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城南舊事讀後感集錦10篇

學問君 人氣:2.6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城南舊事讀後感集錦10篇

城南舊事讀後感1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爲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城南舊事》中滿含着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翻開那一襲墨黑的《城南舊事》,不知爲何,我的心情感到沉重起來,一絲淡淡的憂傷籠罩在我的身旁。

這本書是描寫舊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從童年的駱駝隊到爸爸的花落了,中間英子經歷了許多成長的變故。也就是這樣,一個個人物開始走進故事裏:惠安館內被稱做瘋子的姑娘秀貞、英子的好朋友妞兒、爲供弟弟上學而無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風聲的德先叔、被施家趕出來留宿英子家的蘭姨娘、英子家的僕人宋媽、因病去世的爸爸……他們都是英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會她許多道理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惠安館那章。秀貞是英子搬到新家認識的新朋友之一。她天天聽着她念叨着小桂子之類的話,使英子很好奇,她覺得假裝有一個小桂子很好玩,於是她每天上午偷偷跑去惠安館和秀貞玩,聽她講小桂子的事。可是似乎衚衕裏誰都說秀貞是瘋子,不許自己家的孩子靠近惠安館。但是在英子的眼裏,秀貞跟其他人家的姑娘沒什麼兩樣嘛。直到有一次,她無意中聽到了宋媽說的話,才知道秀貞爲什麼會變瘋的。原來,秀貞和一個借宿在惠安館的學生相愛,有了孩子,但是他必須得回家一趟,可怕是被他媽扣在了那裏,一走就是六年。後來秀貞生下來一個女孩,卻被她媽丟到了齊化門城根下,她從那時開始就瘋了。英子從秀貞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她還告訴英子小桂子的脖子後面有一塊青疤,拜託英子幫忙找到小桂子。秀貞的眼睛下面有兩個淚坑,英子的好朋友妞兒也有兩個淚坑,英子經常把妞兒和小桂子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妞兒和英子哭着說她不是她爸媽親生的,說要回齊化門找她的親生父母時,英子恍恍惚惚地去掀開妞兒的頭髮,發現妞兒的脖子後面真的有一塊青疤。她想讓秀貞和妞兒回惠安找她爸去,於是拿上媽媽的金手鐲,帶着妞兒跑去找秀貞了。秀貞連夜整理好行李,帶着妞兒去搭火車。可是英子不捨得妞兒,便使勁跑去追趕妞兒。那天夜裏,又下着大雨,英子還發着燒,但她最後還是頂不住了,幸虧剛好遇見了媽媽,她纔不至於暈倒在馬路上。後來,英子有一次聽媽媽說原來那天晚上秀貞和妞兒被壓在了火車底下了……英子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她那又溼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淌過淚坑流到嘴邊了。

本書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着這個雜亂的社會,對那些複雜的人和事,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因爲她覺得太陽是從碧藍的大海上升上來的,但是它也是從淡藍的天空上升上來的呀。而她更有一種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樂於助人的善心,像那次她爲了別人家一家團聚,竟把媽媽的金手鐲都拿去給別人做盤纏,這是件幾乎連一個成人都做不到的事,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想這本書也是林海音爲了懷念她的童年而寫的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2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這段話,似乎在回憶着什麼,回憶着童年嗎?我想,回憶的更多的,應該是作者的父親。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城南舊事》中的最後一篇小說,英子已經12歲了!童年漸漸遠去,病危的父親要求她去歷練,讓英子意識到自己真的長大了。終於,愛花兒,愛生活,更愛孩子的父親去世了,小學畢業的英子則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擔起了生活的重任。父親的去世,英子思潮澎拜,見眼前之人,憶從前之事。內容豐富而不雜亂,情感深沉而動人,失去父親的離愁別緒與人生的悲歡離合營造出濃濃的父女情懷,與縈繞瞭。是這樣的一個父親:負責任地工作,努力求生存,熱心助人,不吝金錢。對每一個孩子都疼愛,教育孩子不受人恩惠,注意言行習慣,樂於幫助別人……這樣的父親讓子女尊敬、懷念。

