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傳遞正能量的故事徵文1500字(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8.07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徵文吧,透過徵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徵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遞正能量的故事徵文1500字(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遞正能量的故事徵文1500字(通用5篇)

傳遞正能量的故事徵文1

在炎炎夏日,有一種東西能爲你送去清涼;在那寒冬臘月,有一種東西能帶給你無限溫暖;快樂時,它與你一起歡舞;悲傷時,它撫平你心中的傷痛。它是誰?它就是承載着人類歷史的代代文明,傳播着古今中外的人文風情的名著,一種沒有浮華的外衣,卻用它獨特的觸角——文字,鐫刻歷史,凝聚智慧,一直魅力四射的精神食糧!

讀書是我生命的泉水,使我單調孤寂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如我忠實有趣的朋友伴我成長。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讀書的興趣越來越大,學習之餘,開始有意識的讀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書籍,每讀到一本好書時,就像有一股股溫暖而滋潤心扉的氣流,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沐浴着我,牽動了我的心,讓我在不知不覺中陶醉,在悄然無聲中領略教育真諦。

美國詩人狄金森說過:“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是啊!書給了我們每個人不同顏色的天空,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形象,書的廣褒是任何傳媒途徑也不能比擬的。

讀過夏洛蒂·布朗特的《簡愛》,折服於Jane對愛情的執著,這也是一種信仰,一種爲了實現自我的堅持。由此我聯想到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在實現自我時的狀態,虎頭蛇尾是經常,半途而廢也不稀奇。我們離成功有時只有一步之遙的堅持。《簡愛》教會我,堅持自己的信仰,不畏艱難一步步實現它。透過美國女作家米切爾的《飄》,再現了百年前那烽火連年的時代,人們對戰爭前後的態度。是怨天尤人,還是努力適應;是死守舊制,還是嘗試改變;是做舊制的俘虜,還是做新制的勇士。態度問題,態度決定了一切。我們的生活是由自己來創造的,我要學習郝思佳做生活的強者,勇敢的面對改變。《誰動了我的奶酪》系列及《窮爸爸富爸爸》等都是把新鮮的處事態度帶給我們,讓我們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把握機會。書,讓我懂得了生活是自己的,用自己積極態度贏得好生活。

與書爲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與書爲舞,我驚歎整個世界就是一本書;與書爲舞,我頓悟我們的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讓我明嘹了學生的成長過程,各個年齡階段學生在思維、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在平時的教學中,可據此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運用能激發兒童興趣的教學語言等;《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中的課堂實錄和理論剖析,讓我領會到優秀教師的風采,深感教學的藝術性,從而明確了自己教學之路的方向,嘗試着爲孩子營造藝術和學術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給教師的建議》爲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在課堂上如何調控,如何爲孩子創造自由健康成長的空間;與書爲舞,我一天天變得充實,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諦,一天天實現教師的使命。

書籍中,那些大文學家、大教育家、大藝術家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大哲學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們超脫的情懷,甚至平民百姓、推車賣漿之流的可貴的品質和真誠的愛心,都會我們的生命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鮮亮;使我們的感情特別豐富和細膩,特別飽滿和高貴;使我們永遠不滿現狀、不斷進取、大膽創造、革新自我,永遠追求那種令學生激情滿懷的生命境界;使我們的教學產生那種令人蕩氣迴腸的藝術魅力。

我想,如果沒有書香滋潤,我們的生命將是何等乏味與孱弱,我們的教學將是何等的死板與無趣。人的靈魂,也許只有經過書香沐浴薰陶後,才能充實豐盈我們健康的生命和一顆恆抱希望的心,我感謝這麼多年書籍對我的滋養與磨鍊,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個不可多得的知己。在寧靜中,讓我從那字裏行間讀出一種無言的神聖與莊嚴,讓我有一種擺脫了世俗的喧鬧的踏實與坦然。給人生鋪砌了一條五彩斑讕的路途。那飄逸的夢想,時時溫暖着我的人生。

傳遞正能量的故事徵文2

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個人,當他被一片突如其來的鐵片擊中腹部,他在短短46秒內停車、開啟雙跳燈、開啟車門,用高度職業感挽救了全車人的生命。

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位老師,當汽車向她摯愛的學生駛來,她義無反顧地推開學生,自己卻被碾倒於車下,用熾熱的愛心護住了她最愛的學生。

