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600字(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2.5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徵文打過交道吧,徵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怎麼寫徵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600字(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600字(精選5篇)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

一家有一家的家風家訓,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誠實守信”。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在家裏玩,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嚇得我慌忙跑進房間躲了起來。媽媽回家看到地上的花瓶碎片,問道:“地上的花瓶碎片是怎麼回事?”姐姐說“不是我把花瓶打破的。”我接着說:“花瓶也不是我打碎的。”媽媽聽後應道:“哦,我相信你們所說的都是真話。”我們齊聲回答:“是!”媽媽又說:“花瓶碎了,可以再買,可誠實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事後,我感到慚愧不已,想跟媽媽說,但又怕媽媽罰我,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我心裏的那塊石頭更沉重的壓着我,壓得我簡直是吃不香,睡不甜。我只好更着頭皮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不應該騙你的,是我不小心把花瓶打碎的,您罰我吧!”媽媽笑着說:“其實,我早就知道了。”我一臉疑惑的問:“您是怎麼知道的啊?”“其實我早就從你的臉上看出來了。你能勇於承認錯誤,你是個誠實的孩子,你是個好孩子。好孩子是不用懲罰的。”

還有一次,是我和爸爸一起到學校開家長會,路上碰到一位陌生的叔叔要我和爸爸幫忙給他看一下車和一些其它的東西。可那叔叔剛走,我們要坐的公交車就來了,我連忙拉着爸爸說:“爸爸,我們快走吧,車子已經來了,不然就來不及了。”爸爸卻說:“答應別人的這麼一點小事都做不到,不講誠信的人,將來怎麼能成大事呢?”我撓了撓頭,繼續等下去。叔叔回來後,我們把行旅還給了他,然後問他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叔叔說了聲“謝謝!不用了。”並還主動的帶我們去學校開家長會。下車後,爸爸笑着問我:“什麼叫‘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你明白了嗎?”

家風家訓就這樣一路伴豐我成長。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2

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家風和家訓,當然我家也不例外了,但家風和家訓的意義又有多少人說得出來呢?

家風家訓是什麼?家風家訓是指家族前輩們對後世子孫如何待人接物,立身處事、持家立業的相關教悔;家風是已經形成家族大多數人處事的態度與方式;而家訓是指家族成員及後輩規範思想與行爲準則。

我家也有家訓: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些家訓大家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卻少之又少。而我家的家風是:百善孝爲先。一定要孝敬父母、長輩。

我聽說過一個關於家規的小故事:一天,一個人和他的師兄聊天,師兄說:“你張口閉口‘您’‘您’的,讓大家覺的我們很生疏。”那個人反問:“對大師兄不是應該的嗎?”大師兄說:“是,只是覺得你太客氣了。”他又對大師兄說:“從小家裏是這麼教的。”“說的是,現在的孩子淨不懂規矩。”聽了師兄的話,他愣住了,細細品味“規矩”這二字,是啊,大有國法,小有家規。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中,父母制定了許多家規,也經常管教我,要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勤儉持家。而我的父母就給我做了一個好榜樣。外公外婆年紀大了,經常爲了一點小事爭吵而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地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儘管外公外婆有時表現得很無理,但爸爸媽媽絲毫沒有頂撞他們的意思。爸爸媽媽總是說,要孝順、孝敬,所以首先要順從他們,沒有“順”,哪來的“敬”,漸漸地,我明白了爸爸媽媽的意思。

既然家裏制定了家風、家訓,就要執行起來,不能只說不做。我一定會努力,把這些家風家訓執行起來。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3

中國古代家訓,是一個巨大的傳統文化寶庫。從先秦到明清,我國流傳下來的家訓可謂汗牛充棟,有的堪爲經典。

“百善之首孝爲先,尊老愛幼家教嚴。”記得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就常聽爺爺說起過,那時候不懂什麼意思,現在明白了,原來這是祖傳家訓,意思就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的,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

他們雖然不會把這家訓常掛在嘴邊,但他們的一言一行已經爲我樹立了榜樣。

現在我們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爸爸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來孝順,外婆的身體一直都很不好,時常會吃藥,爸爸下班了就會打電話問“家裏有什麼需要買的沒?藥有沒有?我一會兒買回來。”外婆掛完電話總是笑眯眯的。