我的眼邊浮現出我的爸爸,從我記事以來,爸爸很少管我,好像每天都是早出晚歸,週末不是睡覺就是被人叫出去,我第一天上幼兒園,第一天上小學,爸爸從沒送我或接過我,爸爸錯失了我好多的第一次,不由得我的耳邊又浮現出媽媽對爸爸的抱怨,說,爸爸,不管家,不管我和弟弟……看了很多關於父愛的書,漸漸地我拿書中的父親和我的爸爸相比較,突然發現,我好像是一個缺少父愛的孩子。心中也難免會悶悶不樂。不禁會想,爸爸愛我嗎?

直到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去泰山遊玩,那天,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我們在下山回賓館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很大的雨,是爸爸開的車,因爲山路不熟,在一個急轉彎和對面兩車交換時,我們的車打滑了,撞上了路邊的大樹,我坐在車的右後座上,因爲劇烈的撞擊,把副駕駛座的座位往後壓,正好壓在了我的腿上,讓我疼痛不已,動彈不得。爸爸也被前面的汽車玻璃劃得臉上都是血,但是他不顧自己的臉上的疼痛,急忙把我從車裏拖出來,揹着我在路邊攔車,雨水沿着爸爸的臉頰流下來,也許是爸爸臉上的血嚇壞了司機,攔了半個小時的車,竟沒一輛車停下來,爸爸的手機也淋溼了,沒法打救援電話。爸爸只好揹着我沿着泥濘的山路,走了2個小時才下山,叫到車,送我去醫院,我因爲沒有下地走路,搶救及時,在牀上躺了半個月就恢復了。而爸爸的左面臉頰上因爲雨水加上汗水的浸泡,發炎了,留下了永遠都不能消去的疤痕。相信,每一個父親碰到這樣的事,都會不假思索的這麼做,這就是濃濃的父愛。一個好父親對兒女的成長起關鍵性作用,父親的教誨會使兒女受益終生。父愛,在生活中也許並不明顯,並不像母愛一般,有着灼熱的情懷;也不像母愛一般,平靜卻能打動人心。父愛,出現的次數大大少於母愛。但是,父愛是山,是海,是深沉的,是細水長流,是一種博大的胸懷,更能激勵着兒女的心。《爸爸的花兒落了》,《背影》中的父親,還有我的爸爸……打動了千千萬萬兒女的心。不由得又想起,是爸爸每年的暑假帶我出去旅遊,是爸爸細心地幫我買鞋買衣服,是爸爸教會了我騎車,是爸爸……父愛地久天長。

想着英子的——“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這時,我也不禁想大聲說,“爸爸,我愛你!”

城南舊事讀後感3

《城南舊事》這部作品由《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冬陽童年駱駝隊》六個篇章組成。作者林海英用淡淡的文字,敘述了民國時期自己童年時老北京的人、事、景、物。

林海英以一個孩童的視角寫了一些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同時也勾起了我兒時的一些記憶:

《惠安館》開頭寫英子醒了卻不想起牀時,看透過窗戶照到桌上、牀上的陽光裏飛舞的塵埃時,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某個週末的早晨醒了卻不想起牀時,陽光透過窗戶照到牀前,塵埃在陽光裏就像一個個小精靈在飛舞的景象。還有英子與妞兒喂剛孵出來的小油雞,看小雞不停地啄米吃,小時我的媽媽也會在每年春天買上幾十只小雞,在一個大紙箱裏喂着。有一回媽媽不在家,讓我中午和下午放學時分幾次給小雞餵食,因爲急着出去玩,所以我把媽媽準備的一大盆雞食一股腦都倒在了紙箱裏,結果媽媽晚上回到家發現小雞已撐死了大半。雖然我並沒有因此被責備,但我的心裏是難過的,因爲我的貪玩害死了這麼多可愛的小雞。

