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800字

學問君 人氣:9.93K

平凡,這個詞十分抽象,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了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800字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一)

在那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生活着那一羣黃土般樸實的人啊。平凡的故事同樣演繹着經彩,平凡的雙水村也有精彩絕倫的篇章。每當月光洗盡鉛華,懸掛在用不退色的深藍天幕,輕輕瀉入千家萬戶。我總想站在山頭眺望那一束束黃暈的光從每一個視窗射出,凝思着那每一個視窗下是否都聚着一家人,每一家人是否又都上演着一個個不一樣的故事。

”勞動就是幸福”每當我看到這句話就會想起孫少平,想起他在煤礦工作時乾的那些又苦又累的活。想起大風大浪過去後這最樸實的充實自己的方法。或許看到這句話也會想起孫少安,那個13歲就輟學中的幫家裏中四維持生計的少年。農民的想法是多麼的簡單,他們不求天不求地。只求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輩子的辛勤勞作,幾畝薄田能在血汗的澆灌下長出些養家餬口的糧食。

一段歷史能給一個社會烙下深深的烙印,生活又只不過是漫漫長路上無數瞬間的拼合。“情”是那永遠不會脫落的粘合劑。是少安和少平的手足情深?是少安潤葉的兩小無猜?是潤葉向前的苦苦真情?是少安紅梅的情竇初開?還是少平喝曉霞的生死兩個的海誓山盟?可那又是爲什麼,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現實面前屈服了,所有的愛所有的情都在世俗封建裏脫膠了。把生活摔的七零八碎,一片片跌落塵埃。

好在沒有永遠的幸福,也就沒有永恆的痛苦。生活就像雙水村的流水一樣不緊不慢的嘩啦啦的流,失落順水流走了,幸福也隨波飄遠了。閉上眼,就似乎能看到那一年一度的熱鬧如春節的打棗節。那紅火勁竟壓過中秋端午。那一天裏,所有雙水村的人們似乎忘掉了一年的煩惱和憂慮。人們在山林間隨意吼着兩聲信天游,打下一粒粒肉厚核小的大棗子,笑着唱着鬧着。這時的雙水村,似乎連空氣都瀰漫着甜甜的棗香,還瀰漫着幸福的味道。

“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路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額花香瀰漫”一直記得冰心的這句話。總覺得它美好又夢幻,就像保險箱裏的光芒四射鑽石,當伸出手指時,觸碰的只有一片冰涼。一切美好的可望卻不可及!都祝有情人終成眷屬,可那歷史的烙印就是牢不可催的保險櫃,是打不穿的思想封建。少安與潤葉,那一對雙水村裏青梅竹馬玩大的童真少年,就因爲身份的不等生生把思念埋葬;少平曉霞這對抱負遠大的知識青年,在一起談理想論希望,還有那充實着精神生活的信物書籍,和一本本精緻的參考消息,無不寄託着濃濃深情;茫茫大草原上,金波一定還在唱着那首熟悉的曲子“在那遙遠的地方,尤爲耗姑娘。”天蒼蒼,野茫茫,哪裏有他夢裏的姑娘?

茫茫天地,云云衆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爲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強,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成千上萬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路遙爲我們講述的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

人的一生就像這本書一樣,不在於結局如何而在於過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該象主人公孫少平那樣對生活從來不低頭,不斷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命運的道路上走出一種讓所有人都爲之嘆服的人生之路。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喧囂浮躁,充滿誘惑的時代,我們每個人也都懷揣着夢想追求着自己的快樂生活,而快樂與否往往在於自己的一念之間。人應該活得樂觀,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要用更廣闊的眼界去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這樣才能不至於將自己囚於一個狹小的範圍,人生纔是更加充實的。這樣對人生才能更有獨特的理解,也才能豁出自己的個性來。也許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會遇到許多瑣碎的事,不公平的事,可是隻要我們學會適應,學會改變,學會選擇與放棄,學會善待自己,那麼我們就會從中體會到快樂,所謂日升日落,愁也一天,樂也一天,爲何不歡歡喜喜地去面對每一天呢!

希望我對《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能讓大家以一種愉快地心情去面對今後的生活,即使有苦難來臨,我們也要支撐起自己弱小的雙臂去迎接,即使跌倒了,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後悔,畢竟這就是人生,畢竟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我們都在期盼一個美好的明天。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三)

平凡,這個詞十分抽象,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這浩瀚無窮的世界,我們人類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無論是悲與歡、窮與富、強與弱,對於這歷史的長河不過是些平凡的小事罷了。我素來對平凡都是這樣認爲的。可讀了《平凡的世界》後我改變了這樣的看法。

這本書是矛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是悲劇?是喜劇?還是正劇?都有一點點。這裏面省略了華麗的描寫,省略了驚天動地的情節,省略了驚險離奇的故事,講述的無非是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世界。

這本書講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孫少平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從上學時候吃黑麪饅頭到他長大成人後成了一名攬工漢,依然很艱苦。可是哥哥的工廠又倒閉了,全家好幾口人的生活壓力全壓在他一個人的身上。開始他承受不了,可後來他堅持住了,還總結出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讀到這裏我不禁爲他留下了眼淚。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思索了起來,孫少平留給後人的態度是什麼?是一種對苦難的崇高感和自豪感,是對生活的熱愛與美好。妹妹寫信給他說:她後悔爲什麼自己是農村人,而孫少平卻回信給她說“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我不僅把我受的苦和孫少平所受過的苦相比較。我的苦無非是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多,晚睡會兒;或做完作業,家長不讓玩電腦;或是家長多報了幾個補習班,沒時間玩就哭天喊地,捶胸頓足。孫少平呢?他每天都在危險的煤窯中掙着微薄的工資,而就這點杯水車薪的錢,卻是全家一個月的費用。兩者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啊!現在我們過得錦衣玉食的生活,簡直是蜜罐裏泡大的,但還不滿足。我經常在超市裏看到有的小朋友因得不到滿足,而在商店裏號啕大哭;有些小朋友很自然地把魚頭夾給媽媽吃,認爲這是她的最愛;還有些小朋友更是過分,竟然打罵養育他的家長,還建立什麼反家長聯盟,對抗家長。而孫少平呢?他頓頓喝野菜稀飯吃黑麪饃,卻用少得可憐的糧食爲奶奶做白饃。當少平用自己唯一的錢給患有多年的眼疾、半身癱瘓在牀的奶奶買了一瓶止痛藥和兩瓶眼藥水後,奶奶的眼角滑出了兩顆淚珠,我的眼淚也止不住流下來,我們和孫少平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或許,在物質上,我們比孫少平富有,但在精神上,我們卻比他貧窮。茫茫天地,芸芸衆生,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