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徵文>

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1.95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徵文吧,徵文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爲了讓您在寫徵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精選5篇)

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1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存在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書萬卷,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良藥。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猶太人讓孩子們親吻禿頭蜂蜜的書本,是爲了讓他們記住: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充滿人生,人生就要讀書。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支票,一點一滴的積累,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時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是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是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祝我們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爲讀書,人生才更精彩!

讀書時一種生活的享受。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沒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快,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有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然而,我們更容易忽略的是:有好書並不一定能讀好書。正如這維亞克頓,雖然他零零碎碎的記住了不少知識,可是當人家問他時,他總是七拉八扯說不清楚。這裏的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他善於讀書,而只會“依葫蘆畫瓢”。

主席說過;“讀書之法,再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所謂“循序漸進”就是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說我們並不要求書存幾千甚幾萬根本的目的在於對自己的書要層層深入,點點掌握,關鍵還在於把握自己的讀書速度。至於“熟讀”,顧名思義就是要把自己看過的書再看,再看,看得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而“精思”則是“熟讀”的必然思索才能更高一層的理解書所要講的道理。

由此可見,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是否讀的精。想亞克頓,他徒有萬卷圖書,而不會讀,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其實他一本書也沒有讀完。

現在我們這種“有書等於沒書”的現象是歷歷在目,也就是不會讀書。就說語文課本,大家都認爲沒有看頭;這樣一來,掌握的知識也相對於較爲膚淺。因此更何況是其他書呢?我們讀書提倡: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面對現在激烈競爭的社會。更需要我們的善讀。

對玉樹,只有善讀,才能像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

讀書吧!爲我們輝煌的明天讀書吧!

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2

一圈柔和的光暈,一杯苦澀的清茶,一卷難以釋手的線裝古書,主宰着一個寧靜的夜晚,這裏有鶯鶯的哀思,黛玉的情愁,苔絲的溫柔,也有杜甫的沉鬱,李白的灑脫,保爾的執着,我的讀書生活。不眠之夜,推窗聆聽,風的淺唱,葉的低吟。

讀書的感覺是幸福的,這一點我已深深地感覺到了。書已成了我生活中的必需品。這正如黃庭堅所說的“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之,則俗塵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也。”又如陸游所吟詠的“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能醫。”書已成爲我精神的港灣,捧上一本散發着清新油墨味的好書,就如同快樂的鳥兒拍打着輕捷的羽翅在那湛藍的天空自由翱翔,如同健壯的青年在海邊張開胸懷大口吮吸那新鮮的空氣,如同孤獨的落葉在溫暖的午後側耳傾聽秋日的私語。

“閒中覓伴書爲上”,有書的日子是充實的,中學生作文《我的讀書生活》。宋人王元之的《黃岡竹樓記》中寫到:“公退之暇,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這是多麼令人神往的生活呀!有書的日子裏,生活是暖色的。在書中,我看到屈原的涅而不緇,看到了杜甫的憂國憂民,看到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看到了毛澤東的胸懷天下,看到了居里夫人的獻身精神,看到了伽利略的懷疑一切。在書中我聆聽着寧靜中涌動的生機勃勃,在書中我欣賞着四季旖旎的風光流轉,在書中我體會着清風裏捎來的花果甜香,在書中我悠然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我讀過許多對讀書的評價,有的說,“文章雖滿腹,不如一囊錢。”這樣的話讓我氣憤。有的說,“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這樣的評價,我看又過於世俗。在諸多的評價中,我認爲最可取的是倪文節的說法。“鬆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聲之至清者也,而讀書聲爲最。”“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書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故日有全利而無少害也。”

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3

書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書如晚上那一顆顆閃亮的小星星,在對我們眨眼,書是一片廣闊的海洋,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探索奧祕……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

晚上,我從一大堆的作業中解脫出來的時候,已經8點多了。我隨手拿起一本書,書名叫《今天我是升旗手》,我在昏暗的燈光下慢慢潛到了書中的海洋中,與主人公一起去體味班集體、同學之間的生活,這時的書好像對我說:“人活在世上,不能把榮譽看得太重太重,要像書中的肖曉一樣,當升旗手爲班爭光固然重要,但拾金不昧、樂於助人、正直善良也都是不能少的。”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在看書時,我沒有一點的時間觀念,任它從手中溜走。而看完後,回味無窮的我才意識到時間晚了,該睡覺了。一天又一天過去,但是我每天都要讀會兒書才能安安穩穩的睡覺。利用晚上我看了不少書。《悲慘世界》刻畫了法國各個階級的生活,堅定地捍衛了人民幸福自由的生活權利。他彷彿在對我說:“不管你是個怎麼卑微、低下的人,都要保持自己高尚的品質,不能自暴自棄,用現實改變自己,受到別人的尊重,才能遠離貧困,不在卑微、低下。這就是現實社會,沒有別的什麼捷徑,只有靠自己奮鬥。而《海底兩萬裏》則向我們介紹了驚險刺激的海底旅行,他又彷彿在說:“要好好學習,用科學爲人類創造美好明天。”……

這一本本書用一個個故事充實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性情,我爲書中的主人公而悲憫,而讚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好讀書吧!讓我們在書的海洋中快樂地翱翔!