又比如:英子與妞兒踢制錢,秀貞給英子包指甲,方德成與劉平踢球、彈玻璃球。眼前好像也浮現出了我與小夥伴們在院子裏、打麥場上、馬路邊玩耍時的情景。還有因大牙都被蟲蛀了,前面的又掉了兩個,所以沒法痛痛快快吃東西等等。隨着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流逝,童年時的記憶漸漸模糊了,但是林海英用清新淡雅的文字描寫的一幕幕陌生又熟悉的場景,讓我彷彿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也讓我憶起了童年時的快樂往事。

最讓我難忘的是《爸爸的花兒落了》中,爸爸對英子說的話“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了,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但那時的英子纔剛小學畢業,爸爸就生病去世了,家裏兄妹七人,作爲家裏的老大,英子有了老大的樣子,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因爲她已經長大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在英子遇到困難準備放棄時,當英子害怕去做一件事情時,當英子對親人的離開傷心難過時,又想起爸爸的話“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無論是這些對英子鼓勵性的語言,還是因早晨賴牀不想上學時的被打以及父親又到校給送花夾襖和兩個銅錢,無不表現出父親對孩子那深沉的愛。

讀到這也讓我想起了離開我已將近二十年父親了,那是在我五年級的時候,正是農忙的時節,那天中午放學時還是晴空萬里,就在我們一家正坐在飯桌前吃飯,老天就像是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瞬間暗了下去。這時爸爸和媽媽連忙扔下手中的碗,拿起掃帚與木杴到家附近的場上去收正在晾曬的麥子。我見天上開始滴雨點了,慌忙拿起一條毛巾頂在頭上,扛着一把木杴往場上跑去,剛到場邊,爸爸看見了我,吼道:“你來幹什麼,趕緊回去!”被他這麼一吼,當時的我感到特別的委屈,好心幫着來收糧食還被吼,那個難過勁就別提了。多年後當我也爲人母,想起這件事時,爲自己當時的想法感到後悔,那一聲吼是一位不善言辭的父親對孩子深沉的愛!可我卻永遠無法當面向他說出“我愛您”三個字了。

許多的人與事因各種原因離我們遠去,人生其實就是一幕一幕的別離,人生也是在不斷離別中的成長。想到“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我們還是應該去回首、品味、珍惜那些曾經,保留一份屬於自己的純真、快樂與美好!

城南舊事讀後感4

冬陽之下,彷彿看見了駱駝隊伴着駝鈴聲聲緩緩走來,也看見那些熟悉的背影隨着《驪歌》越走越遠,漸漸模糊。那些童年裏的快樂憂傷在那些深深淺淺的回憶裏化作了世間最單純的快樂和最美麗的憂傷。

看完《城南舊事》,合上書本的那一刻,還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雖然時代不一樣了,雖然我沒有真切見過那樣美麗的城南,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那樣徹底的離別和那樣傷感的花落,可是,我分明可以聽見《驪歌》中明媚的憂傷。

每一個故事,最後都是一次無奈的離別。童年裏的很多事情,似乎都那麼難以左右,大人的世界似乎都那麼難懂,對與錯,好人與壞人總是那麼難以分辨,不過,這樣的迷惑在她的眼裏卻是海天相接的美麗。

明明是相聚卻終成離別

惠安館門外的“瘋子”,在英子眼裏卻是她喜歡的秀貞。聽着秀貞說思康叔和小桂子的故事,聽者秀貞的思念,心心念念地記得要叫她的小桂子回家。井窩子的妞兒,曾在西廂房裏和英子一起玩小油雞,對英子訴說着自己的不幸,信誓旦旦的說着要找到親生父母……英子快樂着她們的快樂,難過着她們的難過。當然,她們擁有的更多是不幸的,纔剛開始的美好愛情,卻夭折在無邊的等待;剛降臨的生命,卻失去了最真切的牽掛。而命運讓這樣兩個不幸的人相遇,當幸福眼看着就要來臨的時刻,卻是一次悲悽的離別。而英子,卻只能在那些模糊而又清晰的點點滴滴中無力地開始所謂的新的生活。“從前的事都過去了,沒有意思了,英子都會慢慢忘記的。”這樣輕描淡寫的一句略去了英子多少的憂傷,只有那些哭過笑過的人自己知道吧。“一切都算過去了嗎?我將來會忘記嗎?”又有誰能給出答案?

