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精選34篇)

學問君 人氣:2.67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精選3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精選34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所寫,作者用了大量的對比手法。這本書是魯迅先生回憶他兒時所經歷的一切,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懷念。語言清新,樸實,情切感人,是現代回憶性散文的典範之作。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因爲它充滿着神祕與自由感。這章主要記敘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生活。作者透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了自己兒時對自然的熱愛,與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兒童天真幼稚和歡樂的心理。其中,長媽媽又給作者講了一個關於“美女蛇”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晚上聽到有個美女在叫他的名字,但卻被一個老先生識破了機關,及時解救了他,沒有被美女蛇吃掉。作者還悟出了一個道理呢:如果聽到有人叫你的名字,千萬不要答應他。

作者有不得不從無憂無慮的“百草園生活”中到“三味書屋”中學習。因爲作者上的是私塾,所以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玩耍。反襯寫出了作者對“三味書屋”的不滿與“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

童年就像一本日記本,如果忘了,也可以翻開來看一看,讓大腦保持新鮮的記憶,就好似童年還沒有過去。

童年就像一幅畫,畫上的內容是我們生活中的快樂回憶與點點滴滴。

童年就像一杯咖啡,嘗一嘗,有甜甜的味道,也有苦澀的味道。然而,每一個人的童年歲月都不一樣,酸甜苦辣,灌滿我們的童年生活。

魯迅先生筆下的童年沒有遮遮蓋蓋,直接地寫出了他兒時的快樂生活。《朝花夕拾》這本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有時間就回味童年,也勾起了許多回憶。

這本著作寫出了作者對兒時的快樂回憶的感慨與對時間逝去的速度之快而感到遺憾,同時又告誡我們要好好度過我們的快樂童年,不要讓原本屬於我們的快樂變成遺憾。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

這段日子總算是閒下來了,有機會浸入書中世界了。我欣喜異常,翻開魯迅的《朝花夕拾》,進入文字的波濤中,觸及先生的靈魂所在……

早聞魯迅先生的文字是一把刀,鋒利無比。今日之見,果然名不虛傳,這文字,威力極強,深深刺入敵人的要害。

最喜《狗·貓·鼠》這篇文章,感嘆其靈活的語言運用以及立意的深刻,時不時地向腐朽的封建統治和黑暗的軍閥勢力,施以“冷箭”。老鼠,一種弱小的動物,在動物世界裏,屬於弱勢羣體。它們,雖然迫於生活偶爾出格,但它們從不幹些傷天害理的事,卻常常遭遇“貓警官”們的“嚴刑逼供”,但無人願爲他們伸張正義,因爲它們是弱者。被欺壓,正常!

我不禁陷入沉思,聯想到了那時的舊社會,軍閥當道,租界遍地。社會的黑暗,腐朽落後。有千千萬萬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可有當局者探訪民間疾苦?沒有!那些貼着“正人君子”標籤的統治者,只不過是一個個戴着這虛僞面具的暴戾剝削者。他們以要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爲藉口,大肆徵集稅收,搜刮民脂,來滿足自己的私心,不管底層百姓的一片怨聲載道。

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雖然寥寥幾頁,卻針針見血,發人深醒。在這個世界上,“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叢林法則”。佛家有云:“衆生平等”。但在那個年代,依舊存在着腐朽的封建等級制度。老百姓處於社會底層,就如同魯迅筆下的隱鼠一般不見天日;而軍閥統治者之流的貓們卻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依仗自己的強大,欺壓善民。殊不知,他們也不過是一羣欺軟怕硬的無能之輩罷了。

如今我們正處於和平的年代,雖然沒有當時的軍閥統治,百姓也安居樂業了,相比當初人們的思想觀念,“衆生平等”的理念也漸漸地深入到人們的靈魂中。

也許是那個年代喚醒了現在人們的靈魂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3

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童年,人皆有之。或幸福。或悲慘。可惜,我們不曾珍惜過它,長大了,領悟了,卻已晚了——童年,漸行漸遠。

曾經,魯迅先生的童年,遇到過真誠善良的阿長,擁有一個嚴厲的父親,更經歷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趣味到乏味的生活。其中,他在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許多同學應該也和他一樣對學習感到厭煩吧。而之前,魯迅先生是多麼自由自在:有植物,有動物相伴。長吟的鳴蟬,肥胖的黃蜂,碧綠的菜畦……構成了一座小村莊——百草園。它很小,但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不用過於浮誇的語言,魯迅先生便能演奏一支綠色的自然圓舞曲。而隨着音樂響起的,還有我的回憶:活動課,我們尋找傳說中的幸運草;美術課,我們放着自制的風箏;班會課,當了回小小推銷員……那時的我們,無憂無慮,不會像現在這樣,被學習緊緊地束縛着。當然,也曾有過不悅、煩惱,但我們看得很輕,風一吹,就過去了,只是被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紗,留下的,更多是美好的、快樂的。

長大後的魯迅先生,不再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會害怕“美女蛇”,不會拔何首烏,更不會和閏土一起去瓜田刺猹了。他長大了……去日本留學了……遇到了敬愛的藤野先生,後來卻棄醫從文了……

過去。現在。未來。

過去,往往是美好的回憶;現在,卻常是成堆的煩惱;未來,未知。

很多人都說過,活在當下。是這樣的,時間無法倒流,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未來的卻還未來,唯有珍惜現在,過好每一天,纔是最好的選擇。若每個人都永遠活在過去,活在回憶,那一天將比一天更糟糕。過去的一年,我正是這樣,總是想着小學那段美好的時光,導致這一年的心情都很糟糕。

從現在起,牢記:活在當下!不要憂鬱了,不要永遠緊握清晨的一縷陽光不放手。日出,日落,每天都會發生,明天,還有更加燦爛的陽光!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4

最近,我看了《朝花夕拾》這本書,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記述了魯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時代求學的歷程。

在《狗貓鼠》中,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佈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嚎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恨;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在《阿長與山海經》中,作者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

在《二十四孝圖》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僞和殘酷。着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爲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在《父親的病》中,回憶兒時爲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作玄虛、勒索錢財、革菅人命的實質。

《朝花夕拾》是魯迅對往事的回憶,有趣的童年往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時也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表現了魯迅對艱苦勞動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現了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告訴我們不要再回去那讓人受苦的社會,更表現了對阻遏人民前進、折騰人民、損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讓我們瞭解歷史,感謝美好生活的由來。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5

魯迅先生,他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衆所周知。而我對魯迅先生的認知依舊停留在語文書上的資料中——“文學家”、“思想家”……提到“魯迅”,自然就想到“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做孺子牛”,因此心中始終存着對魯迅先生的敬畏之心。

普通的魯迅先生卻又不普通,他以筆代槍抨擊了多少社會的黑暗,揭露了多少醜惡的面孔,說了多少人不敢說的話。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仍是用率真的筆鋒書寫兒時的人物。因此在魯迅先生筆下,人物是多面性的,是有血有肉的。魯迅先生描寫人物並不是一味地誇讚、捧吹,光寫“優點”。而是將人物原原本本,毫不掩藏地還原到書中,以最本真的姿態大方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例如“長媽媽”——一個守舊的婦女。平時喜歡切切察察,睡覺擺“大”字型,有一堆麻煩的禮節……讀的過程中,自己的心情也隨着魯迅先生的回憶活泛起來。到後面長媽媽爲“我”買“三哼經”(山海經),我也與魯迅先生一起,因爲這個心地純樸的長媽媽小小地感動了一把。

黃昏,夕陽西下,殘陽的餘輝溫柔地灑在地上,彎腰拾起地上散落的落花,低頭細細地端詳,此時落花早已喪失清晨時的嬌嫩、鮮美,只餘一抹若有若無的殘香,勾起塵封已久的記憶……再轉身,交付給每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朝花夕拾”顧名思義,清晨盛開的鮮花,傍晚時分再去將它拾起。意爲回憶往事,舊事重提。這麼溫柔詩意的名字正是魯迅先生取的。