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羣人,他們平凡,他們寡語,卻在一個緊急的時刻做出了最迅速最正確的反應。即便是犧牲自己,也義無反顧。他們爲人們在迷惘中送去陽光,用一種溫暖溫熱了漸漸麻木冰封的心靈。他們的行動,常常被慣以一份殊榮——正能量。

毋庸質疑,正能量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份美麗的饋贈。正能量,即爲正面、積極的,可持續地傳遞、迸發的內在品質。當正能量被發現,它就會散發出無盡的光輝引人哲思,溫暖人心;當正能量被傳遞,它就會迅疾地抵達每個人心中那柔軟的一塊,讓微小的善意散發出光亮;當正能量把人同化,一種文化人格將被重塑,一個更和諧、更光明的社會環境就在眼前……

我們需要正能量,一如垂死的人一般迫切地抓住那根稻草,讓它把那麻木冰冷的心漸漸溫暖;我們呼喚正能量,我們渴望生活的城市是充滿人情味兒的,帶點純樸、帶點溫暖;當我們使用正能量時,我們的心中除了一份憧憬外是否還有一份抱負?更美好的生活?更道德的人性?

我們當今的社會,是物慾橫流的資訊社會。我們突破了骨血裏那些儒家的本分走向世界,卻又迷失,不得不接受與理想相悖的現實。日復一日的失望與恨,日復一日中被那點兒陰晦侵蝕,我們心裏的那點兒陽光被壓抑,被消磨,我們不再向他人敞開心扉,我們越來越冷漠,我們的心中卻又渴望着光明與溫暖。

這是一種十分複雜的心理。人被社會不正之氣侵蝕卻不作抵抗,只在心中偏僻的一隅幽然點着一束火光,期許着溫暖的潮流。當正能量來臨,我們心中的光亮被無限放大,但又能明亮多久?我們的社會需要反思。我們,人類,也需要反思。正能量該如何利用?我們對於正能量又該發出怎樣的一種回聲?

能量,是可以循環往復地利用的,也是應該被激發的。現在的許多社會事件伴隨着正能量的散發,總會引起社會輿論的熱議。觸懷?激勵?被動地被正能量掃過,內心的溫暖只停一瞬,隨大流的人總會漸漸淡忘。多年以後,那個名字或許早已被遺忘。這不該是這樣的!換一種思量,當人主動地接受這份正能量,讓自己的行爲漸漸向陽光靠近,讓自己的心被一點點感化,正能量的邊界,就被不斷延升,迸發出新的暖度。當你也把那份正能量迸發出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光亮。這裏的能量,不應在傳遞的過程中遞減,因爲它非物質,而是一種精神力,溫暖人並感化人。只是你必須遠離麻木,因爲主動地被同化是正能量傳遞的第一前提。而用正能量去感化他人,則又步入另一種境地了。

坦誠地說,正能量的傳遞令人深思,令人溫暖,促人質變,這本是好事且是永恆的好事。然而當“正能量”被濫用,我們仍不免有些恨。隨波逐流般,我們惑於正能量卻又失之,步入另一個誤區就又是一種悲哀了。有些物質上的功利性的東西比如金牌是不足以稱爲正能量的。只有運動員身上艱苦訓練的毅力、戰勝自我的勇敢,這些纔會觸動人心,讓人感到一種溫暖,凝聚成一股力量。功利性的產物,博人眼球的談資是不應納入正能量範圍的,而這些界限卻在媒體輿論的濫用中模糊,引人迷失。這樣看來,我們在與正能量的接觸中還應具備一雙慧眼,留下我們真正可以將心靈依偎的沃土。

被壓抑了多少年的炎黃子孫們啊,你們在面對正能量的“洪流”時又採取了哪些舉措啊?不去靠近就不會感到溫暖,不會辨別就會尋不到道路,不去感悟,不去注入新的內涵縱然是太陽般源源不斷的光芒也早晚有一天會耗盡的啊!那時的我們,可真就陷入泥淖中去了!我們,真的能忍到那一刻,能縱使我們的社會陷入那種境地中去麼?那,絕不是我們的期許!