宋媽的眼淚

宋媽拋下了她的小栓子和丫頭子,成了英子家的宋媽。可是,當黃板兒牙沉默的時候,宋媽的眼淚從心裏開始流。宋媽可以說是那個時代衆多農村婦女的一個典型。善良,淳樸,同時又間染着農村婦女的共同缺點。英子當然不喜歡她的那些愛嚼舌根之類的習性,但是宋媽卻是她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人。英子和她的弟妹都在宋媽的身上找到了又一份母愛,而小栓子和丫頭子卻分別夭折了,離散了。宋媽的支柱沒了,她被命運無情的欺騙了,就在她日日夜夜的想着她的孩子的時候,傳來的卻是接二連三的'噩耗。有太多的歉疚,太多的遺憾,無果的尋女之後連笑的力氣都沒有了,只能化做無力的嘆息。那隻在爸爸花圃裏打滾的驢,伴着清脆的駝鈴,載着宋媽在雪後清新的空氣裏漸行漸遠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一晃六年過去了,再次聽見這首歌的時候,歌詞不再那麼難懂了,英子實現了對爸爸的承諾——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致謝詞。可是,那年的石榴不那麼紅了,夾竹桃也垂落了,那麼喜歡花的爸爸的花兒落了。

“老高,我知道是什麼事了,我這就去醫院。”“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英子已經不是那個學着駱駝咀嚼的英子了,只是眼睛仍然清澈,還多了幾分堅定。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這一次離別,將不是再見。

不曾說再見,卻已是再也不見。那些離開的人,都隨着英子的長大沒了影子。“是跟隨着我失去的童年失去了嗎?”爲了給那逝去的童年劃下美麗得憂傷的記號,便有了《城南舊事》那一段段伴着《驪歌》的感傷離別。

城南舊事讀後感5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人的美好心靈。在我內心的深處,曾經有這樣一本書,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讓我來介紹介紹這本書的內容吧:《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態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

書中配有照片,圖文並茂,讓人更深切的感受到“舊”這個字的深刻含義:古城的殘片,大柯的幾根垂落枝條,瓦隆中存留的枯葉,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半扇院門的的插閂,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牆上的冬雪……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後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讀着《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裏,看着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緩緩的駱駝隊、惠安館、衚衕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

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裏的小偷、斜着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築成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歲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夢,頓然破碎。可以說,童年時的每秒每刻都是一個人的重要的段落。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是英子的童年卻過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戲劇化的,但是卻是很真實、純樸,那樣得純淨淡泊,彌舊溫馨。

當讀到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女人玩時,我真擔心秀貞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僅幫助他們母女重縫,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鑽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他們當作盤纏去尋找思康叔(秀貞的親人)。此刻,我不竟爲英子感到驕傲,一個六歲的孩子竟懂得友誼,懂得愛,這大概是一種來自生活的力量鼓舞着她在成長吧!

讀着讀着,我的心時而心驚肉跳,時而輕鬆自在。我覺得很奇怪:難道英子不害怕秀貞嗎?看到最後,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爲她有一顆純潔淨化的心靈,正是她有了這一顆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而世俗上的快樂,不過是金錢和名譽。

可以說,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樣閃光,像瑪瑙一樣純潔,像水晶一樣透明,像牡丹一樣鮮豔。而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主人們,隨着科技的發展,腦子也越來越複雜了,網絡侵蝕了我們大腦的靈魂,使得我們不能像英子一樣擁有快樂,童年便在時光的步影中消失了。也許,童年是貧窮的,也是富有的,這樣認爲的人可以是貧窮的公爵,無知的智者,也可以是最富有的窮人,文化低的工人。

因爲我就要六年級了,我將要徘徊在童年的十字路口,將要告別童年,踏上人生的木舟,感受林海音女士緬懷童年的心情。每個人的童年不都是這樣愚駿而神聖的嗎?