在讀了《朝花夕拾》後,魯迅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頓時柔和了許多。這樣一個看似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原來孩童時期也同普通人一樣,天性愛玩,時常流連、嬉戲于田園間,與花草爲伴,與鳥蟲爲友。

魯迅先生在世幾十年,遇到的人,看清的事,不計其數。記憶中那些善人及美好的記憶更是顯得彌足珍貴。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6

偶然間,我從書架裏翻出了一本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從未看過,自然沒能理解這部散文集獨特的名字。

靜靜地品味着字裏行間的故事,我發現全是魯迅先生童年時期的往事。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這大概便是書名的吧!我心中這樣想着。

這本《朝花夕拾》中,雖瀰漫着一股率真爛漫的童趣,卻又滲透着魯迅先生尖銳諷刺的筆調,而鮮明的對比手法爲文章添色不少。就像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表達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而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可見,《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諷刺了傷人的封建禮教,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着實令人心曠神怡,無限嚮往。

朝花夕拾,舊事重提,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7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青少年時期的回憶錄,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一組組生活畫面,呈現在眼前,有對童年生活的嚮往,有對往昔親友師長的感念,也有對舊勢力、舊文化的嘲諷與抨擊。

對他而言,童年生活是快樂、有趣而自由的;對我而言,讀他的作品也是快樂、有趣而自由的,也許是百草園的趣事讓我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吧,我竟特別的羨慕那個在百草園胡作非爲的孩子。當他牽連不斷地拔起了何首烏時他該多麼快樂啊!當他摘下覆盆子,把它們一個又一個送進嘴裏感受它們的又酸又甜的味道時,又會多麼滿足!當他弄壞泥牆根時,心中也可能會有一些愧疚吧!當他在雪地裏捕鳥,看小鳥一個又一個自投羅網時,心中又會多麼的激動!生活啊!你欠我一個童年的百草園!

對他而言,成長過程中,那些曾經溫暖過他生命的人,讓他永生難忘,正是這些愛的供養,讓他成爲“俯首甘爲孺子牛”的人。

閏土的父親有很多捕鳥的技巧,曾讓小小的他大大佩服;大字不識一個的阿長,歷盡千辛萬苦爲他買來《山海經》,曾讓苦悶的他感激不已;藤野先生的關愛與呵護讓他在無助中感受到溫暖。生命像列車般疾馳而行,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曾經給與我們點點滴滴的愛的供養的人。

對他而言,從舊時代一路走來,生命中充滿了遺憾與無奈,這是那個時代的舊文化帶給他的,他對這些東西進行了無情的抨擊和嘲諷。小小的他多麼盼望早早地去看五猖會,父親卻讓他背《鑑略》;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他對愚孝行爲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對反對白話的行爲進行了大膽的詛咒;在《貓·狗·鼠》一文中,對貓的欺軟怕硬表現強烈的憎惡,有力地回擊了“正人君子”們對他的攻擊,千夫所指,橫眉冷對,這是多麼勇敢的精神啊!

逝者如斯,魯迅先生已經離開我們八十多年了,讀文猶見其人,他筆下的往事,如同盛開在文壇的花朵,雖似幻如夢卻永不凋零。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8

現在是全新的二十一世紀,物質基礎好起來了,但是生活中卻總是存在着小悲催:總看到一些同學會,有些已經是老闆,身穿大花衣,脖子總掛條金鍊子,有的還是平凡人等,黝黑的臉上顯出飽經風霜的痛苦,過早地讓開始頭髮微白。在同學會會面的時候,卻入彷彿是來自兩個世界的人而根本沒有同窗過,當老闆的趾高氣揚,而淪爲清潔工的同學自認身份卑微的,自然恭恭敬敬,好像時時刻刻低着頭在叫“老爺”。我是初入初中學校的學子,在衆多家長中,就有不少反差如此強烈的人羣,也經常在長輩“金錢論英雄式”的閒聊中得知一些人的境況,雖然不爲我所熟識,但這二等人之反差,尤其容易想象。也許這只是現代人言中的現實和江湖,但在我的眼裏總覺得像有一塊油污布,很不合適地擺放在一個富麗堂皇的居室之中。

沒錯,正是魯迅先生的筆下諸文,教會了我從另一個視角開啟我的認知之門。開始讀先生的是關於閏土,他是魯迅年少時的朋友:“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寫的就是一幅圖,童年之圖!可是多年後,“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筆鋒急轉,恍如步入無比悲涼的境地。我比較願意去想象偉大的魯迅先生的無力感,社會何其寵大,而我們只是其中一個會動的軀體,在茫茫大海中,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的發生。

都說我們是時代的開創者,我想,不如我們就勇敢地拿出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有不平就要說出來,不必一定要在大講臺,哪怕是近在咫尺的距離,是正能量咱們就可以傳播。人本不分高低善惡,而是靠我們內心的想法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魯迅精神的可貴就在於提醒了世人: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9

朝花夕拾,字面意義就是,早上的花晚上拾起,內在含義是朝年的事被暮年回憶。

與舊事重提這個名字相比,朝花夕拾更加生動,有趣,魯迅先生稱之爲帶露拆花。這是魯迅先生他特意改的名字。

朝花夕拾的前十篇是魯迅童年和少年時的事,以年少時自己的故事爲背景,用犀利的文筆批判着封建社會的各種陰暗面。從迂腐的規矩到中醫的無能,最後到24孝的負面,教育的愚昧和見外。中國的封建社會給魯迅留下了一道道傷痕,這也許是魯迅一直站在革命前線的原因之一吧。

先說說迂腐的規矩吧,懂得最多“麻煩”規矩的自然是阿長了,阿長懂得許多過年時的規矩:包括一起牀就說:“恭喜恭喜!”然後再塞上一塊冰冷的福橘……看得出,魯迅從小就對這類規矩表現出反感和討厭。那個時候,魯迅也許會想着改變這個一成不變,死板的世界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父親的病一定堅定了魯迅的決心。

魯迅的父親得病後,換了幾個愚醫輪番“醫治”,魯迅的父親終於不治身亡,於是魯迅下定決心要“醫人”。在魯迅下定決心之後,他從百草堂學到三味書屋。後因特殊原因來到南京,進入了比較開放的雷電學堂,然後陰差陽錯的得到了去日本留學的機會。

在魯迅去仙台留學時,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他的出現,改變了魯迅的一生。

這位導師交給了魯迅很多東西,就像馮卡門與錢學森一樣,他也教會了魯迅很多學習以外的,對待知識的態度,批判別人的勇氣,等等等等。同樣與馮卡門在黑板上寫出再回二字一樣,他——藤野先生在魯迅過世後寫出了《謹憶周樹人君》這篇文章。

就這樣,魯迅在這位導師的幫助下,學習了很長時間,直到坐在全是中國人的教室裏觀看一次日俄戰爭的錄像,錄像中,身爲間諜的中國人被日軍抓住,然後槍斃。臺下的中國人卻高喊着萬歲。這是魯迅明白了,中國現在比起“醫人”,更需要“醫心”。

這是魯迅決定回國,棄醫從文,用言語醫治了新一代中國人的心。而這一切都被記錄在朝花夕拾的十章故事裏。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0

翻開《朝花夕拾》,呼吸着濃郁的墨香,品味着字裏行間的年少輕狂,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個屬於我的快活日子,神仙般地自在和逍遙。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膾炙人口的著作之一,雖然回憶的是兒時的往事,卻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所寫下的。是啊,老了、累了,再回味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心裏還是會有當時的滋味,想必也帶着些許的感動吧。清晨的花朵帶着露珠採下,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傍晚纔去採摘,雖失去了怒放時的絢麗與芳菲,卻在夕陽映襯下,別有一番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在空氣中瀰漫着,使人浮想聯翩。

魯迅先生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但他的童年生活仍然無比美好與快活。當然快活了,他整日在百草園嬉戲,採摘紫紅的桑葚、覆盆子,品嚐着野果的酸甜,與小蟲爲伴,聆聽油蛉的歌唱、蟋蟀的琴聲,在這首大自然的圓舞曲中悄然成長。在這裏,我看到了兒童的天真浪漫和無盡的活力,以及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

