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應急預案>

食品安全工作的應急預案範文

學問君 人氣:2.42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爲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後果,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應急預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應急預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食品安全工作的應急預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食品安全工作的應急預案範文

食品安全工作的應急預案1

爲建立健全我校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體系和執行機制,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減少學校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和有關食品安全工作要求,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食品安全:

組長:王先橋

副組長:陳廣、晏飛、劉國勇、李支橋、徐昌魁

成員:各班班主任和各科課程教師

二、預防措施:

爲了確保全校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學校必須加強對食品衛生安全的學習、宣傳、教育,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各項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

1、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的教育、宣傳,堅持上好健康教育課,定期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安全知識教育。

2、教育學生講衛生,勤洗手、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健康證,定期體檢,無法定傳染性疾病,持證上崗。

3、教育學生堅持飯前便後洗手,堅持每天早晚刷牙。

4、每天堅持"兩掃一揀",每週進行一次大掃除,不留衛生死角。學校公共場所、食堂等堅持定期消毒,作好記載。

5、食堂採購食品必須在取得合法經營權的、手續齊全的正規經銷攤點定點採購。採購的蔬菜要新鮮,要用清水多次沖洗清除殘留農藥。不得加工變質腐爛的蔬菜,不得加工涼拌菜。每天堅持試嘗、留樣制度,並作好詳細、準確的記錄。

6、嚴禁他人隨意進出食堂,要有進出、檢查記錄,生熟食品存放要分開,熟食配餐間由專人負責。

7、從業人員加工食品時,必須穿戴清潔衛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長指甲,不留長髮,不吸菸,要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8、嚴禁採購和加工黴爛變質、污染,未經檢疫的食物,未經化驗鑑定許可的野生動植物和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得食用。

9、製作食品應當燒熟煮透。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加工生熟食物的刀、菜板應當分開,並有明顯標識,剩餘食品應冷藏保鮮,食用前仔細檢查並充分加熱。

10、食品儲藏櫃應當保持乾燥、陰涼、通風,防止食品黴爛變質,嚴禁將非食品、有毒物質存放在一起。

11、每年化驗飲用水一次,蓄水池應當加蓋加鎖,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和壞人投毒。

三、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學校是人羣聚集的地方,涉及到社會和家庭的穩定。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後果不堪設想。爲了確保我校教育秩序的穩定和師生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我校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1、如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學校行政領導迅速趕赴現場,及時組織教師和相關人員搶救治療食物中毒人員,儘可能按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搶救處理。

2、立即用電話向村衛生室、石寶鎮中心校彙報,報告中毒情況、發生時間、主要症狀、中毒人數等。

3、全力保持學校的穩定,全體教職工統一認識、統一思想,作好輿論導向和家長羣衆的安撫解釋工作,避免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人員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混亂。如懷疑是人爲投毒,應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告。

4、嘔吐有利於毒物排出,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學校安排人員配合醫務人員妥善救治病人,並派人守護中毒病人,有什麼情況便於及時彙報、解決和處理。

5、學校領導應派有關人員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學生的食物,對可疑的食物和留樣食品立即封存。待現場調查取證結束後,按上級的要求進行處理。

6、學校領導和有關人員要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工作,對發生食物中毒的學生逐一進行個案調查,內容包括主要症狀、最早發病時間,如實說明24-48小時前的進餐情況等,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積極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遵守醫囑,爭取早日康復。

7、校長迅速通知班主任到現場,安撫本班學生,醫生到現場指導急救辦法。並由校長報鎮中心校申請該班或全校停課。

8、集中患者,以便急救車能迅速運輸患者。後勤人員到現場維持秩序,關閉校門,疏導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員涌入學校影響正常的急救工作。

9、班主任組織其餘學生回到教室,並從心理學角度疏導學生的心理,避免造成羣體臆病現象,等待學校領導的通知。

10、患者送往醫院後,當班行政人員留守學校外,其餘行政人員、涉及班的班主任應到醫院慰問、安撫患者。

食品安全工作的應急預案2

爲保障我鄉人民羣衆生命安全,確保食品衛生和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結合我鄉實際,制定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預案:

一、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針和原則

食品安全工作堅持以預防爲主,確保廣大人民羣衆生命安全,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有效地發展。

二、領導組及機構

我鄉成立由鄉長擔任組長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組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制度

根據食品安全的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月報制,羣體聚餐申報和派員指導制,資訊和監管人員管理制,責任追究制等有關制度,做到有依可查,有度可循。

四、成立食品安全搶救突擊隊

針對突發性食品安全事故,鄉成立搶救突擊隊,組成人員由食安辦、鄉衛生院、學校負責人、派出所和鄉撲火應急分隊人員,用以在我鄉突發食品安全時對人員的'搶救、運輸、協調等工作,確保事幫發生後工作有條不紊。

五、我鄉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防禦措施

1、學校及周邊環境:主要是對學校伙食團從業人員資格審定,衛生條件,食品來源等採取嚴格檢查;對周邊從事小食及零售攤點進行清理;對學生用餐習慣及衛生進行教育。由學校資訊員定期不定期監督,確保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2、商店及攤點:主要針對各商店所出售的有關食品進貨渠道、食品認證程序、生產日期、有效期、廠商等進行嚴格檢查,堅決杜絕“三無”食品進入我鄉市場。對小攤小販衛生條件和食品安狀況進行查處,有違反食品安全的行爲堅決查處。

