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實用】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3篇

學問君 人氣:3.21W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3篇

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時光飛逝,轉眼這一學期又結束了,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引用冀教版小學三年級音樂下冊教學總結。

一、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及學生掌握情況

本學期圓滿完成了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學生掌握情況如下:

1、學會了15首歌曲,能夠背唱4-6首。學習了用正確的口型唱歌,能夠注意咬字、吐字。

2、學習了用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斷音的唱法。學習了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情感。

3、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4、欣賞優秀的歌曲,簡介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欣賞了優秀器樂曲,簡介常見樂器和演奏形式。欣賞了優秀的民歌、民間舞蹈。

5、初步瞭解了速度、力度、節拍、音色、音區等在音樂中的表現的作用。

6、學習並感受了音的高低、音階排列的順序。感受並認識了2/4、3/4、4/4及其強弱規律。學習了連線、換氣、延長、反覆、頓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記號。進行了節奏和旋律短句的練習。

7、能夠隨着音樂進行有表情的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動作。學做音樂遊戲,學習了歌表演、集體舞等,注意音樂與動作的配合。

二、主要成績和經驗

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始終按照音樂學科管理制度嚴格管理學生,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始終以一個新教師的身份要求自己,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切實做好一切教學常規工作,尤其是在備、講、批、輔、結方面,兢兢業業,從不敷衍了事,並堅持做好培優扶差工作,每期常規檢查都得到肯定,工作總結《引用冀教版小學三年級音樂下冊教學總結》。

1、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爲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透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

2、課堂管理:

爲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爲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3、課外興趣活動:

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按學校的計劃,在學生中挑選在音樂上有潛力的學生,每週開展音樂興趣小組活動。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已經有了明顯成效.

三、存在的不足

1、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2、對於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爲批評力度不夠。總以爲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現。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爲寬鬆。致使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因此,今後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把握尺度。還有,幽默力量運用不夠。

3、學生活動的時間太少,從而導致學生的進步幅度不是很大,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今後的時間我將吸取這些教訓,爭取下學期學生能夠取得喜人的成績。

四、改進的具體措施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學習方法。

2在側重情感、興趣培養的同時,加強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3、在課堂教學中,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把握尺度。

4、增加學生活動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總之一學期來,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爭取做到更好。

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篇2

經過了不斷的實驗和研究,現總結實驗的工作情況及經驗。

一、以音樂的五大“基本理念”爲教學的新理念。

課改實驗教學工作展開以來,新的理念使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進行了反思和重新審視。在過去那種以教師爲中心、以課本爲中心的一板一眼的教學模式以不在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應積極學習和貫徹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改變教學觀念,以音樂的五大“基本理念”作爲教學的新理念。在教學中,教師要敢於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把學生作爲教育的主體,透過各種手段使學生懂得“愛學”與“如何學?”培養學生熱愛音樂及高尚的情操。

二、教學手段靈活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我一改以往先練聲再拍節奏等沉悶的教學方法,而是先讓學生聽、感受歌曲及猜謎、講故事等教學手段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小貓釣魚》這一節研討課中,我這一課,我讓學生多聽、多看、多講,讓他們多表演、多參與、多評價。讓學生互評。將知識滲透在活動中,激發他們的動力,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輕鬆。特別要多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大膽創新,容許學生有許多不同的答案,課堂氣份自然活躍。也就是一堂優質課了。我除了讓學生聽、唱、拍、跳、演外,還用猜迷來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又讓他們講些故事,在編創節奏和歌詞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將知識滲透在活動中,激發他們的動力,學生學得高興、學得輕鬆,教師也教得開心。我還讓學生表演各民族的舞蹈,感受各民族的文化及風土人情,特別要多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大膽創新,容許學生有許多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表達方式,課堂氣份自然活躍。教學實驗科研化,每月寫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實驗記錄、每月小結和學期總結等,總結出好經驗,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四十分鐘裏,受到音樂美的薰陶.

