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幫扶貧困戶民情日記

學問君 人氣:1.47W

透過幫扶貧困戶民情日記可以瞭解到還有很多貧困戶需要我們去解釋,下面爲大家帶來幫扶貧困戶民情日記範文, 歡迎閱讀!

幫扶貧困戶民情日記

  幫扶貧困戶民情日記一

爲深入開展“萬名幹部下基層、紮紮實實幫羣衆”活動,切實爲廣大人民羣衆排憂解難,特別是爲人民羣衆做實事、辦好三、解難事,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十一月十六日,在市保密局劉光奇局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來到了蒼龍街道辦事處,對辦事處所轄的蒼頭壩社區和下壩村進行了解。在蒼龍街道代主任的介紹下,我們對所轄的兩個區域做了一個初步的瞭解,爲了更深入的瞭解兩個區域。我們便直奔蒼龍社區和下壩村。

進入蒼龍社區和下壩村,接待我們的是村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由於此項活動工作開展的緊迫性、重要性,劉光奇局長便及時組織召開了村委工作會議。

會議上,劉光奇局長認真傳達了“萬名幹部下基層、紮紮實實幫羣衆”活動的重要性,並號召村委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要積極行動起來,在蒼龍社區和下壩村開展好牽手**活動。劉光奇局長還指出“萬名幹部下基層、紮紮實實幫羣衆”是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爲此做出積極努力,把黨的關懷落實到人民羣衆身上。

  幫扶貧困戶民情日記

根據縣委辦、縣政府辦株縣辦[2016]43號關於進一步做好全縣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全覆蓋工作的通知,確定我院幫扶南洲鎮的南洲村、湘淥村和南山村的貧困戶48戶163人。我院抽調25名幹警,成立三個幫扶工作小組,每組由一個院領導帶隊,分別負責與一個村的幫扶對象進行結對幫扶。9月27日、28日兩天,我在前段時間已經掌握南洲村貧困戶底子的基礎上,與院裏另外七名同志,對南洲鎮南洲村的16戶貧困戶進行了集中走訪調查。

南洲鎮南洲村是今年上半年根據鄉鎮村級建制撤併,由原來的建佐灣村與袁家洲村合併而成,位於南洲鎮中心位置,與鎮政府緊鄰,故取名南洲村。該村現有2個合作社,461家農戶1717人,耕地面積1673畝,村域面積4.5平方公里,13個村民小組,屬於傳統的農業村,2015年全村村民人均純收入約7000元。但是,該村村民收入差異還是比較大,收益好的還是那些具有經濟實體,或者是會做項目的老闆,生活比較貧困的村民還是佔有一定的比例。根據村、支兩委摸底和統計,2014年底止,尚有貧困戶16戶40人。經過一年多來的扶貧支援,雖然有了一定的改觀,從政策意義上講,按那貧困戶人均年收入的標準來界定的話,有些已經算是已經脫貧,但是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上來說,顯然並沒有真正走出困境,脫貧之路,路在何方?

走到鄧某平的家門口,看那門樓和建的比較早的樓房,我怎麼也不相信他家裏竟然是貧困戶。進門坐下來才知道,鄧某平今年46歲,家裏四口人,原來買了貨車跑運輸,家裏搞的紅紅火火,並建起了樓房。只是前幾年,一場大病(腎病)花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並還負債三十多萬。雖然透過醫療救助解決了一部分醫療費,但據其自己反映,現在尚還負債二十餘萬元,而要將這些債務進行化解,那就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況且現在還在服藥控制階段,每個月還要一定的藥物費用。其妻子和二十歲的女兒都在外打工,兩個人的月收入有4000元左右,小的兒子16歲在縣五中上高中。如果不是這場病,這一家子的日子那是無比的好過。要是完全按照貧困戶每人年收入2855元的.標準來衡量的話,這個家庭根本就不是貧困戶。可事實呢?

鄧某如今年77歲,老伴張某花今年71歲,貧困人口2人,根據鎮、村提供的貧困人口資訊是這麼反映的。按說,農村裏的這個年紀,正是兒孫滿堂享福的時候,怎麼也是貧困戶?難道沒有兒女贍養麼?帶着疑問,我們走進了鄧某如的家。我們到他家的時候,鄧某如還躺在牀上起不來,在窗戶上只能看到其模糊躺着的背影。在狗吠聲中,鄧某如的老伴拿着鐮刀回來了,原來她還在外面做事,問其原因,得知那是鄧某如又病倒了,我們也只能語言安慰。在閒談中,得知兩人育有四子一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只是家境都不怎麼好,五個子女每年基本沒有支付贍養費用。如今兩老子是單獨過日子,依靠鄧某如名下的低保金和兩口子的養老保險金及一些零星小額補助過日子,年收入大概在4000元左右,每年打針吃藥的費用就要佔了收入的將近一半。說起這些,鄧某如的老伴總是不停的抹眼淚,哀嘆自己的命運不好,自己都七十幾歲的人了,每天還在外爲生活忙碌,好在自己的身體也還算好,種點小菜,喂點雞鴨,尚有些許微薄收入用作貼補家用。