這本《城南舊事》就像夏浪裏的一縷清風,讓我知道別錯過童年,花兒謝了還會開,太陽下山明天還會爬上來,我的童年一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城南舊事讀後感6

《城南舊事》講述了小女孩英子的童年故事,從6歲到13歲,正好是上小學前一年到小學畢業。英子的童年在北京城南度過,那是1920年代的北京。小孩的世界裏,最重要的是朋友,書中寫了6個朋友的5段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瘋子”。似乎每個父母的必備技能,就是拿十里八村的瘋子來嚇唬孩子。秀貞就是這樣一個“瘋子”。她是惠安會館門房的女兒,愛上了借住在會館的大學生思康。後來,思康被家人叫回惠安老家,從此再也沒回來。秀貞未婚生下了思康的女兒小桂子。在那個年代,這種事絕對會不容於親族,於是秀貞父母把孩子遺棄在了城牆根。從此以後,秀貞就“瘋了”,她苦苦等待思康,想要找回脖子上有胎記的女兒。英子發現好朋友妞兒的脖子上就有這麼一塊胎記,而且妞的確是撿來的孩子。一個雨夜,秀貞帶着妞兒一起走了,要去找思康,英子沒有追上她們。後來,英子的爸媽搬了家,她失去了兩個朋友。

第二個貴的主角是一個“小偷”。英子新家附近,有一個廢棄的宅院,院子里長滿了草。英子無意間闖入,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男人。他是一個小偷,這片荒草地是他窩藏贓物的地方。他行竊,是爲了供弟弟上學。有一天,英子無意間在這個宅院裏撿到一個銅佛,被便衣警察發現,將小偷捉拿歸案。英子的心中,充滿了失去朋友的傷感。

第三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老頭的“小老婆”。年輕貌美的蘭姨娘,忍受不了丈夫的打罵,離家出走,借住在英子家。雖然還不懂人事,但英子感到了父親和蘭姨娘之間的曖昧。也孩子的心像最敏感的雷達,也許不諳世事,但她能捕捉到最微妙的情感變化。每年中高考後,都會有離婚潮出現,很多家長打着爲了孩子的旗號不離婚,其實孩子早已感知到。作家池莉爲了避免女兒受到傷害,離婚後每週末都按時回家,給女兒營造家庭和睦的表象。等到女兒考上高中後,她纔將埋藏了4年的祕密揭曉。女兒卻告訴她,早已知道。

難以置信,但事實是,英子撮合了蘭姨娘和另外一個在她家借住的男人。蘭姨娘就像出走的娜拉,最終還是投入了另一個男人的懷抱,從此淡出了英子的生活。

第四個故事的主角是“奶媽”。丈夫不中用,宋媽生完第二個孩子,就來到了英子家做奶媽。她遠離一雙兒女,4年沒回過家,只爲了賺錢讓他們活下去。然而,她發現,兒子在放羊時早已溺水死了,女兒在襁褓中時就被丈夫送給了一個趕驢車的人。滿懷傷心,宋媽回了家。

第五個故事的主角是英子的爸爸。小學畢業那天,英子作爲第一名,驕傲地代表同學在畢業典禮上發言,但她盼望的爸爸卻沒有到場。在醫院,她等來了爸爸去世的噩耗。從此,英子的童年結束了。在她腦海裏的,是爸爸最後說的那句話:不要怕,不管多困難的事情,只要硬着頭皮,就闖過去了。

所有的故事,主題都是離別。秀貞和妞兒不知所蹤,“小偷”被逮捕,蘭姨娘、宋媽離開,爸爸去世……所謂成長,就是一場場離別,在離別中,我們漸漸長大。成長的路上,我們一路走,一路丟。直到有一天,觀照當下的自己,也許會被嚇一大跳:這是我嗎?我們該時常回童年旅行,看看曾經的自己。

《城南舊事》就像一個童年主題公園,保留了童年的純真,讓人得以時常回去,看看童年的自己。

城南舊事讀後感7

待我靜心品讀完了作家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早已是思緒萬千。在她細膩的描寫下我細細品味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故事;在她淡淡的文字描寫中我深深感受舊社會人們的悲歡離合;在她如泣如訴地點滴中我默默感悟人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城南舊事》是臺灣女性文學的開山人——林海音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感受,以童年在北京的生活爲素材而創作的經典作品。整書以主人公英子生活在一個寬裕的家庭,有恩愛的父母和可愛的弟妹爲背景而拉開了序幕。

