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歷史德育教學工作總結(精選3篇)

學問君 人氣:2.51W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收穫的不僅歲月,還有成長,讓我們一起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那麼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教學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德育教學工作總結(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德育教學工作總結(精選3篇)

歷史德育教學工作總結1

中學歷史教學道德知識的教育,主要是藉助於歷史道德形象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爲規範、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等道德知識的教育,並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道德觀念與道德信念。

中學歷史教科書寫進的大量優秀歷史人物的道德品質,是道德知識教育的生動材料。藉助於歷史道德形象進行道德知識的教育,首先要對歷史人物的道德行爲做出分析和概括,使學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規範,認識道德行爲的是非、善惡、美醜的準則。優秀歷史人物的道德行爲豐富多彩,各具特色,如憂國憂民、報效祖國、以死殉國;天下爲公、至大至公、捨身取義;求索攻堅、追求真理、不畏艱難;尊師敬業、謙虛禮讓;勤勞節儉、崇儉反奢;誠實正直、行己有恥,等等。除此之外,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們在判斷歷史人物道德行爲的是與非、善與惡時,還應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其道德行爲是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道德文明的發展。在歷史教學中,組織學生有目的地歸納歷史人物道德行爲所涉及到的三類社會關係,是道德知識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根據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特點,應主要抓住愛國主義這條主線,使學生牢固地樹立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關係的道德觀。

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教學經常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評價歷史人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進行着道德評價。例如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外國列強對中華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後繼、爲國捐軀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貪生怕死、投降求榮的賣國賊。對愛國者和賣國賊的對比評價可以提高道德評價的水平和效果。

此外,歷史教科書以醒目的方式寫進的傑出歷史人物的名言、名句、句聯,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這些歷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風貌,不僅概括了他們的道德觀念,而且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謙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間”;亞里士多德的“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着,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等等,既是進行道德知識教育的生動材料,也是培養道德情感的良好憑藉。

歷史教學進行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養成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道德行爲習慣,需要透過一系列的模仿、無數次的重複、有意識的練習以及與壞的習慣勢力作鬥爭等實踐活動來培養。歷史教師要善於將歷史榜樣的行爲規範和學生現實生活中的行爲規範有機地聯繫起來,指導他們在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父母、同學、親友的關係以及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處世做人。

歷史德育教學工作總結2

這個學期我繼續擔任八年級的歷史教學工作,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同事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反思。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教學過程中需要面面都儘量考慮到。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爲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讓他們更瞭解歷史,更喜歡學習歷史。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總結過去一年的教學工作,從中得到了一些體會,同時也找到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確定了今後工作高興的方向。

歷史德育教學工作總結3

在平時的歷史教學,對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常常會聽到些不和諧的聲音。民族自豪感的缺失,成爲現代高中生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民族精神的教育,歷史教學在這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爲歷史教師,責無旁貸!

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呢?這個學期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運用“以情優教”的原理,貫徹對於滲透民族精神的教育。

一、“以情優教”——歷史教學中情感教學的重要性和優勢

所謂情感教學,從最根本的涵義上說,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教學。這是作爲教育者的人對受教育的人進行教育所應實施的真正的教學。“以情優教”是情感教學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條原則,它指教師在教學中應自覺地在傳授知識、技能,傳播思想、觀點的同時,伴以積極的情感,達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學效果。以情動人、以事感人,營造濃郁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圍,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導向。

歷史學科實施情感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它以具體的事實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就其自身特點來看,一方面,它時空跨越大、人物事件雜、概念觀點多;另一方面,歷史是生動、形象、具體的,情境性強,有利於激發情感體驗。不僅如此,歷史是“永恆的建設性的道德遺產”,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都可以從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中找到典型,如懲惡揚善、順應潮流、憂國憂民等。同時,歷史又似一面鏡子,透過形象的材料使我們瞭解過去,認識今天,並不斷完善自我。歷史充滿了真、善、美與假、惡、醜的爭鬥,如封建社會“大治時期”的安定與繁榮,“大亂時期”的動盪與衰敗;志士仁人的高風亮節,民族敗類的猥瑣醜陋,都會隨時激起情感的層層漣漪,引發心靈的昇華。可見,歷史知識之中,孕育着人類所特有的進階情感,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都能得到體驗並受到薰陶。