到了三味書屋,枯燥乏味似乎成了生活的代名詞。但即使這樣,有一個古怪的先生和許多難懂的功課,也擋不住孩子們折梅、尋蟬蛻的樂趣,壓抑不了孩子童年遊戲的天性。還有《五猖會》、《無常》,描述了魯迅幼時對看戲的渴望與興奮,以及它所帶來的滿足於樂趣。

在這本書裏,作者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語氣講故事,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清新,引起我心中的共鳴,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溫馨。曾幾何時,我也曾擁有過這種無憂無慮的日子,魯迅或者說所有作家的作品,經常會將我們帶回那個快樂的世界。在此,我也十分敬佩魯迅先生,他用那樸實無華的語句,寫出了他炙熱的心靈,他渴望擁抱自然、擁抱生命、擁抱愛與陽光。

不經意間,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只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於是讀讀《朝花夕拾》,走入魯迅的童年,體會那幸福的味道。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嗬,可真是讓人留戀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1

這幾天,我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勾勒了一幅幅令人觸目驚心的封建社會畫面,理性的批判了封建社會的種種不合理制度。回憶起孩童時代發生的往事,把內心深處的情感蘊含在文章中,以濃厚的時代氣息來警示社會、諷刺當時的黑暗社會。其中有一篇《父親的病》,更是讓我回味無窮、不禁拍手叫好。

這篇文章對“名醫”進行了細緻的勾勒,於是,在我們面前便出現了一位唯利是圖、貪圖利益,沒有盡到自己職責的虛僞的“名醫”,他看病時極爲不耐煩,待人冷漠無情,病人不適時,還百般推卸責任,致使作者到最末尾時發出了“覺得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錯誤”的感慨。

是呀!那個時代的人們,心靈都被黑暗所籠罩,他們貪得無厭,爲利益矇蔽了雙眼,不擇手段,使很多人都深受其害,魯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在父親臨死前,作者眼睜睜看着親人受到煎熬,卻無能爲力,使得作者加深了對庸醫的憎恨,同時也加深了對黑暗社會不公的怨恨。

再看看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吧!現實社會中,種種的陰暗面層出不窮。大到一項工程被商家偷工減料,謀取暴利;小到學生寫作業不認真,丟三落四,自欺欺人。我們一定會因爲作業寫不好,卻不放在心上,對父母、老師的批評不屑一顧吧?這些事情,如果任其發展,那終會釀成大錯。如果每個孩子都這樣做,那10年以後的社會會是什麼樣子呢?20年以後呢?那與以前的封建社會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說,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要絕對的認真與負責,幹一件事情,就不要滿腦子的想着偷工減料,那樣最後只有自食其果,悔之晚矣!

在讀了《朝花夕拾》的時候,緊緊的跟隨作者,重新的回味着那黑暗舊社會的點點滴滴。我們要慶幸自己生活在新社會,生長在紅旗下,所以我們更應該以我做起,拋下自己的種種不良行爲,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讓明天更加美好。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2

暑假裏,我在網上找了一本魯迅的《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這是一部回憶散文集,記敘了魯迅幼年與青年的生活,共十篇。

這本書中經過對往事的回憶,批判了當時的社會與正人君子,其中《狗—貓—鼠》這一篇令我感受深刻,它講述魯迅小時候仇貓,因爲貓的性情殘忍而具有媚態,在夜晚經常嗥叫,擾亂他人讀書休息。更因爲在童年時捕食了作者心愛的隱鼠,所以他十分憎惡。雖然之後得知隱鼠是長媽媽踏死的,但終究沒有與貓的感情融合。從那裏我讀到作者在幼年時,就已經愛憎分明,對弱小者產生同情心,憎惡暴虐。同時讀這篇文章也經過自嘲在暗暗諷刺着那些散佈流言蜚語的“君子”“紳士”,批判着他們的狂妄自大,我不得不佩服魯迅那文筆的妙處。

《瑣記》這一篇也使我受益匪淺。它記敘了魯迅兒時與夥伴們經常到衍太太家玩耍,因爲天倫鬧出什麼亂子來,衍太太也絕不告訴各人的父母。在魯迅與夥伴們去吃缸裏的薄冰時,衍太太卻讓他們比賽誰吃得多,並唆使魯迅去尋找母親的首飾,變賣成錢給自我買東西,我感到衍太太心術不正,心靈不純潔,怎樣能用不良的做法去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呢!

《二十四孝圖》講述了魯迅在兒時閱讀“老菜娛樂親”郭巨埋兒等故事,經過比較古今不一樣的版本,十分不解,甚至反感。我也讀了讀,發現其中一些故事荒誕愚昧,富有迷信色彩,雖然使讀者明白孝順的道理,但其中大多是把原先的加以誇張虛構,哭泣能使竹筍得以成長嗎赤身躺在冰上能有鯉魚跳出嗎當然不可能,這說明了封建孝道的虛僞和殘忍。

《朝花夕拾》樸實的語言,細膩的情感,鮮活的人物融合成一篇篇精妙的散文,那裏面有對童年的完美回憶,有對社會的強烈抨擊,也有對往事的深切懷念,有對社會的強烈抨擊,也有對往事的深切懷念……《朝花夕拾》着部散文集堪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3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記錄了先生童年、青春的經歷等。朝花乃往事之花,輕拾片片,曾經深愛的人和物都未曾在思想中泯滅;時間之水漫浸漸漬,往事這花寂寞開在靈魂深處。《朝花夕拾》是寂寞人語,是至愛者語,是悲愴者言,是鬥士之言。

簡練有力,任性而談,此乃魯迅文筆風範。許多年後,先生或在居所或身處他鄉,夜深人靜時,憶得這些紛揚舊事,伴他的大概是一支菸、一種思想的心境,深入骨髓、淡化無痕。因於魯迅先生而言,澆愁式的啜酒與閒適狀的品茗不宜寫出《朝花夕拾》裏那些或深沉慈愛或悲愴怨憤的文字,特別是當他寫到自己童年所受的教育時。

於我個人感受而言,魯迅在《二十四孝圖》中的表達是最直言不諱的,《五猖會》次之。《二十四孝圖》中不僅對提倡復古閱讀的傾向予以尖銳的抨擊,更揭示了封建孝道的殘酷和虛僞。爲兒童發聲,說明了兒童讀物選擇的問題之嚴重,“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爲倫紀”等詞句更是給予自己的觀點更多的支撐點,從多角度予以辛辣的嘲諷。《五猖會》則描摹了自己的心理活動,極度想去觀看大會之盛況卻被父親要求去背誦《鑑略》。事後憶起,兩均未得。從多個方面的論述表現了刻板教育模式的庸愚,表達了作者對興趣教育的支援與培養天性的贊同。

從魯迅先生的筆鋒之下,便不難看出封建制度下的教育體系存在諸多不足,它泯滅了大衆的天性,更令骨子裏的那種如虎似的應有的倔強和傲骨消逝殆盡。虎與豹沒有了,剩下的只是粗卑的狗和平庸的羊。此類人長大以後,是很難有所成就的,即使做了一些英雄的業績,也是絕對沒有英雄的精神的,因爲羊羣只會顧及自己的小利,無力縱觀大局,而狗則是由粗野的狼退化而來,到頭來也僅是走狗一隻。

封建已滅,問題仍存。時至今日,提及教育,部分孩童依然無法以快樂狀態愉度學習生活,這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國現當代對創新型人才的渴望和迫切需求,亦是不可逆的。這也是時代的共性漏洞,若先生仍在世,怕也是平添一聲輕嘆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4

有的書,值得細細品味,《朝花夕拾》就是其中一本,《朝花夕拾》共有十篇散文,創作於魯迅生活最爲動盪不安的1926年。當時中國社會外侵內亂,思想激盪交鋒,魯迅也受到了當局的迫害,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也正是這個時期,在他心情最爲迷茫的時候,他只能借回憶舊時的往事,尋一點閒靜,覓一絲安慰。

