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優秀簡歷>自我鑑定>

土木工程自我鑑定範文錦集6篇

學問君 人氣:1.07W

正常來說,自我鑑定也是總結的一種,自我鑑定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自我鑑定吧。那麼自我鑑定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土木工程自我鑑定6篇,歡迎大家分享。

土木工程自我鑑定範文錦集6篇

土木工程自我鑑定 篇1

我是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畢業生,我非常熱愛這個專業。

研究生三年,歲月如梭,時光匆匆在你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耐人尋思的烙印必將陪伴我們餘生,必將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無時無刻感染着你、激勵着你,三年,受益匪淺的三年,叫人回味的三年。

曾記否,初入大學的我們,稚嫩欲動的心懷揣着美好的憧憬與理想,每個人都爲着心中的那個目標奮鬥拼搏,在大學的課堂裏汲取無限的知識,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學到爲人的品格,在各類活動中感悟處事的精神。而今,即將踏上工作的征途,不禁感慨,大學的磨練與學習會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熠熠生輝的,因爲所有的這些都見證了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所有的這些都改變了甚至培育了一個人,所有的這些都將在潛移默化中繼續影響着你,直到永遠。

大學的大課堂裏,我學會了怎樣用一顆熱情真摯的心,去追尋心中的夢想,如何用辛勤的雙手、苦澀的汗水去耕耘屬於自己天空。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按着校訓的軌跡,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爲了明天,爲了理想。努力用誠摯、感動的心規範自身。思想上的積極、樂觀、上進,指導着行動的方向。

爲人與處事,相輔相成,爲人的品質決定了處事的風格,處事的風格又影響了爲人的品質。真誠、熱情、友好……,與同學的相處中慢慢感悟着,待人的真善美同時感化了自己的心底,將雜念漸漸地洗滌。處事的積極、誠信、嚴謹、篤實,又在另一方面感悟了自身,讓我學會如何在以後的社會中更好地走下去,畢竟終究還是社會的人而非學校的人。

儘管研究生生涯結束了,但是我永遠會懷念這給我重大影響的三年。

土木工程自我鑑定 篇2

四年的大學生活不僅學到了豐富的土木工程專業知識,也鍛煉出了團隊管理和活動策劃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能積極配合領導的工作.大學四年我本着學好專業,儘量擴大知識面.我努力的學習基礎課,並獲得優異的成績,曾獲得校三等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測量競賽二等獎,建築模型競賽二等獎、力學競賽二等獎、並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是我深知,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與能力並舉的時代,既充滿着競爭與挑戰,有充滿希望與機遇.我渴望從貴公司得到一個機遇,來展示個人才能,爲公司服務,同事成就事業。

這四年,是我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我本着學好本專業、儘量擴大知識面、並加強能力鍛鍊的原則,大量汲取知識財富,鍛鍊了自己的各種專業能力.我努力地學習基礎課,深研專業知識,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本人在幾年中系統學習了《放學建築學》、《建築力學》、《施工管理》、《施工組織設計》、《建築抗震》《結構力學》《建築識圖與製圖》《建築監理概論》《建築經濟》等等;透過不斷的學習,會熟練操作CAD製圖軟件、廣聯達預算軟件,(PKPM資料軟件、辦公軟件等等.

XX年被測量協會聘任爲宣傳幹事,在任期間,榮獲了“第*屆全站儀技能綜合大賽”第三等獎.我時刻關心同學,與大家關係融洽.由於工作積極努力,成績突出,我個人也獲得了榮譽,如xx年-xx年獲校級個人單項"生勞積極分子"稱號.

在生活上,我是一個外向型的人,性格活潑開朗,待人處事認真專心,生活態度端正向上,思想開放積極,誠實守信,樂於助人,擁有自己的良好處事原則,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充實而有條理.我熱愛體育,堅持體育鍛煉.交際上,我透過社團和班幹部兩個平臺,使我的交際圈從班級擴大到系部、整個學校,認識了本系、各系各專業的人,特別是同爲學生幹部的人,透過與他們的相處和交流,使得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綜合性的提高,同時我也以積極的態度與大家和睦相處,受到他們的歡迎.

