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琵琶行》課文分析

學問君 人氣:8.1K

《琵琶行》一文與韓愈的《聽潁師彈琴》李賀的《李憑箜篌引》被後人稱爲“摹寫聲音至文”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琵琶行》課文分析,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琵琶行》課文分析

  【1】《琵琶行》課文分析

聲音描寫的第一個特點是以聲摹聲,形象可感。其實對於音樂這種聽覺事物來說,想要讓讀者感受的徹底明白是很困難的,它不是那種形象到可以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不能透過視覺和觸覺來感受,這就大大限制了文字的表現魅力。而作者卻可以獨闢蹊徑,以聲音摹寫聲音,並且曲盡其妙,形象可感,生動活潑。作者先寫“大弦”聲音“如急雨”,再寫“小弦”聲音“如私語”,然後寫大弦小弦交雜在一起是“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流利。流暢時是出谷黃鶯在花間婉轉嬌啼,凝澀時是冰阻冷泉阻塞不通。高潮時是銀瓶破裂,水漿濺出,鐵騎出動,刀槍齊鳴。每一種聲音都恰到好處的表現了琵琶女彈奏琵琶這一樂器的曼妙非常,極大豐富了文字的表達能力,也極大拓展了讀者的想象和欣賞空間。

聲音描寫的第二個特點是留白,給讀者以無限的想象空間。第一處留白是正式彈奏之前的“轉軸撥絃”。其實此處本可以不交代的,但是作者爲了爲下文蓄勢,特意交代,即便是“轉軸撥絃”這種調絃校音即已“先有情”, 調絃校音如何有情?此情又是何種之情?作者並未交代,但是隻此一句便吊足了讀者的胃口,調絃校音既已如此,那麼正式彈奏該有多麼的令人期待啊1

第二處留白是關於描繪琵琶弦的留白。作者寫到“大弦”如何,“小弦”怎樣,卻並未交代另外兩根弦有什麼樣的音樂效果,這樣寫得好處,一是避免做的太實,沉悶死板,二是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從下文的聲音摹寫中發揮想象吧!

第三處留白是音樂暫歇處的留白。摹寫音樂這一聽覺感受本就難爲,摹寫音樂暫停更是不易。但作者依然用他的生花妙筆寫出了曲中暫停的妙處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誠然,有聲的音樂固然美麗動聽,但處在美妙音樂間隙的無聲更能打動人心!並且“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句成爲千古絕唱,真不知是白居易成就了《琵琶行》還是《琵琶行》成就了白居易!

第四處留白是音樂結束後的留白。作者一反那種寫聽衆沉醉其中,如迷如癡音樂效果的俗套,而是用了一句“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來表達音樂結束之後的效果。事實上詩中在摹寫聲音方面已經詳盡完備,此處再寫無非陳言贅語,倒不如琵琶聲停,悄無聲息,江水不蕩,秋月色白的靜謐空靈的境界來的美妙。

  【2】《琵琶行》課文分析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選自《白氏長慶集》。行,又叫“歌行”,源於漢魏樂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富於變化,可多次換韻。歌、行、引(還有曲。吟。謠等)本來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它源於漢魏樂府,是樂府曲名之一,後來成爲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

白居易《琵琶行》創作於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爲七言古詩,凡六百一十六言。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同情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諭詩,觸怒了唐憲宗,得罪了權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書請捕刺客,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爲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司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江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實際上是一種閒散職務,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淒涼,滿懷鬱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pen pu)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

這首詩的藝術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詠者與被歌詠者的思想感情融二爲一,說你也是說我,說我也是說你,命運相同、息息相關。琵琶女敘述身世後,詩人以爲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敘述身世後,琵琶女則“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彈一曲後,詩人則更是“江州司馬青衫溼。”風塵知己,處處動人憐愛。其二,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裏。其三,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而且轉關跳躍,簡潔靈活,所以整首詩膾炙人口,極易背誦。諸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等都是多麼凝鍊優美、多麼叩人心扉的語句啊!

白居易本來就是一個關心下層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詩人,這次他又用淺近流轉的語言描寫了一個動人憐惜的風塵女子形象。由於這首詩,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三十年後唐宣宗在爲白居易寫的一首詩中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連少數民族的兒童都能背誦,稍有文化的漢族人就更不用說了。

  【3】《琵琶行》課文分析

本詩的詩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透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社會的動盪,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於詩中。它在藝術上的成功還在於運用了優美鮮明的、有音樂感的語言,用視覺的形象來表現聽覺所得來的感受;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

詩人在這首詩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透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詩的開頭寫“秋夜送客”,“忽聞”“琵琶聲”,於是“尋聲”“暗問”,“移船”“邀相見”,經過“千呼萬喚”,然後歌女才“半遮面”地出來了。這種迴盪曲折的描寫,就爲“天涯淪落”的主題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寫琵琶女彈奏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調”之“有情”,然後“弦弦”“聲聲思”,訴盡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無限事”,展現了琵琶女起伏迴盪的心潮。

然後進而寫琵琶女自訴身世:當年技藝曾教“善才服”,容貌“妝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然而,時光流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描寫,與上面她的彈水,“暮去朝來顏色故”、最終只好“嫁作商人婦”。這唱互爲補充,完成了琵琶女這一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