翻開書頁,一股墨香撲鼻而來。魯迅用獨特的閒話式的風格,對我敘說着他童年時代的回憶。我靜靜地聽他娓娓道來,眼前浮現出幼年魯迅在庭院中,在田野間,在書齋裏追逐跑鬧的身影。

童趣!孩子的天性就是貪玩,我看到百草園裏,“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有鳴蟬在樹上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突然從草叢間直竄雲霄”。這裏就是他妙趣橫生的遊樂園。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三味書齋,他也能在後院爬過圍牆,尋到一處令人愉悅的世外桃源:輕折臘梅花,草叢尋蟬蛻,挑枝喂螞蟻。直到壽鏡吾老先生吹鬍子瞪眼睛,氣急敗壞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給喊了回來。

成長!在他十三歲那年,父親長期患病,終被庸醫治死,家境迅速敗落,他遠赴日本,希望學到先進的西方醫學,在那他遇到了正直的藤野先生,這位不拘小節的學者,“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他對中國留學生沒有任何偏見,這在當時日本是難人可貴的。正是求學期間,魯迅看清了中國人被奴役幾千年的愚與不爭,他決定放下手術刀,拿起筆桿子,醫人當先立人。

魯迅曾說作文的祕訣是:“是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時下很多人寫文章,辭藻華麗卻滿紙空文,而魯迅的文章就像素描,遠山如黛,近水含煙,不需要怎麼修飾,就已經如此深邃,每多讀一遍,就能多體會到一分作者的心意,越往深處,越會沉醉。

掩上書卷,再閉目回味,宛如輕舟泛湖,手提質樸的煤油燈,在迷霧瀰漫的歷史長河中流連忘返。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5

翻看舊的書籍,譜下新的筆錄。內心又一次受到歷史的撞擊,童年的美好也隨之輕輕跳躍。

《朝花夕拾》,一個交織着魯迅先生兒時到青年的快樂、悲傷、懷戀、憤恨的情感故事。樸實而感人的文字,濺起了每一個讀者深思的心靈。

書中,貓讓“我”厭惡至極;慢慢長大,“我”對社會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從二十四孝圖中,“我”看清了愚昧的封建孝道;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給予了“我”最美好的回憶。

魯迅先生從自己親歷的生活中,讚美了勞動人民的純樸、善良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的童年生活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油蛉在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鋼琴”,一幅幅令人心馳神往、充滿童趣的畫面給作者留下了甜美的回憶。

似水流年,我們的童年也已悄然而逝,成爲了兒時最美好的回憶。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常常在離家最近的那座古樸的老橋邊玩耍、嬉戲。在那個時候,老橋陪我們度過了美好、快樂的童年。

每天,我們都相約在老橋邊,手拉着手,趁着家長不注意,偷偷去橋邊的小店鋪買好吃的、好玩的,之後便在老橋邊盪鞦韆、玩翹翹板……在童年的世界裏,我們天真可愛,在那座刻滿滄桑的老橋旁,總會發出一羣孩子們竊竊私語的談話聲和那銀鈴般的笑聲,那些聲音,記錄着我們童年的溫馨、快樂。

歲月像過濾的篩網,篩去記憶中的不快,留下了愉快的回憶。我總是時時惦記着家鄉的老橋。一到放假,縷縷牽掛總是促使我去尋找那份自由、甜蜜的回憶!

那座家鄉的老橋,是凝固的音樂。那座老橋見證了我們的成長,見證着我們的童年,承載着我們的歡笑,它陪我們度過了一段令人難忘的時光。

童年的美好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魯迅,一位令人敬仰的偉人,在他的筆下,我看見了一個耀眼的詞彙——童年,讓我們斟上一杯清茶,慢慢品嚐……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6

翻開《朝花夕拾》,在墨的幽香裏,發現另一個魯迅,拾起花之記憶。——題記

1926年,在北京大學正春風得意的魯迅收到了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爲自己對學生運動的支援和各種對當局所不利的文章發表,遭到了當局的通緝。無奈之下,魯迅只能跑到南方避難。然而,他不得不遠離在廣州工作的妻子,在廈門大學工作,還要受到大學裏一羣反對自己的人的排擠。這令他情緒萬分低落。魯迅想,那就回憶往事吧,讓自己開心一點。於是他寫下了《朝花夕拾》。

文章都在追憶往事,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卻常夾着辛辣的批判。於是我記憶最深的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是因爲它收入了課本,極好分析,又或許也爲其中的因素——但我愛的,是那語言流露出來的發自內心的歡樂與童真。

童年魯迅,活潑有趣,似乎一草一木都是生動的,有趣的。靠近泥牆的一大片野草,他都能觀察上一天,從中找出一堆生物,抓蟲拔草不亦樂乎。聽長媽媽講故事,能聽到它的“重點”——別人叫你的名字不可答應——還是千萬。都跑到書屋裏去了,在課間也找蟬蛻抓蒼蠅。如此心大又沙雕的玩法也只有孩童能看到。

但是這朝花,再也拾不起了。父親生病,庸醫亂治,一夜間天真少年郎立下學醫志向,拯救千萬生病中國人;外出留學,電影,匿名信讓魯迅發現中國弱到可悲。他棄醫從文以筆爲武,向敵人們發出犀利的攻擊,望那個捉蟲拔草,爛漫少年變成了尖銳無情,在爾虞我詐中頑強鬥爭的戰士,昔日美好,在黑暗社會中消散了。

若魯迅先生生於這個時代,他或許就會像冰心一般吧!他會寫出千萬美好,但絕不會如當今這般偉大——那個時代造就了他,而那個時代也需要他;需要他爲美好發聲;需要他爲美好戰鬥,爲之付出,爲之犧牲。

只願魯迅在那個世界,能拾起朝之花,拾起美好。

那個世界,你依舊是昔日那個少年郎!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7

在人的成長中,到一個亭亭玉立,才貌雙全,玉樹臨風時,總會有一個童年,也許是枯燥無味的,也許是豐富多彩的,總會讓人去體會人生中的喜怒哀樂,讓人去擁有複雜的感受,在這段時間裏,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我彷彿昨天去魯迅家看魯迅先生的童年到長大,在魯迅先生的童年,我看到了魯迅先生的喜怒哀樂,但是我認爲魯迅先生的童年更是快樂的。

首先,讓我我們來看一看《狗貓鼠》,我是從魯迅的“我所愛”和描寫隱鼠,這一部分中感受到了魯迅非常非常喜歡隱鼠,在這些隱鼠活動的時候,魯迅把隱鼠乾的“壞事”認爲沒什麼大不了的有時候還很開心,這就讓魯迅的童年中有隱鼠的出現算是一個美好童年的開始。

然後就是《阿長與山海經》雖然魯迅先生非常喜歡的隱鼠已死了還是被阿長一腳踩死的,這也雖然讓魯迅先生有了短時間的傷心,但是不久阿長買了《山海經》之後,魯迅先生口中的“心愛的寶書”中,我又彷彿看到了魯迅先生開心的拿着書在精讀着,接連着看着山海經開心了一段時間

在前面兩篇的情節中,我感受到魯迅先生的快樂,還有一個地方,我認爲是他最快樂的童年片段,就是《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魯迅先生描寫百草園的一等一風景和他東跑跑西轉轉中魯迅先生所向往自由自在,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語言中,我再次感受到了他的快樂。

這些片段都證明魯迅先生的童年充滿了快樂,從隱鼠到《山海經》再到百草園,不都是魯迅先生的童年趣事嗎?還有一些小段,如:給沈四太太取外號叫“肚子疼”,還有他們吃冰,打旋子,不都是魯迅寫的快樂又充實的童年嗎?從每一件事,我總感覺從壞事慢慢變成好事,從開始魯迅先生的童年就有豐富多彩的經歷,所以總的來說,我就是認爲魯迅先生的童年是開心的,快樂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8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朝花甚是燦爛,少拾別有感慨——題記

