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800字

學問君 人氣:7.8K

。那些人和事雖然已經沉澱了很久,但從記憶裏冒出的時候依舊是鮮活。就像是“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我們永遠無法忘卻那一段疼痛的歷史。 值得慶幸的是,在那一段歲月中,有無數覺醒的國民在苦苦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魯迅先生絕不是孤身一人。範愛農便是魯迅在“尋找別樣的人們”的路上所遇見的`友人。 《範愛農》一文中,魯迅先生筆下的他說話永遠充滿了憤激,辦事勤快得可以。雖然曾經和魯迅有過誤會,但冰釋前嫌後同樣正直倔強的兩人很快成爲了好友。 當辛亥革命後紹興光復,範愛農和魯迅一起來到紹興,做了師範學校的學監。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800字

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愛國知識分子,但那顆拳拳報國之心卻讓他在那樣的社會中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由於報館案的牽連,在魯迅辭去校長之職去了南京之後,範愛農便被罷了學監的職務,流離失所。已然覺醒的他無法同世人一樣妥協,卻也無法忘卻自己的抱負,最後在內心的痛苦中溺水身亡。 耿介到有些偏激的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卻在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

想必他一定堅信過自己的雄心壯志必定能夠實現,但一次又一次現實的打擊使他遍體鱗傷,直至發出“如此世界,實何生爲?蓋吾輩生成傲骨,未能隨波逐流,唯死而已,端無生理”之語。着實讓人唏噓不已。 沒有什麼病痛比精神麻木更可怕,沒有什麼悲哀比固守“禮教”更沉重,沒有什麼傷口比當權不仁更痛楚。 一次次翻開《朝花夕拾》,我會因爲魯迅先生幼時的美好記憶而會心一笑,會因爲藤野先生認真嚴肅的教學態度和真摯無私的愛而感動不已,然而,那字裏行間所顯露出的浸飽了國民血液的黑暗社會以及當權掌事之人的墮落和對人性的踐踏,更讓人不寒而慄。

然而,無數個範愛農才譜就了黎明前的奏鳴曲,無數次的“橫眉冷對”才換來了今日的華夏。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樣,“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在鮮血沖刷過後—— 君不見,仁人志士終究重整錦繡乾坤,看我中華大地正風華絕代; 君不見,長江黃河依舊滾滾奔流不息,看我中華少年正愛國心切。 輾轉百年。 當我們從魯迅先生的筆下了解過去的時候,那些用血和淚寫成的文字必定會深深地刻入我們的心底。然後,我們將踏着歷史去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