書中的開篇之作《惠安館》主要講述了英子一家所住的衚衕路口,有一個供讀書人寄宿的惠安館。看門人老王有個女兒叫秀貞,人人叫她瘋子,而她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但是她,卻成爲了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有一天,小英子因爲好奇而走進了瘋女人秀貞家,從而瞭解了她的悽苦人生,英子深深地感動於秀貞雖瘋但對女兒的深切思念之情。小小年紀的她決定幫助秀貞尋找女兒——小桂子……因爲一次偶然,她發現,好友妞兒是秀貞女兒小桂子!歷經幾許不解,幾許磨難,幾許挫折,小英子忍病把二人送上了火車,終於母女深深相擁。看到這裏,我的眼眶不禁溼潤了,英子小小年紀便有助人爲樂的好品質,讓我頗爲感動:現如今我們這個年紀的孩子,已全然沒有了英子的品質,自私好爭,不會把自己的東西拿來分享,更不要說會把自己所有的家當都用來幫助人們所說的“瘋子”,也不會爲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傾盡全力幫助了。可這一切,小小的英子卻做到了。這是一種多麼純潔、高尚的大愛精神啊!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慢慢的,一個個好友、親人、熟人,都消失在面前。小英子也長至十二歲了,宋媽走了,父親去世了,童年也消失了。她默默地挑起了家中的頂樑柱責任,闖過了一道又一道的難關。在我最喜歡的最後篇章——《爸爸的花兒落了》中,英子六年級畢業前夕,爸爸卻病危了。“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領畢業證書前,忐忑的英子在父親艱難地鼓勵下勇敢地走上典禮的舞臺。而在父親走後,小學畢業的英子真正地體會到了自己的責任,她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擔負起生活的責任,她堅強地面對一切,擔起生活的重任,照顧好了弟妹,正是因爲爸爸的這句“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一直指引着英子堅定地面對着一切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輕輕地合上書本,英子的童年,讓我記憶猶新。我覺得:英子的兒時很快樂很幸福,幾許天真,幾許活潑,幾許純潔……給我一種美的享受。她熱心助人,心疼弱者,努力讓悲劇變身爲相聚,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而追憶起英爸走了,英子還是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卻義無反顧地告別童年、肩負重任時,又難免爲她的不幸而感到傷心落淚,同時又深深震撼於英子的沉着冷靜,有條不紊,這或許也是英子身上另一抹美麗的風景吧!

夾竹桃垂落了,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或許,在若干年後,我的父母也將會老去,那時,我也大了,我要多幹活,打理好家,迎接成年,回憶兒時……

城南舊事讀後感8

一本好書猶如一陣清香,令人舒暢;一本好書猶如一碗雞湯,給人營養;一本好書猶如一個太陽,讓人溫暖……讀一本好書,能讓我們增長許多知識,而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這本經典——《城南舊事》,來看看著名作家林海音筆下的童年吧。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女孩英子跟着父母來到北京城,她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她很單純,總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她和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交朋友,總是跑到惠安館去找她玩;她很喜歡跟好朋友妞兒玩,很同情她的遭遇。後來,因爲一場大病,她離開了她的住處,去了一個新的家。她又和一個“小偷”定下承諾,認真聽“小偷”講他的故事……這本書透過英子稚嫩的雙眼,讓我們理解了大人的世界,也讓我們瞭解到了當時社會的生活狀況。

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英子是一個十分單純的小女孩,在別人都認爲秀貞是瘋子,都躲着她時,英子願意與她成爲好朋友,因爲在英子眼中,她是一個很可愛的姑娘;在別人都認爲小偷罪有應得的時候,英子卻因爲失去了一個朋友而傷心,說他是因爲要供弟弟上學,迫不得已才做這個選擇的!

