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加拿大移民的職業反思

學問君 人氣:2.66W
加拿大移民的職業反思
JUDY今年已經34歲了,這次從加拿大回來過春節。她讀大學唸的是那時還剛開始熱門的計算機專業。她在北方兩個城市工作過,在南方三個城市工作過,做過工程師、培訓師、銷售代表、渠道銷售經理、大客戶經理、市場專員、市場部經理、市場總監、客戶總監、運營副總,除了畢業分配在一家研究所呆了3年、時間最長外,又先後去過7個企業,無論是在私營企業,還是美資企業,呆的最長時間是一年。

  她是加拿大的新移民,在加拿大接受過職業指導和不少培訓,2002年在國內也做過“職業生涯規劃”,感覺還是沒有解決問題,還是很迷茫。

  在成功職業指導中心,她說:我很認同你們做職業指導的理論,要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我們總想發揮優勢,又總是不知不覺中老琢磨怎麼彌補弱點。我們每天接觸的資訊太多,我們經常自覺不自覺地被各種社會潮流、大衆輿論、市場資訊所牽引,去追逐IT呀、管理呀這些熱門行業、賺錢的職業,知道自己沒有優勢,就拼命想辦法彌補弱點。漸漸地就這樣迷失了方向,到後來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JUDY跟我們好象一見如故,一見面就侃侃而談,給人很主動熱情、很健談的感覺,自始至終給人性格外向的印象。

  透過職業指南針的一系列測試和交流,首席職業顧問陳功很快確定了她的性格類型,當場給她看她的性格分析報告。

  “我的性格內向?!周圍人都認爲我外向!”

  “我小時候是很內向,長大後我就變了。這些年我一直在做市場,我聯繫客戶很習慣、很自然啊,不會象當初感覺很困難啦!”

  陳功說:“一個人的性格到15歲時就基本定型了,以後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從很內向變得沒那麼內向,但不可能從內向完全變爲外向。人的性格在15歲後不會有根本的變化。這是近年來美國心理學領域已得到普遍認同的研究結論。我們測試所確定的性格類型就是一生不會改變的,只會有程度的改變。”

  “說我性格內向的確令我很震驚!不過,在小區遇到熟人,我一般不喜歡主動打招呼,甚至本能地想避開,但是做業務我還是能主動聯繫。”

  “雖然別人都認爲我很霸道、很固執,其實與人吵架時,腦袋經常是一片空白,當時不知道怎麼反駁,過後總是後悔:我當時爲什麼不這樣反駁他呢!關係到自己利益的事情,經常猶豫很長時間纔去找領導談,談了後就釋放了。”

  “這是明顯的.內向的表現。”陳功說。

  “你現在雖然表面上性格外向,但骨子裏還是內向的,所以這麼多年你一直做市場工作,不管你的頭銜是客戶經理還是市場總監,實質上都是做銷售,你的內向性格使你做銷售始終沒有發揮得那麼好,加上你是情感型的性格,很怕求人,很怕被人拒絕,這些都使你做銷售做不好。所以你一方面覺得自己有多方面的能力沒法充分發揮,一方面又覺得爲了銷售業績而拼命不是自己的特長。”

  陳功繼續說:“從你的測試回答中還發現,你不是很能接受自己。”

  “是的。可能就是因爲這個原因,使我一直找不到方向。我總看到自己的缺點、羨慕別人的長處,總想象別人那樣。”

  “你要接受你自己,喜歡你自己,做回你自己。” 陳功最後說。

  JUDY與陳功老師一直談到很晚,要不是訂了第三天回加拿大的機票,第二天還要收拾東西,她還想繼續談。(成功職業指導中心)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