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徵文範文

學問君 人氣:3.09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徵文吧,徵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徵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徵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徵文範文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徵文1

你們一定知道南京大屠殺吧!當年,日軍在南京屠殺了30多萬中國人,成千上萬的人被槍殺後澆上汽油焚屍,骨灰殘骸被江水衝得無影無蹤,還有許多未被發現的祕密活埋地點……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慘遭日寇殺害,恐怕誰也無法精確地估計。

國恥象大山一樣壓在中華民族的頭上,壓得幾億人民透不過氣來,也在我們這些少年人心靈裏灌注了鉛一樣沉重的憂愁和哀傷,中國,我們古老的中國,生我養我的中國,地大物博卻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掙斷身上的屈辱鎖鏈,鐵骨錚錚地站起來啊!

整個八年抗戰期間,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蹂躪祖國的胸脯,其中有幾年在上海這個“國中之國”中,也看到英國,美國士兵耀武揚威地走在馬路上,外國軍艦在黃浦江上任意來去……只有嚐盡失去自由和被壓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國恥”這四個字的含義。現在,每當唱起“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時就會聯想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句古訓。

多少年風雨滄桑,河山鉅變,我們的祖國早已擺脫了屈辱和苦難。然而,我們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許多發麪還處在落後地位,落後是現實,安於落後就是可恥了神舟大地的一些角落裏,權欲觀念,愚昧思想,腐敗墮落作風,惟利是圖,崇洋媚外……種種可鄙的現象,更使正直的人感到可恥。也許這些可以算作新的“國恥”吧,這些有損國格,有損中華民族形象的“國恥”,我們一天也不能容忍!

半個世紀以前,我們中國被許多帝國主義者踐踏蹂躪,我們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權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這些恥辱是我們祖國的傷痛,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悲哀。有人會說,它已經過去,就讓它過去好了,幹嗎還要“勿忘”呢?這是因爲,忘記“恥辱”雖然可以減少傷感,但是記住“恥辱”就是記住祖國的歷史創傷,能激起更強烈的民族精神,讓我們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記住中華民族的祖先爲祖國所做出的犧牲,更能增強自己對祖國的責任感。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的教訓,才能保證世間不再有戰爭和屠殺。

最後,讓我們高呼: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徵文2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全世界人民也不會忘記,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絕人寰,愛好和平的人們記憶猶新、永生難忘。歷史記載: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殘忍地進行殺人比賽——兩人從無錫的橫林鎮,殺到常州的火車站、鎮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個殺了106人,另一個殺了105人;由於分不清誰先殺到100人,於是兩人以殺150人爲新的比賽目標……聽到這樣的故事,回憶慘痛的歷史,每個人都會強烈譴責侵略者對人權野蠻的踐踏。

國家檔案局公佈的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中,有幾位普通人面對大屠殺的表現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小學徒羅瑾,冒着生命危險,拷貝日軍軍官送來沖洗的罪行照片,祕藏在寺廟當中,輾轉同學吳旋之手,終於儲存到抗戰勝利,成爲南京軍事法庭審判的一號證據;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爲難民撐起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就着昏暗的燈光,含淚記錄侵略者暴行,掙扎寫下心路歷程,成爲中國版“安妮日記”……這些珍貴資料片,記錄了中華民族心靈上永遠的創傷,更讓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無可辯駁。

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記歷史就會在靈魂上生病。然而,確有人得了健忘症,確有人的靈魂已經生病:比如,日本右翼分子始終在遇難者“30萬”這一數字上大做文章,以此爲突破口否認南京大屠殺;又如,日本篡改教科書,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謊言”……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絕不容許否認歷史和任意篡改!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徵文3

冬日的午後,我靜靜地坐在陽臺前,捧着《銘記歷史,圓夢中華》一書細細閱讀着。雖然冬日的暖陽依舊溫柔,但我的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84年前,日本侵略者踏進了我們的家園;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日軍慘絕人寰的暴行,彷彿放電影一般在我眼前浮現;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徹底點燃了中華兒女的怒火,爲了保衛賴以生存的國家,中國軍民拿起刀槍,齊心協力,不惜代價,誓死抵抗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宣佈無條件投降......合上書,但我的內心卻始終無法抹去舊日曆史屈辱的影子。

84年前,我們是用刀、搶、炮、手榴彈“抗日”;那麼84年後,我們用什麼來“抗日”呢?抱着疑問,我來到房間問爸爸。

“爸爸,以前中國人民用武器抗日。現在,我們怎麼抗日呢?”

爸爸笑着說:“孩子,現在是和平時期,當然不是用原子彈、核武器了!”

“那麼,我們還要抗日嗎?”

“銘記歷史,是爲了更好地展望未來,發展未來。落後纔會捱打!爲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爲了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與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爸爸嚴肅地告訴我。

“哦,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呢?”

“以史爲鑑,做強自己。只有我們國家科技發達了,我們才能生產出比日本更先進的汽車、手錶、家用電器等,人們纔不會爭前恐後地去日本掃貨了,而是更多的人來我們國家購買各種物品。”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想起了“氫彈之父”于敏,想起了“夢想達人”馬雲,想起了圓夢奧運的鄭鳳榮......是的,只有做強自己,才能在世界立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旺則國興旺”腦海裏想起梁啓超說過的話,我豁然明白了今天的我們該怎麼做了。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徵文4

又到一年12·13國家公祭日。山河肅穆,草木含悲。中華門城牆上留下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裏一件件實物記錄着歷史,淒厲的防空警報響徹南京上空。

這是一個令無數人爲之疼痛的日子,這是一段需要不斷被銘記的歷史。84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那段苦難深重的歷史,山河破碎的血淚、生靈塗炭的悲劇、滿目瘡痍的痛楚,鐫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構成民族共同的記憶,每一次回想起來總是讓人痛徹心扉,每一次重溫之時總是讓人悲痛不已。

昭昭前事,警惕後人。遠離戰爭的烽火,告別亡國滅種的危機,今日之中國已經成爲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沐浴於改革開放春風,成長在社會主義中國的寬廣懷抱,今日之人民已經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轉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任何時候,唯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國家公祭日設立的8年來,以一段悲壯歷史的復原與定格表達當代人的深切緬懷,以國家名義的公祭儀式傳遞中國人不忘屈辱、守護和平的堅定信念。愛國情感的力量在匯聚、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矢志不渝,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鏗鏘有力。

“我們爲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上曾這樣宣示。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翹舌抵賴而消失。“只有正義不被扭曲,和平纔有可能”。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今天我們紀念死難同胞、銘記那段屈辱歷史,就是要讓更多人看到,中國珍惜和平、捍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