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

學問君 人氣:2.02W

《水滸傳》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一篇“讀《水滸傳》有感1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一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心裏有許多想說的話,在這裏我和大家說一說。

這本書主要講了:北宋末年,皇帝無能,奸臣當道,弄得國家民不聊生。小說從林沖、魯智深和武松等人“逼上梁山、替天行道”開了序幕。接着,梁山頭領——宋江上山後,整天操練人馬,三打祝家莊,大破高唐州、踏平曾頭市……,一百零八將患難與共,劫富救濟,除暴安良,使梁山伯英名大振,逐漸使梁山伯成爲“不怕官司不怕天”的好漢們的天堂。

我想說的是,這本書裏宋江“不怕官司不怕天”的精神,我們小學生在學習上特別要學習。爲什麼呢?因爲在學習方面上,一定有許多不懂的地方,這時,我們就不能憋在肚子裏,也不能怕錯怕醜,要向老師或同學請教把這個問題弄明白。

那是以前了。在一次考試前,我一直有一個問題不懂,又不敢問老師,就一直憋在肚子裏。第二天,考試了。小編看了看卷子,竟就是有那道題,而且分值還不小呢!我心裏不由“咯噔”一下,想:完了,這道題我就是不會,又要考砸了……

第二天,卷子發下來了,只錯了一道題,就在那道題上,要是加上這題的分,我就100分了,唉,真是太虧了!

你瞧,這就是把問題憋在肚裏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向宋江學習,不怕天不怕地,更不怕醜,自己就不會吃虧!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二

讀完《水滸傳》,我久久不能平復,而書中108位個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漢形象也在我的心目中不斷高大起來……

讀了《水滸傳》,我深深地感到: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

在今後的生活中,我要做到是非分明,積極伸張正義,在自己努力做好事的同時,盡力勸阻別人的不良行爲,從點滴做起,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精神高尚的人!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三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裏的故事情節,描繪當時林沖被髮配滄州,差點被兩個衙役結果了性命,最後多虧魯智深一路跟蹤,拔刀相助,救出林沖。本以爲很平安,可朝廷又讓林沖看管滄州城外的山神廟,陸虞侯等也暗自跟蹤過來。在山神廟,當時天下着大雪,颳着大風,林沖要去買酒,保暖身體,回來的路上,偶爾聽見陸虞侯和富安設計圈套害自己,最終林沖被逼結果了他們。武松打虎的情節安排也很跌宕,像是這樣的情節在水滸裏還有很多。

水滸裏涌現出的人物也是栩栩如生各有各的特點,林沖原來是官府八十萬禁軍教頭,開始逆來順受,最後被迫上了梁山;而魯智深擁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他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史文恭則會呼風喚雨;宋江有很強的領導能力,李逵有勇有膽天下老子第一,吳用則足智多謀,每個人性格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的特徵——就是講江湖義氣。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四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給我腦海裏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作爲祖國的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的後代培養成爲新一代人才,以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爲更富強昌盛的國家。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五

書,是一個好東西。有了它,可以睿智,可以舒心,可以解惑,可以隨英雄人物出生入死,是一大令人如意之物。

《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一百零八將,個個武藝過人,重情義,團結,上上下下都充滿着英雄氣概。說不盡宋江與柴進的仗義疏財,也說不盡武松醉拳之厲害,更說不盡吳用的足智多謀……他們愛打抱不平,遇見壞人壞事,立刻上前解救別人。但是在古代,在那官場的黑暗之處,只要有錢,一切問題官府都可以替你解決。於是,他們便處處受壓迫,受虐待。於是,一小部分英雄開始走向梁山。他們在梁山聚集糧草,操練兵馬,不斷的說服英雄上梁山。終於,一百零八將聚集齊了,他們要向官府進攻,去結束這個黑暗的社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成功。

讀了這本書,我很有啓發,我應該向他們一樣,無所畏懼,敢於同壞人壞事抗爭,這樣纔能有所作爲。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六

讀了《水滸傳》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裏的江湖。但是晁蓋一夥,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後的真實動機又是什麼?是爲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爲了準備"農民革命"?顯然都不是。黃泥岡上,這一夥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後大概經過坐地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晁家莊園,三阮則"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隨後並沒聽說他們有濟貧的打算,也沒見他們準備扯旗造反(或曰起義),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保不準他們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這樁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義之財,但其實質,說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動。

再看鴛鴦樓上那幕血案,武松連刃十數人後,一片血泊之中,從容地將桌上銀酒器踏扁,揣入懷裏帶走;而即使粗心鹵莽至極的角色如李逵,沂嶺之上殺了假李逵後,也沒忘進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銀兩並幾件釵環",都拿了——李逵雖極端厭煩女色,但也知這些沾滿了脂粉氣的釵環可以換錢換酒,照拿不誤。而後,還去李鬼身邊,搜回了那錠被騙去的小銀子,在這種事兒上,黑旋風也足夠細心。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七

暑假裏看了許多書,其中最愛不釋手的.就是《水滸傳》了。

《水滸傳》這本書是由著名作家施耐庵寫的,書中寫了梁山泊108將由上山到對抗朝廷再到被奸臣所害、隱歸山林的事情。我認爲梁山好漢落得如此下場全是因爲朝廷奸臣所害。

書中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和姦臣高俅、蔡太師等人的神態、動作都描寫的惟妙惟肖體現出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我最喜歡《水滸傳》中的武松,因爲他十分勇猛三拳兩腳就可以打死一隻大老虎,他還十分講義氣他哥哥武大郎死了,他不顧自身安危,爲武大郎報了仇。武松看到任何不平事都會打抱不平,因此他和魯智深成爲結拜兄弟。

《水滸傳》向讀者們展現了那一百零八英雄好漢嫉惡如仇,除暴安良,劫富濟貧,伸張正義,讓人不禁讚歎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的不凡氣概和寧死不屈的精神。

《水滸傳》中的事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比如不可以出賣親人、朋友,別人遇到困難時要竭盡全力幫助,還有隻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就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讀《水滸傳》有感100字八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總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過,我總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天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名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皁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爲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爲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爲他有所麼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姐姐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着鬧着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現在當我知道爲了未來奮鬥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裏說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

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