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早寒江上有懷教學設計

學問君 人氣:3.19W

《早寒江上有懷》(《早寒有懷》、《江上思歸》)出自於《全唐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懷鄉思歸的五言律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早寒江上有懷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早寒江上有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的生平及相關背景知識。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語言,體味詩歌意境。

4.有感情的朗讀並熟練地背誦。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朗讀並背誦。

教學難點:

藉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體會作品所蘊涵的情思。

教學步驟:

一、詩畫匯入

展示一組CAI畫面:春天早晨 小鳥啼鳴 落花紛飛

師:(明示畫面中的意象)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學們看到這些畫面能想起小學時學過的哪首詩?

生:孟浩然的《春曉》。

師:(啓發)詩人嘆息春天的花朵容易凋謝,寫出了詩人微妙的惜春之情。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作者的另一首名篇《早寒江上有懷》。(屏幕顯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

⑴下面請同學們放聲自由朗讀這首詩

⑵推薦學生個讀

⑶學生評價。教師應肯定其能根據詩歌感情的需要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優點(從字、詞、節奏、語調等方面來指導)。

⑷(齊讀)

三、賞析研讀

賞析首聯

問題:

① 詩中哪個詩句是寫早寒的呢?(首聯)

②從哪些地方看出來是深秋呢?(木落、雁南飛)

③冬天還沒到,爲什麼就感到寒冷呢?(北風 寒意)請同學們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北風(呼嘯 凜冽) 這就點出了題目中的“早寒”。

首聯:鮑照《登黃鶴磯》詩有“木落江渡寒,雁還風送秋”句,孟詩首二句,當從此處脫化而來。(展示鮑照詩句)

(深秋渡江,清冷的天幕底下,觸目是蕭疏枯木,心中頓覺淒涼。這是審美感受中的淒涼而非溫度覺的寒涼。 “江渡之寒”既不在感覺中也不在邏輯判斷中,而存在於審美感受中。)

劉宋大明六年(462)秋,孝武帝劉駿第七子劉子頊爲荊州刺史,出鎮江陵,詩人以子頊徵虜將軍府參軍隨赴荊州任所,途中行經武昌,登黃鶴磯而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他當時離別家鄉的悲愁和倦於奔波的愁苦心情。

首二句“木落江渡寒,雁還風送秋”,寫登黃鶴磯時所見眼前景物並點明季節:大雁南飛,寒風北來,樹葉紛紛零落,使大江邊的渡口平添了一派肅殺蕭條景象。這二句意象開闊而又蒼涼,一開始就使詩蒙上了一種抑鬱低沉的情調,起手不凡。方東樹在《昭昧詹言》中稱其可與屈原“洞庭波兮木葉下”比美,並非虛美之辭。

賞析頷聯

聯繫思鄉的詩句:你能說說有關思鄉的古詩名句嗎?

賞析頸聯

“鄉淚客中盡”寫地是誰?(明確:詩人)

“孤帆天際看”寫地又是誰呢?

孤:神情專注。 與“看”意思相同的詞語有哪些? 看:守望。

明確:假託家人盼望詩人回家(想象),不僅自己這樣思鄉,而且家人也盼望着自己的歸去。在《古詩十九首》裏常用這種表現手法,如聯繫假託思婦思夫的詩句

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作用)呢?

家人的盼望是假託之詞,然而使思鄉的.感情,抒發得更爲強烈了。

賞析尾聯

★迷津典故

★寫作背景

[幻燈]迷津句:《論語·微子》有記孔子命子路向兩個隱士問津的典故。隱士是隱居山林,不想做官的人,而孔子則是想積極從政的人。隱士不但不說渡口的所在,反而譏笑孔子他們奔走四方,以求見用。

[幻燈]孟浩然(689~740) 唐代詩人。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但卻不幸落第。隨後,他便奔走於長江下游各地,既爲隱士,而又想求官;既羨慕田園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爲,以展鴻圖。這首詩正是作者落第後漫遊長江下游時的作品。

“問”什麼呢?從表面上看是問回鄉的路不知道怎麼走,從深層來說是人生之路不知怎麼走?

從什麼地方看出迷茫?暮色蒼茫

四、課堂小結

本詩是詩人落第後離開長安東遊吳越時寫的作品,詩真切描寫江上早寒的悽清景色,表現了詩人懷鄉思歸的無限悵惘之情和人生失意的鬱悶。

(下面讓我們在《思鄉曲》中齊背全詩,把自己當成作者,化身爲其人,想我就是孟浩然,在早寒的深秋季節裏站在長江邊上,懷想家鄉,思念親人,同時更淒涼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的茫茫前途。)

五、朗讀背誦整首詩歌

六、板書設計

①思鄉

景——情 (心情)

(早寒)(有懷) ②迷茫

(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