我相信,即使是再黑暗的人,內心也會有一些微弱的善意火苗。我相信,中華民族延續了千年的傳統美德啊,決不會在這兒失落。我相信,有我們,正能量就將散發出無限的光芒。

讓這一份溫暖永續,讓這一份正能量永久流傳。這,也是所有追求光明之人的共同期望吧!我隱約看到了未來,充斥着正能量的社會,那般溫暖,直抵人心。

傳遞正能量的故事徵文3

提起教師的正能量,我們不自然的就想到了四川地震時的張麗莉、譚千秋等老師的高尚行爲,證明我們生活的時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愛的種子廣佈民間。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但每天都在給世界發送溫暖。他們沒有怨天尤人,總是給社會傳遞正能量。

車禍瞬間,她推開學生,而自己雙腿被軋。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29歲的女教師張麗莉,爲救學生身受重傷,至今躺在重症監護室沒有甦醒。連日來,她的事蹟在網絡上引起強烈關注,張麗莉也被網友們稱爲最美女教師。

5月8日晚上,放學時間。學校門口一輛大客車突然啓動,撞向前面的大客車,使這輛車向前面幾個毫無知覺的學生衝去。電光火石之間,張麗莉老師衝上來推開學生,自己卻被捲入車底。在那個生死時刻,張老師但凡有一絲遲疑,就來不及把學生推開,幾個更加年輕的生命勢必遭逢大難。然而她義無反顧地衝了上去,自己身負重傷,保得學生安然。

這是一種視學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行爲,是一種將愛學生融入自己血液、化爲行動本能的可貴品質,是一種古已有之於今也沒有失傳的大愛之舉,是一種足以感動中國、值得所有人學習的高尚情操。她的捨己救人,讓我們想起四川南充那位爲了保護學生而被10多名歹徒持刀砍傷的鄭經偉老師,想起汶川地震中那位伸開雙臂保得四名學生平安卻犧牲了自己性命的譚千秋老師。危險來臨時,他們都採取了對學生有利而置自己於險境的方式,完美地詮釋了師德二字的千鈞之重和崇高偉大。

張老師關鍵時刻的一推,並非破空而來的神蹟,她日常就是一位敬業而慈愛的良師。幾年前的一個冬天,她爲了保護一個學生,被一輛滑得剎不住的自行車掛破了褲子。現在看來,那幾乎就是前幾天這場災難的預演。從幾年前開始,她每月資助一個家庭困難的學生一百元錢,寒暑假也不間斷。一邊關心學生成績,一邊關照學生生活,張老師爲學生付出了智慧、金錢和心血,愛學生已經成了她的下意識。從張麗莉老師的幾張生活照來看,她是一個容貌美麗、熱愛生活的女孩。從張老師親友、學生的敘述來看,她是一位心思細密、善於換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爲心中有愛,她在平常總是不聲不響的奉獻,而到了生死瞬間則是拼卻性命的庇護。

張老師目前還躺在病牀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無私的行爲,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邊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邊對周圍加意防範,吝於付出。屢屢曝出的社會新聞似乎也在印證着人們的認識:昨天有個老人倒在地上沒人敢扶,前天有人扶了倒地的人卻被賴上,而大前天還有倒地的小女孩兒被碾壓多次,過往車輛都不肯停,行經路人匆匆而過。在這種瀰漫着焦慮和冷漠的空氣中,似乎誰也不敢再輕易向別人展開笑臉,伸出雙手,而且誰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當理由。抱怨成了常態,提防成了共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困難,簡單的事情因爲心理成本的增加而變得複雜。人們爲這種自設的樊籬所苦,但又無力打破這種怪圈。

事實上,樊籬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衝破的。張麗莉、譚千秋等老師的高尚行爲,證明我們生活的時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愛的種子廣佈民間。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但每天都在給世界發送溫暖。他們沒有怨天尤人,總是給社會傳遞正能量。面對張老師的高尚行爲,我們都應對慣常思維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並未沉淪,把社會看得漆黑可能是因爲觀察的視角有誤,如果你總是以悲觀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還給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煩惱和憂慮。如果你總是以熱情積極的態度走出家門,社會返還給你的可能就是不間斷的進步和越來越美好的心情。

最美女教師名下無虛,她在生死瞬間給我們上了最生動的一課。我們祝福她能脫離生命危險,重新回到她的學生中。更希望她的美麗化作春風,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溫暖。

