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質疑從未停止

學問君 人氣:1.12W

12月21日,廣州市公佈2015年積分制入戶名單,來自北京、福建等29個省(市、自治區)的4500名外來人口正式落戶廣州……

近年來,關於戶籍改革的呼聲此起彼伏。2014年7月,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掀起全國性戶籍制度改革的大幕。在今年11月3日召開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表示,我國已有25個省(區、市)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在特大城市落戶方面,各地普遍提出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廣州提出“進一步推進積分落戶政策設計的精細化和科學化”;河南提出“省會城市要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湖北提出“科學控制武漢市人口規模,合理設定積分落戶分值”……

作爲我國大型城市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積分制落戶的推行對於外來人口究竟意味着什麼?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又面臨着哪些問題?發展前景又將如何?本報記者展開調查。

指標細 一城有一策

指標和分值體現出對“年輕適用、穩定就業、較高文化程度和職業技能水平的外來人員”的傾斜;創新創業人才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的“青睞”

“漂了這麼多年,終於‘落’下來了……”看着名單上自己的名字,原籍江西李女士的一顆心終於定了下來:就在12月21日,廣州市2015年積分制入戶4500人名單公佈……

李女士在一家制衣廠工作,只有中專學歷,“一開始來廣州時就只是想着來打工,但時間一長,因爲沒有戶口,從孩子的教育到買房、購車等,各種問題接踵而至。”而讓李女士驚喜的是,隨着廣州積分制入戶新政的推行,她發現自己擁有的級別爲“技師/二級”的“客戶服務管理師”資格證書,現在可以在積分項目中加60分,終於達到申請積分制入戶的資格。

李女士所說的“新政”,即爲廣州2014年出臺的《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60分就能獲得入戶資格”,意味着積分制入戶門檻的降低。這是爲長期在廣州市有穩定工作,但學歷、技能資格尚未達到人才引進等遷入條件的人員入戶開啟的通道。該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局長曾凱章表示:“這次新政推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爲了吸引更多低學歷但同時又是城市目前急需的技能型專才。”

近年來,關於戶籍改革的呼聲此起彼伏。和廣州一樣,各大、特大城市,也按照去年7月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後簡稱《意見》),相繼推進和完善着積分落戶制度。

哪些人最容易受益於積分入戶制?本報記者透過對上海、天津、廣州等地的積分指標比對發現,按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總體要求,各城市對於積分指標的設定呈現出多樣、靈活的特徵。但總體來看,大部分城市都體現出對“年輕適用、穩定就業、較高文化程度和職業技能水平的外來人員”的傾斜;同時,隨着全國各地相繼掀起的“雙創”熱潮,創新創業人才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的“青睞”。

另一方面,不少城市的積分落戶政策也在悄然發生着改變。其中一個最爲普遍的特徵,就是各城市開始以各種方式拓寬着落戶的“窄門”,比如修改積分指標,讓更多人羣看到落戶的“希望”;簡化入戶程序,減少申請人爲入戶所耗費的精力和時間;出臺相應配套措施,幫助已落戶人口更好、更快地享受到相關福利,真正安居樂業……

門檻高 落戶拼實力

積分入戶政策的推行,似乎爲“漂一族”開啟了一扇門,但嚴苛的條件仍像一堵牆,橫在相當一部分人面前

根據廣州市統計,在今年積分制入戶人員中,35歲及以下的有2974人,佔總人數的66.1%;近九成擁有大專(高職)及以上學歷,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約佔六成——不難看出,儘管廣州在今年的落戶指標中對學歷低但城市急需的技能型專才有所傾斜,但依舊是年輕、高學歷的“精英人羣”更易獲得落戶指標。

而在上海楊浦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不少小型創業公司或工作室的創業者和僱員們,也幾乎衆口一詞地表示:“不是985、211大學,沒有碩士、博士學位和優秀畢業生證書,沒有進大公司就業,基本上很難落戶。”

積分入戶政策的推行,似乎爲“漂一族”開啟了一扇門,但嚴苛的條件仍像一堵牆,橫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面前。

“爲什麼總是那些有高學歷高收入的人可以獲得指標?這對於我們這些辛苦打工的普通人來說,公平嗎?”上海某飯店服務員、原籍江蘇的韓女士向記者坦言,她和丈夫已在上海打拼了五年,落戶的事情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