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策劃書>

主題班會評課稿怎麼寫

學問君 人氣:1.93W

導語:主題班會評課稿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爲大家整理的有關主題班會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主題班會評課稿怎麼寫

篇一:主題班會評課稿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主題班會評課稿

三店街宋寨小學 王冬生

《習慣養成,你我同行》主題班會,圍繞“習慣養成”設計、安排整個活動過程,全程體現了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要不斷身體力行,使習慣成自然的培養和教育。

一、主題選擇有針對性、實效性。

“習慣養成”永遠是一個不過時的話題,在兒童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孩子可以受益終身;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壞習慣,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更是一種以人爲本、人情化的教育。“習慣養成”更是一種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的教育。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認爲父母爲自己所做一切都是應該的,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的孩子將是危險的。基於此,胡老師選擇了“習慣養成,你我同行”這一主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且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

 二、情境設定真實、有效。

這節課,老師創設了多個真實、有效的情境:生活衛生故事、飲食衛生故事、衛生習慣調查、學習習慣養成故事,習慣養成兒歌等,讓學生的習慣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在無意識狀態中形成,達到了預期目的。

三、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有層次性。

本次班會活動表現形式豐富:看視屏、講故事、現場調查、唱兒歌、做遊戲等,而且在過程的安排上有層次性。如透過講習慣養成的

故事、唱《習慣養成兒歌》、衛生習慣調查等一系列活動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習慣,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給學生,活動開展規範、有序。

這節班會活動安排有序,一環緊扣一環,真正做到了教師是傾聽者,點撥者,學生是主體。整個過程是學生主持、全員參與的過程,是學生真實的思想內化與生成的過程。

建議:這節班會課是教我們學生的學會養成良好習慣的剛剛開始,前期的教育工作(準備過程)和即時過程後,不能忽視班會課的後續的教育過程,它是班級教育的進一步延續與發展。

篇三:主題班會評課稿

“感謝有你”感恩主題班會評課稿

徐連書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我在4月19日有幸觀摩了初一10班的“感謝有你”主題班會,現將我的觀摩心得向各位彙報。

一、設計巧妙,構思獨特

以感恩父母爲主題的班會設計在網上有很多,我聽了不少這樣的主題班會,我也不止一次地親自開設過這樣的主題班會,但這一節班會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才明老師引用今年第6期《讀者》上的一篇文章《民工老李的數字化生活》作爲開篇和匯入,引出本節班會課的話題“爸爸媽媽一天的數字化生活”。這個開頭設計新穎,構思巧妙,一下子激活了學生沉睡的記憶,開啟了學生的話匣子。學生們從“數字化生活”這個全新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父母,認識自己的父母,感受自己的父母,這個切入點選得好,選得巧,選得獨特,不入俗套。透過這個角度,學生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工作的艱辛與不易,感受到了父母愛子女的無私與奉獻。

 二、參與主動,展示積極

我想這一節班會課給各位聽課老師留下的深刻印象還有學生參與主動,展示積極。這一節課充分體現了我校“333”高效課堂模式的特點。“我展示,我精彩”,“我參與,我快樂”。從班會課開始前的女主持人的才藝展示,到圍繞主話題“說說爸爸媽媽的數字化生活”的討論、交流、展示,初一10班的孩子們充分地開展小組討論、交流,展示。他們的展示做到了“三大”,即“大聲”“大方”“大膽”。

他們或敘述父母一天工作的艱辛,或講述父母關愛自己的點點滴滴的細節;他們或抒發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或表達好好學習用自己的行動來報答父母的決心。這一節班會課,幾乎全班同學都參與了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當然,正如我自己上課一樣,這節班會課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覺得學生的展示形式單一了一些,缺乏必要的變化。臺上展示的學生和臺下的學生也缺少互動、對話。另外,教師的點評缺失。我覺得一節班會課,班主任的參與不可缺少,班主任不應該完全退居幕後,應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應對學生的展示進行適時地點評,以提升學生展示的質量。

總之,我覺得這一節班會課主題鮮明,設計獨特,效果顯著,感謝毛老師,感謝初一10班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