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世界糧食日的徵文(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1.85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徵文,肯定對各類徵文都很熟悉吧,藉助徵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徵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糧食日的徵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糧食日的徵文(精選6篇)

世界糧食日的徵文1

現在,社會中浪費糧食的現象十分嚴重和普遍。有人喜歡請客吃飯時點一大桌子的菜,吃不完也不願意打包;有的人在食堂裏打飯菜也喜歡多打,吃剩下的就往泔水桶裏一倒了之;還有的人在家裏吃飯總要剩些米飯在碗裏……。這些農民伯伯辛苦汗水的“結晶”就這樣被白白地浪費掉了,你們不覺得可惜嗎?回想以前,這些行爲根本就看不到,因爲以前糧食產量少,並且都是經過他們自己辛苦勞作纔得到的,都非常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糧食。而現在,糧食種植基本都實現了機械化,人力勞動付出極少,糧食產量也大大提高了,很多人已無法體會到那種勞作的辛苦,因此養成了這種浪費糧食的壞習慣。

聽爺爺奶奶說,他們小時候糧食完全依靠人力開墾土地、插秧、鋤草、施肥、收割……,有時手上都做出了血泡。而且靠天吃飯,糧食產量本身就不高,萬一遇上旱災或蟲災不光辛勤的勞動白費還會顆粒無收。因此,每天吃飯都省着,計算着,能喝稀飯絕不吃乾飯,能省一口絕不多吃一點。一般他們每天就吃二兩米,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一碗飯,而當時就這點米還得全家人吃上一天。能吃上一碗大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了。

反觀我們呢?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各種新的科學的種植方法和機械的普遍應用,大大緩解了人的辛勞和提高了糧食的產量。但是機械也要靠人來操縱,總不可能人就呆在家裏,機械自己去幹活吧?所以說,勞動量是減少了,而不是沒有了。我們吃的每一粒米,仍需要有人爲此付出“汗水”,畢竟天上不會有糧食掉下來。現在有人覺得:反正糧食多,浪費點也沒關係。如果讓這些人都親身去體驗種一季糧食,我保證他們會有所覺悟的。其實我也經常在家不把碗裏的飯吃乾淨,浪費了很多糧食,我以後也要好好反省呀!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還是需要提倡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每當我們端起碗,看着碗裏的米飯,就要時刻提醒自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啊!

世界糧食日的徵文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寫的是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

春天來了,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叮咚、叮咚”,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我幼小的心靈被這大自然給喚醒,我要趁着這美好的時光來進行我的人生旅途。然而,悲劇就再此發生了。

星期六,是星期天,也是我們兒童心裏所盼望的好日子。我和我的同學約好了星期六早晨在我家門口見面,我要讓我同學見識見識我爸爸親手給我蓋的一所“遊樂場”,其實也只不過是一個大院子,最重要的是我要和我同學進行一場比賽——百米賽跑。我們跑得熱血沸騰,媽媽擔心我,給我擦汗又送水。到了中午,我與我同學告了別,就各自回家吃飯了。可恨的是,我媽媽竟然做了我最不愛吃的大米,於是,在吃飯的時候我端着碗偷偷的跑到外面把米倒了。不料,這件事被媽媽發現了,我本以爲該遭殃了,誰知,媽媽並沒有怪我,她說:“孩子,你還小,你不懂得糧食對我們的重要性……”媽媽講了一大堆的道理,雖然我有些聽不懂,但是我知道了我們要珍惜糧食。

我們要銘記《憫農》這首詩,因爲這首詩讓我們學會了珍惜!

世界糧食日的徵文3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鋤禾》這首詩就牢牢地記在了我的腦子裏,每當看到有人浪費糧食我都很想問他們,小時候沒有讀過這首詩嗎?不知道食物有多麼珍貴嗎?

雖然我們的祖國現在十分,繁榮昌盛,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偏僻、遙遠的地方,那裏就是貧困山區。在貧困山區裏,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天天吃野菜、白薯、山裏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幾乎沒有,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唉,多麼可憐呀,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到處浪費。在學校裏,有多少同學把吃不了的飯菜到掉了,也許他家裏很有錢,也許他家裏有的是糧食,但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根。如果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看見同學們這樣做一定會很心痛,並且會指責同學們。在飯館,有的人爲了顯擺自己多麼大方、多麼有錢,便點了一桌子的飯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裏的老闆那去買給那些收泔水的。實際上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呀,這樣也是一種節約呀。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

糧食是珍貴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珍惜的,你浪費的食物可能正式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想吃都吃不到的。節約糧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

世界糧食日的徵文4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學們有沒有想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已成爲我國的第一大問題。所以,我們每個同學要拿出實際行動爲黨爲國家分憂,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爲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爲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裏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飢餓瘦骨嶙峋、飢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爲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裏,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

小夥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儘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爲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爲自覺、成爲習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纔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纔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世界糧食日的徵文5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同學們,當你們吃着碗裏香噴噴的米飯時,你們是否想到了這誘人的糧食從哪兒來的呢?

有一次吃飯,我感到飯菜很不好吃,剛進嘴裏就吐了出來,弄得滿地滿桌子都是掉落的飯菜。爸爸見了我這樣,很是生氣,質問我說:“明明,你知道我們碗裏的飯菜從哪兒來的嗎?”“從田地裏種出來的唄。”我滿不在乎地說。“你不知道農民伯伯多麼辛苦才種出來的糧食嗎?”我搖搖頭。於是,爸爸決定週末帶着我去農村,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種地的。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後,爸爸帶我來到了農村的田地裏,我看到一位五十多歲的老爺爺在拿着鋤頭吃力地鋤着草,已經汗流浹背,上衣已經溼透了,喘不過氣來。我想:農民伯伯真是辛苦啊!能在這樣烈日炎炎的天氣下幹如此勞累的活兒,真不容易呀!老爺爺把雜草清理的是那麼幹淨,在看看他那雙長期勞作的手,早已成了黑黝黝的,結滿了厚厚的老繭,這時我才真切地感覺到我們的糧食飯菜真的來之不易啊!對自己以往浪費糧食的行爲倍感愧疚。

我們全球有五十億人口,我國就有十多億人口。一人一碗飯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億碗飯,但我們農村裏的田地正急劇地減少,一片片良田正變成高樓大廈,供我們食用的糧食也正逐年減少。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糧食,那麼一天就可以節約五十億粒糧食,可以去幫助那些因爲貧窮、自然災害等原因正在捱餓的人們免受飢餓之苦。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們爲了糧食,冒着嚴寒酷暑,在田地裏辛勤勞作,從而我們纔有糧食吃。每當我再望着香噴噴的米飯時,農民那辛苦的背影總能在我眼前浮現,心中不由然想起這首詩。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珍惜每一粒糧食吧!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爲愛糧節糧的模範。

世界糧食日的徵文6

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爲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裏幹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麼能不珍惜糧食呢?

走進學校,如果仔細去注意的話,不難發現學校的泔水桶裏每天都堆得滿滿的,有剩菜、剩飯還有整個饅頭,每一個來到它跟前的人,都會用一個極瀟灑的姿勢,賦予那白白的饅頭一道優美的弧線。雖然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糧食是自家帶來的,不需要花錢去買,但是我們也不必這麼浪費它,這也是我們的父母頭頂烈日,腳踩熱土,花費心血種出來的。如果這一切讓父母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麼呢?

也許有人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爲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你把饅頭扔進泔水桶一樣。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爲。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節約糧食應該成爲一種新時尚,成爲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