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第三期朗讀者觀後感600字cctv

學問君 人氣:1.68W

《朗讀者》,每期都會選擇特定的主題詞。每次看完,會有些許感觸、感動,也會有些些思考和反省。下面小編準備了第三期朗讀者的觀後感,提供給大家參考!

第三期朗讀者觀後感600字cctv

第三期朗讀者觀後感600字

新年伊始,文化類節目火爆熒屏。《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檔檔節目都獲得好口碑。我們需要悠久的文化來滋養了。而有營養的節目,顯然更受追捧。

相對於詞境優美,感情純真的《中國詩詞大會》而言,我更喜歡飽含情感和“溫度”的《朗讀者》。《朗讀者》將文字、人、情感三者相輔相成,透過主題詞將嘉賓的人生故事,文字情感連結,朗讀者背後的故事所體現的人生態度令人爲之動容。

在《朗讀者》第三期以選擇爲主題給我的印象最深。“”我們有選擇的機會應該說是一種幸運,但是有時候,我們選擇的機會也是一份挑戰,一份責任,要去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有這樣一位朗讀者用愛和奉獻爲一羣特殊的兒童,撐起了一把傘,爲他們擋風遮雨,他就是國家唯一的一所紅絲帶艾滋病兒童學校的郭小平校長。

郭校長介紹:學校裏有33個孩子,他們大多數是孤兒,他不知道他們父母的墳在哪裏,但他每年都帶着孩子們去祭拜,並且朝着天唸叨,假如上天有靈的話,好好保佑孩子活着,好好吃藥!將來孩子考上大學,如果還來見我,我帶着他們去給你們上墳”,讓孩子們懂得感恩生養過的他們的父母。聽着介紹有一種揪心的疼,經不住淚流滿面。

郭校長選擇了拉迪亞德·吉卜林的詩歌《如果》,用帶有臨汾口音的普通話念起來:“如果周圍的人毫無理性地向你發難,你仍能鎮定自若保持冷靜,如果衆人對你心存猜忌你仍能自信並認爲,他們的猜忌情有可原,如果你肯耐心等待不急不躁,或者遭人誹謗卻不以牙還牙,或遭人憎恨卻不以惡報惡,既不裝腔作勢、亦不氣盛趾高……你的修爲就會如天地般博大,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孩子,你成爲了真正頂天立地之人。”

郭校長選擇拉迪亞德·吉卜林的詩歌《如果》,是專門爲了送給學校裏的33個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平安幸福,有一個好的生活,將來走向社會,一定要堅強,不要傷害別人,即使社會上還存在歧視,自己也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社會,堅強生活。

“活着”,這些特殊的孩子,僅僅是爲了能夠在世界上多待一會兒,而我們的孩子們呢?是否值得深思!

借用網絡的一段話:《朗讀者》的出現,可以看成是改變這種文化萎縮的嘗試性努力,就是用印刷文化來救贖讀圖時代的圖像文化,用精英文化來救贖已經普遍娛樂化的電視大衆文化; 用朗讀的方式來重新喚起語言文字所具有的直擊人心引人思考的審美力量。

“最是書香能致遠”,讓我們朗讀吧!

第三期朗讀者觀後感600字

有人說,閱讀一本書就是同書的'作者進行一場精神上的交流,那麼聽一個人朗讀,便是在聽朗讀者訴說過去的故事。

最近,我看了央視大熱的一檔節目《朗讀者》,節目中的嘉賓在朗讀着一篇篇優美的文段,同時也帶來了他們各自的故事。他們來自各行各業,聆聽他們故事的同時也讓我得到了一點啓示。

最讓我深受感動的是許淵衝老先生。許老先生是一位翻譯家。他的成就可以用“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來概括。這句話乍聽起來好像並不稀奇,但真正去了解卻讓人大爲驚歎。他是迄今爲止唯一個將《詩經》翻譯成英文法文的人。他還將《楚辭》、《唐詩三百首》、《牡丹亭》等中國古代詩詞作品翻譯成了法文。2014年8月2日許老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是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來到《朗讀者》這個節目的時候,他已經96歲高齡了,滿頭銀髮,看上去精神矍鑠,從他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他仍然對生活充滿着熱情。雖然快成百歲老人了,但他的心卻是年輕的,感情是充沛的。回憶起70多年前的往事,並朗誦詩歌時,仍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彷彿看見,這個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的耄耋身體裏有一個朝氣蓬勃的靈魂正滿懷激情爲我們朗誦。

許老不僅精神上像個年輕人,在他的翻譯事業上也仍然保持着年輕人的拼搏精神。他已經獲得了翻譯界的最高獎項,又是這般高齡,按說早可以頤養天年。但他沒有,許老還正在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並計劃在一百歲之前翻譯完成,也就是四年之內還要翻譯30本書。爲了搶時間,跟時間賽跑,他現在每天工作到凌晨3.4點鐘,這是一般年輕人也很難做到的。用他的話講就是白天不夠用,向夜晚借幾點鐘。他開玩笑地說;“我現在是能活一天算一天,不敢奢求。”

歌德說:“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許老已經爲這個世界創造了一筆巨大的文學財富。但他仍爭分奪秒,永不停息,儘可能多地去翻譯更多的作品,是因爲他無比的熱愛自己的事業。翻譯對他來講是一種別人無法剝奪的精神上的快樂,是他自己喜愛的價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許老就是這樣的學者。

由許老我不禁想到了魯迅先生,先生患了肺病。醫生囑咐他要多休息,但他仍不停地努力工作。別人認爲他不在乎自己的身體,他解釋說其實並不是這樣。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長壽,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爲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在我的腦海裏,魯迅先生和許老的影子重疊了。他們都是高尚的人,是無私奉獻的學者,他們都喜愛自己的價值,並且,用這價值給社會創造出精神的寶藏。我們也會銘記這些閃閃發光的名字。

如果我們想要自己的一生回想起來還有一點價值,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的話,那麼就讓我們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完成學業,以便我們長大後能爲社會盡可能多地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