回顧過去,我培養並建立了充分自信;展望未來,我豪情滿懷.走上工作崗位後,我一定會秉承商專的校訓和“懂得做事,學會做人”的宗旨,努力工作,刻苦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土木工程自我鑑定 篇3

光陰似箭,轉眼間函授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從20_年進入_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就讀以來,經過老師的精心指導和自己的刻苦努力,本人各方面都有較大提高,順利完成了學業。回首三年,對我來說是不平凡的三年,是收穫的三年,是不斷汲取養分的三年,是成長的三年,是值得懷念的三年。在畢業之際,總結了這三年來的點點滴滴,我成長了不少,同時也深刻的認識到:學無止境,需要加緊步伐去完善自己,提高技能,實現人生價值。

土木工程專業是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在老師的教誨下我係統全面地學習了土木工程專業的理論基礎知識,牢固的掌握了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把所學的土木工程專業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中,把所學知識轉化爲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力求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在學習和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的同時,還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培養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廣泛的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英語、計算機、普通話等方面的等級考試已達標,除了在土木工程專業知識方面精益求精外,還利用課餘時間專修計算機專業知識,使我能夠熟練的操作各種辦公軟件,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

土木工程自我鑑定 篇4

爲期9天的上海畢業設計調研之旅結束了,從每個土木人都向往崇拜的同濟大學,到正在建設的中歐大廈、上海鐵路調度中心,到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再到世博園之中國國家館、人民廣場、陸家嘴等等,這一路走來,真的是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不僅見識到了繁華而又有節奏的大上海,各種奇異高樓拔地而起——百樓爭鳴的上海灘更是讓我深深感受到“不是做不到,只是想不到”的建築藝術設計信念,還有建築與結構體型的完美配合。

此次上海畢業設計調研之旅,對我們所研究設計的課題具有重大的借鑑作用和指導意義,畢業設計貫通整個本科四年所有專業知識,將平時所學的零散知識點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聯起來,第一次讓我們最真實的體會結構設計的方法和過程,對本專業學生今後的工作、生活和繼續深造具有深遠的影響。而這次實習過程中,透過深入施工現場,接觸實際建築工程,深入各個建築的內部設計,不僅可以使我們鞏固和加深所學的有關專業課程知識,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培養我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身爲結構專業的學生,我們在建築學方面的概念相對較爲薄弱,而此次實習使我們對實際建築工程有着更加深刻和細緻的感官體會,透過比較,我們可以在現有與自己的設計當中取長補短,借鑑他人的先進設計思想和經驗,以進一步啓發我們的建築設計理念,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這無疑爲我們接下來的畢業設計做好了更多的鋪墊,幫助我們更好的去完成本科階段的最後一個學習任務,也是最重要的任務。

下面我透過結構和建築兩個大的方面談談我在這次畢業實習的收穫:

一、結構方面

1、結構選型

由於在本次實習過程中參觀了好幾個大學校區,而校園裏更多的是多層建築,對於多層建築,採用框架結構既能滿足受力需要和功能需要,而且相對而言經濟性好,如上海大學圖書館就是一個地面七層框架結構,大廳前側是圓形巨柱,其餘爲邊長一米多的方形柱,以形成一個大跨度結構,不僅美觀大方,又能充分滿足功能要求。

在百樓爭鳴的大上海,高層建築在這快金貴的土地上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框架—剪力牆結構是目前在高層建築結構選型中最常用的形式,因爲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的有機結合。框架結構易於形成較大的自由靈活的使用空間,以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剪力牆則可提供很大的抗側剛度,以減少結構在風荷載或側向地震作用下的側向位移,有利於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如正在建設的中歐大廈、上海鐵路調度中心等等,都是利用框架—剪力牆的特點來滿足他們各自在功能上的需求。

社會在進步,人往高處走,高樓大廈也一直都在高度上實現突破,從284.60米的明天廣場,到420.53米的金茂大廈,再到492。00米的環球金融中心,還有正在投入建設的632米的上海中心,上海一直都在向全世界詮釋着什麼纔是真正的摩天大廈大都市。

當然,高度越高,對建築的整體剛度及抗側剛度的要求更高,而這些在結構選型上則透過選擇框架——核心筒結構、筒中筒結構等等結構形式來滿足其抗風抗震的要求。由於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之類的高樓大廈我們沒辦法近距離的去接觸觀察,對其瞭解也較膚淺,不過,同濟大學的圖書館則是名副其實的核心筒結構,它的兩棟“筒狀”的樓是後來新建的,爲了不影響建造時的圖書館使用,採用了預應力懸挑結構,在某個角度看,大樓是懸在空中的,核心受力構件是當中的核心筒,周圍都是懸挑的,以滿足圖書館功能的需要。

