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3篇

學問君 人氣:2.73W

篇1:讀了《水滸傳》有感

《水滸傳》讀後感3篇

水滸傳是施耐庵的一部心血之作,也是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滸,是指在水邊、岸邊。因爲水泊梁山周圍有水在流動,所以叫做水滸。水泊也叫“王土”,故名“水滸”。水滸傳中,主要講的是108將在梁山上的故事。書中,108將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施耐庵在製作水滸傳的過程之中,是先將108將的形象畫在宣紙上,然後,編寫內容。水泊梁山也是一個小小的朝廷,他們也有着自己的規矩、自由和使命。在文中,最遺憾的就是宋江投靠了朝廷,從而爲朝廷賣命。最終,被奸臣害死。這就是水滸傳中的唯一壞處。

讀了水滸傳後,我深深的感到,108將拼死保護朝廷,就是爲了安定國家。他們的愛國情懷是用金錢都換不來的。在排座次的時候,無論是誰排第一,誰排最後,他們都毫不在乎,他們之間講的是兄弟情義,而不是誰高誰低。在他們眼裏,只要是在梁山上的人,他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在梁山上,他們都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在征討方臘時,看着108將一個個在戰場上犧牲,他們的熱血灑滿了這片淨土,我爲此感到深深的惋惜。他們的英雄事蹟感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們的英雄事蹟也見證了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的英雄事蹟也可謂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施耐庵把108將的性格特點描寫的非常鮮明,淋漓至盡。文中的108將我個個都敬佩不已。他們各有各的特點。佩服武松的英雄氣概。佩服林沖的寬宏大量。佩服孫二孃那樣的巾幗英傑。佩服吳用的足智多謀。佩服盧俊義的英勇無敵。佩服花榮的百步穿楊。正是因爲有水滸傳這部經典名著,才時刻讓我在人生的路上勇往直前,永不畏懼。它影響着我的一生,我會永遠銘記它,珍藏它。

篇2:讀了《水滸傳》有感

小時候,我就聽別人講過這本書,從那時開始,書中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情節,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場面,一個個行俠仗義的英雄形象,便即刻在了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映象。

而現在,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時,它帶給我的震撼絕不亞於此前。

《水滸傳》是明朝施耐庵的作品,他妙筆生花地寫下了108個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特點描繪的淋漓盡致,讓我打心底裏兒無比敬佩。其中,性格被刻畫的最鮮明的,極富正義感的也有幾個代表人物,例如宋江、魯智深、林沖、武松等人,他們都是勇敢、機智、正義的化身。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魯智深了,因爲自從看了他“拳打鎮關西”的事蹟,我就被他深深的吸引了,所以,這個情節,我也鍾愛有家。

“拳打鎮關西”講述的是魯智深當提轄的時候,在路上巧遇史進,後遇史進的師父李忠,於是三人結伴喝酒,正聊得盡興,忽傳來有人啼哭,魯達嫌煩,便叫人將啼哭之人叫上,原來是賣場的父女,女兒告訴魯達,他們受到了鎮關西的欺凌與壓迫,現在還要還子虛烏有的錢。魯達聽後大怒,便送錢給那父女倆,讓她們先走,然後自己去找鎮關西,先是找鎮關西麻煩,然後兩人打了起來,魯達三拳便將那惡人解決了。

哇!看完之後可真是大快人心啊!罪惡之人終究不會有好下場的。

這《水滸傳》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嫉惡如仇呢?由於作者特殊的思路,把這些故事寫的跌宕起伏,彷彿身臨其境,總會讓我覺得書中的人物就是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去與邪惡作鬥爭,堅持正義,追求光明。

《水滸傳》同時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果真是一本文學鉅著,不愧爲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啊!

篇3:讀了《水滸傳》有感

“各無異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國安民,若有存心不仁者,天地不容,神靈滅頂。”——《水滸傳》

“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元末明初,世事黑暗,病態張狂。這亂世之中一舉人因替窮苦之人辯冤糾枉辭官起義,卻因領頭人居功自傲,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憤然浪跡江湖,與世隔絕。

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懷着滿腔的熱忱與悲憤,施耐庵遇到了同樣處境的知己羅貫中,開始了水滸傳的創作。

高俅,一個臭名昭着的潑皮無賴,在故事一開始就佔用很多筆墨描寫他如何因會踢毽子取悅人做了堂堂太尉;相反一個有萬夫不當之勇能指揮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林沖,卻因比武贏了高俅舉家逃亡遭追殺。越是這不公的社會地位競爭描寫,越激發了讀者的同情與情緒波動,讓人不禁捏了一把汗,此後一羣英雄曹蓋等人使用智多星吳用的計謀,讓身爲押司的宋江也落草爲寇,羣起反之,這“逼民造反”的寫作思想變漸漸的透露了出來;“怒殺閻婆”、“景陽岡武松打虎”、“血濺鴛鴦樓”、“火燒祝家莊”、“大破連環馬”、、、這一羣羣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重義疏財的梁山好漢們,漸漸在社會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招賢納士,劫富濟貧,攻打宦官,且所到之處軍規嚴謹,接濟百姓,在民間傳爲佳話。

可能你會驚歎,這不過是從民間蒐集來的故事性強的小說罷了,憑什麼躋身中國四大名著?這可不是空有虛名啊,你看他描寫水功了得的浪裏白條:“那人把竹篙一點,雙腳一蹬,那條船便像箭似的划向江心,兩隻腳把船隻一晃,便船底朝天,兩人全落入水中。”,“點”,“箭似的”,“一晃”,寫出了張順的靈活敏捷。相反,你再看陸地上稱霸的“黑旋風”:李逵大怒,脫下布衫,雙手一架,早搶了五六條竹篙在手,好像扭蔥一般扭斷了。”這“扭蔥一般”,讓施耐庵傳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當然我讀這作品也常會有疑議:如文中“妖術”一次在吳用口中頻繁出現;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頸白額大虎當時又飢又渴,躍起必高人數米,武松是怎樣在醉酒的情況下抓住它頭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戰,但這段佳話在人民口中可漸漸成了神話。

事實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國,愁天下的煩躁下能寫出如此傳神,把各種故事、人物個性融合地天衣無縫,在當時的文化水平來說已能鶴立雞羣了。我常常會努力想像魯迅一般從他濃重的筆墨中看出一些詞來。魯迅從教科書裏看出了滿是“吃人”的詞,而我從施耐庵的書中看出滿是“胸懷”的氣魄。那一幕幕細到每一個動作的打鬥讓人俯首稱妙;那“及時雨”宋江喜歡結識英雄好漢,仗義疏財,對有本事的人無論貴賤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揚四海的胸懷和後文不記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親密和氣的領導氣概都像極了施耐庵自己,我想每一個在寫人物文學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的體現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創建人物屬性的時候,都會出現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個如己所願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個的影子吧。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揮筆一書,揮出瞭如此“落草爲寇”的氣概,如此曇花一現卻現得轟轟烈烈的梁山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