她沒有盲目地跟大人用同一種眼光去看待事物。孩子就是這樣,很單純,很天真,心裏想什麼就做什麼,不會像大人那樣顧慮重重。那些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單純快樂的生活,就是童年,就是屬於孩子的童年。

童年永遠是令人難忘的,我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我童年的時候,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我們從小玩到大,一起哭,一起笑,沒有顧慮。以前,我家就像幼兒園似的,有許多小朋友。我們在沙發上蹦啊跳啊,亂塗亂畫,還把雪白的牆壁當成白板,在牆上寫字,玩老師小朋友的遊戲,簡直不亦樂乎:摔倒了,也不哭,反而哈哈大笑。雖然有時候我們也會因會某些事而不開心,比如:遊戲輸了,會嘟嘴,生氣,眼睛慢慢變紅,最後“哇”的哭了,嘴裏還絮絮叨叨地念着什麼。可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沒過多少時間就又蹦又跳的了,絲毫不會影響到我們無憂無慮,開心快樂地玩耍。

直到現在,我家的沙發上,牆上,還到處是童年的氣息,到處是童年的痕跡。

可是現在,我們都已經長大了,已經是六年級的大姐姐了,也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沒有任何顧慮的放肆玩耍了。爸爸媽媽經常讓我們注意禮節,注意文明,我再也不能毫無顧忌地在沙發上亂蹦亂跳了!我是多麼懷念童年的時光啊,多麼美好!可是,童年已經悄然遠去了。就像林海音寫的那樣“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

童年是令人難忘的,雖然童年已經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悄悄地流逝,可我們還能擁有的,是童年快樂的記憶,是一顆永恆的童心!這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從《城南舊事》中,我回憶到了許多童年的美好,品味到了童年那甜甜的味道,沁人心脾,難忘童年!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作者讀了《城南舊事》後,從書中天真爛漫、有着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的小英子,聯想到了自己,講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是多麼自在、毫無顧忌!使讀者腦海裏出現了這麼一幅畫面。文章的結尾更是點睛之筆,是啊,擁有童年快樂的記憶,擁有一顆永恆的童心是我們能夠唯一將童年儲存的方法。相信再過10年、20年,這段難忘、美好的時光能夠依舊保留在我們的記憶裏。

城南舊事讀後感9

《城南舊事》必有耳聞,這本書就是我國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四年級時我們學過她《冬陽 童年 駱駝隊》,她的作品真實感人,又飽含着溫馨,我特別喜歡。這本書是講的林海音七歲到十三歲這個年齡段的故事,她用小孩子純潔的眼睛去觀察老北京的各種生活,每個故事都十分細膩,十分感人。本書由六個小故事組成,分別是:冬陽童年 駱駝隊、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小英子小的時候住在北京城,每天會經過惠安館,可惠安館裏有個瘋子,是因爲她的孩子小桂子不知了去向。小英子有一個朋友叫妞兒,原來她就是小桂子。當小英子後就帶着小桂子去找秀貞,那天正下着傾盆大雨,小英子發了高燒、昏迷了十天。後來她們搬到了新家,在那裏認識了一位叔叔,叔叔告訴小英子:等他弟弟考上外國的大學,他要帶小英子去看海。後來叔叔送給小英子一串象牙佛珠,第二天就被警察抓走了,因爲都認爲他是一個小偷。小英子是全班學習的學生,到她小學生涯快過完的時候,她的爸爸卻病了。爸爸臨終前給了小英子一封信和一些錢,讓她寄給陳叔叔,可她回來後,爸爸已經閉上了雙眼。

這本書十分感人,裏面講述了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我看書的時候,也和小英子一起傷心、一起快樂。我讀着故事也好像看到了可愛聰慧的小英子、可憐的秀貞和妞兒,慈愛的宋媽、斜着嘴笑的蘭姨娘、生病的父親。真佩服林海音奶奶的記憶力和觀察力,能憑着微妙的記憶把童年的事情一點一點寫下來,更佩服小小年紀的她觀察事物的仔細和用心。