披着溫暖的陽光,合上書,轉頭一看,天邊已金光燦爛,可我卻久久沉浸於魯迅的童年無法自拔。

那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有內涵,有意義。細細品味,我似乎跟隨着魯迅由小到大,度過一生,我看到了,看到了阿長對“我”樸實無華的愛,對“我”細心的關照,我看到了,看到“我”滿懷希望去五猖會時,父親強令“我背書”,“我”的心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看到了我兒時的樂園,還有那形形色色的動植物,看到了,枯燥的學習生活試圖束縛“我”時,卻併爲禁錮“我”從今純真活潑的心靈,而是偷偷地去玩耍,去觀察……這一幕幕在我眼前如放電影般在我腦海浮現,這一瞬間,不知魯迅是我亦或是我是魯迅。眼前一道白光閃過,睜眼一看,魯迅正穿着長袍邁着步子向我走來,瘦瘦的身體,黃裏帶着白麪板,似乎如同大病初癒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睛炯炯有神,過去的鬥爭已把他折磨地身體大不如從前,可他的精神卻越來越振奮伸出手去觸碰,“呯”——的一聲,一切都灰飛煙滅,一切都化爲泡影,願我能像對方一樣勇敢。

當我看到,因背書而澆滅作者的希望時,我的內心不禁感到惋惜與同情,從一個少年的角度看,我倍感憤怒,這難道不是對兒童本性的“扼殺”嗎?當我看到,作者被學習生活束縛時,仍懷着光的心靈,這不正是對封建生活的批判嗎?當我看到,阿長爲“我”帶回山海經時,作者的興奮與激動,我的心也輕鬆下來,慶幸“我”有一個好保姆。

那些永遠抹不去的記憶,一直停留在我心裏。對封建社會現實的腐朽,虛僞和殘酷,我無比憎恨,而魯迅心裏卻總是滿懷希望充滿光明。沒有誰的生活會一直完美,但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看着前方,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

那些永遠抹不去的記憶,是遙遠的,也是永恆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19

有時候就應當爲了過去寫寫褪色了的回憶。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不僅讓他重溫了那段歲月。也讓我們這羣晚輩瞭解到那個陳舊的年代。

作品的前幾章就是追憶那段喜鼠恨貓的往事。童年時期的他也許就已經有愛小護短的良好品質吧。其實這也恰恰反應了他對敵人的恨鐵不成鋼。仇貓啊。原因甚多。東野奎吾的《惡意》中也流露出了對貓的憤怒。可隨着年齡的增長。漸漸地他對貓的惡意也消失了。

他於是從“老鼠成親”的趣味中掙脫了出來。他認爲也許能從書中得到別的有趣的事情。《山海經》中的“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二十四孝圖》中所謂的“人之初。性本善”。

有時候讀着《朝花夕拾》。我就隱隱感覺自己在那年代裏顛沛流離地活過一回。陳舊的思想觀。腐敗的封建社會。沒有一種小孩子應該有的快樂。那時候。不被認可的應該有很多吧。他們也許都像魯迅那樣借筆消愁。他們雖說是寫給那些渾渾噩噩的人看的。實質是爲了安撫自己。對魯迅我有着那樣的一份敬意。他的一字一句我都感覺他是經歷完千千萬萬的磨難後。用簡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

他做事明瞭。不扭捏。對人和藹。一個有着正確的思想觀的中國人。沒有誰能像他一樣說得那麼豪爽。“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他的一些話切切實實地反應了一個很真實的中國。而他是站在中國文學史上看得很高很遠的人。對他。只能仰慕。被他薰陶。那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讀過許多人的作品。而我偏偏就喜歡魯迅寫作的風格——高雅地諷刺着。他一點一滴的想法都藉着筆流入每一段文字中。匯聚到產生共鳴的那羣人的心裏。

爲這樣來之不易的往事感慨。更爲站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高人敬仰!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0

魯迅先生的文章實在值得回味,反反覆覆的看才能大概瞭解其中滋味。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先生的文章的評論,說先生的文是隻可瀏覽不能詳讀的,蓋因先生實在是個憂國憂民的革命文人吧,這等的境界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今天看了先生的《朝花夕拾》冊子中的第二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也是頗有些感觸的。

這篇文章,先生用深沉雋永的筆描寫了一個在先生家做工的女性,長媽媽。文章着重寫了先生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先生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先生對她的感情至深。

文章開篇介紹長媽媽的時候,鋪成直敘的寫了長媽媽名字的由來,人物的性格,甚至對於長媽媽那個“大”字形的睡姿也反覆提及。後面透過對於長媽媽的言語行爲,也給了讀者一個很直觀的概念,其實所謂長媽媽也就是那個時代下生活在最底層的勞動人民,有一些陋習,但是也有敢於創新的可愛一面。

文章主體在於圍繞《山海經》,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由最初的我認爲她有敬意,到她踩死了我的隱鼠,我對她全無敬意且稱呼她阿長,在最後我對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爲她給我買了《山海經》。整個感情的變化,體現了先生小時候的可愛,也顯示了勞動人民那個階級特有的可愛特質。

長媽媽是一位經歷蒼桑的人,這裏不僅寫她迷信,有麻煩的禮節,而且突出了她的偉大,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卻成功了。先生用她的妙筆成功的繪出了長媽媽這個人物,而先生對長媽媽的感情也是文章的關鍵,文章的主體把握及最後對她的緬懷、祝福,都能說明感情很深。

先生筆下的長媽媽這樣一個形象,平凡中透着不同,也揭示了封建社會對底層人民的殘酷與不公。先生此篇文章包含的愛心與同情,用他的筆讓我們再一次回到那個純樸的年代。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1

偶然間,我從書架裏翻出了一本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從未看過,自然沒能理解這部散文集獨特的名字。

靜靜地品味着字裏行間的故事,我發現全是魯迅先生童年時期的往事。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這大概便是書名的內涵吧!我心中這樣想着。這本《朝花夕拾》中,雖瀰漫着一股率真爛漫的童趣,卻又滲透着魯迅先生尖銳諷刺的筆調,而鮮明的對比手法爲文章添色不少。

就像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表達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而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可見,《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諷刺了傷人的封建禮教,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着實令人心曠神怡,無限嚮往。

朝花夕拾,舊事重提,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味無窮。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2

當我拿起魯迅先生的書——《朝花夕拾》並開始仔細閱讀時,我發現一種奇妙的感覺,像一座小橋和流動的水令人耳目一新。

《朝花夕拾》這本書主要講述魯迅從童年到青年的人生軌跡和經歷,向那些難忘的人和事表達了最熱烈的情感,生動地描繪了晚清的生活圖景。讓我們舉幾個例子:《故鄉》生動地描繪了魯迅和潤土的童年。魯迅的家庭很富裕,但他並不自由。潤土一家很窮。他有自由,但他渴望更好的生活。長大後,這兩個天才發現自己被一道厚厚的牆隔開了,他們美好的童年再也不會回來了。《藥》,透過茶館老闆老栓和他的妻子給兒子蕭栓買血饅頭的故事,反映了愚弄人民的犯罪行爲和革命者的無私奉獻。從這兩個例子來看,我們都看到了舊社會的黑暗和不公平的判斷。相比之下,我們現在過着美麗的生活,有衣服可以伸出手,有食物可以張嘴。相比之下,這確實是一個不同的世界。坐在乾淨明亮的教室裏學習,一些學生仍然沒有完成作業,一些甚至拒絕做作業。我認爲這真的不應該!現在我們沒有不公平的法律,我們沒有生活在恐懼中,我們沒有飢餓和寒冷的日子,我們沒有外國侵略。我們有充足的食物和衣服,普通人有舒適的生活,一個強大和富裕的國家……我們在21世紀享受了巨大的幸福和甜蜜。你想吃什麼,想穿什麼,想去哪裏玩,想做什麼都是可以用手指實現的小事。但假設是在魯迅的童年?它能實現嗎?不,這很難理解。對富裕家庭來說,這是可能的,但對貧困家庭來說,能夠填滿肚子是件好事。我們如何實現那些我們甚至不敢去想的願望?現在我們應該理解我們的父母,停止任性。如果我們把它放在過去,我們怎麼能讓你幻想呢?也許你連一本書都不會讀。