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4

曾經有人說:讀書可以明智。不讀書不知道寫出“揮戈大啓漢山河,武帝雄才世詎多。輕騎今朝絕大漠,樓川明日下洋河”的人竟然是到了十九世紀20年代還依然以滿清子民自居的浙江漢族人——王國維。更不會知道他竟然是一名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方面均有卓著的國學大師。所以說,飯、不可以不吃,而書、也不可以不讀。

當然,在我看來,讀書代表一種生活——一種享受的生活。試想下,於微風細雨的春日,獨處一閒亭靜角,置一靠椅,椅旁煮一壺清茶,耳聽蟲鳴鳥叫,眼看手上書籍。既沒有圖書館的厚重、也沒有書店的勢利、只有那恍若脫離塵世的悠然與舒適。人生,不過如此罷了。

然而,隨着現今社會的發展,“讀書”變了!變成了安坐桌前,目視前方那或長或方的顯示屏。雖然,人——還是同樣人,書——還是同樣內容的書,但是,讀起來的味道已然完全不同,少了的是清雅,多了的是市儈。誠然,社會在變化,但是就我個人而言,紙質書是永遠也不可或缺的。因爲那是一種生活的調節劑。又有什麼比得上三兩好友齊坐桌前,同品一壺茶,各看一本書來得舒服呢,在這個節奏緊湊的社會,這樣偶爾的清雅與閒適不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嗎?

讀書,終歸是有所求,不在於專注與否,關鍵是理解了什麼沒有?你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的收穫。若有,則讀書有用,若無,則是白讀書了,當然,讀書也要看是爲什麼而讀,如學生,學習之餘,去讀一讀書,也還是爲了汲取知識而讀書,那麼,其讀書不可避免會有些許的苦累。而學者讀書一則爲了考證,二則爲了搜尋,三是爲了印證,這類人讀書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至於一般人,讀書則是一種消遣了。爲了這或那的原因,俗者爲顯擺、賣弄、誇耀等等,雅人則是情趣、雅樂爲主了。借用培根說的:“讀書不外乎三個目的,消遣、炫耀和充實自己”。不過,現在又有爲另一種目的。而讀書的,那就是:爲時尚而讀書!——如果你不讀這種書就沒有品味。這樣的讀書就得另當別論了。爲了裝飾自己而讀書,讀了又如何,讀來讀去什麼收穫都沒有,就像現今的文憑一樣,有,就真的能代表什麼嗎?不一定吧。

如同現在讀書的羣體,已經是越來越小了,還在保持着讀書的主要也就學生,但這一羣體也同樣出現了問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這麼認爲,讀書枯燥無味,特別是課內書,相當的無味、膚淺。其實,這想法錯了,課內的書也是可以讀的很有意思的。關鍵就在於——心態,別總認爲讀書是一種責任,那樣子太重了。那麼怎麼讀書呢?拋開“爲成績而讀書”這功利的目的、丟掉“爲某某某而讀書”那類口號。然後隨心的去讀課內書,自然,你會發現,課內書也有極其可愛的一面、也同樣會讓人沉迷其中的。畢竟,對於學習者來說,看課外的書而自己摸索箇中內涵實在過於艱辛了些,而課內書在較爲明瞭的同時也有標準式的結論供學習者參詳。很多內容在有了指引後去讀也並不是那麼的枯燥無味的。對於學生來說,只要心態調整好,看課內書的收穫絕對不是看課外書所能比擬的。所以,學生要做的並不是讀多少課外書,而是怎麼把課內書讀精、讀透。作爲老師,所應該做的是幫助學生轉換心態,讓學生能快樂的讀書(單純的讀書、學習知識的讀書都是如此)、讓學生在這快樂的`讀書過程中學到有益身心的知識。當然,讀精、讀透課內書之餘適當的從課外書中尋找與課內書不同的東西加於印證及參考也是極爲不錯的。

