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童年的初二讀後感400字

學問君 人氣:8.65K

《童年》,是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作品。小說是作者以自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的初二讀後感400字,我們來看看。

童年的初二讀後感400字

篇一:童年的初二讀後感400字

上學期,我閱讀了《童年》這本好書,讀後感觸頗深。

這本書是前蘇聯大作家高爾基寫的名著,透過以自己爲原型對孩童、少年和青年時期的命運進行了深刻描寫。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跟着母親、外祖母來到了xxx家裏,生活得並不平靜,只有外祖母隨着關注着他。隨着不幸的事情相繼而來,十一歲時母親去世,xxx也破產,阿廖沙不得不走向社會獨立謀生,飽受欺辱,但都熬了過來,都因爲是堅強不屈服的意志和信念在支撐着他。

阿廖沙的童年是那樣的坎坷,吃不飽、穿不暖、捱打,得到不家人的呵護,再看看我:同樣十一歲,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論做什麼事嘴一張就喊媽媽幫忙,連最基本的洗手臉都要媽媽揪着小耳朵手把手來洗,爸爸經常批評我依賴性強,是生活和學習上的小懶蟲。

《童年》讓我深深體會到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要學會感恩,有付出纔有回報,在學習上我們更是如此。

篇二:童年的初二讀後感400字

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畫卷上畫着美好的世界,童年充滿着夢想,洋溢着快樂;童年裏有快樂,有幸福,童年是美妙的,是值得回憶的......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燦爛的,美好的,幸福的......我們的童年都沒有阿廖沙的那種貧苦,那種黑暗......我們童年的貧苦都沒有他的千分之一。

童年講述的是阿廖沙從三歲到十歲的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阿廖沙在很小的時候就喪父,失去了父愛,跟隨母親與外祖母來到了xxx開的一家小染坊裏。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在他的身上。專橫的小染坊坊主xxx掌管着家裏的一切,他的脾氣非常暴躁,而且視財如命。經常爲分家與兩個舅舅(雅科夫.米哈伊爾)鬧得不可開交。家裏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憑xxx打罵。這一切都給阿廖沙的心中留下了陰影。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中,有一個勤勞善良的外祖母一直陪伴着他.激勵着他做一個正直善良勇敢的人。

後來,阿廖沙不堪xxx對母親的.辱罵,離家出走了。過了不久,母親就去世了,但是,阿廖沙並沒有屈服,應爲他在困難中懂得了:活下去就是希望,只有鬥爭才能生存下去。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xxx家,獨自走上了社會。他在許多的地方打架,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熬過來了。應爲他被自己堅強不屈的信念支撐着。

篇三:童年的初二讀後感400字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着我;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xxx家。xxx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着這樣的風氣。

但幸好這世界也不完全是醜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會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儘管作品中描寫了那麼多目不忍睹的慘事與醜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陽光透過雲層一樣放射出了樂觀主義的思想光輝。主人公阿廖沙沒有被艱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壓倒,他滿懷信心,奮鬥拼搏,衝破種種障礙與不幸,不斷探索新生活,這種樂觀主義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內容上帶上了積極的色彩。高爾基寫童年的悲慘經歷,目的不是爲了向人顯示他是多麼值的同情與可憐,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回憶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無論環境多麼惡劣,生活多麼艱難。總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懷着一顆向上的心,在齷齪的環境下也能培養出健康、正直的心靈。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爲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