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關於《狼圖騰》的讀後感精選範文

學問君 人氣:7.65K

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祕一部《狼圖騰》,穿過了歷史的千年迷霧,向我們展現出關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的種種辯思,進而思考了華夏民族的病根,就在於農耕和農耕性格的軟弱,《狼圖騰》讀後感作文。認爲必須對這種軟弱的性格進行歷史的、系統的分析、批判和清算,最關鍵的是必須使用比農耕歷史更悠久、更有生命力、更有戰鬥力的遊牧精神武器。

關於《狼圖騰》的讀後感精選範文

書中所說的遊牧精神,是一種大遊牧精神,不僅包括草原遊牧精神,包括海洋“遊牧”精神,而且還包括太空“遊牧”精神。作者提倡的是一種在世界歷史上從古至今不停奮進,並仍在現代世界高歌猛進的開拓進取精神。在歷史上,這種大遊牧精神不僅摧毀了野蠻的羅馬奴隸制度和中世紀黑暗專制的封建制度,開拓了巨大的海外市場和“牧場”,而且在當前還正在向宇宙奮勇進取,去開拓更巨大更富饒的“太空牧場”,爲人類爭取更遼闊的生存空間,而這種遊牧精神是以強悍的遊牧性格、特別是狼性格爲基礎的。

看完這部傾作者半生心血的鴻篇鉅製,對作者的評價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嘔與血。

對這部書的評價只用八個字概括:博大精深,鴻篇鉅製。

讀後的感受嗎,嘿嘿,也只有八個字:憂國憂民,激情澎湃。

到底如何,只有看過才知道哦!

憂國憂民,是作者的一切出發點。無論是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的種種辯思,進而思考華夏民族的病根,提倡以狼性格爲本質的遊牧精神和性格都是緊緊圍繞這個點爲基礎的。當然,要想弄明白作者的思路與種種思考,除了小說本身,《關於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是必須要認真看、認真想的。我以爲,《關於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的價值要遠遠超出小說本身的思考,更能夠深刻反映作者的思想與思辯,也更能夠突出憂國憂民的本質內涵。

作者察研究狼圖騰或者說是狼文化近30年,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尋找中國落後的'病根,尋找中國的出路,對症下藥,把握民族的命運。作者的結論是:首先,要想改變中國落後捱打的局面,就必須把中華的民族存在儘快地轉變爲經濟政治上具有充分競爭性的民族存在,儘快培養出強悍進取、永不滿足的民族性格。這是決定中華民族命運之根本;其次,在民族性格上,堅決走“現代文明狼”的道路;其三,狼性不強的民族永遠不會去爭取民主和使用民主,民主是強悍民族對統治者反抗和討價還價的結果。其四,是要在國人的心裏樹立狼圖騰的精神圖騰柱。其五,還其華夏民族圖騰的本來面貌——狼圖騰精神。

《關於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或者說作者在小說中反映的那些思辯,有些我是認同的:

1、民族最初的道路主要是由客觀環境所決定的。華夏族生活在世界上最適合農業發展的、最大的“兩河流域”,也就是長江黃河流域。這個流域要比埃及尼羅河流域,巴比倫兩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大得多。因此,華夏族就不得不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農耕生活擺佈,這就是華夏民族的民族存在。民族性格也不得不被農耕性質的民族存在所改造,所決定。

2、沒有人類的半野蠻,就沒有人類持續燦爛,不斷躍進的文明。西方民族走的就是一條保留人性半野蠻的文明發展道路,形象地說,西方走的是一條“文明狼”的道路,從“古代野蠻狼”走到“古代文明狼”,再一直走到“現代文明狼”,現在正朝着未來真正大寫的“文明人”演進。而華夏民族力圖走一條人性“無野蠻”的農耕式文明發展道路。

3、華夏先聖,受到歷史發展階段限制,力圖實現克己復禮,天下爲公的大同理想,剷除人性中的狼性,在性格教化方面,儒家孔學千年淳淳教導:“其爲人也,溫柔敦厚”,到宋明理學大力鼓吹“存天理,滅人慾”。在農耕民族存在的基礎上,經過千年的教化馴牧,華夏的知識層充滿溫柔敦厚的謙謙君子,華夏下層佈滿了軟弱可欺的良民順民,羊性幾乎成了華夏的國民性。這條道路走得太極端,後來敦厚的羊羣一旦遇上了兇悍的草原狼羣,其結果,二十四史早已記錄得血流成河,讀後感《《狼圖騰》讀後感作文》。再後來,世界變小,敦厚的華夏“文明羊”遇上了兇悍的西方“文明狼”,兩種文明相撞,撞翻的當然是羊。