最後一章的題目是: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句話我在剛讀的時候,有一點兒也不理解,感覺很深奧。可是當我讀完第三遍的時候,就感覺能理解了。小英子在爸爸去世的那個時候,就真正的長大了,懂得了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懂得了人要生老病死。十三歲的她在爸爸離開的一剎那,就開始承擔起照顧六個年幼弟妹的家庭重擔,英子的童年也在那個時候就結束了。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愉快的,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比如:我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畫畫,就在我家的牆壁上亂寫亂畫,媽媽從不會說我,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我,我呢,畫着畫着就睡着了。那時的我調皮不懂事,給媽媽添了很多。還記得在一個寒冬的夜晚,天空飄着很大的雪花,我非常想出去玩,可外面實在太冷了,媽媽就去外面鏟了一大盆子雪端上了樓,那晚我和媽媽玩得特別開心!可第二天雪全融化成了水,我就開始哇哇大哭,弄得媽媽不得不又下去陪我玩雪。還有很多很多的童年趣事都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每個人的童年又是不一樣的,也許有傷心有痛苦,也許有失望有淚水。童年就像一幅畫,如果你的童年有一些不愉快,那就像一張白紙暗淡無味;如果你的童年很愉快,就會像春天到來時的景色絢麗多彩。每個小孩的童年雖然都不一樣,但是我每個人的童年都能留下美麗多彩的記憶,每個人的童年都能綻放屬於的那片天空!當我們長大以後,再回憶的童年,我們也能提筆細細書寫童年的故事,就像林海音奶奶說的那樣:把它們寫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城南舊事讀後感10

寒假裏,我又讀了一遍《城南舊事》。書中作者透過回憶童年往事,講了作者英子成長過程中經歷的看似獨立,時間又相互連貫的五個小故事。透過英子的眼中所見,耳中所聞,我們看到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人們貧苦生活的無奈,人性的溫暖和堅毅,以及新舊兩個時代的交替……英子也在一次次別離中逐漸長大,慢慢堅強。

隨着作者筆尖流淌出的淡淡傷感,我們回到了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她懵懵懂懂的眼神裏透出對外面世界的無限好奇與憧憬。她交的第一個朋友,是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後來小英子發現她的好朋友妞兒正是小桂子,便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和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爸爸,結果卻慘死在火車輪下……英子不捨與害怕在我眼前晃動,她也在生命中第一次深刻的別離中大病一場。

英子一家遷居到新簾子衚衕,認識了一個年輕人,他爲了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不久,英子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英子覺得他很善良,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年幼的她努力地想了解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這次離別英子難過且疑惑。

秀貞和蘭姨同爲女性,可這位讓英子又愛又恨的蘭姨卻與秀貞不同,一個是舊時代女子的象徵;一個卻是新時代的女子,是一個思想解放的知識女性。蘭姨大膽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敢於跳出火坑,並最終與德先叔走到了一起,新時代的思想讓她獲得了不同於秀貞的命運。她和德先叔的離開讓英子既想哭也想笑,英子終於有了一次溫暖的離別。

宋媽在英子家兢兢業業地照顧着英子和弟弟妹妹們,在英子心中這位樸實的奶媽跟親人一樣。可是,英子九歲那年,宋媽的丈夫馮大明告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賣給了別人……宋媽的傷心和絕望可想而知。透過宋媽也讓我看到了那個時代,社會底層窮苦人們生活的窘迫。那年冬天,宋媽終於帶着對英子一家的眷念離開了英子,回到鄉下。這次別離在英子心中該是多麼的不捨和無奈啊!

作者筆下性格豐滿的父親有着很多缺點:專制、愛喝酒、愛打牌還有着壞脾氣;卻同時也有着很多的優點:工作負責、努力生活,熱心助人、不吝金錢,疼愛孩子,酷愛花草。這位既溺愛英子又鞭策英子的父親,不幸在英子十三歲那年病倒去世了。這個離別對英子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英子的童年美夢,頓時破碎,英子也帶着種種責任和堅強告別了童年。

看《城南舊事》,耳邊不由得蕩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耳熟能詳的旋律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像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從容地展現出來,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爲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