6、聾啞小提琴手的`勵志成長之路視頻——有志者事竟成;

7、小小蝸牛的MV——無需妄自菲薄,即使再渺小的生物也會因爲胸懷夢想,併爲之鍥而不捨而變得偉大;

三、結束:

1、夢想簽約儀式;

2、班主任寄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誰都有資格擁有夢想,假如你擁有夢想併爲之鍥而不捨地努力,那麼夢想終究有一天會因爲你的努力你的付出而實現。同學們你們的未來無比燦爛,你們的夢想沒有盡頭,加油!

後記:效果不錯,發揮了勵志作用,之前,部分因不堪畢業班學習壓力的重負而變得有些萎靡不振的同學又重新振作起來,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