《朝花夕拾》這本書是對過去歲月的回憶。這是極其可悲的,但它使人無能爲力。有時快樂,有時不快樂,讓我記住。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3

起初開始讀《朝花夕拾》時,我理解不了魯迅先生筆下所要表達的種種情感。每次,我都需要反覆來咀嚼,面對書後面出的`一連串問題,我也是一點都不明白。讀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母親的伴讀,纔會清楚魯迅先生當時所表達的情感以及他對每件事的見解。後來在母親幫助下,我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羨慕魯迅小時有故園的這片快樂的伊甸園,也佩服他對那種“正人君子”的不爽情感,更欣賞他那種剛正不阿的浩然正氣。

其實,在衆多文章中,我還是比較喜歡《狗?貓?鼠》,它是我第一次接觸《朝花夕拾》的第一篇文章,而只是因爲它是我最愛“挖”的一篇散文,在這篇文章中我有和魯迅先生一樣的見解,在生活中見到那種人,我真的非常想唾棄他們。在其中,作者把這類人比作貓,憨厚老實的人比作狗,欺軟怕硬之人比作鼠,這也不恰好反映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氣的一羣人嗎?如當時社會上所謂的“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兇。他們諂媚醜陋的嘴臉,不正是貓性人的寫照嗎?

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幾乎每次都是着重於側面描寫。如文中的父親作者透過描述原本悠閒自在的童年,爾後卻身搖身一變,變成了充滿壓抑的世界。把自己對社會施以兒童自由的壓制和一些封建迷信教育痛斥得鞭辟入裏來表現父親苛刻古板。在《二十四孝子》中,作者魯迅曾提到過郭巨垵兒爲了老母親的事,在其中其實沒什麼不可。但老母親是一條命!而一個什麼錯都沒有犯的孩,那就不是一條人命嗎?這雖是我一個小孩的看法,但我的確沒有體會過他們當時社會的虛僞和愚孝,所以在老師與同學的分享中我才略懂幾分。

當我讀完此部散文,感覺好似做了一場夢,多個場景在我腦海中浮現。我看見……有個小男孩也曾像我一樣,也曾在那放滿星星的天空下寫下他的名字。也許,他也對着天空大喊:“天空之所以空是因爲還沒有人許願”。雙手合十,默唸着……願若干後的今天,我也能爲自己童年留下燦爛的一頁!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4

有一位作家在中國歷史最黑暗,思想最愚昧的時候用他的一支筆喚醒無數人,奠定了中國白話文文學的基礎。他就是被稱爲民族魂的魯迅。

他之所以被稱爲民族魂不單單是因爲他引領無數中國人走出愚昧,喚醒他們的意識,也因爲他的精神,品質被後人稱道。所以有一位詩人說過“有些人死了,可他還活着”。從他的文章裏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的動盪,思想的封閉。在《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中不難看出,裏面有關於一些孝道故事,作者用小時候的視角批判了這種違揹人性的孝道故事毒害兒童的後果。作者着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故事,寫法上也詳略得當。從《貓鼠狗》中也可以看到作者表面上寫自己討厭貓的原因,實際上是寫像貓一樣的人,作者諷刺,批判他們的行爲,從中也可以看到當時的歷史背景。所以也有人評價《朝花夕拾》是一部當時的歷史百科。

還有很多故事,如:《瑣記》衍太太心術不正,慫恿魯迅幹壞事,事後裝好人到處亂說話,《五猖會》中魯迅興高采烈地去看戲,卻被父親叫來背書,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兒時在家門後園觀察生物再到壽鏡吾先生的私塾就讀。這些都是魯迅童年所經歷的一些事。還有《父親的病》,《藤野先生》,《範愛農》,都是魯迅以青年的視角寫的:《父親的病》中作者壓抑住內心的憤怒,用諷刺的寫法批評當時的江湖騙子,騙錢而忽視人命,《藤野先生》中作者在日本學醫卻遭到歧視,文中寫了作者棄醫從文的原因和讚美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的品質。這些文章中有批評有讚美,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葉聖陶曾說過:“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

《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一些往事的散文集,裏面內容豐富,不僅有一些魯迅的往事回憶,也有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這就是我對《朝花夕拾》的一些感受,希望你們也喜歡這本書。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5

輕輕合上最後一張書頁,再看窗外已是夕陽西下。無限霞光映照着似水流年。腦海之中依然是故事情節,揮散不去。那是陳年往事中透出的青蔥歲月,是難以忘懷的種種情懷,是對故鄉親人的無限思念,是那一本《朝花夕拾》。

讀着讀着魯迅先生的故事,我彷彿也曾身臨其境,參與經歷過。親身到百草園中游玩一番,聽油蛉低唱,蟋蟀彈琴,品嚐美味的覆盆子;親身到三味書屋上了一堂意味深長的課;親眼看到了《二十四孝圖》和熱鬧的五猖會;親眼見到藤野先生在筆記上仔細批註;親自與範愛農談天說地,暢聊古今。

我現在才覺得百草園真是神奇,不僅是個樂園,連治父親病的草藥都能找到。長媽媽對魯迅先生的關懷備至令人羨慕。我是否也能遇到像藤野先生一般的老師,細心批畫添補出每一處錯誤。我是否也會遇到如範愛農一樣的朋友,交心知意。不過,我想我是不會像魯迅先生一樣仇貓了。對於《無常》這篇文章我理解不深,大概我還沒有嚐盡人生百態,接觸社會,瞭解魯迅先生的生活吧。

還記得魯迅先生在書中寫到“到了東關五猖會的熱鬧,對於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意思。直到現在,別的完全忘卻,不留一點痕跡了,只有背誦《鑑略》這一段,卻還分明如昨日事。”也許人生就是如此,在茫茫回憶中,猶爲印象深刻的並不是過程如何華麗或坎坷,並不是結果如何重要,而是在其中所體會到的真情,流露出的實意。也正如魯迅先生在書中提到曾屢次憶起兒時家鄉的蔬果,後來在久別之後嚐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會讓人一生牽掛。

我也曾想過幾時給自己也編寫一本“《朝花夕拾》”寫我的同學,我的家人,我的老師,我的故鄉,我所經歷的各種見聞。這樣至少在很多年以後,當我再次翻開,回憶往事的時候,還能憶起我的青春,那一份份感動和那些可親可敬的人們,能夠感嘆:哦,我的青春沒有浪費,我的人生如此精彩。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6

翻開《朝花夕拾》這本書的目錄時,使我產生聯想的並不是狗·貓·鼠這個小說的題目,而是一個非常樸實的名字——阿長,我對她產生了的興趣。在沒翻開故事前,我覺得這個名字的主人應該是一位溫柔、賢惠且是小鳥依人的女孩,可是,讀了這篇文章,卻是一個嘮嘮叨叨,有着古怪禮節,招人煩的老媽媽。

這篇文章講的是魯迅對兒時保姆的回憶。作者煩厭長媽媽,然後敬重長媽媽。她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是在故事的最後,魯迅卻對她產生了敬意,因爲阿長幫他買到了《山海經》,魯迅便不計前嫌,且因此十分感動呢。

我覺得長媽媽是一個好人,雖然她的睡相很難看喜歡切切察察。在文中給我的初印象:長媽媽是一位粗人,沒有文化。但是在故事後面,她卻送了魯迅4本他夢寐以求的繪圖的《山海經》,畫着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着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長媽媽是一位心地善良,十分愛孩子的人,希望給予魯迅快樂,給他講故事。長媽媽講到她們一排女人脫了褲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來”時,“我”“不能不驚異”,“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因爲長媽媽具有“偉大的神力”而對長媽媽產生“空前的敬意”。

隱鼠是魯迅小時侯非常喜歡的一種小老鼠,一天,他發現隱鼠不見了,長媽媽告訴他,“隱鼠是昨天晚上被貓吃去了!”於是,“我”就從此痛恨起貓來,後來,“我”竟偶然得到一個意外的消息:那隱鼠其實並非被貓所害,倒是它緣着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腳踏死了。從此“我”就特別記恨長媽媽,對長媽媽的所言所爲也就特別厭煩。

