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高中作文2000字

學問君 人氣:2.83W

弟子規這本名著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下面本站小編跟大家分享幾篇弟子規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弟子規讀後感高中作文2000字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一

最近我每天早上花15分鐘專門用來閱讀《弟子規》,我記得第一次接觸《弟子規》是在公司的總經理JIMMY推薦給我們,他自己透過學習《弟子規》提升了很多,整個人的境界都提升了不少。所以他也推薦我們去學習,並且經常請國學老師給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他一直強調做人品德最重要,不能將技巧超過自己的品德,在他的強烈推薦之下我開始閱讀《弟子規》。

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自己也在《弟子規》裏面感悟很多,因爲裏面很直接很通俗易懂的給我們介紹到我們應該從哪方面開始修煉自己,並且跟我們講到有什麼途徑可以修煉自己。在此我分享其中的幾個段落,期待對大家有啓發。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註解: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爲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事,父母責備教誡的時候,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

天下可憐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是爲了孩子的成長。但是我們很多人在父母教導我們的時候卻埋怨父母囉嗦嘮叨,不僅沒有體會父母的用心同時更是深深地傷害了父母的心。或許父母真的有那麼的一些囉嗦,但是父母的用心是無可否認的。我們不能因此而不理解父母,更不能因此倒過來強詞奪理,傷害父母。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虛心的聽從父母的教導,按照父母的教導好好的度過自己的學習生涯。

我自己以前也經常埋怨父母嘮叨,但是當我學習到《弟子規》的時候,我纔開始去感受父母的用心。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希望我們成長,一種是老師另外一種就是父母。所以我們必須謙虛的接受父母的教導,好好體會父母的用心。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註解:看到的事情沒有弄清楚,不要隨便亂說,輕易發表意見;聽來的事情沒有根據,不要隨便亂穿,以免造成不良後果。(謠言止於智者,不要被謠言所利用)

當我讀到這句的時候,我不斷的回想我們平時的所作所爲。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人經常在論壇裏面發一些謠言(我所認爲的),比方說有很多關於獻血等等的。每當我看到這些資訊的時候,我都會不禁問一句,難道他們知道上面所說的就是真的嗎?他們曾經證實過這件事情的真相嗎?難道在資訊後面多加一句“誰的Q羣多,幫忙轉發一下”就真的不假思索的幫他們轉發嗎?我自己曾經學過網絡營銷,對於這類型的資訊我是大概瞭解裏面其中的操作,其實很多這類型的資訊都是都是屬於“病毒營銷”,就像病毒一樣傳播在網絡,其實很多都是有商家在幕後操作的一系列手段。

特別是最近在網絡流傳的一篇關於我公司的文章,裏面所說的事情跟我們幾乎都是不符合的,但是很多的網友卻因爲出於一種好奇不斷在網絡上轉發,其實很多人根本沒有了解過事情的真相,都被謠言所利用。

所以作爲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必須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不要單純的以爲網絡上所說的都是真實的。在聽到一件事情之前必須弄清楚真相,不要被謠言所利用。謠言止於智者!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註解: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卓越,聲望自然不凡,然而人們之所以欣賞佩服,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因爲他很會說大話。

這句話對我來說是有很深刻的體會,因爲我自己除了在學校是一名學生以外我也有時在外面去做演講。作爲一名演講者,毫無疑問口才是比較好的。但是透過我自己一年多的實踐發現,所有優秀的演講者並不是你在臺上講得有多麼的天花龍鳳,更多的是在臺下自己曾經做過什麼。

有句話說“做我所講,講我所做。”這句話就能最好的解釋何爲優秀的演講者,在臺上分享的內容必須是自己做到的,同時在臺上說的也必須能夠做到。就好像上面那句話所說的那樣,欽佩一個人並不是我們又多能說,而是我們做到了什麼。人們只佩服那些言出必行的人。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註解: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就歡喜,那麼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聽到別人讚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歡喜接受。經常這樣做,那些正直誠實的人就會逐漸來親近你。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要居安思危。根據歐陽維建老師的“倒過來”思想,在我們最沾沾自喜的時候,倒過來其實就是我們最危險的時候,因爲在此時我們聽不進任何的忠言,俗話忠言逆耳就是這樣。同樣的在我們最危難的時候,倒過來就是我們機遇最多的時候,所謂置諸死地而後生。

交朋友的時候也需要如此,如果全部朋友都是隻說你的好話,從來不說你的提升的時候。這注定他們肯定不是一羣益友,大多都是一班豬朋狗友。因爲真正的朋友是在乎你纔給你提出建議,不在乎你的人根本對你不屑一顧。所以我們在面對朋友給予指點的時候應該謙虛的接受,不應該驕傲自大。

【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

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並時時想着報答。別人有時對不起自己的事,過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要寬大爲懷,儘快忘掉它。

感恩的心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擁有的,可是很多人卻經常有仇必報。將很小的事情無限的擴大,導致有很多的嚴重後果。但是對於所有人我們都必須感恩。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爲他們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爲他們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爲他們教導了你應自力;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爲他們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爲他們助長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讓你堅定成就的人。

當我學習了《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之後,我更加確定我們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社會,而不是單純的抱怨。抱怨只會產生更多的負面效果,所以我們必須批評人時咬住舌頭,讚美人時高聲表達。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二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爲喘氣而活,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昨天是曾經,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實,不要在昨天裏沉媚,應該在今天中開創!

在學生主修的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淨心田。

同學們,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爲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爲子女成材。我們學了“入則孝”以後,心裏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爲先。

弟子規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

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麼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同事、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次謹信,告訴我們做人要謹慎,要講信用,也就是要誠信爲本。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企業,如果不能誠實待人,那麼他依靠什麼立足社會呢?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意思是和大衆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餘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纔會變成和諧的社會。

學了《弟子規》之後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對它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其中的“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道德系統,其核心是做人的“道”和“德”,就是通常說的“道德”。在學習《弟子規》的同時我也反覆拜讀了蔡禮旭老師的《幸福美滿的人生》這一寶書,越讀越感到它的確是人生智慧處世寶典。

蔡老師的“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執行法則。“德”是教導人類如何順從大自然的法則,不違背做人的原則。其精髓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關係。它教我們如何修身,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爲人所熟知,翻開《弟子規》一讀,就彷彿置身於文明當中,置身於做人的倫理的大道當中。

百善孝爲先。行孝是爲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卻不曾注重細小。而《弟子規》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必須從細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

“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這些足以讓我心悅誠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弟子規》讓我們知道感恩。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讀了《弟子規》之後,我才發現,以前自己習以爲常或自己認爲對的言行,原來都這樣或那樣地存在着!

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着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纔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

我想起了誰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播下思想的種子,便收穫文字;播下文字的種子,便收穫行爲;播下行爲的種子,便收穫習慣;播下習慣的種子,便收穫人格;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穫命運。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