這些正能量,不僅我們需要,世界也同樣需要,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傳承下去。

傳遞正能量的故事徵文4

最近,無論是媒體宣傳還是社會輿論,都有一個詞出現頻率頗高——正能量。前些天我看了一本書,就叫做《正能量》。系英國理查德·懷斯曼著。該書是一本世界級心理勵志書,內容深入淺出,爲我開啟了一扇重新認識自己和他人的窗戶,並結合多項實例,教會我如何激發自身的潛能,引爆內在的正能量,深刻闡釋了“表現”原理,有利於破除過去秉持的“性格決定命運”、“情緒決定行爲”等認知。揭示了什麼樣的行爲模式可以影響人的信念、情緒、意志力,透過一系列的訓練方法,提升我們內在的信任、豁達、愉悅、進取等正能量;規避自私、猜疑、沮喪、消沉的負能量。運用“表現”原理激發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們產生一個新的自我,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充滿活力、也更有安全感。

追根溯源,什麼是正能量?科學的解釋是:以真空能量爲零,能量大於真空的物質爲正,能量低於真空的物質爲負。而《正能量》一書的作者給出了“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這種解釋。這正是當下人們普遍缺少卻積極追求的。在這裏,我想以粗淺的文字和個人的理解,結合我的工作實際與大家分享我讀這本書的所得所思。

一、努力進取、甘於奉獻,是工作中激發正能量的法寶

從事教育工作以來,每天與學生打交道,一張張小臉,一本本作業佔據了我所有的工作時間。這樣日復一日、緊張忙碌的工作,曾一度消退了我的工作激情。然而,當我停下工作,環顧四周,卻發現辦公室的同事們都在不辭疲憊、默默無聞地工作。看着眼前的一切,內心也多了幾分豁然和堅定。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傳遞着踏實、勤奮的“正能量”。就是這個默默無聞、求實敬業的集體,培養出了我勤奮踏實的工作態度和堅韌沉靜的性格,也培養出了我對教育事業由衷的熱愛。

二、豁達善良、公平正義,是人際交往中傳遞正能量的關鍵

和諧的人際關係,能夠給我們帶來愉悅舒心的工作氛圍。古語有云“投之於木桃,報之於瓊瑤。”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至關重要。保持善良的品性,以豁達的胸懷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用理性、公正的標準來判斷身邊的是與非,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傳遞的另一股“正能量”。

我們教育人,沒有權力在手者的得意,沒有功勳卓著者的刮目,沒有受人敬仰的榮耀,也沒有熱情澎湃的掌聲。平凡的崗位,平凡的工作,造就了我們坦誠、正直的處事態度和善良博大的胸襟。祖國同胞遭遇災難,我們捐衣捐物、奉獻愛心;同事臨患疾病,我們親切關懷、無私幫助;工作任務分配,大家不計得失、任勞任怨;評先評優,大家實事求是、公平公正。中國有個成語叫“耳濡目染”,長期與這樣一羣品質優秀、作風正直的人爲伴,定能形成一個團結協作、工作效率極高的團體

三、樂觀向上、健康生活,是精神世界釋放正能量的`源泉

如今社會,壓力種種,面對着紛繁錯亂的光電聲色,有效地釋放壓力,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成爲了大家共同的追求。我們教育人在工作之餘,調節生活,緩解壓力的辦法也是獨具匠心、不勝枚舉。學校定期舉辦了各種工會活動,例如球類比賽和戶外拓展活動,在運動中愉悅身心、化解疲勞、健壯體魄;倡議大家關愛貧困兒童,向貧困山區的孩子捐書捐物,投身公益事業。這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強健了我們的體魄,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在快樂中開展工作,在工作中創造快樂。

一起來吧,喚醒我們體內的“正能量”,讓“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增強履職能力、提高工作效能”成爲指引我們前進的航標,努力實踐、勇於創新,爭當“新石門、新創業、新跨越”建設的先行者,爲教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當我們拿起這本書,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但是這本書一定會激勵我們積極向上。也希望每個人都擁有正能量,以此支撐起一個強大的內心,並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拓寬生命的廣度,在有限的人生裏,享受無限的思想和愛帶來的愉悅。

傳遞正能量的故事徵文5

生活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不要羨慕別人的浮華,因爲你看不到浮華背後的痛楚;不要不屑別人的艱辛,因爲你不曾發現艱辛背後的小幸福。我們來到這個躁動不安的世界,其實都是在修行,冷暖自知。可能暫時會有烏雲密佈、暴風驟雨,一時看不清前行的路,停下疲乏的腳步稍作休息,也許前面風景獨好!