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5

大概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一本書,它恰到好處,或是安慰,或是證明,或是希望。《教師人文情懷》是一本彙集錢理羣、餘秋雨、吳非等教育大家的散文集,是一本平實的充滿禪意的教育小品,語言溫和柔美,浸潤着真情實感,每次捧起它時,眼中都有持久的溫潤。

我想,正在這個時候,浮躁的明朗夏日裏,讓我足夠平靜的,已經不是一杯茶,不是所希冀的目標達成,不是固執的自我堅守,而是一種參透,一種貼合之後將心靈帶到更遠處的沉默指引。或許是吧?僅僅是些微細碎機緣的不斷到來。

昨晚睡前小讀,淚水滑落,靜默,心中升起體會,便用本子記下。這是我第三次捧起這本書,前兩次是大致瀏覽,心中未起太大漣漪,溫溫疲倦至極的心,讀着讀着,所有情緒如游魚一般沉下……

讀此書的過程,如同與大師對話的過程、與自己內心對話的過程,更是追尋教育本質的過程。在這本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就是“愛”字。圍繞着愛談了很多理論和經驗,歸結一點,師道即是人道。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仔細想來,放在教育中,何嘗不適用?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理想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一境界,謂之立志。作爲教師,當愛教師職業,而且,三百六十行,獨愛教師這一行。春去暑來,心無旁騖,披星戴月,一心奉獻。勤勤懇懇傳道,一絲不苟解惑,冰清玉潔育人,用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在教書育人的田地裏辛勤耕耘。

在書中我讀到了張海宏老師對教育的執着,他寫道,“我總覺得自己的生命與學校緊緊相連,樂也罷,苦也罷,總是難以割捨。”我讀到了熊瑞霞老師在《奉獻並快樂着》一文中寫道,“還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的!在此情此景中所有的辛勞都可以忽略不計!”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各自有各自的理想。如果有人問你最初的選擇,你還願意當老師嗎?因爲在我們的人羣中,“沒有達官顯貴的子女,沒有高層知識分子的伴侶。”選擇了教師,即是選擇了責任。是理想點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塵埃,是理想讓我們一眼望斷天涯,開始追尋之旅。

“爲伊消得人憔悴”————追尋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首先要求我們教師對事業有一股癡迷勁、有一顆赤子心。錢理羣老師在《我的教師夢》中有一段話“不管怎樣,反正我要當老師,我要教書。明知道這是一個夢,還要做。因爲這是美麗的夢,沒有夢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有人說這是癡夢,癡迷於此,癡心不變,及無可奈何,又十分美好。教師就該是‘只管耕耘,不顧收穫’。”讀到此, 我看到了一顆赤子之心,雖然他的外貌變老了,頭髮白了,但還是當年那股精神頭兒,“永遠年輕的”感覺。

讀到張玉蓉老師寫的“‘嘰嘰喳喳’,那是孩子們歡樂的聲音,那是孩子們生活的語言。我的孩子們也喜歡圍着我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而我也願意聽,用我敏感又激動的心靜聽心靈深處的聲音,孩子的世界是空靈、純淨的,聽孩子們心底流淌出來的聲音,那是賜予我們教師的福分。”讀到此,我看到一顆赤子之心,儘管她年紀漸長,卻願意走進孩子的心,與之共振、共鳴。在我們身邊,又有多少張老師、錢老師深愛着教育工作,爲之探索、爲之傾情?

“衆裏尋他千百度”————頓悟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三境界,謂之頓悟。我們爲做一名好教師下很大的功夫,爲教材所左右,爲現實情況所左右,經常被弄得搖擺不定,當我們驀然回首中,或許會豁然開朗。

怎麼樣的教育美麗?簡單就是美!回到教育的原點,即是成就“人”。原來“沒有神,也沒有獸。那麼,讓我們大家在這個世界中,好好地做‘一個人’,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時刻有‘人’。”正如曹子方老師所說,“每一位教師要把孩子當做活生生的人,而非當做學習機器。”正如李輝明老師書中所說,“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以人爲本的情懷,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關照。”

當你還在爲白天課堂上孩子的調皮而生氣時、爲班級的評分排名煩惱時,或許這些話會讓你變得如清泉般透徹、大海般包容。接下來的事情迎刃而解、得心應手。這“驀然回首”是“獨上高樓”的積累,是“衣帶漸寬”的碩果。若能在“獨上高樓”中矢志不渝,在“衣帶漸寬”中孜孜以求,自然能在“驀然回首”中品味喜悅。想至此,欣然入睡。

第二天清晨,悻悻然醒來,心裏突然冒出一句——遲來的幸福似海深。我的心在剎那,如蓮花次第綻放,富足而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