這一篇散文裏,魯迅曾懷着真摯的感情爲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他的魂靈!”顯露了魯迅這種深深的懷念、尊敬之情。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7

輕輕合上最終一張書頁,再看窗外已是夕陽西下。無限霞光映照着似水流年。腦海之中依然是故事情節,揮散不去。那是陳年往事中透出的青蔥歲月,是難以忘懷的種種情懷,是對故鄉親人的無限思念,是那一本《朝花夕拾》。

讀着讀着魯迅先生的故事,我彷彿也曾身臨其境,參與經歷過。親身到百草園中游玩一番,聽油蛉低唱,蟋蟀彈琴,品嚐美味的覆盆子;親身到三味書屋上了一堂意味深長的課;親眼看到了《二十四孝圖》和熱鬧的五猖會;親眼見到藤野先生在筆記上仔細批註;親自與範愛農談天說地,暢聊古今。

我此刻才覺得百草園真是神奇,不僅僅是個樂園,連治父親病的草藥都能找到。長媽媽對魯迅先生的關懷備至令人羨慕。我是否也能遇到像藤野先生一般的教師,細心批畫添補出每一處錯誤。我是否也會遇到如範愛農一樣的朋友,交心知意。可是,我想我是不會像魯迅先生一樣仇貓了。對於《無常》這篇文章我理解不深,大概我還沒有嚐盡人生百態,接觸社會,瞭解魯迅先生的生活吧。

還記得魯迅先生在書中寫到“到了東關五猖會的熱鬧,對於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意思。直到此刻,別的完全忘卻,不留一點痕跡了,僅有背誦《鑑略》這一段,卻還分明如昨日事。”也許人生就是如此,在茫茫回憶中,猶爲印象深刻的並不是過程如何華麗或坎坷,並不是結果如何重要,而是在其中所體會到的真情,流露出的實意。也正如魯迅先生在書中提到曾屢次憶起兒時家鄉的蔬果,之後在久別之後嚐到了也可是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會讓人一生牽掛。

我也曾想過幾時給自我也編寫一本《朝花夕拾》,寫我的同學,我的家人,我的教師,我的故鄉,我所經歷的各種見聞。這樣至少在很多年以後,當我再次翻開,回憶往事的時候,還能憶起我的青春,那一份份感動和那些可親可敬的人們,能夠感嘆:哦,我的青春沒有浪費,我的人生如此精彩。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8

課本里經常出現魯迅先生的文章,它們都出自《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所以這個暑假我讀了這本書。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就是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的收錄。既描述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所經歷的種種生活。也寫了許多關於兒童時代的趣事。魯迅先生小時候的生活,彷彿與我們此刻的生活有些不一樣。魯迅在自家的百草園中與昆蟲做伴,上學後在書塾的後院裏嬉戲,這讓我們也能從中體會到當時生活的歡樂

《朝花夕拾》中,給我影響很深的是《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阿長是魯迅家給他請的保姆,這個鄉下人的要求很多,生活很不檢點:總之在私底下對別人指指點點;給魯迅講長毛的故事來嚇唬他;還害死了魯迅的隱鼠;睡覺擺人字形,差不多要要霸佔整張牀鋪……但就是這樣的阿長卻給魯迅買了他最想要的《山海經》,滿足了他的願望。

這本書她甚至不認得是什麼名字,卻趁回家的時候買了。這使魯迅對她的不滿全都消除了。因爲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憶起她,追念她,委實不易。魯迅寫了這篇文章,表達出自我對阿長的感激與懷念。

一個孩子因爲一本書就滿足了,他的這份童心與天真在此刻可能很少見了。此刻的孩子們不知什麼時候變得很成熟,成人的世界吞噬了他們。父母的職位,家庭的富裕程度成了他們炫耀的資本。看到別人有好東西而自我沒有,就會向父母伸手要,好與別人攀比。每週的零花錢一個比一個多,花起錢來絕不遲疑……這些孩子們卻沒有想過父母賺錢是多麼的不容易,每週的零花錢是父母在崗位上辛苦工作的來的。我們要做的是關心父母,而不是向他們索要東西。當我們換位思考時,會發現自我做了多麼不該做的事啊。

所以我們還是保留一份童真,不與別人攀比,做好自我該做的事,我們童年的回憶將會是完美歡樂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29

斟一杯香茗,任清香繚繞思緒,一個人的夜晚,不僅有皎潔,悄然的月光,更有那一葉學海中永不沉的扁舟——題記

在魯迅的世界裏遨遊,我初有體會。

初讀《狗·貓·鼠》,我看到了魯迅童年的天真,可愛。看出了他對老鼠的同情,對貓的憎惡。可細細體會,我又品出了別樣的滋味。老鼠不正代表了那些貧窮,弱小的羣體麼?他們遭人鄙夷,受盡艱難困苦,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們不正是我們需要關心的麼?只要我們奉獻出自己的愛心與溫暖,爲他們帶來關心與幫助,那麼我們的生活不也會更加美好,家庭不也會更加幸福嗎?正是因爲愛,我們的心情才碧波盪漾;正是因爲愛,我們的生活才充滿芬芳;正是因爲愛,我們的靈魂才熠熠生輝!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魯迅的世界裏遨遊,我略有感觸。

看了《五猖會》,總會感同身受,好像也能體味到魯迅那傷心,失望的心情,的確,大人們總是在我們滿懷歡喜時爲我們澆下一盆冷水,他們似乎永遠也不會懂得我們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味的催促我們學習、看書、寫作業……而我們也時常牴觸他們,和他們吵架,惹他們生氣。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學會溝通,應與父母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樑,有了理解,生活纔會充滿歡樂,有了理解,家庭纔會充滿關愛!

在魯迅的世界裏遨遊,我思索萬千。

告別了《五猖會》,來到了“長媽媽”的世界,我感受到了她的善良,樸實,和藹可親,更爲她的樂觀所感動,她雖不富裕,但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那我們呢?在生活中,當烏雲密佈天空時,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黑雲壓城城欲摧”,樂觀的人看到的卻是“甲光向日金鱗開”。無論處在什麼厄運中,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總能找到這樣奇特的春蕾。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你會發現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輕輕品一口香茗,感受那清香與醇厚,披着銀紗般的月光,我依舊沉醉在作者筆下那多姿多彩的金色童年中。——後記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30

《朝花夕拾》一書是魯迅所寫的一部散文集,記錄了他所回憶青年時期的往事感想,並用文字對社會進行有力的抨擊。

魯迅先生是上世紀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時,他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等等各個領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終生奮戰投身於革命上,用文學從內心深處喚醒人們,醫治人們“受傷”,“錯誤”的心。

就在這一位偉人筆下的書中,我認爲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兩篇:

第二篇《阿長與<山海經>》講述的是“阿長”長媽媽與作者自己的平日瑣事。作者不太喜歡阿長,不僅是因爲夏天時晚上睡覺阿長在牀上擺成一個“大”字,不給自己翻身的餘地,還因爲她懂許多作者所不耐煩的規矩。後半段說到了作者渴慕着繪圖的《山海經》,阿長知道後,就把它買了回來,這讓作者對她產生了敬意。最後一節作者感嘆了對長媽媽的真誠懷念,用感嘆號結束了本文。我認爲長媽媽是個很善良,有時也有讓人討厭的“自私”的勞動婦女,她有時處處爲魯迅着想,有時卻毫不在意魯迅的感受。在魯迅的筆下,可以看出她樸實善良,嘮叨迷信的鮮明性格。

第七篇《父親的病》寫了幾件作者在父親生病,四處求醫的過程中發生的事情,同事穿插了幾位名醫在診斷病人時的表現。他們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最後用表達出作者不能讓父親死得沒有痛苦,用愧疚結束了全文。