4、世界上從古到今大致有狩獵、遊牧、農耕、商業、航海、工業這六種行業和六種民族。其中,農耕最特殊,因爲只有農耕可以自給自足,自我封閉,自花授粉,自行退化,基本上可以不需要競爭、交換和雜交。除了農耕以外,其他五種行業都不是“和平”的行業,不能自給自足,必須競爭交換搏殺才能生存發展。這五種行業都是競爭激烈,風險巨大,環境險惡,你死我活的行業。如果這五種民族沒有像狼一樣兇悍頑強進取的性格,就不能生存。因此,這六大行業中產生出來的六種民族,除了農耕民族以外,狩獵民族、遊牧民族、經商民族、航海民族和工業民族這五個民族,都是世界上強悍進取的民族。

5、性格對於個人來說,是其能否成功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對於民族來說,民族性格則更是一個決定民族命運的生死攸關的國家大事。從世界各民族興亡盛衰的歷史看,民族性格屬於民族脊樑問題。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的性格強悍進取,這個民族生存發展的機會就大就多;而一個民族的性格軟弱,這個民族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增大。從世界上實際存在的民族價值標準看,民族性格軟弱是一個民族最致命的缺陷。

6、歷史證明一個民族要想復興和富強,必須發展生產力,但是絕不能“惟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振興民族的基礎,但還不是基礎的基礎。必須把培育強悍進取的民族性格和發展生產力同時並舉,這才具備民族騰飛的兩個翅膀。

但有些嘛,我認爲也存在相當的的偏頗,不能認同,甚至是胡說八道。比如以下觀點:

1、華夏先民的性格絕對不比西方民族弱,同樣勇敢智慧,強悍進取,狼心勃勃。可是一落到華夏這片世界最大的溫良敦厚肥沃的農田裏,再兇悍的狼性也悍不起來了。古代中國廣闊深厚的農田,是軟化馴化草原狼和狼性的溫柔之鄉。

——廣闊深厚的農田,如何就是軟化馴化草原狼和狼性的溫柔之鄉了?說不通嘛,明明是統治階級的壓抑統治,非要牽強附會到華夏大地,說不通嘛。

2、大漢帝國是華夏漢民族最值得驕傲的時代之一。遺憾的是,在以後的朝代,純粹漢民族的民族性格再也沒有達到過這樣的高度和水平,此後,靠漢族獨木便難以支撐華夏文明大廈了。

——這僅僅是因爲性格?太牛角了吧?

3、受到過遊牧民族輸血和混血的北方中原,無論被戰亂破壞得多麼嚴重,但大多可以滅掉或收降南中國漢族政權,而南中國漢族的最後政權則無一例外都被北方國家輕易滅掉。此規律的適用性還可以上推到秦。

——這理論偏聽偏信了點,只能說明遊牧民族因爲惡劣生存環境的好戰與野蠻。

4、李世民是第一個提出“華夷平等”政策的中國皇帝。他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華夷平等”政策的提出,是有李唐皇族性格上的華夷混血、狼羊平衡的血統背景的。

——錯,大錯,實際上是爲統治需要。換我也會這樣做,更何況李世民呼!

5、由於漢族農耕病體已趨嚴重,以後無論怎樣輸血,都輸不出漢唐盛期的豪邁強悍的民族風骨來了。“東方睡獅”正是從中唐以後開始進入漫長的冬眠狀態的,而華夏廣袤農田就是它舒服沉睡的“軟榻”,儒學則是使它久睡不醒的“催眠曲”。

——我們今天的振興又從何講起?而導致華夏大地血流成河的歷史悲劇,難道不正是幾千看內憂外患造成的?其中之一就有遊牧民族的劣跡。我們今天的振興難道又是靠了遊牧民族狼性的“輸血“嗎?

6、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就是農民中狼性好漢率領的反抗。但是農民起義只是改朝換代的工具,一旦起義成功,也不能爲新王朝增添多少新東西和新血液。唐末的黃巢農民大起義,作爲漢民族一次民族復興的重大行動,並沒有成功。究其原因,農民起義是農耕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農副產品”,農耕王朝所具有的性格軟弱性的侷限它也不可能避免,能避免的只是極少數。

——哼,關於這樣的理論,毛老爺子比他看得可是深刻多了,毛老爺子說:小農意識形態永遠不能成其大氣候,因爲他們可以打下江山,但不懂得管理和治理江山。甚至於自詡熟慮於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他老人家都險些在社會主義的大道上翻船,更何況那些小農意識的起義軍呢?另外,中國革命的成功,不正是因爲有了許多引進了先進理論的大秀才才得以重見天日嗎?所以,只要是小農意識,無論有着怎樣的狼性格,註定也是不能成其氣候的。切,連這都不懂!

7、北宋的“靖康恥”是華夏漢族最最恥辱的一頁,甚至比滿清末期的喪權辱國還要可恥。至少滿清還敢跟列強打幾仗,周旋幾十年,而且也沒有退位給列強。一個民族如果不把強化民族性格作爲最基本的國策方略,無論經濟文化有多發達,人口和軍隊有多龐大,其結局必定重蹈“北宋”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