2、結構佈置

(1)、平面佈置

結構的平面佈置是指在結構平面圖上佈置柱和牆的位置以及樓蓋的傳力方式。從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結構平面的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儘可能靠近,以減小結構的扭轉反應。上海地區主要的地震設防烈度爲7度,因此建築物是需要考慮抗震要求的,而在實際中很多的.高層建築的建築平面都並不規整,不滿足平面佈置的要求。但是結構設計者透過靈活的設縫和柱網的佈置,將不規則的建築平面分割成多個規則的平面,從而使各個單獨的分體系滿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區設縫應爲防震縫,平面形狀複雜時,用防震縫劃分成較規則、簡單的單元。但對高層結構宜儘可能不設縫,是在需要分區一般也只設後澆帶,如中歐大廈就設了後澆帶,需要注意的是後澆帶的混凝土標號要高些,且後澆帶只能在樑板澆搗完30天后進行。

(2)、豎向佈置

豎向佈置的要求是:結構沿豎向(鉛直方向)應儘可能規則均勻且少變化,避免有較大的外挑和內收,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剛度宜自下而上逐漸的減小,避免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和承載力突變。金茂大廈的主體結構層高變化多,還存在牆體收分和體型變化。共有3。2米、4米、5。2米等共8種高度,53層以上取消了原有的井字型內剪力牆,牆體厚度由850毫米逐步分四次收分至450毫米,從而使結構自重及結構剛度自下而上逐步減小,以滿足承載能力及抗側要求。

而環球金融中心的結構類型爲混合結構,核心筒在79層以下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牆,79層以上則採用鋼支撐體系;巨型斜撐、伸臂採用鋼管混凝土:帶狀桁架採用鋼桁架:巨型柱採用型鋼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變化1——5層採用C60混凝土強度等級,6——7層採用C50混凝土強度等級,8層以上採用C40混凝土強度等級,沿結構高度方向每12層設定一個帶狀桁架把外圍柱子的荷載傳遞給巨型柱,從而來滿足豎向佈置的要求。

二、建築方面

1、門廳由於在前一週半的建築設計中,我感覺到個人對門廳的設計概念的認識還比較膚淺,所以此次上海之行我對許多建築的門廳進行了比較細緻的觀察。在建築概念上,門廳是在建築物的主要出入口處起內外過度、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樞紐,因此導向性明確是門廳最重要的特點及要求,比如同濟大學圖書館,它的門廳比較寬敞開闊,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兩部敞露的樓梯,還有一個進入主樓的大通道,讓人感覺到其功能分明;如果說一個建築的立面效果是整棟建築物的整體造型的的第一印象,那麼一個好的門廳就是此棟建築的第二印象,就如上海大學圖書館,整體立面看起來是一個半卷的書卷,首先讓人對這個建築產生了感官上的好感,而走進它的大門,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屹立在眼前的幾根巨柱,立刻給人一種雄渾有力的感覺。

2、立面設計立面是一座建築的表觀體現,它不僅可以反映出建築的風格和建築的使用性質,還可以反映出建築物的內部空間及其組織情況,以及基地環境和建築規劃的總體要求。因此在進行尺度與比例設計時,在滿足功能、結構等要求的基礎上,從整體到局部的比例,從大的方面到細部的比例,進行反覆推敲,使各部分都具有良好的比例關係,以求得立面的和諧統一。在立面處理中,可巧妙地利用虛實的對比關係來豐富建築立面;可藉助於凹凸的對比來豐富建築立面,增強建築物的體積感;還可藉助色彩與質感的互相交織穿插形成韻律美的圖案,運用色彩和質感的對比,使建築立面富有變化、更加生動。例如明天廣場,其大樓線條硬朗明快,外型十分前衛,就像太空時代的巨型火箭。雄偉的大樓主要分爲兩部分,下部是用作辦公樓,外型較複雜多變。上部四方立面的位置是旅館部分,外觀簡約平實,使大樓形造強列的對比效果,卻又協調和諧。尖頂樓塔是整個建築物的焦點,由四枝三角支柱組成,中空的部分下有一個巨型的圓球,雄奇無比,在市區裏各處均可望見塔樓獨特的峯頂。

經過這次實習,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使我對當代建築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將很好的幫助我更好的完成接下去的畢業設計任務,以此同時我也更加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不斷鞏固完善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儘可能的發揮我們的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實習結束了,但我纔剛要開始踏上建築設計的道路,相信此次上海之旅定會成爲我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土木工程自我鑑定 篇5