讀完後,我深刻的理解了所謂“朝花夕拾”的真實含義。這不僅僅是對陳年往事的一種回憶,更是一種需要“拾”起來,重新審視問題,並且真實的,有效的對目前社會亂象的改變。“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句魯迅的名言更是深刻的體現了他爲人民效忠出力,不求回報的革命品質。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31

要說起魯迅最有名的作品,應該是他的小說,《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這些具有時代意義,可稱得上偉大的作品。而《朝花夕拾》,一本回憶散文集,在這些頗負盛名的小說的光芒下就稍顯黯淡了。可我這一次我閱讀完這本散文集,卻有別樣震撼。

對於這本書的名稱,作者在小引裏這樣解釋:“帶露折花,色相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不能夠使他即刻幻化,專程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我從字面看,這個標題的意思就是,早晨的花,傍晚撿拾。早晨的花是指年輕時發生的事情,而傍晚來撿拾,就是說經歷過種種坎坷之後再回憶。而魯迅要“朝花夕拾”的原因,便要從他自己的闡述中理解。若是事情發生後馬上寫下來,這樣的文章是能完整地講述出事情的經過,細節清清楚楚,可這事情的意義,也許尚沒有顯現,使人無法體會。若是多年以後回憶這事情,也許很多細節已經模糊,可那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恰纔是最重要的部分。

全書薄薄的一本,不過一天就可看完的。然而還是有多處值得好好回味的。先生的文章,年少時只記得書本上的段落了,及至現在仍有吃力的所在,不過好在隨着年歲漸長,見識漸多,心境也沒有年少時的無知,而對先生的文章也會多一些原本不曾有的見解和學習了。我想這應該也是不再年輕的唯一好處了吧。

這讓我想起年輕時一無所作實在是讓人赧顏的事。人世間的紛繁蕪雜,一個人的卑微無謂還真的是轉瞬即過的。但是有回憶也固然是好的,如先生《小引》中所說: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走過了這麼多年的路,對事物的認識比年輕時透徹,這時再結合自己的經歷感受,也許才真正體味出了這事情的價值。這時再寫出的,定是情感更加豐富的文章。《朝花夕拾》給我的震撼就在於,那精煉的文字中透出的厚重的情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32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然而《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記述了魯迅先生青少年時的生活與求學歷程。追憶了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其中有一篇散文令人難以忘懷——《狗。貓。鼠》。這篇散文主要講述了三種動物狗、貓、鼠。我們都知道老鼠與貓是仇敵。這篇散文也講明白了他們爲什麼是仇敵,看完後覺得非常有趣。但少年時的魯迅先生與貓可是有很大的淵源的。想必聽起來有些驚奇吧!因爲人怎麼可能與貓有仇呢!貓可是與人有着密切關係的,這得從魯迅先生的女工長媽媽說起,魯迅先生小時候養有隱鼠——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是屬於小型老鼠。想想還真挺驚奇的,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小時候還養老鼠呢。因爲女工長媽媽不小心將魯迅先生的隱鼠踩死了幾隻,但也許是因爲怕被責罵,所以就說隱鼠被貓給吃了。因此魯迅先生小時候便與貓成了仇敵,並且貓也有些令人討厭的地方。比如我就不喜歡貓,因爲貓喜歡撓人。這篇散文可以說是說了兩部小故事,當然這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諷刺那些和貓有着同樣劣根性的人,其實我也讀的不太懂,但是讀書總是好的。慢慢讀吧!這篇散文寫的很真實,就比如魯迅先生在文中提到過“即使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這些既然錯,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三三見千等等,自然就不錯了。”想想如果我生活在那個年代,也許都會覺得世界沒有一絲照到我身上的陽光吧!但是我生活在富強的中國,我爲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名著,我們是要去讀的。因爲只有那些不好黑暗的舊社會纔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雖然現在我還是有點讀不懂魯迅先生的作品,但我覺得只要我多讀一定會理解的。

讓我們一起用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就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33

前幾天即將上中學的外甥女讓我給她找一本書《朝花夕拾》。從自己上小學,到中學,在上師範,直至走上工作崗位,魯迅的作品一直是老師推薦給學生的必讀書目。說實話,我只是在給兒子找這本書時大略地看了幾眼,平時還真沒看過這本書。外甥女一直沒來取,我就自己先讀了讀。

我第一次知道這本書原來叫“舊事重提”,後來魯迅改成了“朝花夕拾”,但不得不說,這夕拾的朝花,已不僅僅是舊事,反倒是新事、喜事、傷心事。

《朝花夕拾》,琢磨久了也想,夕拾的朝花什麼味?

酸。的確,看魯迅的文章有點酸,什麼酸?心酸。你看《父親的病》,作者從不正面寫家道衰敗的頹唐,僅從父親口裏說的噓噓的話,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顧後的疲態,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裏卻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親,卻遺留給作者的“最大的錯處”。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對衍太太這個自私多言使壞形象的嘲諷。

甜。不說阿長與魯迅過年時行禮的溫馨,也不說看社戲、看五猖會時的快活熱鬧,單提起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的童趣,一切感受的天真浪漫,一切體味的親切柔情,又似乎搭上了獨特的魯氏橋,進了甜美的童年故鄉。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敵是苦,阿長、父親的逝世是苦,永別的藤野先生是苦,跳進舊中國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脫,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魯迅,也苦出了這本在暴虐、陰暗、烏煙瘴氣中趟過的《朝花夕拾》。

辣。魯迅的本色。辛辣的筆風,自然會有其筆尖直指的人羣。那句“橫眉冷對千夫指”凜然一個頂天大漢的形象,對反對、守舊勢力的抨擊與嘲諷是毫不留情。譬如對陳、徐兩人犀利、刻薄的諷刺,入口微辣,入肚卻穿腸蕩胃,甚是尋味。

鹹。淚水的味道。樸實感人的散文,就足以催人淚下。舊事的點滴,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鹽分,染鹹的是回憶,濺起的是讀者深思的心靈。

《朝花夕拾》讀後感700字34

《朝花夕拾》的作者——魯迅,讓我想起小學時候的一篇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記得當時語文老師給我們介紹作者時,說他被譽爲“民族魂”,課文中說魯迅“碰壁”什麼的;那時我雖學完那篇課文,但對魯迅,以及他當時所處的社會完全是一知半解。

讀《朝花夕拾》之前,好像聽人說過魯迅的書是很深奧、難懂的,心裏暗忖讀起來可能會覺得無聊吧。剛開始讀時感到有些吃力,往往讀過去好幾行後,才發現其實都沒明白,便只好再從前面開始讀;但漸漸地——讀久了後,我發現《朝花夕拾》還是挺好看的!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章並沒有太多批判,而是魯迅兒時那天真爛漫的溫情回憶。讀書時,不禁眼前浮現出一幅幅畫面:有着無限樂趣的百草園中,看見童年的魯迅和昆蟲們玩的不亦樂乎,接連不斷地拔起何首烏,在冬天下雪時捕鳥……我覺得魯迅的兒時是幸福快樂的,親近大自然,無憂無慮。《三味書屋》中魯迅正和同窗們偷偷溜出來一同在後院玩耍,靜悄悄的,時間久了,壽鏡吾先生便會大叫起來“人都到哪去了?”當先生讀書入神時,同學們便會在下面做着各種各樣的遊戲,而此刻,小魯迅正專心致致的畫畫呢。可見,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似乎不是作者情願的,但依然抑制不住孩子的爛漫純真的個性。

最讓我感到氣憤的一篇是《父親的病》,看着青年時的魯迅爲父親尋找極爲特別的藥引子而四處奔波,真是揪心啊!那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蟋蟀一對、敗鼓皮丸……這些所謂的名醫,是有多麼的貪婪、虛僞、草菅人命!他們不過是些貪圖錢財的騙子罷了!最終,魯迅的父親終究還是被這些庸醫治死了,這是魯迅埋在心裏的痛苦!

讀完後,才終於明白魯迅所說的“碰壁”是什麼,也才終於明白了當時的社會是怎樣的黑暗,才領悟了爲什麼稱他爲“偉大”,這個詞,他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