二.“以情優教”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實踐

1、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達到以“優教促學”,促使情知和諧統一。

教師應該從歷史教學的整體目標出發,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例如在中國百年屈辱史這一系列內容中,列強的侵華和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是貫穿中國近代史的兩條主線。列強的侵略,是導致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鬥爭的根本原因,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衆自發組織抗擊外敵入侵,構成了19世紀中國軍民捍衛民族尊嚴的畫面;20世紀持續8年的抗日戰爭,譜就了其中最瑰麗的篇章。中國軍民在維護國家主權中所形成的強大力量,匯聚成無堅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動中國歷史的發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很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加強對學生民族素養的培養。此外,歷史教師還可以把歷史和現實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確的人生態度。

2、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學植根於教學活動始終,教師要善於研究與反思教學實踐的能力,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把握情感教學的契機,使課堂教學活動實現更完美更理想的境界。只有教師自己擁有了豐富的情感修養,才能去潛移默化感染學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喚起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形成師生情感交融、溫馨愉快的學習環境。

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透過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語,以扣擊學生心絃,產生情感共鳴。如講“南京大屠殺”,義憤填膺、慷慨激昂,滿懷悲憤之情。另外,我也會藉助現代資訊技術,努力創設特定的歷史情境,透過掀起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以喚起學生的民族情感。

例如在《中日甲午戰爭》一節中教學時先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在學生面前展現一幅生動的黃海大海戰的激烈場面,當學生看到鄧世昌率領受到創傷的“致遠”號艦開足馬力向敵艦“吉野”撞去時,內心不禁爲民族精神中大無畏的爲國捐軀的精神而感動,而且爲祖國有如此高風亮節的愛國志士而自豪,但是也爲“致遠”不幸被魚雷擊中,鄧世昌和全艦二百五十將士壯烈犧牲而感到惋惜,同時也產生了爲什麼“致遠”號撞不到“吉野”反而被魚雷擊中的疑問。這時候我抓住時機,補充史料:我方的旗艦最高時速14海里,“吉野”的時速高達20海里;我艦發一炮,“吉野”同時發四十炮;我艦靠目測,“吉野”有瞄準器,雙方武器裝備實力懸殊是導致勝負的客觀原因。此時我聲情並茂,慷慨陳述:“但是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最高統治者西太后等對外妥協賣國是主要原因。戰前西太后爲了她的'60壽辰大慶,竟挪用海軍軍費去修頤和園,如此腐敗國家的科技怎能不落後,軍力怎會強大!”這樣以真摯的感情,寓情於理,使學生一方面認識到侵略者的兇惡嘴臉,另一方面也對清政府的腐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培養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落到了實處。這種懷着真摯的感情去教育學生,以情動人,以情育人的教學方法深得學生的好評,在學生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3、發揮學生的積極情感,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

歷史學科運用情感教學,首先,從教育觀念上應從人的特點、人的需要、人的動機、人的尊嚴等出發,把學生擺在教育的主體地位。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發揮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作用,注重在民主平等、互重互信、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的前提下,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當然要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沒有前面所述的教師在最初的備課階段對於教材的挖掘,沒有教師主導地位的積極運用,以此做鋪設,要讓學生自覺、自主的參與是比較困難的。但是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情感,首先還是要落實於課堂情感氛圍的營造,而且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學生纔會有情感的共鳴,從而纔能有話說、願意說。

其次,古人常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如果能夠將這樣的情感氛圍延伸至課堂外效果會有出其不意的好。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活動,能讓學生在親身參與體驗中傳承民族文化,讓民族精神教育在學生的主動學習中貫徹。

三、德育在課堂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就目前的教育現狀而言,教師在課堂上容易出現兩個極端,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則,避免情感教育荒漠化。因爲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情感的缺失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族精神成爲浮於表面的口號宣傳。這就使得學生面對教師講述“四大發明”這樣的內容,往往會沒有靈魂的脫口而出“這是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這樣的“口號”,在課堂中出現的頻率不在少數,很多時候甚至就是教師直接在講述。

二則,注意情感教育的“矯枉過正”。教師情感的表達要平和、適當,既不可毫無表情,冷若冰霜,也不可以情害意,熱情過火。歷史教師要學會把握自己的情感,依據歷史知識素材,自我地調控情感,當柔則柔,應剛則剛。“史求真”,如何客觀、真實地將過去的事件再現始終是歷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原則。

在中日關係史中,我們就往往會上這樣尷尬的境地:當我們爲南京大屠殺中日軍的滔天罪行滔滔不絕,自以爲是利用課堂在進行充分的民族精神教育時,學生卻在不假思索的說:“我們給日本人來個東京大屠殺”。很明顯,這不是教師教育的初衷,但是卻因爲教師自身情感教育尺度上把握不當所導致,這也就造成學生對於歷史認識的偏頗。

總之,民族精神可以激發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它是民族維繫的精神紐帶,民族發展的精神動力,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所以,作爲歷史教師,我們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