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傷仲永》讀後感[300]共三篇

學問君 人氣:1.39W

篇一

《傷仲永》讀後感[300]共三篇

寒假裏我讀了很多很多的勵志故事,其中有一篇故事對我影響很大,教育意義很深刻讓我懂得很多道理,它的名字叫《傷仲永》。

這個故事講了宋朝的時候,有一個神童叫傷仲永,他5歲的時候拿着筆墨紙硯立即寫了一首詩,秀才對小傷仲永的文才很欣賞。後來,無論他們出什麼題目,小傷仲永都能一揮而就,他們讚不絕口。後來,縣裏的一些有錢人經常設宴請傷家父子。宴席上,小傷仲永寫的詩成了有錢人的搶手貨。仲永的父親覺得這是一個發財的捷徑,就天天領着小仲永去赴宴,小仲永再也沒學習了,他作的詩也越來越平庸。就這樣,等方仲永長成少年的'時候,他再也寫不出詩來,變得和平常人一樣平庸。

透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天才在於勤奮,只有從小刻苦學習,腳踏實地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所以,我今後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訓,從現在開始我就做一名愛學習的好學生。

篇二

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仲永雖然有天分,能指物作詩,但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仲永的父親沒有對他進行後天教育,仲永也沒有了成才的機會。

無論天生有多麼聰明,後天培養是不可少的。如果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開始認真學習,想必有一天他也能成爲天才;如果天才不學習,想必有一天他會變成蠢才。

篇三

這個星期,我學習了《傷仲永》這篇文章,學完這篇文章,我的感觸非常大。

我從這篇文章感悟到,人的知識與才能,不是一成不變的,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在造就人才方面起了決定的作用。有天賦的人要自覺學習,珍惜自己先天的優異條件,如果不接受後天教育或是後天的教育達不到要求,都會難以長進,還有可能連原有的聰慧也保持不住。有天分的人尚且如此,那麼生來就普通的常人,如果不肯認真學習和接受後天的教育,那不就連常人也不如了嗎?

我們都並非天生通達聰慧的神童,沒有神奇的天分,但如果我們認真刻苦,努力奮進,一樣可以超過所謂的“神童”。

人們常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勤奮的。”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老師家長對我們的學習又是那麼重視,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勤奮學習。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千萬不能“老大徒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