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有關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4篇

學問君 人氣:2.66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4篇

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今年我擔任初三1、2、3、4四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化學是初三新開的學科,是學生跨入化學科學殿堂的啓蒙階段,又是中考必考的學科,短短一年的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有關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能具備將來探索化學科學的興趣和靈氣,還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升學問題。化學學科是新開的學科,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劣勢,放在初三開設化學是因爲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引導得好能事半功倍,一旦學生學習基礎薄弱,或者學習被動,或者存在畏難情緒,那麼面臨的困難也就大。

本地學生由於這樣那樣的社會、家庭、自身因素,普遍學習情緒不高,有一定的畏難和依賴心理。另外,由於沒有晚修等輔導時間,面對每週三課時的安排,我們的教學任務相當艱鉅,爲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我們制定並在實際教學中即使根據情況進行有效調整,現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複習舊課匯入新課,使新舊知識銜接好;很重視新課程理念的貫徹,讓學生透過探究獲得知識。例如:在《質量守恆定律》教學時時,我設計並實施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提出問題]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有什麼變化?

[猜想或假設]

[設計並進行實驗]實驗一P96實驗二P96

[結論]1、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2、設計實驗探究“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有什麼變化”時,

若裝置是敞口的,則反應不能有氣體參加或生成

若選擇的反應有氣體參加或生成,則裝置必須是密封的,

[練習]1、下列說法符合“質守定律”的有()

(1)1g紅磷在2g氧氣中燃燒生成了3g五氧化二磷。

(2)完全電解10g水得到的氫氣和氧氣質量之和仍是10g。

(3)鎂條燃燒後增加的質量等於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

(4)10g水完全汽化後仍爲10g水蒸氣。

(5)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後的質量爲200g。

1、用微粒的觀點解釋“質守定律”P98

[歸納]化學變化中“五不變”物質的總質量“兩必變”物質種類

元素的種類分子種類

種類

原子的數目

質量

在教學實踐中,我堅持面向全體,講

課時緊扣課本,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

二、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

化學學科有它自身的優勢——化學實驗,它能使學生產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了解現象與物質的本質及其變化的規律;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實驗探究,讓學生透過親身的探究性實驗活動,激發化學學習的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情感,理解科學的本質,學習利用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學探究的能力。、

例如,組織學生探究氧氣的製取方法、氧氣的化學性質;探究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安排學生探究在有高低不平的兩支蠟燭的燒杯

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今年我擔任全校九年級化學教學工作及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化學是初三新開的學科,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劣勢,放在初三開設化學課是因爲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得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引導得好能事半功倍,一旦學生學習基礎薄弱,那麼面臨的困難也就越大。

學生由於種種原因,普遍學習興趣不高,有一定的畏難和依賴心理。所以我們的教學任務相當艱鉅,爲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在思想上嚴於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對自己要求更爲嚴格,力爭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學生的心目中樹立好的印象。本學期,本人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

二、教育教學方面。

1、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

⑵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減輕學生的負擔。

2、打好基礎,趕進度不可取。

考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係,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1)抓基礎知識。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2)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瞭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透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3、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平時教學與複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4、加強實驗教學,中考試題中,實驗題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及複習中加強了這一部分的力度。平時我也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三人行,必有我行焉。我注意平時和其他交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學習教學方面的好的經驗、方法,學習管理學生方面的好的辦法,本學期取他人之長對我的幫助不小。

三、成績和不足。

1.本學期使大多數學生對化學很感興趣,基本上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了合格率,爭取到了較高優秀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不足:對於優生過於相信,檢查的力度不夠。對於後進行由於面過於大,力度不夠。方法花樣太多,學生暈頭轉向。

四、今後努力方向。

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尤其是後進生的轉化,開動腦筋,吃透教材,努力更好的教育管理學生。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爲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啓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爲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奠定基礎,也能爲學生將來參加工作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做好準備。鑑於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特點,要想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就必須打造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高效課堂。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實踐,要實現初中化學教學的高效課堂,就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走近學生,讓學生喜歡上化學教師

教師與所教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連帶關係。如果學生喜歡上某位教師,那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就會明顯提高。假如學生不喜歡某位教師,那麼,學生就與那位教師不配合,教學效果就自然低下了。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面

前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僅僅體現在知識的淵博方面,還體現在個人的涵養上。教師欲在學生面前樹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淵博的知識,課堂教學有深度、廣度。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備好每堂課,課後還要做好自身的“充電”工作。其次,轉變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宰着課堂,學生不敢對所學的知識“插嘴”、“多話”。這種課堂,貌似師道尊嚴,但學生的內心不敬佩教師,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沒有調動起來,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共同開展合作學習。因此,要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課堂。

二、科學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喜歡化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爲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化學是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它有很多獨特的魅力。學生剛學化學時,常常被化學實驗的各種現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實驗讓學生喜歡化學,比如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學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緊密聯繫。事實證明,學生對於聯繫生活的知識最感興趣,比如怎樣進行滅火、胃酸的治療、水污染的防止、鐵製物的防鏽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精講多練,開啓高效課堂教學的一把鑰匙

精講,就是配合教材內容,面向全體學生。突破重點,帶過一般,設疑破難,爲學生創造思維情境。練是鞏固知識的途徑之一,練要練到點子上,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能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的或口頭表達練習的,就儘可能讓他們動手動口實踐,以達到真正掌握知識,舉一反三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針對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繫的轉折點以及學生易混淆的地方,結合思考題給學生以點撥、啓發和疏通。教學過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識體系,透過精講多練,就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 性和自覺性,使課堂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四、課後反思,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催化劑”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假如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爲名師。”課後反思是教學活動的回顧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被忽視。透過課後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過程,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誤的原因,避免今後出現更多的失誤。思考學生在學習上的困惑,找出學生困惑的原因,再選用合適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刻苦鑽研,積極探索,努力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我們的學生能力得到提高,潛能得到開發,智慧得以生成,人格得到完善,這纔是真正有效的課堂,高效的課堂。

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人已經在種田中學工作一年,擔任初三四個班的化學教師。對於剛走出大學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學校即安排我從事畢業班教學工作是對我的信任與考驗。

這一年的教學工作,我取得了較爲滿意的成績,這離不開學校領導對我的關心和老師們的幫助。當然,在這兩年的教學工作中,讓我收穫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對於新教師而言,發現問題,並從問題和困惑中去尋求解決的辦法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而走通這條途徑就必須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總結成功的經驗,探詢失敗的教訓。

一、轉變教學行爲,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念

初中化學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作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堅持“一人爲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師生關係。“對話”不僅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並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當是源於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應當屏棄那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爲,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爲化學學習的主人

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定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資訊,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後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索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同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的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小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三、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是怎樣想的?”、“透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

四、以學生實際情況爲出發,認真備好每一堂

備課是教師課前所做的準備工作。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他既有明確的意義有大致的範圍。因此,上課前教師(尤其對新教師而言)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透過認真備課來了解課程標準,熟悉教材,收集和組織材料,更應從備課活動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減少教學時的不確定感,找到一個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