3、農村羣體性聚餐:嚴格建立完善羣體性聚餐申報制度,切實抓好羣體性聚餐監控管理,重點是對農村羣體性聚餐督促,指導食品衛生,同時查處是否有黴、爛、過期、有害食品,確保人民羣衆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工作的應急預案3

一、目的

爲確保我園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必須切實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加強對食品生產、護送飯菜各環節的管理,杜絕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現將有關安全應急工作預案如下:

二、成立安全應急情況工作小組

三、安全措施

1、爲保證全園師生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伙食團嚴格執行園內製定的各項管理制度:即《食品衛生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獎懲制度》等。

2、工作人員必須持身體健康合格證上崗,每天上班前要清理個人衛生,操作和分飯時要戴口罩和手套,並且穿戴潔白色衣帽。

3、嚴格把好採購、保管、操作三個關口,採購的食物要新鮮,肉類要到經畜牧局檢疫的定點攤位購買;保管要符合要求,各種食品要分類存放,生熟食品要分開冷藏,堅決不進"三無"產品。

4、把衛生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制定切實可行衛生管理責任目標,把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個人衛生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責任到人,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爲安全工作的頭等大事長期抓好、抓落實。

5、每餐的食物烹調後要保留樣品,48小時後才能取消,以備檢查,每餐的食物要先試嘗後沒有什麼異樣方能提供給學生,而且每餐的留樣要有記載。

6、操作間做到每日清掃,每週大清掃,保證牆壁、地面清潔無污垢;餐具每日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煮沸15分鐘以上,再放入消毒櫃),存放櫃要保持清潔。

7、隨時提高警覺,注意每個環節把好關,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出入工作地,定時地對工作人員進行政治學習和素質培養。

四、具體處理辦法

1、一旦發現有什麼異常情況,一邊向衛生監督部門和園領導反應,同時馬上與醫院和有關部門聯繫或打120急救中心。

2、充分作好調查、登記事情的經過原因,儘快配合有關部門找出隱患的根源,儘快地覈實情況,要查個水清落實。

3、即時與父母、家屬聯繫,主動配合父母及有關單位,爭取早日查出事故原因,要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範圍。

食品安全工作的應急預案4

爲了有效應急處置我園內可能發生的重大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確保事故處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失,切實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促進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特制訂本方案。

一、領導機構與職責:

1、領導機構

領導小組

組長:溫淑榮

成員:李忠豔王貴志魏黨生張世東

主要職責:負責統一決策、組織、指揮園內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響應行動,下達應急處置工作任務。重大問題及時向教育局請示報告。

醫療救護組

組長:李忠豔

成員:各班教師,保育員及食堂人員

主要職責:當發生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時,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發出醫療求援,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發病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2、機構職責:

統一指揮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控制事態發展。統一組織事故善後處理工作,落實整改措施,儘快恢復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定期組織園內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總結、研討,形成評估和反饋意見,並負責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年度考覈與評價。

二、日常工作開展:

1、完善制度。在教育局下發有關制度和工作意見的基礎上,要求對本園食品衛生安全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完善。

2、強化督查。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以各項食品衛生制度落實爲重點,結合我園其它安全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結果以通報形式反饋到學校。

3、落實職責。園長爲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安全監督員爲直接責任人,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分別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內負責。

4、加強教育。加強對家長、幼兒食品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豐富衛生知識,增強衛生意識,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

5、添置設備。學校要對照配備標準,逐步完善和提高食品衛生設施的配備。

三、事故應急處理。

1、報告制度。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發生後必須及時報告。具體爲:師生髮現少量(5人以下)輕度症狀(如嘔吐、腹瀉)及時向組長報告;發現較嚴重食品衛生事故(指出現嚴重食物中毒症狀者或出現5人以上相同症狀的羣體發病情況,下同),應立即向教育局或衛生監督局報告,同時立即啓動學校食品衛生安全應急預案。在事故處理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定時報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發生較嚴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由園長負責救援指揮。園長應當機立斷,立即啓動學校應急預案,按照預備方案,各就各位,組織救援行動。初步摸清症狀,羣體發病的還應徹查事故原因,排查發病人員,並建立動態性名冊,防止遺漏。

3、醫療救援。學校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和衛生防疫部門發出醫療求援,並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發病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4、聯繫家長。學校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應及時與發病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如實說明發病情況,不盲目猜測。做好學生家長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爲發生。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爲家長做好服務工作。

5、病源保護。學校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後,應立即封存食堂菜餚樣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時查找致病原因。

6、人員調度。事故應急處理人員由領導小組組長統一調度,辦公室具體安排,必要時可向衛生防疫部門抽調人員支援事故處理。明確分工,落實職責,聽從指揮,確保到位。

7、資訊公開。保障廣大師生和家長在事故發生和處理過程中的知情權,及時、準確做好資訊公開,並如實向上級部門彙報,不瞞報、謊報。對一些謠傳也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