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7.18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說《水滸傳》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1

《水滸傳》寫的是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傳奇故事。他們的勇與力、智與真,主持正義,追求理想,以及朋友的合力相助、患難與共,都使我們無限景仰,熱血沸騰。

《水滸》英雄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具有超人的勇、驚人的力,讓人讀着讀着就不禁瞪大眼睛,張大嘴巴。的確,這樣的英雄在現實生活中或許並不存在,但人們需要他們,人們在向自然要生存,要發展的拼搏中,在與社會種種惡勢力的鬥爭中,需要與期待着這種壓倒一切的力量,不可阻遏的氣勢,無往不勝的精神。人們在這些英雄身上體會到了一種陽剛,壯烈、偉大的美,感悟到了人作爲世界的主人的本質力量。它能使人精神振奮,鬥志昂揚地迎接人生道路上的種種挑戰。

《水滸傳》這本小說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展示了朋友間的“死生相托”、“患難相扶”這種十分珍貴的人類感情,具有感動天地的力量。“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也應該成爲我們今天人生的美好理想。這本小說之所以吸引人,也是因爲小說中的一些英雄不拘禮法,不計名利,不做作,不掩飾,“任天而行,率性而動”,儲存了一顆“絕假純真”的“童心”,與那些被封建理學扭曲了人性的“假道學”、“大頭巾”的虛僞做作,心胸狹窄成了鮮明的對照。

《水滸傳》這本小說可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2

《水滸傳》是我國優秀長篇小說,答曰成書於元末明初,與同期的,《三國演義》一起成爲中國古典小說創作進入嶄新歷史時期的標誌。

值得一提的是,《水滸傳》的核心人物和故事確有歷史事實,只是內容多爲後人創造。它依據的歷史便是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的農民起義。宋末元初,水滸故事便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爲說書人講訴的重要內容。到了元代,水滸戲裏的人物便由原來的三十六人,發展到現在的一百零八人。,《水滸傳》正是在綜合宋元以來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等基礎上定稿的。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沖因爲他有很有禮貌;我最崇拜的人物是宋江,因爲他有正義感...

我認爲不錯哦你也可以投稿,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有禮貌,還要有正義感。

有一次,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個男孩正在欺負一個女孩,我立刻上前制止了他,他好像意識到自己錯了,立刻上前對那個小女孩說了一聲對不起,我開心地笑了,爲什麼呢?因爲我又做了一件好事。

梁山泊那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正給我們樹立了成長的好榜樣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3

《水滸傳》是明朝施耐庵寫的一部小說,寫了許多江湖好漢反對朝廷,最後失敗的歷史故事。

書中武二郎景陽岡打虎、魯提轄手拳打鎮關西、小李廣大鬧清風寨,吳學究智取生辰綱……有一種讓人感到心情暢快,也想拿大刀幹一場大事業的衝動。

但看見鐵牛――李逵亂殺亂打,張青、孫二孃賣人肉包子,時遷的小偷小摸我就會很憤怒,就會想這麼多人放火殺人,沒有規矩還能算是一本好書嗎?

最讓人深思的是水泊梁山起義爲什麼會失敗?

雖然,高俅是個奸佞小人,但他站得高,使用權術嫺熟。再有宋江的忠君報國之心,被人利用,焉能不敗呢?一羣小官小吏,小商小販的草莽英雄只會有一身武功打打殺殺,又怎麼能勝利呢?他們的眼界呢?眼界決定境界,假如他們把眼光放遠一點,可能就不會失敗了。

記得前幾天,我在小河邊撿到一塊別樣的石頭,便在地上滾來滾去的玩。我剛想把它扔了,“等等,讓我來看一下。”媽媽看見了興奮地說。她急忙從貯存室找來一堆小樟樹段,拿着石頭跟小樹樁比劃來比劃去,擺弄好讓我搶過來一看,咦!真成了一件小藝術品了。媽媽的眼界就是高啊!難道這不是知識賦予她的智慧嗎?

假如梁山泊的好漢們多讀一些書,他們的路會不會走得更長一些呢?他們的境界會不會更高呢?那樣老百姓可能就不會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眼界決定境界,知識改變命運。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4

今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它就是中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這本書是施耐庵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北宋農民大起義而寫成的一部偉大的小說。

我的題目爲什麼叫英雄傳呢?,因爲書中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逆來順受最後走上反抗道路的林沖,還有一些反面人物,如奸詐狡猾的高俅、蔡京,還有一批像他們一樣的血吸蟲統治者。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黑旋風李逵沂嶺殺四虎,他的老母親在村子裏,他要回去接她,頭首宋江跟李逵約法三章:第一條一路上不準吃酒,防止他酒後鬧事。第二條要悄悄地接回來,不要鬧的滿城風雨。第三條不準帶他用的兩把板斧,李逵滿口答應。果真他一路上不吃酒,並悄悄地去接他的娘。路上卻碰到了冒充他的李鬼,李逵知道李鬼冒充他忙要殺他,可李鬼騙他有個九十歲的老孃,無人贍養等語,李逵相信了,放了他,還給了他十兩銀子。後來李逵路過村莊碰到了李鬼,才知道李鬼騙了他,一氣之下殺了李鬼。李逵接到老母親後,在取水之時,他的老母親被幾條吊睛白額虎給吃了,李逵大怒,一下子殺了四隻老虎。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出李逵是位英雄,是個是非分明,果斷豪爽之人。其實,書中還有許多象李逵一樣的英雄。

