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我的家風家訓的徵文

學問君 人氣:6.41K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以下是爲大家整理的我的家風家訓的徵文,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我的家風家訓的徵文

篇一:我的家風家訓的徵文

記得還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的家裏,多了一本奇怪的書,裏面的句子都是三個字的,這讓我很好奇。後來我知道了它的名字叫《弟子規》。它是我姐姐在學校發的,因爲她有一門課程是學習弟子規。一次她帶回家的時候,被我看到了這本書。

直到現在,我還依稀記得裏面的內容: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我年幼時,就常被父母教導。

有一個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詳,很多父母曾經都講過:小時候,我吃飯老是把飯粒剩在桌子上,媽媽就嚇唬我說:“老是把飯吃到外面,浪費糧食的小孩子,打雷的時候,雷公會劈你的。”所以,我很害怕。那時候,我家的院子裏養了幾隻雞,我靈機一動,抱了一隻雞過去啄了幾下,立馬就乾淨了。這樣我就算沒有浪費糧食了吧,我自我安慰道。在上了憫農之後,我就明白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此我就不再浪費糧食了,而且,每次吃飯的時候,也都會很自覺地把飯粒撿乾淨,甚至飯碗裏的飯粒也都吃得乾乾淨淨。現在,看着別的小孩吃飯時髒兮兮的樣子,我真的要感激我的父母!小時候的我,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雖然我現在明白了,有些話都是嚇唬我的,但是我也明白了,他們所有的話,都是爲了我有一個美滿的人生!

弟子規,聖人訓,開篇就點明瞭弟子規的地位。所以我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能多多想起父母在我小時候的教誨。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在做好人的前提下,有餘力,則學文。我父母在我年少時很少教我作業,也很少叫我讀書。我放學回家自己就會寫作業,他們從來不會來催我做作業。可能他們覺得我要是不做作業老師會罵我,所以不怎麼來管我。

我父親曾經對我說過:“兒子啊,該說的,該講的,該教你的.,早在你十歲之前,我就都說過了,講過了,教過了。十歲之後,我只是不斷地重複着在你十歲之前我對你說過的話!”現在想想還真的是這樣,所以有時候我纔會覺得他們煩,因爲他們老是這麼幾句話。可有誰知道,即使這樣,我有時候都會犯錯。所以希望我真的能時刻想起父母在我年幼時對我的教誨!

篇二:我的家風家訓的徵文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裏的風氣,家裏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纔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鄰居之間和睦共處。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把勤勞、節儉的作風來規範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纔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長大爲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