生活中有太多的插曲,忽而化作勵志片,忽而化作情感片,忽而化作記錄片,忽而化作文藝片。無關乎形式,只要足夠有正能量,一切都是積極向上的,活得自在,活在當下,就能有爲有味。不要乞求太多,說的容易,但是做起來卻並不輕鬆,就是因爲乞求的太多了,我們的人生纔不完美,我們纔會不幸福,其實,所有的不幸都是來源於我們乞求的太多了。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失望和不滿的時候,因爲我們的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同時我們是人,不是神,我們都有七情和六慾。但是,如果我們乞求的太多了,我們就會永遠不幸福,當我們的希望沒有實現,或是我們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是怨天尤人呢?還是破罐子破摔呢?其實如果我們的希望沒有實現,或是我們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應該坐下來,仔細地想一想,我們爲什麼一定要有不滿、失望。難道我們就不能少一點乞求,多給自己點快樂嗎?我們要想快快樂樂的活着,就不要祈求的太多。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世上,上帝就是讓我們赤條條的來的,一無所有,以後擁有的一切,都是上蒼賦予我們一切,是上蒼賜予了我們生命、親友、思想和財物等等的一切,上蒼待我們何厚?我們應該是何等的幸福啊!

生活應像一杯熱咖啡,暖暖的,甜甜的,回味幾番,脣齒留香;生活應像冬日裏的陽光,不張揚,不炫耀,照射於心,頓時敞亮;生活應像一杯香茗,以自身的清香陶醉心脾,以自身的溫暖讓人不能忘懷!

生活應是充滿溫馨的,生活應是洋溢幸福的,生活應是散發光彩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每個角落都有溫馨,每個頁碼都記載着甜蜜的回憶。開啟歲月的畫卷,你是否會記起:除夕夜,家人圍坐一桌,吃着熱騰騰的餃子時,洋溢出幸福的表情?你是否會記起,中秋佳節,皎潔的月光在夜間泄露,耳邊陣陣昆蟲鳴叫時,家人在院子裏話家常、吃月餅,優哉遊哉、樂哉樂哉的畫面?你是否會記得在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初春,家人背上行囊去田野踏青的趣事?你是否會記得當你過生日時,全家和你吹蠟燭,切蛋糕,你心裏涌動着的一股股暖流……這些,都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如一朵朵晶瑩的浪花,如曇花的完美一現,如果不珍惜,稍縱即逝,朋友,生活就應該這樣,有家人,有親情,有祝福,足矣,你是否還再身在福中不知福呢?生活就應該這樣,處處都有陽光,處處都有歡樂。

其實,人只要有一顆知足常樂的心,一定會發現快樂無處不在。讀一本好書,寄情于山水,相忘於江湖是快樂;日過西山,欣賞夕陽,看火紅的夕陽徐徐落下是快樂;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是快樂;辛苦半生,看到生命之樹上碩果累累也是快樂……快擁有發現快樂的眼睛吧!那時,一株野草在你的眼裏會風情萬種;一滴雨滴在你的眼裏會折射光輝,一隻小蟲在你的眼裏會奇趣萬分。朋友,生活就是這樣,快樂在點點滴滴中,任你樂此不疲地尋找,你是否被世俗遮蔽了眼睛呢?生活就應該是這樣,散發光彩,充實,精彩。邰麗華展現無聲的大美,展現人性的光芒,讓世人讚歎;洪戰輝燃燒激情,自強自立,頑強不息;林秀珍贍養孤寡,無怨無悔……是的,我們很難有這樣的豐功偉績,但只要我們懂得奉獻,不求回報,一樣會抒寫壯麗的人生篇章,或許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許只是一個淺淺的微笑,或許只是一隻暖暖的大手,依然會讓別人記得你,會讓你這一天變的不同尋常……

生活就是這樣充滿溫馨,充盈快樂,散發光彩,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也切莫抱怨人生的坎坷,關鍵是你是否有一雙慧眼,你是否有一雙樂善好施的手,你是否有一顆敏銳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