今年65歲的柳某生,外表看起來比75歲的老人還顯得老,說話很吃力,反應很遲鈍,智力比較低,說是常年藥不離身,至今還住在村裏原來用做幼兒園的老房子裏,如今這房子已經成了危房。30年前,娶了比自己小15歲的聾啞智障女楊某援爲妻,並生育了一個女兒。自從女兒長大成人出嫁到河西天元區三門鎮某村以後,從此就是兩個殘障人孤獨的生活在一起。幾年之前,自己的土房子由於陳舊失修倒塌,於是村裏就把他們暫時安置在村部旁邊原來用做幼兒園的老房子里居住,並給他們家裏接通了自來水。去年以來,隨着中央扶貧政策的貫徹落實,村裏已經給這老柳家爭取到了作爲貧困戶的危房改造項目資金,上個月已經在他們老柳家的老屋地基上爲他們建設新房。目前房子已經建成,村裏準備再給他們家做一些簡單的裝修,接通水電,打好屋前水泥坪,下個月就可以讓這兩個苦命人搬進新居。這幾年,兩口子靠着政府提供的低保金、農村養老保險金、殘疾人補助以及其他一些小額補助及社會救助過日子,一年也有個五、六千元,生活上也還算有了個基本保障。

十八個家庭,十八本經,家家都有自己難唸的經。根據我對南洲村16戶貧困戶的統計,有15戶都與家庭成員的疾病直接有關,另有一戶是因殘疾喪失勞動能力有關,但身體也不是很好。這使我想起在株洲縣這樣尚還不算太貧窮的地方,竟然還有這麼多生活在貧困邊沿的羣體,那麼,在整個湖南,整個中國,那會有多少貧困人口?中國百姓脫貧之路顯然是任重而道遠,遠非中央之想象。然而,以習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既看到了中國的現實國情,又面對國情不迴避,敢於向全世界宣示必須全面脫貧,並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場脫貧攻堅戰役,這確實需要過人的膽識和氣魄。我們置身於這場脫貧攻堅戰役中,一定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摸清底數,根據精準扶貧“十個到村到戶”,“七個一批”、“六大工程”等要求,找準扶貧工作思路,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履行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由此,也引發了我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思考:中國這麼大,貧困戶這麼多,而且又都是老弱病殘的集合體,這就需要國家的社會保障機制如何來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問題,如何真正實現老有所依,病有所醫,弱有所靠,殘有保障,將是我們面臨的重大社會課題。相信隨着我國社會保障機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徹底消滅貧困一定能夠實現,黨和政府有決心,我們就一定有信心。同時,在當今的農村,還得大力提倡和弘揚尊老愛幼、贍養父母的傳統美德,不能讓父母老了就成爲了孤獨,更不能把父母當作包袱甩給政府和社會。只有全社會形成真正的合力,才能徹底打贏扶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幫扶貧困戶民情日記三

今天上午我和駐村幹部一起來到了州交通運輸局“三萬”活動及精準扶貧駐點村建始縣三裏鄉香樹灣村4組,與黨員及羣衆代表進行座談。在座談會上,黨員代表、羣衆代表交流討論的氣氛至始至終輕鬆、熱烈,他們暢所欲言,不僅道出了心聲,而且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建議。基層的意見實實在在。有的反映村組溝渠堵塞了、魚塘關不住水了,有的提出小組道路不好、雨天出行困難,有的認爲村支兩委幹部履職不到位,談出了基層黨員、羣衆的所思所想所盼。在該村住宿的日子以來,與村民們交往談心,瞭解到許多在單位所得不道到東西,深深地感動不開展“三萬”活動怎麼會有這樣的收穫。黨員幹部只有放下架子,抹下面子,與村民朋友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的交朋友,才能密切幹羣關係。

走訪至老黨員向承鼎家中,全家4口人,小兒子智力殘疾,祖孫三代同堂,居住在一棟較舊的平房內,由於地基深陷,房屋已成危房,但無錢修繕。家中只有1畝薄田,僅能作爲飼料地。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爲兒子外出做工的收入,自己也在外做臨時工掙點小錢補貼一下家用。老人今年已經70歲,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時常要打針吃藥,因爲沒住院,藥費不能報銷,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儘管生活艱辛,老人還是比較樂觀豁達,他要求兒子不管生活多艱難,一定要走正路,也儘量不要給政府和集體找麻煩。問到老人最大的願望時,老人說,孫子就要成家了,但是房子成問題,要是有錢能把房子翻修下就好了。

透過走訪調查,我們瞭解到,香樹灣村無產業發展,主要經濟來源爲村民外出務工收入。一是農民自身投入不夠。隨着黨和國家政策越來越好,惠農補貼越來越多,部分農民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積極性不高,等、靠、要思想嚴重,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的傳統逐步缺失,自我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缺乏,嚴重阻礙了農村建設發展。二是因學因病返貧,貧困程度加深。部分農戶因子女入學、遭受自然災害、家庭成員生病入院、致殘等情況,原本脆弱的家庭無力承擔高昂的學費、醫療費而返貧,貧困程度進一步加深。三是增收渠道單一,產業效益低下。農業生產受地形及水源影響,主要發展玉米、紅薯、土豆等幾種傳統農作物種植和雞、鴨、豬、羊等庭院式小規模禽畜養殖,基本上是自給自足型,且經營方式粗放,生產投入不足,形不成規模和經濟效益。

此次走訪活動,加深了我們對基層羣衆的瞭解,感受到了羣衆的疾苦冷暖,是我們“三萬”活動爲羣衆辦好實事的基礎和前提。下基層是幹部與羣衆之間的“連心橋”,不僅僅是有着基層情況和羣衆意願,同時也是基層幹部對羣衆感情的真實記錄。不僅要嘴上說着老百姓,更要心裏想着老百姓。要做百姓的貼心人,要帶着感情下基層,帶着感情去傾聽百姓呼聲、瞭解百姓的困難,真正做到想羣衆之想、急羣衆所急、解羣衆所難。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好“三萬活動”,多爲羣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三萬活動”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