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範文3篇

學問君 人氣:1.18W

《魯濱遜漂流記》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3篇“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範文3篇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範文一

讀了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想起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魯濱遜能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獨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勞動:假如他不去勞動,那麼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假如他沒有知識,那麼他只有在荒島上病死的可能。

魯濱遜用自己的雙手在荒野中搭帳篷,掘山洞,打圍牆,爲自己築起一個安全堅固的“城堡”,免受食人族的侵害。有了住,還得有吃。從船上運下來的食品雖然不少,但確是有限的,如果不自力更生,就會坐吃山空。於是魯濱遜又開始自己種莊稼,圈養家畜。荒島上的天氣變化無常,魯濱遜上荒島的第一年就病倒了,病得很重,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這是他運用了巴西人無論得什麼病都不吃藥而吃煙葉這個實例,成功地救了自己一命。

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感到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有了智慧和勞力,在一個荒島上生活二十八年也不是什麼難事。

《魯濱遜漂流記》,一本讓人驚歎人類智慧和勤勞的巨大着作,讓人驚歎生命的美麗。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範文二

讀完《魯濱遜漂流記》這本精彩的小說後,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遜。他憑着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航海的夢想。

我彷彿看到輪船甲板上站着這樣的一個人:他放棄了富裕而又舒適的生活,厭惡那庸庸碌碌的人生,從而開始了一次與死神決鬥的生存大挑戰。種種的不幸與困難並沒有壓倒魯濱遜,反而使他更加堅強。上蒼給予魯濱遜的困難,對於他也更具有挑戰性!

風暴海嘯,全船除魯濱遜無一倖免,真正的生存挑戰纔剛剛開始!

流落孤島,他爲了找到合適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個山岩下找到了一個棲身之所。魯濱遜在小山下搭了一個帳篷,而且儘量大些,裏面再打上幾根木樁來掛吊牀。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個臨時性圍牆,作防禦工事。但只過了十幾天,突然發生塌方。魯濱遜不但把落下來的鬆土運出去,還裝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撐起來,免得再次出現塌方的災難。永不放棄,魯濱遜奠定了生活的基礎。

一次,魯濱遜無意中掉在牆角的穀殼,竟然長出綠色的莖幹,不久,長出了幾十個穗頭,這真是老天的恩惠。從此,魯濱遜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數種子來試驗,以得到更多的糧食。最糟糕的一次試驗,大麥與稻穗的收成僅獲了半鬥而已。但是,經過這次試驗,使魯濱遜成爲了種田高手。知道什麼時候下種,現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種兩次,收穫兩次。永不放棄,魯濱遜有了生活的口糧。

造船回鄉,魯濱遜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無數的心血。光砍樹就是數月。但由於事先沒有考慮周全,船離海邊太遠,他怎麼也無法讓船下水。這下,數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滅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現,這個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魯濱遜是個偉大的人,堅毅的人,孤身一人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7年。他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鬥爭,勤奮勞動,把小島經營得有條不紊。他在逆境中鍛鍊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這本書教會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實幹才能讓我們擺脫困境,實幹比信念更重要……

我的人生也會隨着這本書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進,永不放棄!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範文三

這幾天,我剛剛把《魯濱遜漂流記》給讀完,但他那扣人心絃的故事,彷彿刻印在了我的心裏,永遠揮之不去。

《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講的是:有一個叫魯濱遜的人,他放棄了榮華富貴,去海上探險,再一次探險中,遇險了,所有人都葬身於海底之下,只有他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他沒有放棄,靠自己的努力,將小島改造成了一個樂園,最後在船長的幫助下,回到英國。

魯濱遜的能力是那麼的大,令我驚歎不已,簡直難以置信,他有愛冒險的精神,能把一座荒無人煙的荒島改造成一座“世外桃源”,令我震撼極大,正對了阿司圖裏亞斯《玉米人》;“只有那些勇敢鎮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照。”

生活中,父母不在家,我一個人依靠着父母給的僅有10元飯錢出去吃飯,還覺得這樣非常好,很高興。漸漸變得懶惰。

但在我讀完《魯濱遜漂流記》之後,便被魯濱遜他那不放棄、堅持、堅定的信心佔據了我的心,被他給征服,覺得自己之前去外面買飯是一項多麼愚蠢的事,我以後儘量地自己在家學着做飯,學着像魯濱遜那樣去完善世界,照顧自己,不要軟弱、無能。

我從這本書裏學會了許多許多,學到可以完善自我的能力,雖然,我們不可能會流落荒島,但不要因爲我們不可能會發生的事,而不去學如何要在這件未知的事堅持下去,大自然只屬於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