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550字

學問君 人氣:2.01W

【文章導讀】大觀園並不是一個好玩的地方,它是一張網,是一張封建社會的網。在網上的人固然有緣分,能夠相遇在此,這是值得樂的;但在網上的人也只能夠跳跳走走跑跑,卻始終被束縛着,有誰又能夠走的出去呢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小編爲您整理了紅樓夢讀後感550字 ,供您參考和閱讀。

紅樓夢讀後感550字

【篇一】紅樓夢讀後感

最近,我閱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書中人物的塑造、刻畫生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麼深入人心,可以讓人爲之研究一生。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我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一定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無比的憐愛。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別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更替。她都會黯然淚下。也許她真如書中所寫的絳珠草,來到世間“還淚”一般。她切實地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於一切世間的醜陋、難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淚,這不禁讓人覺得她有那麼點“窩囊”,當然,這詞兒並不怎麼適合她。哎,黛玉真叫我又愛又恨啊!

相對於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他雖不是女孩,但一樣是那麼細膩柔腸。他與那些靈氣、清秀的女孩相差無幾,寶玉厭惡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對丫環毫不歧視,反而他會挺起胸膛保護她們,憐愛她們當寶玉得知無力幫助她們時,他傷心欲絕。當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時,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獨道的美!內心的美,行爲的美,在他身上散發着一種別人沒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願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與其他兩相比,薛寶釵那寬豁開朗的胸襟無疑讓人產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恰恰相反,心胸狹窄,貪財,潑辣讓人髮指!

《紅樓夢》,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內藏真經,對情節的描述蕩氣迴腸,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誰看了都會像我一樣愛不釋手的!

【篇二】紅樓夢讀後感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柔中帶剛的男子賈寶玉,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篇三】紅樓夢讀後感

“奇怪,這是你的書嗎?”媽媽指着我書桌上的那本《紅樓夢》一見我就疑惑地問我。“是啊!”我邊回答邊思忖着。難怪媽媽會有這樣不尋常的表情,因爲我原本是一個不愛看書的人,況且《紅樓夢》又是一部讓人難以讀懂的歷史名著。可是正因爲它是我們世界文學庫中瑰麗的珍品之一,才使我有了恆心,決定來讀懂它。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所作,他以自己的生活及家族的興衰爲寫作原型。《紅樓夢》主要揭露了當時宮廷到官場的黑暗,其次抓住了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反映了當時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由興旺變成衰敗的經過。書中還描寫了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三人的點點滴滴,直到林黛玉死去。由於作者對文中人物刻劃得栩栩如生,加上小說情節曲折,人物命運多舛,讓人讀來可歌可泣,愛不釋手。文中曹雪芹也借“頑石”來說明自己的半生潦倒,一事無成,無才補天,只好轉而著書的情節,反映了曹雪芹當時那種虛無悲觀的消極思想。

當我讀完這本名著,我感慨頗多。雖然我一下子還不能體會到當時社會的境況,但我對文中那些可憐人物的悲慘命運產生了憐憫之情。“金陵十二釵”有的病死,有的慘死。面對封建腐 敗的黑暗社會,寶玉最後只能以出家來了斷對人世間的塵緣。從賈寶玉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當年曹雪芹的影子,賈家的興衰不正是曹家興衰的翻版嗎?我想這也是作者爲什麼能夠寫出如此經典的作品來的緣故吧。透過親身閱讀,我領略了名著的魅力,同時也感受到了世人爲何如此喜歡地一遍又一遍地去拜讀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