在這部小說中,重點寫了108位英雄好漢同聚梁山泊的故事,鮮明地描寫了人民羣衆反抗反壓迫的行動,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他們的頭領——宋江,他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帶領衆梁山好漢舉起“替天行道”旗幟,然後成爲朝廷的忠臣,但最後結局很悲慘。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5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總算被我看完了,雖然看得好辛苦!但我總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就說天真爛漫的李逵,他有一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名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皁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爲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幾個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爲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爲他有那麼高挑的身材,也不是因爲他的高強武藝,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根本找不到幾個人有。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情。

我喜歡浪子燕青的忠誠、盧俊義的文韜武略、大刀關勝的勇猛、吳用的聰明才智。我還知道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現在當我知道爲了未來奮鬥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

其實,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甜美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到像母親一樣的關懷。同學們,看了《水滸傳》你們還會吝嗇對他人的關愛嗎?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但卻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6

這些天,看了《水滸傳》一書。查了一下"滸"字,從水,許聲。本義:水邊,指離水稍遠的岸上平地。應該就是“水邊發生的故事吧”。爸爸和我說外國人譯爲“105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也許是一百零八條好漢中只有三個女性的緣故吧。

讀完此書,第一感受就是“生氣”,好人都死我了,我最喜歡的林沖、武松也死了,宋江帶領着梁山泊好漢招安而投降。

全書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爲首的108位好漢被迫落草,發展壯大,在梁山聚義,先是對抗朝廷,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幾乎沒有好的結果。裏面講的好漢都是被迫逼上梁山的。

魯達因打抱不平,將惡霸鄭屠打死,只得投奔外鄉。林沖更是一身武功,是80萬禁軍教頭,都無力保護自己的家人,接連受到迫害,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仇人,上了梁山。宋江人稱“及時雨”,在江湖上與衆多綠林好漢就有來往,被情婦要挾,一怒之下殺人,被髮配,酒醉在牆上題“反詩”,又被處死刑,被梁山兄弟相救,終於上了梁山。

總之,就是做良民、順民很難,想活着只有反抗一條路。英雄好漢無用武之地,朝廷也不待見,只能造反。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太慶幸了,國泰民安,國家富強,不用爲基本的吃穿和安全的環境發愁。生在這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中,只要個人努力就會有所回報。

爸爸說:“太平盛世,少看《水滸傳》這類書,打打殺殺,滿是戾氣,這個時代有他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法律。”我們青少年看完《水滸傳》,也會受到感染,逐漸學到了江湖氣——流氓氣——匪氣,這就是過去人們說的,“少不看水滸”的原因吧。

一句話:“珍惜這個美好的時代,享受每一天,努力每一天。”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7

從古至今,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有許多聞名於世的經典,每一本書都清楚地說明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在我讀過的經典書籍中,我認爲最能表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偉大精神的書籍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也許有人會說:“《水滸傳》裏打打殺殺的,能體現出什麼精神呢?難不成是教如何打架?”這當然不可能。很多人看《水滸傳》只知道一百零八將打架厲害,但爲什麼一百零八將要打架呢?那都是因爲他們的“忠”和“義”。在《水滸傳》裏,有一個故事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就是在《獅子樓怒殺西門慶》裏,武松的哥哥被妻子潘金蓮親手毒死,而武松知道後,親手將潘金蓮以及和她一起殺武大郎的西門慶割下人頭,還勇於去官府自首。難道忠勇不算“忠”嗎?而“義”在《水滸傳》的那一回沒體現到呢?可以說,在這一百零八將中,就沒有誰是不“忠” 不“義”的。對比一百零八將的“忠” 和“義”,我們可就差得遠了。這些一百零八條好漢們無論是親人還是好友,只要他們有困難,都會義不容辭地去幫助他們。假如他們有親人被無辜害死了,寧願坐牢也要報仇。在我們身邊,有的同學卻一支筆一張紙都不願借給別人,當別人有困難時理都不理,真是半點《水滸傳》的精神都沒有,一點“忠” 和“義”都沒有,這怎麼能行呢?一箇中國人,怎麼能一點中華民族的精神都沒有呢?

作爲一箇中國人,一個身上流淌着中華民族血脈的人,我們一定要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偉大精神,做一個堂堂正正,對社會有用的中國人。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8

我從小就喜歡看小說,尤其是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書,很感興趣,能夠說是百看不厭。此刻就單講《水滸傳》。

讀完了水滸傳,我認爲這本書有三大好處。

第一點,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單八將。人物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也每人都有自我的拿手絕活,例如浪裏白條張順水性奇佳、智多星吳用文武雙全、還有入雲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說《水滸傳》裏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爲了湊傳說中的108星。可如果要是真這樣寫,那麼不僅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好處,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點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的刻畫描述。《水滸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奉招破大遼到微宗皇帝夢遊梁山伯,中間事情的繁瑣,人物衆多。可作者施耐庵在寫作方面,能夠說是遊刃有餘,由不得你不繼續往下看。彷彿自我到了真實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讓人歎服。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水滸傳》對於歷史的記述。我認爲,這樣一個類似於“神話”的故事,可對當時民不聊生、外敵入侵、軍隊戰鬥力下降的社會表現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大家想,如果國家太平、人民生活舒適;如果徽宗皇帝向唐明皇一樣,那麼怎樣會有數萬好漢奮勇起義?但有一點我不明白,宋江爲什麼不推翻宋朝,自我做皇帝。而要投降宋朝,做宋朝的奴才。不明白!不明白!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說,更是一本反映當時社會和機關腐敗的歷史書。

《水滸傳》裏雖然有一些是虛構的,但這本書不僅僅能夠聯繫現代的社會,還寫出了古代機關的腐敗。

《水滸傳》真是一本好書呀!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9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X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爲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爲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爲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爲"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爲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衝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着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小說《水滸傳》讀後感10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qiang,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