外公是我們家最勤勞,最能吃苦的人,早晨天還沒亮就起牀幹活了,家裏吃的新鮮果蔬都是外公辛苦種起來的,爸爸下班回來的早,就會下地幫外公一起幹活,外公時不時的就會在外人面前誇讚爸爸。

媽媽也是個很孝順的孩子,因爲外婆身體不好,所以媽媽下班回來還要準備飯菜,燒好了要等外公外婆先上桌然後我們纔可以吃,有好吃的她也總是先給外婆他們留着,媽媽常對我說:“等你長大了要孝順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他們啊”,我微笑地點點頭。

現在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長大了也懂事了,在學校裏我會幫助低年級的小朋友,在公交車上我會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在家裏我也會幫爸爸媽媽幹一些家務,我要給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百善之首孝爲先,尊老愛幼家教嚴”,我會把這句話銘記在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4

家風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氛圍構成了家風。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我們每個家庭都一樣,都會有自己的家風、家訓。

從懂事起,媽媽就教我做個有道理的人,首先要勤奮好學,就是讓我好好學習,奮發向上,其次要有上進心,不斷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我能做到,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只要我自己可以做的,都自己做,媽媽就會說:“寶貝你真棒,只要你自己努力了,什麼都可以做到。”

當同學遇到事情需要幫助的時候,我都會義不容辭的幫助她們,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媽媽說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愛心、關愛別人的心,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快樂。

春節到了,爸爸媽媽帶我會姥姥家過年,姥姥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我迫不及待地做下就要吃,可是,被媽媽叫住對我說:“寶貝,姥姥姥爺還沒有坐下吃,你不能這樣,很沒有禮貌。”我點點頭,可是吃飯的時候,我看着一桌子菜,不想吃這個,不想吃那個,很挑食,姥爺說你要多吃肉長高個,可我對姥爺吼道:“我不吃就是不吃。”還剩了好多飯菜在碗裏。

吃完飯後,媽媽把我叫到一邊,對我說:“吃飯的時候,要有規矩,老人沒有坐下吃,小孩子是不能先坐下吃的;還有,不能跟老人頂嘴,這樣是對老人的不敬。這是尊敬老人的表現,明白嗎?剩飯剩菜還挑食,這樣很浪費糧食,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的,以後不要浪費糧食了,好嗎?”我默默地低下頭說:“媽媽對不起,以後我會改的,再也不這樣做了。”

隨着我一年一年的長大,我越來越覺得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我會不斷的學習,積極上進,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做一個有責任心、懂禮貌的好孩子。我想我會做到的。我也會遵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得更好。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5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園。”家風對每個人都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說到家風,我認爲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規矩,也是一個家庭做人做事的態度。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爸爸說了對長輩有禮貌是最基本的規矩。有一次過年,我跟着爸爸媽媽出去拜年,見到了小爺爺、小奶奶,小外公……等長輩都只是迴應一個禮貌的微笑,每次都要老媽提醒後纔會輕輕地稱呼一聲,回到家,媽媽狠狠地教育我一頓,說我這是不尊重人的表現,其實我也只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纔不稱呼他們的,在媽媽的教育下,我認識到了我的錯誤。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努力克服我害羞的心理,見到長輩都主動上前問好,有時候去奶奶家時還主動去幫奶奶擺碗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時候坐公交車,過馬路的時候看到年紀大的老人,我都主動讓座,讓路。爸爸說我真是越來越有禮貌了。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們家的另一條規矩就是勤儉節約。記得小時候,我很挑食,經常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所以會剩很多的飯菜,白白浪費了好多糧食;每次洗手也要用很多的水,洗好手,還經常忘了關水龍頭;晚上起來上廁所經常燈也不關,後來媽媽跟我說:“勤儉節約是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的,由奢入儉難,一定要養成好的習慣。”有一次,媽媽洗了碗之後,電飯鍋因爲太難洗了需要浸泡一下,結果水一直放着,她又去幹其它的活了,我連忙去把水龍頭關了,並對媽媽說:“要節約用水哦。”媽媽誇我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好的家風直接影響了我的思想品德,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下,我改正了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我會把這些刻在心裏,一直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