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辯論賽>

大學生辯論賽二辯問題有哪些

學問君 人氣:3.14W

大學生辯論賽二辯問題有哪些?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大學生辯論賽二辯問題,歡迎閱讀參考!

大學生辯論賽二辯問題有哪些

應題主要求,增加一些對於辯題本身的建議。把握好辯題中的“關鍵”二字,也就是說辯論的前提是“自身能力”和“外部機遇”都是必要條件,缺一不可。如果對方說出“在沒有外部機遇的情況下,自身能力是沒有作用的”一類的觀點的時候,你們必須指出“本辯題的前提是雙方共存,討論的是關鍵二字,請對方辯友不要偷換概念。”

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中國大學的辯論賽當中,馬克思的觀點是絕對的真理,雙方都不敢反對,政治原因你懂的。而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當中對於“內因(自身能力)”和“外因(外部機遇)”的關係有很詳盡的論述。好好研究一下,然後用馬克思的觀點作爲論據,對方不敢反駁的。

我認爲喬布斯是個很好的例子,幫主在動畫、音樂、消費電子等等領域都能有所建樹,即使被蘋果公司解僱的一段人生低谷時間裏,也能成功創立的NeXT,爲後來的蘋果崛起打下基礎。總之就是無論外部機遇如何變化,喬布斯憑藉自身的能力都能獲得成功。

自身能力中就包含了對於外部機遇的感知能力與把握能力,沒有能力者在外部機遇無限的時候也不能獲得成功。舉例如當年手機業界的龍頭老大Nokia,在Nokia巔峯時刻移動互聯網時代也隨之而來。但Nokia在資金充足、市場份額巨大、人才衆多、用戶忠誠度高的情況下依舊失敗了,不能說沒有機遇,實爲能力不夠。

外部機遇往往也是有能力的人創造的,沒有馬雲阿里巴巴的崛起,就沒有快遞行業的巨大發展。沒有微軟的Windows,就沒有衆多軟件公司的成功。所以創造外部機遇,也是自身能力的一種。

二辯,根據賽制不同,需要做的任務可能有:申論,攻辯(不可打斷對方),質詢(可打斷對方),小結,對辯(雙方1對1單挑),自由辯主力,被攻辯,被質詢等。

有以上諸多角色加身,2辯真的不好當。題主是第一次打辯論,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學那麼多,會一條,就夠了。所以,我只寫一些關於最基本的攻辯的東西,順便加一點質詢,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攻辯:所謂攻辯,即一方提問(一般會規定15秒一個問題),一方回答(基本會規定20秒一個回答),一方說話時另一方不得打斷。

在攻辯規則下,被攻擊方會傾向於用無意義的回答迴避問題,進行申論,儘可能耗費回答時間,用一些“對方辯友的例子我不是很懂,但是我相信blabla~”“對方辯友又將一切都歸咎於外在機遇,所以您是將blablabla都看做外部機遇,那我不知道您方究竟認爲何爲自身能力”這些回答拖延時間。所以攻辯規則下的攻擊方,應該儘可能的使用封閉問題,簡單問題,單邏輯線的問題。

所以,將你的所有問題都設計成“是不是”“對不對”“應該不應該”“可以不可以”這種二項選擇題!

比如:辯題:青年的`素質提高是由家庭養成的還是由學校養成的?

如果家庭方攻擊學校方:

【家庭:請問您,聯合國於1985年國際青年節,首次將青年界定爲15至24歲之間的人,您方是否認同這種劃分方式?

學校:既然聯合國也作出規定那我方當然認同。(拖延時間)

家庭:好的,那大學生也就是青年嘍?

學校:如果是年齡在15到24歲的大學生,那確實是青年。(努力拖延時間)】

家庭:再請問您,一個青年大學生上完廁所不沖水,是不是沒素質?

學校:是的。(對方只能這麼回答)

家庭:如果,這名大學生的父母跟他說過,上完廁所要衝水,是不是這個大學生可能就不會這麼做?

學校:但是很可能這名大學生所在的家庭是旱廁啊!(對方警覺性足夠高,纔會用這種方式來回答,學校方的目的是想說明有些素質是家庭意識不到的)

家庭:也就是說您認爲即使媽媽告訴孩子以後上完廁所要衝水,孩子也肯定不會沖水?(取非,在此過程中取極端,曲解對方等待他反駁)

學校:不是肯定不會沖水,是可能這個家庭意識不到需要衝水這個問題。(對方警覺性夠高,纔會從根本上否定掉這個問題)

家庭:那麼請問您,學校如何讓這名大學生的素質提升?

從解決力度上,利用這種問題難以發現發現難以懲治懲治無法提高來打擊對方。

【】是對於青年定義的確認,其實一辯稿說一遍就夠了,但是這裏沒有一辯稿,所以寫進去作爲情景帶入。你看,在對手十分警覺的情況下,4個問題,還是能搞掉對方,所以,用包裝精美的例子逼迫對方不得不承認你讓他承認的事,就叫攻辯。

關於質詢:僅僅舉個例子。其中不同,慢慢體會。

題爲:“應不應該允許死刑犯立功減刑”。

反方:你們的觀點1 是不是說由於死刑犯之前有了2年時間去立功減刑,所以判決之後,就不應該給這樣的機會了,對吧?

持方:我們說的是由於這個人在死刑判決之前只是犯罪嫌疑人,不叫死刑犯,而這個嫌疑人不一定是2年而是最長可以有2年的審判時間,如果他在這段時間內都沒有去立功減刑,就說明他在被判決死刑後,他就是站在人民的對立面的,是罪大惡極的人,所以不應該允許。

反方:也就是說,你們認爲因爲之前已經給了很長時間的立功機會,所以判決之後就不應該給了,對吧?

持方:對的

反方:那麼會不會出現今天自由辯中對方說的情況:由於汶川大地震,有一個死刑犯救了很多人。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死刑判決前他可以因爲救了人而減刑,但是死刑判決後他就只有死了。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削弱可信度)

持方:但是這樣的可能機會是很小的反方:有沒有這種可能?

持方:有,但是很小很小的機率

反方:你用一紙判決判定了一個人可以生或者必須死,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