我是心懷着對我們企業的深厚感情而工作的。這種感情來自公司對我的培養,來自於全體員工對我的信任和支援。吉相合的快速發展,振興壯大,使我有了堅定的信心一直而努力工作着。現在,我向各位領導述職,請予以審議。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三個月實用期到了,回顧一下工作、反思一下不足、思考一下打算,非常必要和及時。來公司工作已經三個月了,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即將轉正的時刻,我回想起這三個月的點點滴滴,心中感觸良多。此時的轉正述職報告與其說是一篇制式化的文章,不如說是對過往三個月工作的一次總檢視,是與自己靈魂的一次深入對話。三個月以來,在上級領導和同事的共同支援幫助下,本人有了很大的進步並也爲吉相合的發展作出了一點微薄的努力。這三個月,對於我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三個月,園林景觀行業的滲入、園林景觀行業業務知識的瞭解和學習、從建築行業向園林景觀行業思想的轉變等等,都給我注入了新的活力,給我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我作爲一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能有幸目睹並經歷了吉相合設計的各個領域。在公司領導的領導下,以及李總監直接指導下,我紮實工作,在諸多方面得到了學習和探索,促進了事業的發展。現將三個月的工作彙報如下:

三個月中做了什麼:

(一)、在設計總監李總監的悉心指導下逐步建立了的專業結構施工圖

3月開始,在李總監的直接指導和關懷下,先學習了製圖規範並瞭解了我公司園林景觀設計圖紙圖紙案例,使我認識到了園林景觀圖紙所設計的內容和製圖的深度,後我又參於了剴麗濱江園建02版施工圖的修改、江蘇崑山光大花園部分園建景觀的設計和結構專業設計圖的設計、白浪河擴初文字的cad描圖、武漢江南春城結構專業施工圖、江蘇崑山蕭林結構專業變更的設計、景牆大門的設計、水邊景橋結構圖設計、斜坡涼亭結構圖等,使我逐步熟悉了我所涉及的結構專業所需要設計的內容和怎樣把它做到更深,更細,更專業,在此過程中按照李總監把園建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分開的意圖,我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和規範,並負責了建立結構專業施工圖以後的方向,和所設計的內容,結構專業施工圖我想很快也能像其它專業的施工圖一樣做的專業,並能向一定的深度發展。

(二)、協助設計部楊梅編制了規範的預算書:

從剛開始吉相合設計部楊梅的流水式預算,到後來預算的逐步深入和細化,我從園林景觀行業預算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計價規範、預算定額、取費標準入手,從原來的單體估算到現在的構造細部,甚至到每一項分項工程的具體做法列項並計算;從原先只有材料價格而沒有其它價格的預算到現在的定額計價,分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等分別計價;從原來的乘係數取費到現在的規範化表格列表取費;這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已形成了一套更具專業性的預算書範本。

土木工程自我鑑定 篇6

在實習過程中,我發現存在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有:

1、宏觀方面:

自己仍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有時在行使監管的時候,不太注重聽取施工人員的意見,工作方式不夠靈活;由於知識面狹窄和對規範及監理程序理解的不夠透徹,導致工作中的管理能力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協調工作;考慮問題不夠全面。打算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多學習管理協調以及現場技術能力。做到言行要嚴謹,說話要有依據,給施工單位提建議時要注意把握尺度;在檔案處理及行文方面需要多下功夫,以保證行文的準確性和高度概括性。

2、專業方面:

①對理論知識掌握的不夠紮實。如:混凝土、砂漿試塊的養護時間,做試塊的養護時間以及應該振搗到什麼程度,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養護溫度、養護時間等等。

②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圖形難以很快的想象出立體的樣子。以至於不能明確判定施工的對錯。

③隨着施工規範的更新,對一些最新的施工規範不知道,以至於難以判斷施工的對錯。

④對於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瞭,對一些施工過程的操作不瞭解。

3、今後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加強自己的管理能力,改進一些不當的工作方式,其次要都熟悉施工規範,深入理解一些理論知識,對施工質量的驗收做到心中有數。最後就是要熟悉一下相關軟件,在根據實際工程提供的數據,完成一篇關於樓板裂縫的論文。

這次實習使我對施工的基本知識以及資訊管理有一定的瞭解,爲以後學習專業知識引開一條路。特別是混凝土裂縫,作爲以後研究的方向。我透過閱讀相關論文和檢測報告,仔細觀察,透過詢問費老、陶工等方式瞭解到了很多以前不曾知道的知識。還透過費老學習了一些簡單明瞭的判斷施工質量的方法。雖然在這一個月裏是我待在工地時間最長的,但是收穫也是最多的。對我未來的工作和學習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