這學期以來,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爲了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現作總結如下:

一、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益

1.培養了學生參與音樂藝術活動的積極性,大多數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2.培養了學生初步分辨節拍、聽辨不同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的能力,並運用體態、線條能夠做出反應。

3.培養了學生的演唱能力,能夠在自己的的表情動作的配合下演唱歌曲,並瞭解中國及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風格。

4.培養了學生創作的能力,在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陶冶了學生情操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5.培養了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6.在教學中,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運用範唱方式與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啓發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了有感情地歌唱,透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了成思想教育。二、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因材施教

五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增強。接觸的音樂曲目需要更加豐富,音樂體裁、音樂表演形式,音樂知識也需要增加內容。在教學中我儘量採取新穎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其音樂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介紹樂理小常識。在歌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標記,如:反覆記號、升降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們的作用對於小學生來說比較深,我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語言來表達符號的用法,學生學起來就不會如食雞肋一般索然無味。在教學中融入其它學科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樂曲,說說聽後的感受,你最喜歡哪一個樂句?找出相同的樂句。在此基礎上進行試唱、視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學,在教學時有針對性,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興趣更濃厚了。

三、存在問題

大多數五年級的學生有了一些音樂基礎,是一個有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度時期,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長,大部分學生表現欲強烈,集體合作意識增強,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是個別學生還存在膽小不敢“出頭”的現象,特別是在變聲期,很多學生不敢唱歌。

四、採取措施

在大多數學生掌握知識牢固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他們能夠做好過渡時期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5.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6.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7.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考試方法靈活:

爲了是音樂考試不流於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也爲了讓我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瞭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我採用了:讓學生自由組合小組,任意選擇一種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來表現。讓學生有更廣闊的自我表達、自我展示個性的空間。

一學期已接近尾聲,回憶一學期來的點點滴滴,雖說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也還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我將在今後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爭取在下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我兼任三年級的音樂課,由於三年級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性格特徵概括起來就是好動、好玩、好奇和好勝。他們上課時不能一動不動的“安分守己”,他們對周圍世界的一切感到新奇、神祕和富有吸引力,他們常常會爭勝好強不肯落後。這一切都是兒童期性格特徵的表現。本學期我在針對小學生性格特徵去進行音樂教學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並收到了初步成效。現把本學期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 針對兒童好動的特點,音樂教學要注意律動性。

兒童天性好動,我在音樂教學中把“動”引導到課堂上來,改變傳統的坐着不動上音樂課的單一形式,強調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節奏入手,以語言、動作、舞蹈、表演、音樂遊戲等方式去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去解釋和再現音樂。

二、 針對好玩的特點,音樂教學要重視情趣性。

針對小學生好玩的特點,寓音樂教學於各種遊戲中。如教《音樂名稱》這課,由於內容比較抽象,我便編了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並根據這個故事組織學生扮演角色。遊戲開始了,白雪公主邀請七個小矮人到她家做客,第一個前來作客的老大,一進門便唱起了他最喜歡的歌“С”,其餘六個小矮人也陸續來做客,進門是也分別唱起了他們最喜歡的歌“D E F G ΑΒ”。七個小矮人戴上寫有音名的頭飾圍成圈,跳起舞來。爲了掌握高音譜表上各個音的位置和它們的名稱,七個小矮人又和班內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做“跳房子”遊戲。孩子們邊唱邊在地上畫的五線譜上跳來跳去。由於音樂教學重視了情趣性,把枯燥無味的抽象知識透過遊戲去傳授,深受兒童的歡迎,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針對好奇的特點,音樂教學要提倡探索性。

好奇是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門徑。音樂教學要不斷向學生提供新的刺激,以引導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促進他們對未知因素的探索。例如,爲了讓學生想象哪些動物能形象地比喻七個音?同學們展開想象,自由地探索。同學們是這樣想象的:啄木鳥,好醫生,飛到樹上吃蟲子,啄啄啄(do do do),下加一線來唱do,小貓唱歌咪咪咪(mi mi mi),喜鵲喜鵲比作si……。大家積極地思索,七嘴八舌地講了許多動物來比喻五線譜線上的音。在識記五線譜間的位置是,我同樣讓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去尋求形象的語言去記憶。

無數的心理學家的調查證明,一個人的音樂能力的急速發展是從六歲開始的。因此,將要度過整個童年時光的小學階段便是學習音樂的最佳時期之一。作爲一個小學音樂教師,如何根據小學生性格特徵去研究和改革小學音樂教學,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我願與所有音樂教育戰線上的同仁一起,爲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