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辯論賽>

大學生辯論賽的意義

學問君 人氣:1.81W

爲什麼要參加辯論賽呢?舉辦大學生辯論賽有什麼意義?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大學生辯論賽的意義,歡迎閱讀參考!

大學生辯論賽的意義

辯論賽主要爲豐富同學們課餘生活,活躍校園氣氛開拓思想,體現大學生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培養髮掘辯論人才,本着“公平競爭,力爭第一”的精神,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視聽,演講和其他能力,團隊的組織和團結協作能力。辯論是一項可以提高思辯能力,豐富課餘知識,培養團隊精神,鍛鍊思維表達的活動。所以希望透過本次比賽,豐富同學的課餘生活,提高思辯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使各系之間,學生之間互動。

在這個越來越開放的社會裏,人們的言詞爭論好像比以前更加熱烈了。就連我們古來就十分厭惡詞訟之爭、推崇“剛毅木訥”的泱泱華夏,這些年人們也開始熱衷於辯論、演講這些辭令之術。比如各種各樣的大學生辯論賽如火如荼,電視上的辯論賽轉播吸引了萬千眼球,幾乎每個讀過大學的人都受過辯論的洗禮。可見,語言生動活潑、魅力無窮,並不能完全形式化,變成數學運算。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語言是一個開放的文化系統,邏輯卻不是,數學也不是。語言不能完全變成邏輯,但語言又離不開邏輯。語言中講一些邏輯,自覺地運用邏輯,確實能清除日常生活中大量無謂的爭論,有助於人們明辨是非,理性地行動。從邏輯的`角度來看,如今我國大學生們辯論得口乾舌燥、面紅耳赤的許多題目,其實是些無謂的爭論,完全可以坐下來運算一下,散夥,回去吃飯睡覺談戀愛。

有一些辯題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vs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vs掃天下不必要掃一屋”等,正、反方在邏輯上是不對等的,一方明擺着就不能證立,一方明擺着就能證立,有什麼好辯的?最可悲的是在一些辯論中,持明顯邏輯錯誤觀點的一方竟然勝利了,贏來了大家的一片喝彩:好口才啊!黑的都能說成白的!真理究竟是什麼並不重要,勝者爲王,敗者爲寇。辯論過程中只要大量的排比句、名人名言一古腦砸下來,氣勢如虹,1+1可以不等於2,“指鹿爲馬”也不是不可能。這樣的辯論,毒害學生們的心靈,其利很少,其害很大。當然,這些怪現狀又不能歸咎於辯論本身,不能說既然如此,乾脆取消辯論算了。君不見西方人自古以來就熱衷於演講、辯論,不但沒有把人全變成巧言令色、無是無非、投機取巧之徒,反而孕育、促成了令吾人欣羨的科學、民主,所以一定是我們的辯論本身出了問題。

鬥嘴的“口才”人人可以得而用之,而只有閃爍着思想與使命感火花的“口才”纔可道“大家風範”。歷史上的“說客”多如牛毛,但名垂千古的只有鳳毛麟角的“挽狂瀾於既倒”的志士仁人!康梁“公車上書”的“口才”與紀曉嵐“三陪”式“口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一個是憂心如焚救國心切,另一個是專哄主子開心的“鐵齒銅牙”,簡直有天壤之別! 當大腦空空失去了思想的功能,任何“辯論”都有“廢話一堆”的可能。那種毫無意義的“鬥嘴”,簡直誤了大批“子弟”!到頭來,三尺軀殼上的大腦只識“風向”,以“風向”決定“舌向”,即便巧舌如簧,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口腔體操”式的“辯論”可以休矣!因爲它不能表現莘莘學子的真正價值,只會把他們誤導成爲饒舌的快嘴、思想的白癡!

如果一場辯論比賽就能讓一個人放棄自己的觀點與思想,哪怕是暫時的,那麼這個人自我背叛的代價也太低了。 我也參加過辯論賽,贏了又如何呢?“思維與邏輯得到鍛鍊”?但是如果它們不爲你自己的意志和觀點服務,要來又有什麼用?幾乎每次看到己方或對方“辯友”勝利後激動萬分,我都很悲哀,因爲幾乎所有我遇到的論題都讓我產生心理上的反感,並且我還要強作歡顏地爲它賣命,爲之喜,爲之憂。 我以爲,辯論訓練,包括辯論賽是可以繼續的,但是每一個參與者都不應該被強行置於一個給定的觀點,一個他人的意志之下,這樣的辯論纔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